早前政府公布截至本年3月,共有147,500宗公屋一般申请,平均轮候时间增至6.1年,创24年来新高。土地房屋问题一直是历届特区政府最迫切要处理的民生问题,如何改善住屋,让香港告别㓥房、笼屋,将会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首要工作。
建造业议会自2016年起积极向政府及业界推动创新科技,当中包括建筑信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装配式设计(DfMA)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
现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年曾任发展局局长,对建造业十分熟悉,她非常支持及认同建造业需要创新。早在2017年施政报告,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香港业界在公私营建筑上应用MiC,以解决建造业劳工短缺、劳动人口老龄化、工业意外和高昂建筑成本等问题。特区政府随即透过一些公营项目先行先试,包括位于科学园的「创新斗室」、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处已婚人员宿舍和深水埗南昌220过渡性房屋等。2018年施政报告再提出「建造业2.0」,透过创新、专业化及年青化,由发展局联同议会一起带领建造业应用新科技,提升行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
发展局随后成立督导委员会推广新建造技术,与相关部门协作及制订政策。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更亲往新加坡取经,实地考察当地采用MiC的策略和经验,其后进一步要求基本工务工程项目,例如学校、宿舍、医院和办公大楼等均须采用MiC。经过数年努力,现时香港采用MiC的工程项目超过70个,先行先试的还有兴建中的将军澳中医医院,预期2025年落成后会为业界起重要示范。在今年三月动土的香港城市大学马鞍山白石学生宿舍项目,由房间至宿舍内的公共空间、走廊、洗手间及机房都会采用MiC建造,项目涉及超过1,300个模块,是目前全球采用MiC兴建的最大型学生宿舍项目,再次确定香港在国际MiC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由 2018年起,凡三千万元以上的工务工程必须采用BIM技术,透过虚拟实境及立体模型,为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作出全面分析,有助预早解决各项施工风险。发展局在去年12月发出工务技术通告,进一步要求工务部门须向地政总署提供其设计及竣工的BIM模型,以促进「建筑信息模拟数据库」(BIM Data Repository)的发展。数据库结合各工务工程项目,由设计至竣工的BIM数据透过一站式平台管理、分析及共享,有助推动香港在智慧城市的发展。
上月参观了两个大型建筑工地,见证工务部门全力配合「建造业2.0」,透过「以人为本」的思维及新科技,结合数码工程管理,全面提升工程效率和安全的卓越表现。
沙头角污水处理厂第一期扩建工程,是渠务署首个「建造业2.0」先导项目。六名年青工程师为我们详细介绍如何运用创新技术克服各项挑战,包括全港首次应用的地对海双向水平定向钻挖技术(HDD)完成兴建1.7公里的新海底排放管道,减少干扰海床和对邻近鱼类养殖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团队又以海底无人机取代潜水员进入海底检查扩散器及淤泥帘,能做到实时拍摄及接收影像、节省成本及提升安全。
第二是在临时污水处理厂建造14米高的均衡缸(EQ Tank),由于兴建的位置周边有大型结构物包围着,若用传统吊运及搭架方法,会有一定程度安全风险。团队采用DfMA方法,把均衡缸分为150件钢板,每件钢板在工厂精准切割,再用超过12,600套螺丝连接。运送到工地后采用首创的由顶至底安装法,先安装均衡缸底部,然后安装顶层的外圈及最顶的天台层,在地面用九台千斤顶,以顶升方法将杆顶部分升起,再安装下一层,每一层只需五分钟便完成,不用烧焊及高空工作,有效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及安全。
另外渠务署首次全规模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以处理污水中的生物碳和氮污染物。团队应用MiC元素建造外观如「威化饼」的MBBR缸,缸的内部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分为四个不锈钢板组件。缸的外围由工字铁将不锈钢板包围,同样先将工字铁材料组合成14块部件,在工地由底圈、中圈至顶圈每层安装缸身,再将工字铁组件围住缸身组合,不用烧焊,每十天完成一个MBBR 缸,成功在18个月内建成临时污水处理厂。
工程团队利用「智慧综合管理平台」整合、管理及分享不同创新技术的大数据,配合相关聊天机器人(ChatBot)系统,能即时和遥距监察工地进度及安全表现。渠务署署长彭雅妮Alice分享:「项目至今取得零意外的亮丽成绩,成功关键是有赖业主、顾问公司和承建商三方发挥协作精神及致力实践「新工程合约」(NEC)的重要理念。」
为纾缓九龙中部东西行道路的交通挤塞情况,路政署于2017年开展的中九龙干线工程是一条全长4.7公里的双程三线干道,八个工程合约涉及建造天桥、临时填海及兴建地底隧道,工程走线非常复杂,最大挑战是兴建约2.8公里长的中段隧道(Central Tunnel),要经过四条地铁线及途经七个断层带(Fault Zone),分别在油麻地、何文田及马头角兴建竖井进行大型挖掘及爆破工程。隧道工作较高危,因为空间密闭、温度和湿度高、能见度低及潜藏崩塌风险等,团队在设计阶段利用BIM做好「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结合众多图则及资讯,利用立体模型模拟及展示建筑物的构件,令工程人员可以精确掌握每个施工过程。
探访日团队特别安排我们深入地下107米的何文田竖井参观,介绍在香港首次应用的隧道临时支撑自动安装系统(ACIS),由悬臂和装载装置等部件组成,免除传统以人手接驳支撑管,工人手部不用接触机械,减少意外发生。工程人员利用WiFi通讯及设立物联网(IoT)系统,所有感应器及闭路电视数据快速上传到云端,可以实时沟通及监控隧道环境;又在大型工程车安装人工智能摄像机,双镜头可做出3D画面,在预设区域内检测到物件或有行人经过时,控制屏幕会发出警报声响和闪烁信号,提醒车辆司机,以保障隧道内工程人员的安全。
中九龙干线需要在九龙湾海底以临时填海及明挖回填方式建造一条370米海底隧道。传统在海上安装横向支架工程需要进行烧焊及大量大型吊运及热工序,较为危险。工程团队采用创新的「组装式大型桁架滑行系统」(Modular ELS Mega Truss Skidding System),有效及安全地在海上进行运输及安装横向支架,协助节省60%人手、50%机械及提升生产力。工程亦致力推动数码化,采用「综合数码工程管理系统」(iDWSS)及构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SSMH),将多个合约资讯全部放在同一个平台处理及分析,便利数据整合和信息互换,即时知悉工程进度及表现。
工程团队除成功跨越「上天」、「出海」和「入地」的各项困难,还在油麻地闹市克服搬迁和临时重置公共图书馆、保育二级历史文物油麻地警署及清拆油麻地多层停车场等重重挑战。感谢整个团队的努力和付出,他们以专业、协作及创新态度为行业作出优良示范。
自四月起参观了古洞北服务综合大楼、西九演艺综合剧场、启德体育园,以至沙头角污水处理厂及中九龙干线项目,我确切看到建造业已逐渐形成MiC思维和建立「共通数据环境」(CDE)的概念。现在行业需要把更多新科技纳入工程里应用,除了MiC、MiMEP,世界各地已有采用综合装配组装建筑法(Multi-trade Integration,Mi)建成的智能化住宅大厦、酒店、学校、办公室、实验室、手术室,甚至码头、升降机等。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发展MiC、MiMEP及Mi技术,结合工厂工业化(Offsite Manufacturing)及砌积木建筑法(Plug and Play)的协作效益,提升行业的生产力、效率、质量和环保,并实现零意外目标;成就智慧建筑,才可以把香港构建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政府已觅得 350 公顷的土地用于建造33万个公营单位,惟当中约三分之二只能在2027至 2032年之间建成。如何加快建屋及加快市民「上楼」,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会提速提效提量,以结果为目标解决不同问题。他的施政大纲,包括支持在公营房屋广泛运用创新科技,包括MiC和BIM等,以缩短建筑时间;发展北区都会区、明日大屿,增加土地供应;以基建振兴经济等要点;正是议会、业界及建筑人的共同愿景,相信有助带领香港走出房屋及土地范畴的困局,为香港建造新篇。
最后更新:2022-06-01 11: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