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智慧科技实践零碳转型 共建绿色碳中和城市

智慧科技实践零碳转型 共建绿色碳中和城市

为促进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以达至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建造业议会透过多项措施,致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更积极邀请相关界别作交流分享,共谋对策。早前,议会邀请了商界环保协会主席、金门建筑总裁欧嘉荣(Kevin O’Brien),与业界分享如何运用智慧工具、创新建筑技术及数码科技,促进建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为香港迈向碳中和城市的目标作出贡献。

三零策略减碳减废

随著全球暖化加剧,香港的夏天持续高温。Kevin说:「正如Thomas(议会主席)提及,今年香港的夏天非常热, 9月更录得破纪录的高温。」确实令人热不可耐,必需采采取行动,纾缓气候变化。

为应对全球暖化,特区政府去年于《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50》提出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节能绿建」及「全民减废」两大策略与建造业息息相关。建筑工程和建筑物是地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全球整体碳排放量约四成、能源消耗逾三成,以及四成的食水污染;而新建筑项目更消耗全球四成原材料。预计至2025年,全球每年建筑废料将达22亿吨。

议会近年积极倡议「三零策略」,包括零能源浪费、零废堆填和零资源浪费,为减排和减废制定策略方针,促进可持续建筑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加快业界绿色转型的步伐。

为有效地推进绿色转型,Kevin认为业界必须善用智慧科技及创新技术。「我们有21世纪的建筑物,但我们的建筑模式却停留在19世纪。」他续道:「我们必须如其他业界般引进现代建筑技术。」Kevin相信可以将智慧工程应用于设计上来改变现状。

智慧工具实现节能零碳

温室气体排放和内含碳(embodied carbon)是建造业两大减排节能重点。Kevin指出建筑过程不但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建材如混凝土、钢材等更含有内含碳(embodied carbon),而过于保守的建筑设计亦加剧问题。因此,实践节能零碳建筑模式是转型的重要一环。

计算建筑项目的碳排放量是首要任务。「我们利用智慧工具来应对挑战,例如『建造业议会碳评估工具』。」此免费工具由议会与200多名跨界别的专家团队协作开发,协助业界评估建筑项目从开采原材料到施工结束的碳排放,推动减碳减排。他补充指结合「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自动碳评估工具,亦能帮助业界落实减排节能的建筑模式。此外,发展商慎选低碳建材,亦进一步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

此外,工地机器以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也能减排。Kevin以金门建筑为例,该公司将于今年年底引入电动履带式起重机。此外,他亦倡议研发如生物燃料、氢燃料等再生能源。另外,他表示室内设计应尽量减少能源浪费,并建议大厦善用数据以自动调节能源消耗。

创新技术达至零废堆填

创新建筑技术亦带动行业低碳转型。Kevin表示建造业议会积极推动的「Mi Infinity」(即在不同范畴实施「组装合成建筑法」),可有效推动零废堆填。

他解释指MiC建筑法把工序转移至可控度较高的工厂内进行,减省现场施工工序之余,也降低工程进行期间的出错率,减少建筑废料。另外,预制组件的包装物料较少,能进一步减废。

目前不少项目相继采用MiC建筑法,包括公营房屋项目、由私人发展商牵头的东京街重建项目、城市大学白石学生宿舍,以及香港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扩展工程项目等。

此外,他亦乐见政府支持「转废为材」,于屯门的环保园兴建「环保园生物炭生产试验设施」,把包括来自建筑工程的木质废料转化成多用途生物炭,推动循环经济,长远实现零废堆填。

数码科技推动零资源浪费

Kevin表示数码科技的应用,也是减少资源浪费不可或缺的元素,并引领业界进入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时代。例如Autodesk等「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软件愈加普及,全建筑生命周期便能透过BIM整合建筑设计图,在施工前提前预视及解决设计上不协调地方,有效地减少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

他亦指出以重建代替拆卸如大馆、中环街市等的历史建筑物,也助减少资源浪费,亦能减碳。「每当我们『重用』资产时,不单能减少建筑物生命周期终结阶段的碳排放(end of life carbon),更为城市保留珍贵的文化遗产供市民享用。」

尽管技术革新必然衍生出「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但Kevin认为这是业界转型的「绿色机会」(green opportunity)。他指出香港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要求愈趋严谨、内地大力推动「双碳目标」,以及国际环保组织的监察压力等,皆显示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全球营商大趋势。此外,绿色债券及绿色按揭和相关支援计划愈加普及,如议会建立的「可持续金融认证计划」,更为建造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他预期绿色低碳建筑模式,将逐渐成为未来香港建筑及基建的必备条件,若不改变,便可能失去未来的机遇。所以他呼吁业界:「我们不能只侷限于讨论和聆听层面,整个社会及行业必须坐言起行。」

最后更新:2024-05-31 19: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