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以新科技开创新领域 开拓市区重建新路向

以新科技开创新领域 开拓市区重建新路向

建造业为应对未来的挑战,积极推动「建造业2.0」行业改革,而跟业界息息相关的市区更新工作,近年亦进行全面革新。议会邀请了市区重建局(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工程师,与业界分享如何通过创新、数码转型及跨界别合作,解决市区老化的挑战,为都市更新开拓新方向。

都市更新落后于市区老化

韦志成工程师说:「过去数十年,市区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老化的步伐。」根据市建局的纪录,被拆卸或重建楼宇的平均楼龄约为50年,而目前全港约有12,000幢50年或以上的楼宇,20年后将增加至25,000幢。他表示按上述的市区老化速度,即使市建局尽力加快重建步伐,恐仍无法追上重建需求。单以油麻地及旺角区(油旺区)为例,楼宇数目已经超过3,000幢,其中65%的楼龄超过50年。若要重建,估计旧楼收购及补偿金额将超过11,000亿港元,市建局难以独力承担。同时,楼宇的重建潜力会因年月递增而下降,令私人参与诱因降低。

另外,香港在楼宇维修方面亦有所不足,包括有待改善的监管制度、业主欠缺相关的认识及筹组能力、业主立案法团的财务储备不足等种种因素,皆加剧市区老化的情况。面对这艰钜的挑战,市建局亦如建造业界一样,近年积极推行多项变革,在不同范畴落实崭新方案,以新思维扭转市区老化的局面。

研发崭新建材延长新楼寿命

其中一项重点方案,就是采用创新建以延长楼宇的寿命,减缓市区老化的速度。作为首位出任市建局行政总监的工程师,韦志成善用自身的专业背景,参考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为重建工程引入新思维。

他指出现时楼宇的抗风力设计,是基于50年重现期的风力(wind load return period),但若楼宇的受风期能增至60、70年等,便能延长新建楼宇的使用寿命。他表示:「所有工程界人士都知道,基础建设工程的使用寿命普遍达120年。虽然把同等使用寿命套用于楼宇建筑工程上似乎并不合适,但也许是时候革新楼宇建筑设计的相关作业守则。」因此,市建局启动一项横跨土木工程及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研究,探讨把高强度混凝土和涂层钢筋等土木工程常用的耐用建材及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的可能性,以及对延长楼宇使用寿命的效益。

积极开展内部数码转型

市建局内部一直鼓励创新科技的应用,积极开展数码转型。「目前所有市建局的重建项目皆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工具,作为沟通和协作的平台。」例如上海街/亚皆老街和中环街市保育活化项目,在保育具历史价值的建筑之余,亦加入新设备以符合现代建筑标准。因此,市建局在建筑设计、建造工程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透过BIM整合建筑设计、结构工程,以及机电及管道设备等资料,找出新旧结构不能相容的地方,方便团队及早解决问题,节省时间和成本。

为促进市区更新的规划工作,市建局开发以地理资讯系统技术为基础的「市区更新资讯系统」(URIS),透过整合市区土地用途、规划要求、发展密度等地理资讯数据,并将有关数据显示在地图上,以助准确地为不同市区制定合适的更新模式,提升项目周期的营运效率。市建局亦计划在URIS和BIM中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科技,以自动化图则审批程序;同时要求每位加入市建局的员工,接受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培训。

跨界别合作推动市区更新

市建局更积极与各界联手,为市区更新谋求崭新解决方案。韦志成工程师说:「自我2016年加入市建局以来,一直强调『成也复修,败也复修』。」若旧楼能保持良好状况,寿命得以延长,便能大大减缓市区老化的速度。因此,市建局致力提升业主的楼宇维修知识,以及维修技术水平,在建造业界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楼宇复修平台」,一站式为业主提供楼宇维修的资讯和技术支援。市建局亦与地政总署共同修订市建局物业的《大厦公契》,要求业主制定维修及注资计划。此外,市建局与民政事务总署和多个非牟利组织合作,协助旧楼业主成立业主立案法团,促进维修工程的统筹。

韦志成工程师说:「在此,我特别感谢建造业界的积极参与,为『楼宇复修平台』提供宝贵的专业意见及支援。」他预计当相关楼宇维修措施凑效,大众愈加重视楼宇维修时,建造业界将需要培养更多装修及维修相关的人才以应付所需。此外,为鼓励私人市场参与重建工作,市建局启动「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以「规划主导」的模式为油旺区制订以地区为本的市区更新蓝图,提出「整合街区」及「地积比率转移」的新规划工具,建议整合街道组成大型重建地带、容许住用及非住用地积比率互换等,以更灵活回应公共需求及迎合市场变化。

最后,他总结道,一系列的崭新方案及合作计划,尽管能助提升成效,但市区更新仍然挑战重重。未来,市建局将会加紧创新步伐,并期望工程界及建筑界能继续携手合作,一同迎接未来市区更新的挑战。

最后更新:2024-05-31 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