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全面数码化转型 迎接美好明天

全面数码化转型 迎接美好明天

新科技的出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而建造业也不例外。建造业议会于 「香港建造新视野」活动便邀请了奥雅纳(Arup)数字咨询服务全球主管及董事Will CAVENDISH博士就这些新兴技术如何帮助建筑业发展分享见解,并阐述专业团体及行业机构等如何能够促进建造业数码化转型。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在分享会上先概述了「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等大型发展项目,指这些项目将激发建造业的发展潜力。然而,随著香港建造业进入其「黄金十年」,多年来建造业依赖的传统技术将不能满足行业未来的发展。

新兴技术 塑造未来

人工智能(AI tools)、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生成设计(generative design)、智能感应器(smart sensors)、数码分身 (Digital twin) 等崭新技术的应用对建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行业现正处于需要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的年代。这些新工具可以在建筑设计、资产管理、风险评估,甚至危机应对等各个方面促进建造业发展。CAVENDISH博士相信,只要正确利用这些新工具,建造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必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与时并进 建构现代都市

顺应社会发展,香港建造业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首要任务,而机器学习和生成设计等工具将成为优化可持续基础设施设计的重要手段。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建筑师需要遵守越来越多的建筑规范,包括总建筑面积、改善遮阳、隔热效能和建材要求等。利用生成设计等工具就可以提供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让建筑师在所有设计标准上都能思虑周全。

放眼海外,CAVENDISH博士指上海是一个数码化转型的绝佳例子,上海利用数码化工具帮助建造业充分利用土地结构;建筑师可以在设计城市排水系统时考虑到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地形的「微特征」,例如利用自然的坡度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为城市节约能源。

至于香港,奥雅纳为东九龙建立的立体城市地图已经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打下稳固基础。该地图是这庞大都市的数码分身,把区域内的各种物业及系统钜细无遗地整合到一个地图中。以上的都会级数码化应用展示了数码工具的巨大潜力,将帮助建造业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尖端科技 革新项目管理

透过这些创新科技,建造业将能全面改革其项目管理的方式。通过安装智能感应器等监测设备,不同项目的潜在问题将可被提前预测和解决。CAVENDISH博士以澳洲昆士兰为例,当地的道路网络采用了人工智能监测,以检测道路表面的任何缺陷,配合智能修复系统及时指派维修人员,最终大幅减少对道路缺陷的投诉。

人工智能洞察先机 达致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跟科技发展环环相扣。CAVENDISH博士指出,建造业要做好环保表现,建筑物本身就先要全面数码化,然后再让整个电网转投更环保的发电方式。随著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焦点,创新科技可让我们更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安装智能感应器来检测不同结构的实际折旧速度,并通过机器学习比对物料原始预测的寿命与实际获得的数据,因而大幅延长不同结构的使用寿命。CAVENDISH博士表示,透过类似的数据估算,部分桥樑更可以延长多达15至20年寿命,从而达致物尽其用、降低成本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循环经济的关键支柱之一。

持分者通力合作 议会角色至关重要

CAVENDISH博士认为建造业并非夕阳行业,他更倾向描述行业为一个「经历巨变的行业」,因为整个行业都正在营运方式上经历全面且影响深远的变化。CAVENDISH博士指只有政府与不同持分者间合作无间,建造业才可实现全面数码化转型,而建造业议会亦可善用其桥樑角色团结业界,与政府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以应对业界诉求,及推动突破上起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CAVENDISH博士认为要好好把握这些机遇,各界需要承诺和实践紧密合作。在建造业议会与业界的共同贡献下,建造业已为数码化转型打下良好根基。寄语将来,希望香港建造业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依归,于未来十年共创辉煌。

最后更新:2024-06-03 14: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