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建造安全 全系态度

安全乃建造业发展基石,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分别出席「香港建造新视野」午餐会、由香港建造商会与香港营造师学会合办的「建筑人何去何从」论坛及明建会「国际建筑论坛」,跟与会者分享对建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过去一年建造业安全表现成公众关注一环,何工程师疾呼同业需以安全为先,正视意外,汲取经验,改变业界文化,实践安全。

针对弊处 逐点改善

2023年建造业虽于科技应用、数码化及可持续建筑等范畴渐见成果,然而,年内仍时有发生工业意外,为业界蒙上阴影。回顾多宗事故,何工程师归纳五大重点,建议业界针对改善,引以为戒。

  • 必须持续执行动态风险评估——工地环境多变,管理人员如及时透过动态风险评估识别危害,评估并剔除风险,可保工友安全;
  • 业界必须正视高空工作安全风险,检讨现行工序及保护措施。
  • 管工、安全主任等人士必须勤于巡查监管,以减少意外发生。
  • 工地须划出「死亡地带」禁区,近年吊运工序日增,工地务必妥善规划吊运路径及围封「死亡地带」以警示工友,风险将大大减低。
  • 工地管理者可采用「C帽」制度,识别60岁以上高龄工友,委派人手监督及支援。

建立安全文化

究其根本,何工程师认为业界安全痛点源于「安全文化」未于业界札根,因此需透过举办早会等措施,以「组合拳」改变工友心态,长远才能提升工地安全。

一日之计在于晨,香港建造学院已参考日本等地同业的做法举行早会,每早作双扣安全带尾绳模拟练习,配合「指差呼称」,养成肌肉记忆,减少人为出错机会。此外,亦会由安全管理人员带领工友分组,按当日工地变化执行动态风险评估。议会去年年底已编订「建造安全早会文化」参考资料,何工程师鼓励业界跟随做法,让意外机会减至最低,很高兴其士集团、金门建筑、协兴建筑、联力建筑等多间建筑承建商已经在工地推行安全早会,培养工友的安全习惯。

工地安全,人人有责,安全绝非一人之责,要靠赖各级同业联手合作始能成事。管理层应多到工地巡视,了解前线状况,并以身作则,从上而下著重安全,建立榜样。

议会已把2024年订为「安全年」,何工程师寄语业界须致力保障工友福祉,如安全不彰,则一切努力和计划皆成泡影,期望新一年建造业迈步向前,向安全目标更进一步!

最后更新:2024-06-03 14: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