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不断进步,崭新项目即使带来不少挑战,但达致工地安全「零意外」一定是每位建筑人的首要目标。随著创新科技发展,利用「先装后嵌」的组装合成建筑法能有效地改善安全问题,大大减少潜在风险,绝对目前业界最值得应用的建筑方法。
建造业议会一直不遗余力提升工地安全的意识,深信「生命第一,人人有责」,有赖业界各司其职携手建立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与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上星期到访位于古洞北的「福利服务综合大楼」工地时,特别关注项目对「生命第一」概念的落实。感谢瑞安建业的建筑团队当天展示他们如何将机械及创新科技带入工地,包括使用加入了网络化控制系统以及防撞系统的全自动移动配送机械人,大大提升工程生产力和建筑质素,环保省时又安全。瑞安建业行政总裁李进港先生Freddy又分享,这次项目之所以能活用创新科技,全靠一班年轻、有干劲并且敢于尝试的同事,而公司亦不吝给予全力支持和信任,令许多创新意念得以落地应用。
不得不提的是,这幢八层高大楼的总楼面面积中,有42%是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兴建,提供七所共252名额宿位的安老院舍。将现场建筑工序转移至较易控制的厂房进行,在厂房中制造独立的「组装合成」组件(包括装饰工程、固定装置和屋宇设施),楼宇在组件送达工地前已大致上完成,只需于现场进行基本的装配,大大减省现场施工工序,亦降低工程受到天气、劳动资源和施工场地限制等的影响。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早前建筑界创下的奇蹟。本港为抗击第五波新冠疫情,于一个多月内完成二万个隔离单位,而青衣社区隔离设施更是在七天内完成3000多张隔离床位。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实在前所未见,当中的关键正正是运用了MiC建筑技术,在短时间内即装即用,助解抗疫燃眉之急。
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不但是瑞安建业首个应用MiC并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的建筑项目,而且进一步验证采用MiC技术如何加快施工效率、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安全水平,为日后业界兴建安老院舍定下一个崭新的标准。希望未来各政府部门、建造业及社会不同持分者都可以多应用创新建筑技术,我们亦期待项目于八月落成后,将造福更多合资格长者的住客,让他们可以住得安心。
工地安全一直是建造业议会(议会)推动行业发展的重中之中,可是在刚过去的复活节假期,我们又接到不幸的恶耗,再有工地发生怀疑清洁工友由高空下堕的致命意外!其实工地由工序设计、工地管理、科技运用及人员训练等每一环,都可以是工地安全的关键,每一份心思都可以为工友安全加多一份保障。
上星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及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到访西九的演艺综合剧场工地,当中便应用了大量建筑信息模拟(BIM)、机电装备合成法 (MiMEP)、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科技来兴建,由工序设计到科技应用,每一项都可以见到承建商对如何减少潜在施工风险的用心及智慧,实在值得业界参考应用。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建筑工程总经理凌绍文指出大量采用BIM可以不停审视施工位置是否准确,安全施工方面更有信心。的确,此项目将建筑、科技与艺术融合,为其他业主作良好示范。
西九龙的演艺综合剧场是一幢不规则形状建筑物,建筑的不确定性比一段楼房建筑物繁多而且复杂,可是考量到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及流程,承建商积极利用BIM去达到「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强调花大量心思由初始的设计阶段开始,就要考量到如何造就安全工地,减少现场施工风险!不规则外墙,透过BIM的计算及建筑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使曲线板面数目由300多件变回160多件,内部结构如钢支撑都可以模组化,透过种种的科技,相信幕墙模组化、甚至室内装修模组化(Mi Curtain Wall & Mi interiors)都不成问题,定必令建造业生产力再进一步提升。
其实很多建造工序只要在设计阶段仔细安排好,透彻厘定「如何做」及「何时做」,工地存在的不确定性及未知风险就可以相应大大降低。另一个好处,是由于初期预先规划,设计细致到每粒螺丝的位置到拟定好,换言之,无论是发展商、顾问、承建商、技术团队以至工友,每个岗位的专才都可以在系统里得到准确而实用的资料,安全有序进行工作。即使施工程序有变,承建商都可以即时透过互联网动态风险评估(Internet-based DRA)及暂停手上工作,在一些有改动的区域加设保护栏及救生绳等安全设备,让每名工友明白改动,才继续安全施工。
有了有效而规范的设计,下一步则是实际建筑上的考量。在演艺综合剧场工地,金门建筑项目总监 Iain Hubert介绍其工地机房及大型水管装置有近七成工序,都是属于以 DfMA 和 MiMEP完成的装置。由于制件早在工厂预先完成,一来确保本身的质素,二来是DfMA设计精神下,装嵌令烧焊类工序大大减少,许多原来在工地进行的高空工作亦早于制作工场平地上完成,工地管理人员表示工地工序可以因而由四十个减少到十个,这些设计心思都令工地潜在风险大大降低!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整个程序包括喉管安装连同收紧螺丝,只需24个工作天就完成,既安全又有效率。
实际上工地制作对减省现场人手的好处,在疫情下尤其显著,即管本港第五波疫情爆发,很多工友未能到工地上班及内地运输受阻,影响材料运送及施工进度,但正因为DfMA,部分组件可在内地工厂预先制造,缩短现场工程时间,确保工程进度顺利。西九文化区管理局首席工程总监陈咏聪提及此工地预留部分位置作工场,自己做预先制造,即使在疫情下都不担心运输问题,无碍施工进度。
为到令工地上应用到的科技发挥到最大效益,工地内的数码控制中心必不可少,内里的MMC(Modern Method of Construction)系统包揽各种创新技术;演艺综合剧场工程由BIM的设计开始到MiMEP、DfMA的建造工作,透过物联网(IoT)将所有数据都纪录在内。控制中心内负责管理MMC系统的同事就如机师掌控所有工序,以数码化监控品质,组件何时抵达,谁人验收全部了若指掌,确保整个项目顺行进行。系统内更设置接驳人工智能的闭路电视,假如工友没戴安全帽或口罩,都会立即显示及播出警示,加强执行安全指令。当所有工程项目都使用此系统,把全部数据结合便可以一览无遗地将工地标准化,令工程所需时间、成本、质量、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有所提升。
「工地安全、人人有责!」不应流于口号,为了鼓励前线同事,议会分别赠送两部平板电脑供两位有出色表现的工程同事,一位是负责将BIM、MiMEP、MiC等结合,致力以科技改善安全环境的Victor、另一位是在工地检视及提醒分判商与前线工友注意安全的Herman,议会希望业界同侪能切实的将之融入每个工作细节之中,时刻紧记「生命第一」!
工地意外,一宗都多!为加强业界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透过意外的沉痛经验,警惕工地前线人员,建造业议会(议会)鼓励业界定期举行黙哀悼念活动,将安全信息定期有效地直接传递予工程管理人员及工友,同时表达对工友的关爱。议会旗下的香港建造学院(学院)定期举行默哀会,由导师及学生一同悼念近期因建造业意外不幸身故的工友,活动开首必先逐一分析事故,令学生们明白当中的提点。
优秀的建筑公司除了确保工程质素,同样重视工友安全,议会作为业界先驱,一直鼓励业界发展关爱文化,院校的默哀会已成为业界良好参考,得到不少业界领导者的认同。四月初,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就联同建造业议会成员阚军工程师及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联会会长陈落齐先生,一同出席建造学院的黙哀会,两位嘉宾更就工地安全议题,向一班监工班同学倾尽肺腑之言。
今年非常不幸地在一月至三月,已经有三宗建造业致命意外,估计涉及人体下堕及受困于物件之间,默哀会中,学院导师与学生逐一讲解意外摘要和分析可能导致意外的原因,提醒他们如何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反思如何做好防范危险。例如工友可以检查工作位置有否合适的围栏?独立救生绳有否正确安装在系稳点上?开工前前线管理人员有否讲解及指导?
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向学生训示时表示:「不少意外都基于工友『英雄主义』,以为自己拥有几十年经验不用怕,就会去搏,结果悲剧就发生。你们毕业后加入业界就是监工,要谨记将来开工前必须向工友告知风险,此举绝对能挽回性命。」主席又提醒同学如果工作工序与本身计划不同,应毫不犹豫叫停。只要多行一步,小心稳妥,生命就不会白白流逝。
议会经常提醒业界,在工地现场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做错一个决定,除了失去工友生命,对其家庭影响更大,家人的伤痛无法弥补。建造业议会成员阚军工程师提醒学员「你们一定要培养安全习惯,因为一个习惯足以影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家庭,我知不少出意外的工友都没有扣紧安全带,以为有简单个人防护装备便足够。切记警觉性是很重要,新工人这方面可能弱些,所以必需定期培训。」
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联会会长陈落齐先生指出他经常亲身到工地了解情况,得知现场是监工学生,故特别指出「监工这个岗位任重而道远,因为你们最能察觉工地现场发生何事,例如怎样进行安全的吊运工作、钉板工序完成后,有否处理好才让下一个工序安全施工?」他又建议业主、总承建商、分判商要一同举办强制性参与的安全讲座给工友,由离世工友的家属说出亲身经历,让大家都感受到那种「失去亲人的痛」才谨记在心。
「零意外」一直是议会及学院秉持的宗旨,默哀会除了进一步提升学院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工地安全水平,有效传达工地人员。议会已将黙哀会的流程会制作成指引供业界参考,希望各业主、顾问、承建商、分判商等同样定期在工地为意外过身的工友默哀,仪式程序可按公司安排稍有不同,但最重要是有效传递「确保安全」的精神及时刻留意避免潜在风险。
多年来,议会持续审查及监督行业的安全成效,致力与业界携手建立建造业正面的安全文化。其中亦包括强调要开工前做热身,议会与政府多年来就大力推动以「八段锦」作为工地热身运动,透过招式锻链体魄及拉松筋骨,增加灵活性,工作时更得心应手,从而减少工地意外,对工友预备应付一天的建筑工作相当重要,因而「八段锦」练习亦是每次悼念仪式的必要环节!当然,学院一直透过举办不同的安全训练课程,务求教导工友们安全知识,同时建立安全意识、灌输正确的安全习惯与态度,全方位提升业界「生命第一」的信念,一同向危险说不!
全球暖化危机逼在眉睫,实现「碳中和」为全球大趋势。现时建造业的能源量使用占全球用量百分之36,碳排放量则占百分之40,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造业议会决心引领业界前行减碳,迈向碳中和的目标。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四月底造访位于九龙湾的建造业零碳天地,了解此绿色地标的最新发展。开幕十年的零碳天地旨在成为低碳生活的展览、教育及资讯中心,更期望能发挥示范平台的作用,向业界展示低碳环保建筑技术的无限可能,启发业界善用科技减碳转型,为实现「碳中和」出一分力。
所谓零碳建筑,意指每年净能量消耗为零或净碳排放量为零的建筑。零碳天地物尽其用,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及以废置食用油制成生物燃料的三联供系统(Biodiesel Tri-Generator)产生可再生能源就地发电,以期达到零净碳排放,自给自足兼回馈电网。此外,零碳天地设计巧妙,地尽其利,主立面朝向东南,有效利用夏季的盛行风,以对流通风设计降低潮湿天气带来的影响;其次建筑物外形设计窄长,西北与东南立面构成的空间深度,正好符合日间采光需要,减少以电灯照明,省却电力。
零碳天地成立十年以来不断提升改进,活用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零碳天地管理委员会主席庄坚烈举例指,园区咖啡室的遮篷早前改装成「空气净化太阳能玻璃天幕」 ( Air Improvement Photovoltaic (AIPV) Glass Canopy),并采用碲化镉纳米薄膜光伏技术 ,一来收集太阳能发电,供应户外咖啡店的日常营运;二来玻璃天幕透光节能,减省能源消秏;三来AIPV技术可分解PM2.5悬浮粒子,有效净化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甲醛及甲苯等,改善空气质素。何安诚主席讚扬零碳天地积极推广新科技应用,另一边厢又能让市民受惠,真正「落地」实现低碳生活。
科技变化日新月异,善用先进科技始能达致碳中和的目标。零碳天地与相邻的「组装合成」建筑法资源中心、建筑信息模拟空间(BIM Space)及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应用中心(CITAC)组成「i-Hub建造业展览中心」,展示低碳建筑技术及崭新物料,鼓励业界应用科技。近年「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渐为建造业采用,此技术透过于厂房预制组件「先装后嵌」,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建筑废料更有利减碳,促进可持续发展。惟早年业界对新技术尚有疑虑,回溯2018年,建造业议会敢于当先,仅消数天即于零碳天地建成全港第一座以MiC建筑法兴建的建筑物,率先引领建造业界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时至今日,全港已有超过70项工程采用MiC建筑法,疫情下多个检疫营舍迅速落成亦沿用此崭新建筑技术。
迈向「碳中和」的路需要各界的支持与合作。零碳天地除面向业界,亦面向公众。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展览透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展示了可持发展智慧城市的蓝图及重要元素,并举办多项导赏团及低碳工作坊,更推行「零碳小勇士」奖章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式各样减碳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的重要性。去年园区有近二十万人次到访零碳天地,庄坚烈主席表示期望零碳天地先成为宣扬可持续发展的一点光,继而成为面,鼓励大众实践低碳生活。
可持续发展绝不限于科技创新与环保,健康生活方式亦是重要一环。展览与活动以外,零碳天地同为繁忙都市人提供喘息放松的空间。零碳天地蕴藏著生态宝库,园区种有超过200种植物,吸引多种雀鸟栖息,生物多样性丰富,蔚为社区的都市原生林和绿肺。
建造业零碳天地一直肩负着向社会大众推广可持续发展,展现智慧城市建筑的无限可能。每年到此参观嘅中小学生数以千计,园区是极受欢迎的野餐胜地和休憩场地,名字更经常出现于媒体的亲子活动排行榜,根据第三方统计,近年建造业零碳天地曝光率更达三千万以上的市场价场。
展望未来,零碳天地会继续充当新能源、新技术的试点,肩负推广减碳生活与低碳建筑设计技术的责任,与时并进,引领与业界及公众一同携手迎向碳中和!
启德体育园是政府近数十年来在体育基建方面最重要的投资,园区占地28公顷,较维多利亚公园大约47%,落成后将成为全港最大的体育基建项目。在这个全新的体育建设,其建筑模式以及对安全的考量亦带领行业走在最前。建筑团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是项目的复杂性及时间性,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仍然一丝不苟,更善用创新数码技术,大幅度地减少高空工作,加强施工效率和准绳度,绝对是未来建造业的新方向。上星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及议会成员何国钧测量师到访启德体育园,了解项目团队如何著力推动及参与创新科技于工地安全上的应用。
体育园由三个大型体育设施组成,包括「主场馆」、「室内体育馆」以及「公众运动场」,集运动及休闲于一身。协兴工程建筑工程项目总监刘启明先生表示,体育园采取「设计、兴建及营运」(Design, Build & Operate)模式,设计团队自项目初期便与建筑团队及将来的营运团队紧密合作,而各团队亦将工作基地移师到体育园的工地办事处内,时刻就著工程设计各司其职,将不同意念转化成施工图。
除了设计、建筑及营运团队,项目还涉及许多其他承造商参与机电、钢结构、外墙、开合式上盖等工作,因此项目全面应用了建筑信息模拟(BIM)、装配式设计(DfMA)和 机电装备合成法 (MiMEP)技术以提升设计和生产效率,同时提升施工安全及风险管理。建筑团队会利用BIM协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预早发现施工时与图纸上的冲突,并找出解决方法,使工程得以安全和顺利地进行。设计完成后,不同的预制部件会在各个海外工厂同步生产,完成后会按施工时间表送到地盘现场组装,最后交付给营运团队,大大缩短工期、减省人手以及为前线员工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项目充分体现了科技应用对工地的好处,并在去年获得议会颁发「2020建筑信息模拟项目成就大奖」。
协兴建筑董事总经理朱达慈先生指本项目采用「设计、兴建及营运」一条龙模式,有效运用BIM等技术,让团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工作,使项目更具成本效益,提升了工程项目的效率和生产力。
开合式上盖的设计是启德体育园主场馆的特色之一。上盖主要由四组大型主钢桁架支撑,跨度最高达180米,在香港的建筑项目中属极大型的工程。而主钢桁架则由大型钢圆筒组成,钢圆筒最大直径达1.6米,因此项目团队于预制过程中采用了BIM及DfMA等先进技术,连同电脑数值控制焊接机进行烧焊,提高品质和加快生产速度。在现场施工方面,团队亦利用BIM令设计视像化,方便优化设计和建造程序。将所有预制组件变成「立体分解图」,立体地将组件的不同功能和装配设计呈现出来,让承建商清楚了解每一个工序的安装次序和方法,例如外墙安装、机电设施安装及开合式上盖建造等等。
当混凝土结构以及地面装配场完成后,主钢桁架会分成十个组件运送到地盘,工程团队就运用四组临时提升塔(Jacking tower)进行重型吊运以及先后安装固定和开合式上盖。团队又运用DfMA,于钢桁架上安置了路轨以及16个转向架带动南北两边上盖进行开合动作。
主场馆可容纳五万名观众,当中的钢结构上盖涉及一万三千六百吨的钢材,加上吊机、摆放材料位置以及预制组件的安装,需要占用许多空间,因此团队兴建了一个行走式起重机(travelling gantry),负责安装约一千七百多件预制组件的上排座位,目的就是要达致安全建筑设计、提高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减低高空工作以及交叉作业。
为了让前线员工能清楚了解如何将创新科技真正「落地」带入工地,这次项目团队采用一个名为Dalux的应用平台,不但有助规划和执行BIM工作,亦让地盘人员毋需再带图纸到工地,单靠一部平板电脑已能透过GPS定位,便能实时了解当前任务的进度,并即时将资料更新至云端,让整个团队都可以同步监控,减低发生错误。协兴的专业团队再一次展现业界精益求精及 「生命第一,对危险说不,人人有责,各司其职」的精神!
本港建造业界多年来为贡献社会默默耕耘,每位从业员都尽心尽力建造香港。可惜根据劳工处的数字,2021年建造业共录得3,109宗工业意外。建造业议会将继续竭力巩固业界从业员安全意识,并举办各式安全意识活动,希望从根本培养安全文化,实现「工地零意外」的愿景。
今年四、五月有四位工友因工不幸殒命,水务署署长卢国华先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议会成员林健荣测量师及陈剑光先生,五月中同赴香港建造学院(学院)上水院校出席默哀会悼念逝去工友,并训勉一众学员汲取教训,铭记安全重责,未来加入职场时刻保持警觉,避免意外,保护自己及他人。
回顾几宗事故,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慨叹意外皆因「搏」字起。他提醒学员开工前必须瞻前顾后,每行一步都要确保安全才可开工,并训诫学员要反思,不可有「搏」的心态,例如有没有划好危险区域并提供警示?会否在管工不在场时松懈「搏下」?抑或觉得三米单棚不算很高就想「搏下」,没有检查清楚安全带有没有扣紧系稳点就开工?工地状况多变,主席训勉学员万事小心为上,切忌心存侥倖。主席解释:「很多施工方法早已清楚列明,但如遇变更便必须停下来,想一想。过去很多死亡事故也是因为忽略程序变化,相信只要工友谨慎地按步就班、勇于『向危险说不』就可以保障安全,重视安全的心态非常重要。」
建造业议会近年一直带领业界采用更多创新科技,水务署署长卢国华先生也认同科技有效减低意外机会,他说:「建造工程应该更多地采用创新科技,例如机械化及工业化。建筑讯息模拟(BIM)、预制组件、智能管理等方法皆可以帮助提升安全。」他亦提到工地安全并非只是工人责任,业主、驻工地顾问工程师、建筑商人人有责。因为安全是一环扣一环,如有忽视一个步骤下一环就会受影响,大家互相支援和提点就可以避免意外。卢先生提醒学员:「切记工程规模不论大小,安全必为最高的绝对准则,我们不可以接受因赶工或争取时间而牺牲安全。」
建造业议会成员兼建造业训练委员会主席林健荣测量师指工地变化多,教导学员须养成细心观察周边环境的习惯并保持警觉。他说:「大家应「诸事八卦」——如发现工地不妥之处,例如缺口缺少围栏便要即时提出并要求负责人解决。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可能就可拯救一条性命,帮助其他人甚至救到自己。」他更建议学员工作如见到同事作出危险动作要即时制止,否则意外很易发生。
议会成员兼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主席陈剑光先生从事建造业逾40年,他分享指现在的学员很幸福,因为40年前没有安全训练,只靠师傅口耳相传。他告诫学员工作时态度需要「拼命」,但并不是「拼掉生命」,不可置安危于不顾。他提醒学员:「纵使同样的工作做一万次都做好安全措施,仅仅一次不慎便可能发生事故。」见到是次参与默哀会的学员修读水喉科,陈先生提醒学员工作要保持整齐有序,他说:「各位进入工地时请经常妥善收拾工具及材料,假如水喉乱放没执拾好,随时导致旁人失足跌倒。」
默哀意义既在悼念前人,亦在儆醒后人。由于三宗致命意外均牵涉高空人体下堕,所以学院导师在默哀仪式后与学员详细分析意外成因及改善方法,并教授「安全四步曲」,协助学员于工地工作时能保持安全意识。四步曲之一在于「不断学习」,导师鼓励学员如有疑惑尽管提问,多问多识;第二步为「观察环境」,导师提醒学员将来开工时毋须心急,应眼看四方,识别潜在风险;第三步则为「做足检查」,工作前必须仔细检查环境、工具、机械及个人装备,如测试安全带系稳点是否稳固,此外亦应先处理高危之处,解决问题才开始工作。即使开工前事事安排妥当,但工地变化万千易生危机,所以四步曲最后一步为「停止工作」,假如遇上个人能力以外的安全问题,学员一定要「对危险说不」,即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汇报以解决危机。
对建造业来说每次工地意外皆为忽略安全的沉痛教训。为警惕从业勿重蹈复辙,建造业议会经常就不同类型意外事故向业内持分者发放安全讯息及设计安全海报,列出常见意外例子,并附以关键安全措施、教学影片及有奖小游戏的连结,以传递安全知识,提醒业界谨慎工作,提醒工友「安全第一,生命第一」。
创新建筑科技的诞生不但提升建造业安全和生产力,更有助工程项目克服挑战和限制,为建造业写下新的篇章。位于香港边境的沙头角污水处理厂,自2018年尾起开展扩建工程,预料新厂将于2025年竣工,届时污水处理量可比现时提升3倍,达到每日5,000立方米,借以配合未来沙头角区内的人口增长和发展。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及议会成员梁维健建筑师到访沙头角污水处理厂,了解项目团队如何引入新思维,活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以及装配式设计(DfMA),一一克服土地使用的限制,建造一座安全有效的污水处理厂。
随著建造业踏入2.0新时代,渠务署亦响应政府对「建造业2.0」的推动,在沙头角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率先进行试验,并将「创新」、「专业化」及「年轻化」三大元素纳入工程当中。渠务署署长彭雅妮女士提到,是次扩建工程强调团队互信和合作精神,顾问公司宾尼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以及承建商利基—金城联营早于工程设计的阶段已积极考虑应用各项创新建造技术,例如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场外建造,包括装配式设计(DfMA)和「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等,当中更有不少年轻工程师参与其中。
原本沙头角污水处理厂的每日污水处理量约为1,660立方米,经处理后的净化水会透过一条较短的海底排放管排放至沙头角海。随著污水处理量面临饱和,急需大大提高污水处理量以及提升污水处理的标准。彭雅妮女士特别提到,由于工地现场环境拥挤,加上施工时间紧迫,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协调工作极具挑战性。建筑团队在没有加大原址土地面积的限制下,需要想方设法兴建临时污水处理厂维持正常污水处理,同时拆卸原有设施以腾出空间加建新厂。有见及此,团队决定扩建工程中包括临时污水处理厂和写字楼等八成范围均采用场外建造方法兴建,在工厂内生产钢筋预制组件和独立的预制建筑组件,然后把组件运送到工地安装。此举不但能减省工地施工程序和人手,更能减少意外发生。与传统建造方法比较,场外建造方法绝对能提升建造工程的生产力、安全水平、质素和可持续性。
扩建工程的其中一大目标是将新厂污水的处理量比以往提升3倍,达至每日5,000立方米,为此项目团队兴建了一条更大和更长的新海底排放管。利基金城联营见习工程师洪卓霆解释,工程团队采用了全港首创的无坑非浚挖方法 -「地对海双向水平定向钻挖技术」(Landsea two-way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或简称 HDD),建造一条长约 1.7 公里的全新海底排放管道。此创新技术有效减少施工时间以及工作范围,同时有助风险管控,可谓集快捷、安全于一身,而海底排放管工程于2022年第一季经已顺利完成。
为了不影响原有的污水处理厂的运作,工程团队必须争分夺秒于18个月内运用只有750平方米的空间完成兴建整个临时污水处理厂,当中涉及两个重点设备 - 均衡缸(EQ Tank)以及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缸(MBBR Tank)。均衡缸有14米高,若采用传统吊运及叠架方法,会有一定程度安全风险,因此团队采用DfMA方法,将均衡缸分为150件钢板并在工厂内进行精准切割,在工地使用过万套螺丝连接。是次团队更大胆颠复建筑固有的概念,选择由顶至底安装均衡缸。宾尼斯工程顾问有限公司驻工地助理工程师彭家健称团队首先完成均衡缸的底部,然后到顶层的外圈和最顶部的天台层,接著在地面使用九台千斤顶,以顶升方法升起缸顶部分后,再继续安装下一层,而每一层的安装仅仅需时五分钟。全程毋须高空工作和烧焊程序,确保工地安全零意外。
由于临时污水处理厂的施工范围只有约1.5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但为了应付每日2,5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量,工程团队选用了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尽量利用较小的空间处理较大的污水量。为此,团队应用了MiC技术兴建临时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污水处理设备,水缸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由四个组件组合而成,而外面则由工字铁包围不锈钢板,外观有如一块块威化饼般。工程人员先把在厂房预制的钢板组件运抵工地,再以螺栓和螺母把组件连接。团队成功于十天内完成一个MBBR水缸,整个过程无须烧焊工序,大大缩短施工时间,以及加强工地安全水平。
议会素来推动业界采用创新科技,提升工地安全和生产力,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特别欣赏是次项目团队大胆应用不同新技术,愿意放手让一班年轻优秀的工程师尝试,并将工程团队之间的协同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工程自2018年开展至今,凭著各方齐心合力,完美实践工地零意外的目标,实属建筑工程界的典范!
建造业议会(议会)一直相信研发创新对于本地建造业之发展至关重要。科研团队不断努力测试研究,建筑科技亦需透过实践获得经验,所以研究团队和业界合作为双方都可带来进步。我们希望可以增强科研机构与业界合作,应用研究成果,以创科激发新思维,让建造业大步走向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连同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早前到访同为议会成员钟国辉教授管理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了解其科研团队如何将S690高强钢科研技术,提升建筑和焊接技能、改善建筑物设计及施工。位于将军澳的跨湾连接路双拱钢桥项目是全港、更是全国首次使用S690于钢桥项目,令本港基建质素更上一层楼。
自1993年开始,中国钢材生产量已是世界之首,现在每年生产约10亿吨,占全球市场产量超过一半,远超美国及日本。国家近年制造钢材的技术一日千里,其生产的S690高强钢除了已符合欧盟及国际标准之外,亦可提供6至80毫米不同的厚度。2015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分中心)成立,致力推动本地钢结构工程先进技术进步及协助国家优质钢材钢出口至全球市场。钟国辉教授指,S690的强度比通用钢S355高,一般用于港口、采矿设备以及重型结构构件。虽然高强钢生产成本比通用钢高1.3倍,但其承载能力极高,同样承载力只要用通用钢一半份量,令总成本减少约三分一。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认为高强钢本体较轻,运输及处理都方便,亦有助减短工期,保护工友安全,令建筑物「快、靓、正」。
议会一直希望有更多创新技术「落地」,外观设计就如蝴蝶飞舞的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双拱钢桥便是全国首个应用S690高强钢的前瞻性项目,是首次采用S690高强钢建造,跨度为200米长的双拱钢桥。承建商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地区)董事长兼议会成员阚军工程师分享时表示,项目其中一个大难题是S690强度高,所以焊接技术要求特别严格,它不像通用钢只要接驳好进行焊接就可以,高强钢首先要预热至120度才可进行焊接,亦要慢慢控制冷却温度下降速度,全程要谨慎监控。假若想提升烧焊精准度,机械人便是好帮手,使用laser scanner的准确度达 1/10毫米,除了可确保工友安全,亦减省人手,长期可舒缓建造业人手不足的问题。
整条钢桥同时使用了装配式设计(DfMA),体积小重量轻的组件更方便操作,于南涌厂房完成组装后以船运方式于八天内运抵香港。整个项目正正体验了创新科技的协同效应,带动本地工程项目提升效率和生产力。多好的研发成果一定要有工程项目应用,业界才能受惠,很多本地公司可能不知而错失增加生产力的机会,议会将来一定会支持及赞助更多大学的科研计划,拉近建筑商与学术研究的距离,让议会、商、学三方齐合作,将科研落地,达至建筑科技普及化。
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是建造业议会近年著重推广的发展方向,议会于2019年设立「建造业议会碳评估工具」,提供共用平台予业界评估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从开采原材料到施工结束的碳排放。钟教授分享曾透过此平台计算出不同钢材的使用如何影响工程及建筑物的碳足迹,以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双拱钢桥为例,整座钢桥的总重量在混合使用高强钢及通用钢的情况下,比起只使用通用钢轻了4,400吨,而实体碳排放(carbon embodiment)方面同时减少了30%,在碳足迹上有显著成果,达至减材减碳高效。
未来本港最少有10项先导项目采用S690高强钢,除了桥樑,还包括文娱设施及隔音屏障等,为将来广泛应用高强钢做好准备。古人有一句说话叫「百炼成钢」,意思是人经过长期反复训练就可以变得非常坚强,相信建造业都是经过千锤百链才能达到今天的成就。我们透过越多研究及项目实践获得更多经验,未来一定会使用出更高强度或更好的建材。现时香港分中心现正进行S960相关研究,尝试使用更少材料达到同样强度。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希望更多本地工程设计考虑尝试将新建材应用到桥樑项目。阚军工程师更期望在不久将来会有S1200出现,让基建项目的设计及建造方法创造更多可能性,并将高强钢用于其他建筑物。
正因为S690的烧焊技术要求特别高,为了使科研成果更容易应用在现今工地上,议会及香港建造学院积极研究将新技术加入相关烧焊课程,教授有关专业知识、处理及焊接技术等,为未来高强钢在本地应用提供相应技术人才。烧焊工匠掌握到这种技术定可升级为烧焊大师!同时议会在研究方面,亦会继续探索新材料或新的应用方法,务求配合香港建造业工业化及数码化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
未来数年,香港建造业整体工程量持续增长,对建造业工人的需求十分殷切。建造业议会除了积极加强培训人才,同时著重推广工地安全零意外的愿景,深化业界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的概念,包括定期举办默哀会透过分享近期的致命工业意外,巩固建造业从业员的安全意识。路政署署长陈派明太平绅士、建造业议会总监郑定寕、保华建业集团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李恒颖先生、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麒铭先生于五月份到香港建造学院(葵涌院校)出席默哀会,并带领一般学员反思意外背后因由。
轻视工地的潜在风险,往往引致不幸事件发生。路政署署长陈派明太平绅士形容,当自己仍是求学阶段时,总觉得意外与自己无关,或是怀著一种侥倖心态,认为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陈署长认为这种想法实是大错特错,「每一个意外背后都有种种不同原因,许多大家意想不到的因素碰撞一起酿成悲剧,让人悔不当初」。他给予学员忠告,希望大家未来到工地参与工作嘅时候,永远都要将自身安全放为首要考量。「我们永远都要靠自己留意,多想一步,在每一次进行工作之前,好好想清楚接下来的工作会否对自己构成危险,并确保做足安全措施。」陈署长认为相比自己入行之初,现在有关工地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十分多元化,特别是议会透过不同影片讲解意外的形成,成功让大家提高警觉。
为实践工地安全,实在有赖承判商、分判商、工地人员,业界团体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保华建业集团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李恒颖先生强调总是一个工程会牵涉业主方、发展商、承办商等不同持份者,但生命永远并没有高低之分。「如果对施工环或配套有任何担心,工人必须要提出,必须要停下来,向所属单位提出相关意见。」过往20年整体工业意外率有明显下降,但是工业意外导致死亡个案数字在过往10年一直维持在约每年20宗。工地意外一宗也嫌多,他相信透过各方努力谨守生命第一的原则,定能改善工地安全情况。
同样从建造业议会出身的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麒铭先生,以「大师兄」身分向学员赠送锦言妙语:「第一,脚踏实地。因为地盘的环境千变万化,千万别只顾低头看电话,要看清楚面前有何陷阱,切忌轻浮急躁,永远脚踏实地;第二,如履薄冰。工地并非『扎扎跳』的地方,安全意识十分重要,时刻都要关顾自己生命」。
学员导师透过分享近期三宗致命工业意外,提醒学员永远要将「安全五件事」放于心上,分别是:「人、机、物、法、环」,即是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导师鼓励学员从工地中 吸收不同经验,学习安全知识,细心观察环境和评估情况,达到安全上班、平安回家的目标。建造业议会总监郑定寕希望学员可以汲取以往意外的教训,将嘉宾的分享铭记于心,并怀有关爱精神和团队精神,时刻互相提点:「安全是一个承担,人人有责」。
保障工地安全为建造业首要大事,建造业议会(议会)一直致力建立业界安全文化,提升从业安全触觉,从而减低意外机会。过去十年,本港每千名建造业工人的工业意外率,由2010年 前的52.1,十年间下降至2020年的26.1,情况已大幅改善。工业意外无人欲见,往事虽往但来者可追,议会鼓励业界为不幸离世工友举行默哀悼念活动,展现关爱并从中学习,实践「生命第一」的精神。
今年四、五月业界不幸发生三宗建造业致命事故,香港建造学院(学院)5月的默哀会,请来政府、总承建商及不同的业界代表出席,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议会建造安全专责委员会主席彭一邦博士工程师、协兴建筑董事总经理朱达慈先生及天和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兼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曾灯发先生到访九龙湾院校,从各岗位、多角度向学员讲述安全信息,并与后辈分享经验,勉励一众学员他日投身职场,为己为人均须肩起安全重责,齐向危险说不。
工业意外伤在工人身,痛在至亲心,土木工程拓展署方学诚署长分享指每位职工背后皆有家庭,工人施工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意外;他又表示未来为香港建造业黄金期,期望一众学员能把安全意识植根于心。方署长指出:「未来为建造业黄金期,香港将开展很多基建项目,你们将成为业界中流砥柱。香港很多工地由开工至竣工旨为『零意外』,不难做到,期望工地安全能植根于大家的DNA,未来投身工地时能看顾自己,看顾身边人。」
彭一邦博士工程师训勉学员必要实践「工地安全、人人有责」格言,不能流于口号。他说:「大部分公司非常紧张安全议题,你愿意提出问题,上司定会检视。」他强调处于工地,人人各司其职,管理者有责任评估风险,前线工友也须了解现场危险,互相合作,切忌各家自扫门前雪,「自己要对安全负责、对家人、对工友都有责任,发现潜在危险别抱不关我事、怕麻烦的心态。」彭博士工程师重申生命永远置于首位,提醒学员勿为赶工妄顾安全,并主动检讨安全问题。
意外虽为意料之外,但事在人为,从业如跟随程序,重视安全,意外尽可避免。协兴建筑董事总经理朱达慈先生叮嘱学员将来均能够成为工地的管理人员,日后工作时不能只顾进度,教导他们须代入前线工人工序,思考危险之处,提前计划避险。朱先生指:「管理人员要先行一步,兼顾全局,因为意外不单影响一条生命,背后更是一个家庭。」相信工作与生命之间,大家都懂得选择。
拥40多年前线经验的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曾灯发先生提醒学生切勿只顾「炒散」,「出意外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够了解地盘工地环境,东南西北都未分得清。」他寄语学员工作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而且要打好基础,扩阔视野。
当日默哀环节后,学院安全训练讲师与学生为每宗意外作分析检讨,提醒学生须从「人、机、物、环境、时间」等因素检视工地安全风险,施工前务必要制订安全措施,透过安全讲解教导前线工友,施工时亦要定时巡视检查,并由合资格人士监督。导师再三教导学员要多问多研究,如预视危险必要寻求协助,向上司反映风险,妥善解决问题后才复工,以策安全。
议会素以促进业界安全意识为己任,除透过出版刊物、拍摄短片教育从业安全意识及守则,又举办不同安全训练课程,向工友灌输确保安全的重要。回顾早前三宗致命意外皆涉及高空人体下堕,议会除教育外,议会亦积极推动业界应用新科技,减低意外机会,例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中大部分工序皆于工厂内地盘外完成,工人毋须长期于高空工作,降低风险。议会期望能多管齐下,宣扬「生命第一」的概念,与业界携手达致「工地零意外」的未来。
要实践「生命第一」,必需多管齐下,除了经常保持警觉,科技先行亦能事半功倍。将军澳海水化淡厂是「建造业2.0」工程项目之一,目的是为香港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下提供可靠和充足的饮用水。项目除了实施高成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更积极运用创新数码技术,推动灵活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及人工智能系统,以达到有效收集工地纪录、监察工程进度及调配人员等目标。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水务署署长卢国华先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及建造安全专责委员会主席彭一邦博士工程师于五月下旬到访该工地,了解团队如何利用创新科技辨识工地风险及实施安全措施,同时正式启动「生命第一」2022安全推广活动,持续向建造业界推广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在别具意义。
一个项目由设计开始便应该要加入安全考量,避免意外发生,而装配式设计(DfMA)及建筑信息模拟(BIM)便大派用场。此项目采用的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Reverse Osmosis (RO)),海水在高压下通过逆渗透膜去分离水中的盐份,从而有效地将海水转化为符合《香港食水标准》的食水,今年第一季率先建成的逆渗透净化大楼,建造时正是采用了DfMA,安排重达80吨的主座RO滤水管先于上海的工厂制造及组装,整座组件再经由海路送到广州再转运至将军澳海岸。工地现场配合吊运流程数码系统作装嵌,因此主座装嵌前,团队进行了两次预演,大大节省整项工程所需的时间,更避免现场施工的风险。
由于整个过程涉及大量的吊运和运输工作,团队特别使用了起重机械及起重装置管理系统(LALG Management System),所有组件均印有二维码(QR code),前线工友只需要扫瞄二维码,就可以即时取得相关机械/装置资讯。简单的设计结合科技,提升前线工作效率之余,协助沟通同时减低误会,有助提高团队士气。当工地运用不同科技,共通数据环境(Common Data Environment)尤其重要,例如此工程设计利用BIM完成,施工过程同时结合虚拟实景(AR)技术,只要工程人员员以平板电脑将现场实境与设计立体模型连结,便能监测工地现场是否跟设计一样,前线人员不用「翻手」再做,减少不必要的磨擦。
海水化淡厂采取「设计、兴建及营运」(Design, Build & Operate)模式,团队应用多项智能装置,包括无人驾驶潜艇及飞行器、智能镜头、起重机械及起重装置管理系统(LALG Management System)、物联网感应系统(IoT sensors)、全球定位系统(GNSS)、人员管理系统等等。工地大幅运用安全智慧(Smart safety)概念,利用各项科技装置增加设施及周边环境检测的次数,减少由环境因素如台风、暴雨而产生的工作风险,并有效监察工友是否正确配戴安全装备和遵守安全指引,即时联络工友及作出改善指引。
走进「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行政大楼,见到墙上大大小小的萤幕显示工地运作的实时数据。左边大萤幕的资料可供核对工友出勤情况及环境数据,另一边大萤幕就透过闭路电视实时监察工地,确认工作中的工友已配戴好安全装备。只需一个「安全中央管理平台」(Centralised Safety Platform),便可将工地多个智能监测装置系统连系,使日常管理变得更有效快捷,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实践「安全智慧工地」理念,达至「零意外」目标。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于2022「生命第一」启动典礼致辞表示工友的报酬是用智慧和劳力换取,绝非生命,建造业界各持份者应齐心推广「人人有责」的安全文化,工作时确保自己及至他人的安全,成就可持续发展的建造业。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致辞时亦强调,业主、顾问公司、承建商和发展商于计划项目之初应进行安全及风险评估,他强调安全需要实践,不可流于形式和表面;工友则要有警觉性,紧记不要搏,「生命第一 对危险说不 人人有责 各司其职」,整个建造业界各单位均实切地履行职责,工地安全自然水到渠成。
团队不但善用科技用于设计、兴建及营运,更设立了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及VR安全体验馆,所有工友于入职时必须参与一小时的训练及通过相关测验。培训中心和体验馆内特设多项虚拟实景(VR)的安全体验和教学,包括设备认知教学、环境急救实操教学、安全帽撞击体验、火灾消防实操教学等等,将安全概念以VR技术实现工友眼前,实行体验式学习 提高训练成效 ,霎时当头捧喝的感觉有效提醒前线工友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简单的安全措施有效防止严重意外,让所有在工地工作的人时刻紧记亦实践「生命第一」!
香港土地需求庞大,摩天大厦越来越多,升降机已经成为大部份建筑物不可或缺的部份。升降机尤如建筑物的主轴,现今的安装技术亦像大厦般不断更上一层楼。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连同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到访了被列入「太古坊重建计划」中的太古坊二座工地,特别视察使用了多重崭新技术建成的电梯系统,以及了解更多机械科技在工地使用的情况,探讨如何带领行业走得更前、更安全。
太古坊二座的电梯槽由怡和迅达集团负责,采用了无棚安装技术(Scaffoldless Lift Installation Method,简称SLIM)。有别于传统建造方式,SLIM技术容许工程人员在无需搭棚的情况下为电梯槽安装相应轨道零件,透过在特定楼层的电梯门前搭建延伸平台,直接安装吊索零件(hoisting rope)及支撑横樑(hoisting beam),配合已预先安装于电梯井底(lift pit)的吊船以悬吊方式逐层安装导轨(guide rail)、导轨支架(guide rail bracket)以及楼层外门(landing door),逐步将整个结构安装工序延伸至顶层升降机房。
在另一承建商协兴的协助下,工程人员可以将已经预先组装的重型摩打吊运到顶层安装,比传统安装方式更快更安全。项目中共有11部高速电梯运用了此技术,减省了为这栋约200米高的大厦安装棚架及拆卸的时间,提高生产力之余亦减少高空工作的风险,提高施工效率。怡和迅达集团更采用预埋式坑槽(Cast in Channel)方法,不须像传统方式般钻洞,只需拉开胶条再钻上螺丝,可以大大减低井道安装时的嘈音和尘埃。
怡和迅达集团行政总裁陈豪贤先生相信机械及先进建筑科技有助达到工地零意外,并在参观期间分享了将会于香港另一项目首次使用的机械升降机安装系统(Robotic Installation System for Elevators,简称R.I.S.E.)。机械人可以沿著导轨移动,一边探测墙面一边在相对应位置进行钻孔工序及安装固定螺栓。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运用机械人可以大大提升生产力及减少施工时间,减低工人在电梯槽工作的风险及机会,效益最少可增加三成。
协兴建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项目经理罗浩钧先生指出管理层需要预视工程中比较高风险的项目,并透过现有科技尽量取代有关项目,避免工友于施工时暴露在潜在风险当中,令工友平安工作,成品亦更加准确。
太古坊二座工地采用了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透过在地面预先组装驱动电动机(drive motor)、横樑及楼板,并吊运至天面再与主楼进行接合安装,可以在升降机房完成装潢前预先安装,节省沟通及搬运电动机的时间。大楼办公室位置约有70%的机电装备都运用了机电装备合成法,减少了现场安装及工地垃圾,同时提升品质控制,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前瞻性的参考价值。
另外,为了保障前线工友安全,承建商团队应用创新科技,安排工友使用附设头灯以及温度心跳传感器的智能安全帽,并配合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多角度遥距监察工友的身体状况及实时位置。在异常情况下系统能即时透过物联网(IoT)通知有关人员,一来加强工地人员沟通及应变能力,亦可保障工地人员安全。
太古集团项目总经理黄若兰女士指不论发展商、承建商或服务供应商,各业界持份者都应齐心合作提升效率及工地安全。透过加强沟通,在工程开始前预先计划整个施工流程,并与承建商及顾问探索运用创新科技的可能性。是次工程项目可以体验到工程利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的重要性,为整个工程供应链由设计施工至营运提升效率等好处,加强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及协作能力,简化施工流程。在设计及建造多花时间心思,好处在未来几十年的营运亦能显现出来。
承建商团队在今次项目亦与多间本地初创公司合作,于电梯槽利用三维扫瞄(3D scanning)技术,在施工期间检测电梯槽的施工质素,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另外,工程人员可以好似飞机师一样遥控外墙清洁机械人进行外墙试水工作,免却工友于大厦外墙使用吊船的风险。
承建商亦采用了香港理工大学最新研发的自我清洁及杀菌涂层(self-cleaning and anti-virus coating),技术运用三维扫瞄为涂层使用的地方订制特定尺寸,并于两天内列印及直接把涂层套用在经常有共同接触的位置如饮水机、入闸系统等地方,为工地抗疫提供一个新方法。
有赖技术供应商背后研发团队的努力,建造技术不断创新,透过业界大胆应用和挑战,证明创新科技对建造安全及生产力的可塑性。
科技使人进步,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表示只要业界大力支持推动新科技,工友的安全必定得到更好的保障。议会为了推广及鼓励创新科技应用,于2018年成立了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CITF),旨在能够促进生产力、提高建造质素、改善工地安全及提升环保效益,申请者可以就6个不同范畴申请资助,以用作建筑科技技术应用或技术人材培训,截至今年4月底,基金已经批出多于6亿的资助予2,400多个申请个案。
无论是工地安全或是建筑科技应用,大家其实只要愿意踏出第一步,无限可能伴随而至,建造业将会一起迎接更光辉的未来。
九龙区交通问题困扰港人多年,港府遂于2017年展开「中九龙干线」工程,新道路横跨九龙东西,连接西九龙油麻地至东九龙的启德发展区,落成后将大大纾缓挤塞问题。工程规模大,牵涉地域广,但团队迎难而上,引入多项创新建造技术辅助,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及议会成员张志刚工程师五月底造访中九龙干线社区联络中心,深入何文田竖井参观中段隧道工地,亲身了解团队如何活用创意,利用新技术克服困难,从而提升效率、有利可持续性并改善工业安全。
「中九龙干线」全长4.7公里,以天桥、隧道及公路组成,途经九龙各个人烟稠密的旺区闹市,牵涉拆卸楼宇及临时填海等工程,正如团队形容,工程「上天、出海、入地」,需拆分为八份工程合约推展。工程复杂多变且难度高,必要利用新技术协助,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处处长陆伟雄工程师指团队不拘于旧制,勇于尝试新事物,「就如摸着石头过河,我会鼓励同事即使未曾应用某创新技术也应小规模尝试,假如可行便可全面应用。」中段隧道工程承建商布依格土木工程代表、香港宝嘉董事总经理钟伟贤工程师亦指「创新科技配合数据整合分析将是建造业的大趋势。」
「建造业2.0」提倡 「创新」、「专业化」及「年青化」,其中创新尤其重要。工程施工以外,管理亦为关键,中九龙干线工程团队积极推动工地管理数码化,以数码综合管理平台(integrated Digital Works Supervision System)及智慧工地管理平台(Smart Site Management Hub)把六项现行工程合而为一管理,一站式分析工程数据,实时监测工地情况,从而提升效率、质素及安全水平。此项工程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主要从四大范畴监管,包括沉降监测系统、智能闭路电视、工人管理系统及其他物联网管理。展望未来,团队计划推出工程进度监测系统,让管理人员掌握工程最新资讯。
「中九龙干线」其中有3.9公里为隧道,地底空间密闭,又有潜在崩塌风险,施工难度大,加上干线途经七条港铁线及七个断层带,工程更形复杂,团队须以新科技克服不同挑战,改善施工效率,保障工人安全。团队先于设计阶段巧用建筑资讯模拟(BIM),仔细规划,透过数码科技以立体模型模拟及展示整个施工程序,全面分析工程,以便参与者掌握全局,准确判断,施工更得心应手。
过去隧道工程时常牵涉人手工作,前线工人发生意外风险大,而且易有劳损。有见及此,是次工程多以机械解决问题,例如应对断层带地质松软难题时,团队须于隧道挖掘面位置安装临时支撑,传统工人要于高空人手接驳临时支撑管;中九龙干线-中段隧道工程承建商布依格(土木工程)则采用「隧道临时支撑自动安装系统」(Automatic Canopy Installation System),开创香港工程先例。此系统由悬臂和装置设备等部件组成,以机械自动接驳支撑管,简化人手工序,既能减少工人于高空工作的时间,又能提升效率,一举两得。
传统隧道衬砌工程同样要求大量人手工作,如推模后微调、浇筑混凝土前亦要求工人长时间于高空钉板,成本高之余又徒添风险。布依格(土木工程)负责人表示为避免意外,工程引入全机械化系统,以液压辅助推动,无论推模、收模、拍模皆可用液压处理,提升衬砌工程质素并减低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团队亦透露正研发混凝土压力感应器,实时监察浇筑混凝土对模板所施加的压力,确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质素。
工地处处重型机械,人多车多,倒车意外风险不容忽视。团队另展示于隧道大规模应用的「人工智能双镜头」设备,镜头安装于重型车辆后方能模拟人眼立体效果,以智能系统分辨人与物,及计算车辆与物体的距离。车后如有行人,控制屏幕会发出警报提醒,保障隧道工程人员安全。何安诚主席讚扬设计有助提升工地安全,认为人工智能进步飞快,社会必要继续培养相关人才以利发展。
中九龙干线为本港划时代工程,于公众角度,其意义在于改善交通,提升生活质素;于建造业界而言,工程团队勇于引用多款崭新技术,设计兼顾安全、生产力及可持续性,展示「STEM」如何落地应用,承先启后,将有利吸引人才投身业界,迎接建造业黄金十年。
本港建造工程量持续高企,未来十年将有多项基建相继展开,然而业界不能安于现状,尤其建造业面对新血不足及工地安全问题等挑战,业界上下必要积极谋求变革。6月初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及何国钧测量师参观位于将军澳创新园的「先进制造业中心(AMC)」。AMC建造工程设计及建筑揉合「工业化4.0」及「建造业2.0」的理念,采用「可供制造及装配的设计(DfMA)」、「建筑资讯模型(BIM)」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各种新技术提升工程效益,节能环保,有助改善工作环境及工地安全水平,成功向同业展示如何以创新科技应对人手短缺及安全问题等挑战。
近年港府推动「再工业化」,结合制造业经验及创新科技力量,促进本地工业发展。由金门建筑承建的将军澳创新园先进制造业中心(AMC)于今年4月启用,中心楼高8层,设有多层高规格工业生产楼层、共享物流中心及地库停车场,总楼面面积达110万呎平方。此生产基地专为先进建造业而设,属亚洲首个跨行业、融合自动化及智慧物流方案的先进生产设施,可一站式支援大、 中、小型先进制造企业,目标促进高端制造,协助创新制造业加快本地研发及生产过程。
AMC以实践「工业化4.0」为愿景,建筑阶段以「建造业2.0」理念为本,展现创新、专业化和年青化的特色。场外建造为全球建造行业大趋势,AMC工程团队积极采用DfMA,其中有75%的钢结构及机电组件为厂房预制,连接AMC及毗邻数据技术中心的行人天桥正以此方式建成。有别传统就地建筑的方法,全长40米的天桥分三组部件于场外预制,最重一件组件达67吨重,由于AMC工地邻近码头,工程团队从水路运送桥身部件,只花两晚即把天桥安装妥当,大大提升工程效率,亦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
上盖建筑工程方面,团队以双T型预制楼板(Precast Double Tee)取代无樑楼板(Flat Slab)结构,省却大量须在现场安装的模板和支架,工人亦不用长时间于高空工作,而件于工厂预制而成,故能善用资源,减少因场内制造而起的浪费。总计整项AMC工程,与传统建造方法相比,团队运用DfMA节省约460吨二氧化碳排放,相等于超过470程由香港飞到美国的航班碳排,有利可持续发展。
机电装备方面,AMC工程用上超过5000件组件,包括风喉、水喉等。组件众多,AMC工程团队除委托于内地的自置厂房生产,亦于将军澳创新园另一幅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用地建立流动工场,主责生产泵具组件,AMC顶楼抽烟风扇机房的组件亦于此流动工场以MiMEP装嵌,由于工场环境比工地现场少限制,有助提升建造速度和安全表现。MiMEP施工方法有利于减少工地劳动力需求,AMC工程团队更进一步,利用创新科技辅助安装工序,如因应场地特色设计出同步升降平台安装风喉,并已为此设计申请专利;此外,部分管道组件重达4吨,团队又设计出运送系统,减少高空工作和人力抬举的工序。
创新建筑方法的成功背后,使用BIM的成效不能忽视。AMC工程团队广泛应用数码科技,如以BIM模拟整个双T型楼板预制件的组装,模拟流程可预先评估高风险位置,确保运输及安装流程安全顺畅。团队亦以人工智能演算法计算及分析同步使用四,组天枰的最佳方案,避免浪费吊运时间。此外团队设计多款应用程式辅助,提升效率,例如以扩增实境(AR)程式展示BIM模型,方便前线团队预视未来安装细节;团队亦研发「综合数码建造方案」(IDPD),以此为平台整合建筑数据,透过仪表板显示工程进度、工人出勤等资讯,构建物联网雏形,掌握工程相关最新资讯,一目了然。
本港建造业技术工人短缺及人口老化属业界当前一大难题,AMC工程正展示以科技化危为机,以机电工人数据为例,AMC工人平均年龄为43岁,低于全港机电工人50.1岁的平均年龄。AMC整支团队又有近两成员工为女性,打破传统建造业以男性为大多数的惯例。正如承建商金门建筑楼宇建筑董事黎国鸿先生解释,团队使用预制组件取代传统钉板等高技术工序,降低工人技术门槛,亦提升安全水平;流动工厂亦有助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加上团队广泛利用数码化等先进技术,种种方法皆有利吸引年轻新一代入行,承接建造业的火炬,引领业界继续前行。
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工程规模大小,采用创新科技都可以增加生产力、提高安全水平、加快施工时间与效率。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早前参观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了解生产力局与建造业界合作研发的新科技以及香港理工大学与本地材料供应商如何合力将科研成果应用在工程项目,看来建造业「工业化」又可向前迈进一大步!
「工业4.0」的先进技术有助提升建造业施工质素,建造业议会作为行业先驱,一直致力推动业界采用创新科技,以增加生产力及提升工地安全。最近就有工地与生产力局合作,研究及采用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智」优环境监测系统,在不同地方安装感应器,收集现场数据如温度、湿度、PM2.5浓度等。如数据显示空气质素恶化,系统可以控制工地内的风扇喷水,从而减少尘埃在空气中飘扬,保护工人健康;相关监测数据亦同时呈现在户外显示屏,让前线工人看到实时情况。假如工地管理人员发现环境有变或转差,可先让工友休息或移到另一个位置工作。何安诚工程师指将有更多类似技术在议会的建造业展览中心(iHUB)展出,让业界认识更多先进科技,希望透过分享技术让更多人得益,亦可鼓励业界不断改良技术,跳出框框,发展更多意想不到的用途。
议会的科研部门一直无间断在多方位提升生产力,其中一方面就是与不同机构开展研究项目,例如与生产力局合作研发新款「自动开关混凝土斗」。一般混凝土斗需要非常大的力量才可控制,工友容易拉伤;新的「自动开关混凝土斗」可让工友透过遥控开关及控制输送混凝土的份量,减少受伤机会,提升安全水平。议会与生产力局亦有就混凝土斗容量作研究,并建议将市面普遍使用的2米混凝土斗增大至2.5米,提高单次混凝土运送量,减省运输成本之余亦可缩短建造时间及节省能源。
以往工程项目中会以传统的筛量度碎石大小,需要人手花长时间处理。最新一部高速成像的闭路电视,可以高速3D摄取影像拍摄碎石,并用配备的人工智能(AI)技术计算碎石的长阔高及深度,立即分辨碎石的大小,让前线工程同事就可以作为参考,节省时间亦可让同事专注其他工作,提升效率。
近年越来越多工程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量,最近此技术又再向前迈进一步。生产力局分享指T2主干路工程项目正应用全球首个采用无人机搭载人工智能(AI)处理技术的隧道检测系统,协助工程团队检测混凝土位置有否裂缝、剥落、渗漏等状况出现,人工智能更有助航拍机自动避开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采用航拍机可以减少前线工友的高空工作机会,大大减低意外风险。议会期待将来与生产力局有更多合作项目,例如透过配备人工智能的航拍机,在工地进行基本巡查,同时汇报工友正进行的工序,再将有关数据加入建筑信息模拟模型(BIM Model),再配合BIM Harmonisation Guideline与2D及3D的程式,工程人员及管理层就可以清晰知道工程进度,并制定相关标准。项目完成后能够分享予整个建造业使用,全面提升工程效率及安全水平。
科研是建造「工业化」的催化剂。「工业化」讲求技术密集、自动化,并向高智能方向发展。建造业议会一直竭力推动装配式设计(DfMA)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鼓励将部分建造工序转到工厂进行。我们希望不论规模也需要做到高质量生产,例如:主要从事进口钢铁设计、加工和焊接的和利集团在粉岭坪輋设立了「机械自动化生产线」,引进多功能机械臂,进行焊接预制件,取代传统在地盘进行焊接工序,以「工业化」提升安全、解决人手不足、甚至土地紧绌的问题。
和利集团与香港理工大学一同研发出以MiMEP设计框架结构安装电机、泵房、水喉、冷气等。研究团队指设计重心是将框架组件化,将200个不同大小及长度的部件整合成数款基本组件。过程中,大学科研团队不断收集数据及重复测试,确保框架有足够的承载力,迎合不同工程的需要,协助他们增加效率及生产力。团队为了扩阔研究的可用性,更考虑到将来的维修状况,特意设计较宽阔的框架,留下更多空间让将来的维修人员工作。目前太古坊、长江集团中心II 期、香港国际机场等八个项目已采用此框架结构设计,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工程项目使用。
议会肯定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 装配式设计(DfMA)将是未来建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议会的iHUB已经有不少展示项目。建造业议会将继续持续推动技术发展,带领建造业界达至工业化,以MiC、MiMEP、DfMA为未来建筑创造无限可能,推动香港成为智慧城市。
建造业议会(议会)近年大力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议会乐见自2021年开始,多幢MiC楼宇相继落成。从起步到现在,短短数年MiC在香港的发展一再取得突破——除了房屋局表示将积极引进MiC以加快建屋,作为「房屋实验室」的香港房屋协会(房协),亦试行以MiC兴建不同模式的单位,务求在建造模式上再迈进一大步!
房协目前共有七个MiC项目,合共利用超过8,200个模组,当中除了预制混凝土组件、还有连钢结构组件、预制厨房及浴室组件。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与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早前参观房协洪水桥IA期专用安置屋邨的模拟单位。洪水桥项目正是采用MiC,为资助出售房屋开创先河。
洪水桥IA期项目总建筑楼面面积约21,815平方米,当中有25层利用MiC兴建,每层12个单位,建成后可提供300个面积约367至621平方呎的一房至三房单位。项目主要模组有1,225个,每层有49个,另设1层地库及2层平台。此项目的兴建过程其中一个崭新的技术,是有别于其他已竣工的MiC项目——单位露台在工厂已完成装嵌及防水测试。每个「盒仔」(模组)更内置丝栓,减少后期再穿洞以避免增加漏水的风险。万事起头难,房协团队形容模组设计甚为复杂,研究初期就像「摸着石头过河」,在工厂生产模组的亦相当繁复,庆幸最终成功克服困难,让居民日后能写意地在露台欣赏景色,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亦大讚此设计为其他私人项目作良好示范。
MiC凭借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以符合长远的成本效益,并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与质素。而整个洪水桥项目只用了13款模组,有此成功先例,相信剩下未来几期的项目,甚至其他私人项目单位都会纷纷跟随。团队早在工程前期预早设计与配合,令所有安装方法均与私人楼宇做法看齐,例如墙身厚度、水喉和电线亦置于墙身内,而厨柜、洁具与饰面等设备,都在厂内预先完成八至九成,有助控制质量,同时减低工地废料及碳排量,贴合绿色建筑新潮流。
议会经常强调,所有工程都需要以安全为首要考量。总承建商有利建筑有限公司(有利)就利用多项创新科技,确保兴建洪水桥项目的工作安全。团队使用了Ultra Wide Band技术,于吊运模组时感应到距离6米内有工友在场,感应器便会立即发出警号,提醒工友离开危险区域及注意安全。另外团队亦利用5G机械人MobiScanning进入单位间隔扫描,对比制成品与设计的呎数等资料是否一致,亦有助确保质素。采用此技术有别于以往工程需要3名人员到工地做镭射扫瞄,现在只需一个工程人员将机械人带到工地,其他人可于办公室透过5G技术控制,大大减低风险,机械人也可以深入楼宇内的狭窄位置,遇到障碍物亦会自动停止,避免碰撞。
议会一直提倡施工方案结合「建造业2.0」及「工业4.0」的概念,推动业界达致数码化、创新及可持续发展。一共五期的洪水桥安置屋邨项目,由工厂生产、物流运送和安装都已数码化,并运用物联网(IoT)将真实环境融入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中,即使是复杂地形的工地,也可以预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监察每幢建筑的色调是否配合、建成后整体效果如何等。在洪水桥IA项目的兴建过程中,团队在设计过程采用3D分析技术,同时以4D设计预视建筑效益,立体追踪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再透过仪表板的数码介面及区块链(Blockchain),24小时实时更新建筑流程,全程实时监察。
房协目前正在筹建25个项目,其中14个项目已开展工程,全部以2028年或之前完成为目标,总共将交付12,000个单位。透过应用新建筑科技,大大缩短洪水桥IA期专用安置屋邨的施工时间,工程比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快四个月,并期望于24个月内竣工,2024年完成交付。
议会作为业界领头羊,一直鼓励业界采用MiC、BIM、装配式设计(DfMA)等科技及设计,从而提高建筑效率及质素,亦提供培训、举办展览等推动建筑科技的应用,例如议会最近推出的MiC大师班课程,让具备一定经验的建筑人员进一步装备自己迎来「建造业2.0」新世代。政府一直期望加快兴建公营房屋,未来交付的单位数目每年数以万计,只要善用科技,加上业界共同努力,定必一同做到提速、提效、提量。
成语「点铁成金」比喻人善于运用文字,能演化出新的意境,其实在香港建造业扎铁都可以成金——首先从事扎铁(即钢筋屈扎)收入相对其他工种理想,只要肯努力不难赚到第一桶金;二来未来10年都是建造业的黄金时间,现在入行实属良机。上星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陈落齐先生及曾灯发先生、会长黄少明先生,以及逾60位商会会员出席了由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赞助的建造文凭课程(钢筋屈扎)首届毕业分享会,祝贺今届钢筋屈扎毕业同学。报读课程之准学生及家长、相关导师及课程主任也出席了分享会,与他们分享毕业的喜悦。
主席何安诚在致辞时表示,政府将持续投资基建,每年都有大型基建项目和新的规划推出,预计未来10年建造业整体工程量将增至每年港币3,000亿元水平,「知识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议会很高兴课程获得香港建筑扎铁商会的赞助,让所有入读同学享有每月津贴连赞助合共可达港币$7,200,同学完成课程后毕业,月薪可高达港币$30,000,今次扎铁商会做了一个极好的示范,让其他行业的商会具参考指标,吸引更多新血入行。
建造业议会(议会)及香港建造学院(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为建造业培训专业人才和不断改革课程,加入各种建造业创新科技应用知识,包括:建筑信息模拟 (BIM)、物联网 (loT),以及电脑屈铁机的理论知识等内容,除了增加同学的学习兴趣外,亦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相关知识在将来兴建智慧城市时便大派用场。今次这个课程除了取得资历架构认证,亦提供「一条龙」进修阶梯路径,今届毕业生除可继续修读学院的专业文凭课程,他们亦有机会升读大学学位课程,为未来成为工程管理人员、专项监工打好基础。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陈落齐先生亦勉励全体毕业同学,「现今的钢筋屈扎行业是一门专业行业,有知识和理论基础。冀望不久将来大家成为首批拥有大学学士学位的钢筋屈扎工匠,对行业有所贡献。」
成功在于努力尝试,何主席跟同学们分享亲身学习经历,鼓励同学们要勇于创新。他说自己中学毕业后选读理工学院(现时香港理工大学),其后加入一所工程公司担任练习生,他不断自我学习,向专业师傅了解如何扎出多个方阵,不怕辛苦的精神慢慢获得上司的赏识,短时间内荣升为工地经理;主席亦细说当年参与兴建隆亨邨工程时,第一次尝试采用行轨天秤技术便成功,指同学们只要敢于发问,将来定能前程锦绣。
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陈落齐先生指同学们都是幸运的一群,毕业后即可获得在商会旗下公司工作的机会。他对各位毕业学员寄予厚望,指在建造行业打并,只要坚持努力,前途定必无可限量。钢筋屈扎行业相比其他行业需要更多专门知识,钢筋屈扎工匠需要分拆工程师的图则,像砌积木般,将图则一步一步实现出来。钢筋屈扎行业发展机会处处,作为知识型管理人才,同学们一定要熟习基础扎铁技巧,「勤力谦卑、不怕辛苦、不怕蚀底」乃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分享会上亦邀请工艺导师曾俊华先生和两位应届毕业生唐浩维同学和梁伟雄同学分享教与学的点滴。唐同学中学毕业后希望学习一技之长,所以得知学院提供的课程不但免学费更有津贴就决定报读;而梁同学希望趁年轻进修学一门手艺,指自己不怕辛苦,见到扎铁行业薪金吸引便入读。他们齐声说,最深刻是学到建造业的最新科技如BIM,为他们在职场及升学作好准备。工艺导师曾俊华先生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与学员一同成长,他表示同学除了学习钢筋屈扎的技术外,亦拥有全人发展训练如义工服务及运动训练,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分析解难及发挥潜能,他最后寄语同学要有「坚持和忍耐」的精神。 议会期望本届钢筋屈扎文凭的毕业生要努力表现自己及持续进修,在工余时间继续回学院,传授自身的经验予更多年轻建筑人,致力推动建造行业的发展,带领师弟师妹更认识扎铁这门专业技术,让工艺传承下去。
建筑工程与医疗服务看似各不相干,但其实两者都是以人为本的行业,而且坚 守同一个承诺——生命第一。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和建造业议会成员 陈沐文建筑师早前联同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建筑师前往玛丽医院第一期重建计划 的工地视察,了解项目团队如何利用创新科技提升生产力、缩短工期及提升前 线工员福利,工地的安全训练亦活用新技术,加强训练效果。
由 2018 年起所有造价 3,000 万以上的主要基本工程项目,都必须采用建筑信息 模拟(BIM)设计和建造。玛丽医院重建工程第一期正是 2018 年动工,就率先 采用 BIM。工程团队可以在 BIM 模型内准确预算工程细节、位置,协助团队精 准处理建造过程中的各样安排。
除了 BIM 之外,玛丽医院第一期重建计划工程亦采纳多项创新科技,成为智慧 工地。工程团队指使用「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ommon Data Environment,简称 CDE)」是工程最重要的一环。CDE 平台将所有数据集中处理,而玛丽医院的 CDE 平台就由「关爱及控制中心(Care & Control Centre)」控制,中心的监察系 统让工程各区域的情况及资讯都一览无遗,例如萤幕会实时监察天秤的吊运情 况,如有员工进入危险区域系统亦会发出即时警号。工程人员如发现任何突发 情况都可以立即跟进及更正。在「关爱及控制中心」内的同事可以透过对系统 一眼关七,对工地内实时状况暸如指掌。
玛丽医院第一期重建计划地盘位于服务中的玛丽医院旁,所以要顾及医院的服 务不受影响,每个工序都要评估对环境的影响。我们经常强调建筑安全人人有 责,而承建商同事都要透过监察系统计划明天的工作,并指出当中的潜在风 险,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意外等。管理人员可以在监察系统内看到当天工地内 的所有工序,对照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更可以预视工匠们的施工风 险。而完成工序后,前线员工会到相关位置巡查及拍照,确保安全后才可以展 开下一个工序。工作人员就可按步就班清晰地完成工作。
港岛区山坡路面狭窄,项目需要拆卸临床病理大楼、香港大学病理学楼和医生 宿舍共三幢大楼,然后兴建一座新大楼及开闢新出入口,而且工地位置有机会 发现日军占领时期埋下的炸弹,所以工程每个步骤都要小心处理,复杂度绝不 能忽视。
工程中涉及平整土地,而项目亦要顾及医院内非常敏感的手术机械臂,所以不 能以传统方式以炸药进行相关工序,所以工程团队透过铝粉高压热力进行「爆 破」,碎石效果相当传统炸药但可减少一半的震荡力,工程团队同时配合喷雾减 尘,将工序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由于工地曾有地下水泛滥纪录,所以工程 人员也安装物联网感应器(IoT sensor)时刻监测水位,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瘀泥。
现代工地许多机械都以电力发动,所以每日工地都要为大量电池充电,但充电 工作也是工地中的一大潜在风险。项目团队将所有充电工作集中放置在有耐火 能力的箱内,并设置冷气及灭火设备,降低火警风险。而工地中的的电箱都安 装上智能锁,只有指定登记注册电工才可以启动电箱内的开关。
工地推行多种建筑科技及安全措施,希望把安全信息传送到前线,可以每天通 知工匠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升工作人员的警觉性。项目团队利用 BIM 制成与工 地一样 4D 动画,将实际环境融入至 VR CAVE,训练工匠应对各项潜在风险。贴 心的安全训练让训练事半功倍。工地内还有不少细心的安排惠及前线工匠,例 安装了一部除了提供基本冷热水外,更可供应有汽矿泉水的饮水机,让大家休 息时都可以 chill 一下。
疫情期间,「组装合成」建筑法协助香港极速完成兴建多个隔离设施。玛丽医院 第一期重建计划当然不乏「组装合成」建筑法元素,当中横跨两层的负压隔离 病房就是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建造。负压隔离病房更连下层正压的浴室是 预先在厂房制作,而其他位置如洗手间,甚至是一些核心区域及楼梯都是预先 制造,确保建筑质素之余亦可加快兴建。
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建筑师指此项目展开时业界并未广泛创新科技,但团队无惧 挑战,勇于尝试,显示领导层有勇有谋。项目曾获多个安全奖项与嘉许,但他 寄语团队再接再厉,以「零工伤」为目标。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此 工程项目采用多项创新科技,可提升安全,工程时间更有望缩短,团队的努力 功不可没,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项目以此作参考,尝试采用不同的创新科技。何 安诚工程师希望持续革新可协助香港提升竞争力及应对未来每年数千亿大大少 少的工程量,让建造业发挥更高水准。
东涌新市镇扩展工程如火如荼,填海造地将创造过百公顷土地,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七月初率领议会考察团到访扩展区的填海工程工地,了解工程团队如何应用崭新科技,发展同时兼顾保育,并透过一系列数码智慧管理方法提升工地生产力和安全水平。 东涌新市镇扩展是继2003年将军澳及东涌新市镇填海工程后,首个填海造地的新市镇扩展计划。
东涌新市镇扩展计划涵盖现有东涌新市镇东、西两面,计划完成后可提供约62,100个住宅单位及超过877,000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容纳约184,000新增人口,并创造40,000个就业机会。东涌新市镇扩展的填海及前期工程于2017年12月底展开,现时进度理想并预计于2023年完工,届时会开拓约130公顷土地,并会分阶段提供土地作发展,其中首两幅经填海而得的用地,已于2020年3月及10月交付房屋署作公营房屋发展,并于同年下半季至今陆续交付更多作房屋/商业及综合发展等用途。
生态保育与发展能否并存的议题时有争论,东涌填海工程团队采用先进技术确保发展能兼顾环保。过往填海工程多采用浚挖方式,挖走海床上的淤泥容易污染海洋;因此是次工程团队采用「深层水泥拌合法(Deep Cement Mixing,简称DCM)」,过程不涉及清除及运走海泥,并透过钻杆以搅拌方式将工程船上的水泥注入海泥层,旋转时混合水泥浆与松软的海泥,以加固淤泥,形成一支支足以承托填料与海堤的坚硬水泥拌合柱。相对传统浚挖方式,此方法可减少水中悬浮粒子的产生,减少影响附近水质及海洋生态,而且不需要以运输船倾倒海泥,从而减少碳排放。
填海以外,工程团队将于扩展区边界设置全长约3.8公里的生态海岸线,包括红树林、岩石及直立式生态海岸线。一般人造海岸线是由垂直海墙或堆石式海堤组成,缺乏天然岩岸常见的生态环境,不利有机物和微生物生长; 生态海岸线设计则模仿自然潮间带,形成潮汐生态系统,为海洋物种提供合适的生境和庇护空间,提升生物多样性。议会考察团当日亦特意乘船,到小蠔湾试验场了解生态设施状况,工程团队以此为基点改良生态海岸线的设计,更发现如粒花冠小月螺、锐齿招潮蟹、弹涂鱼等超过20种生物于此栖息。
东涌填海工程规模浩大,参与工程人员人数超过800人,随开拓土地面积增加,管理战线不断扩大,团队不讳言如单靠人手管理将非常吃力,因此必要引用创新科技辅助。为提升管理效率,团队成立创新中心(InnoTCE),推动智慧工地发展。中心内的管理平台采用「数码分身」技术,以物联网感应器及各样监测装备收集并整合有关工地进度、安全及环保等数据,并以3D、4D或BIM等形式实时于中心呈现,让管理者一目了然地知晓全盘大局,从而及时作出准确决策,提升工程质素和安全表现。 东涌填海工程应用超过30项创新技术,以满足不同持分者需要。工地邻近民居,团队需要减低工程对社区环境的影响,因此首次于工务工程项目引入运泥车实时追踪和监察系统,运泥车上设有倾斜感应器和人工智能摄像机,透过记录和追踪运泥车的位置,防止非法倾倒建筑废料。如发现运泥车在非指定位置升起车斗,系统会即时通报监督人员。
活用数据为建造业未来发展关键,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讚扬东涌东填海工程团队通力合作,利用数码技术作监察平台,成为「高科技智慧管理工地」,郑工程师指:「工程团队采用智慧系统一并监察安全、质量、进度和环保等范畴,并以电子化平台监督实际环境和寻找可改进空间,议会乐见更多工地利用创新建筑技术,将继续向业界推广数码工地管理的技术,期望进一步提升全港工地的质素、进度和安全水平。」
建造业与物业管理业虽然看似出现在建筑物的不同生命周期,但其实两者工作环环相扣,亦有共同关心的议题和面对的挑战,包括提升安全水平。较早前建造业议会(议会)与物业管理业监管局协作推出《处理棚架工作的操守守则》与《处理棚架工作的良好作业指南》刊宪。身兼立法会议员的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谢伟铨先生早前亦到建造业议会旗下的香港建造业工艺测试中心参观及了解悬空式竹棚架(俗称飞棚)技术的最新发展。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物业管理业监管局制作的《处理棚架工作的操守守则》及《处理棚架工作的良好作业指南》时很高兴局方采纳了议会有关悬空式竹棚架的指引,贴近业界提供实务指引,相信有效阻止意外发生,建议包括:
五大新增建议得到物业管理界的支持,共同联手提升搭建悬空式竹棚架工作的安全。物业管理业监管局主席谢伟铨先生亦感谢建造业议会提供意见,指出工程发生意外往往是由于前线人员忽视安全措施,他强调物业管理业非常关注同业安全,局方希望尽力让所有人安全、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时提升业界人士的专业水平。
议会作为业界牵头人,经常向业界推广安全人人有责的讯息。建议大厦如需要搭建悬空式竹棚架进行安装空调、换水喉等工序时,要做足以下九大重点:
过程中,物业管理处的职员亦可以提供专业意见支援,以保障各人安全。
会议中,双方亦谈及有关保险的问题,议会已将保险资料纳入通报机制内,并透过职安局的星级计划鼓励工程承办商做足安全措施并提供保费优惠,确保工匠于保障复盖范围内。本港多个大型屋苑亦已执行这些新建议,议会的安全部门于早前视察中,了解到劳工处收到通报时都会去巡视有关棚架搭建过程是否安全,可见计划渐见成效。
高空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将安全带系稳于锚固装置(俗称:羊眼圈),做好安全措施随时是救回一条性命的关键。现有楼宇可以在大维修时加装相关装置,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更建议新建楼宇可以更进一步,在设计时入则加上羊眼圈设计(例如:浇注锚固装置等)。在设计阶段加入永久羊眼圈设计可以让工程人员预先把防水及结构计算好,为日后的进行维修保养工友提供锚固装置,减低工作的风险,绝对能造福广大业主及施工人士。
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亦就悬空式竹棚架方面,分享议会在工艺训练、评核测试及监管三方面都已进行改革提升。议会旗下的香港建造业工艺测试中心(测试中心)就如业界的考试局,提供独立、公平及可靠的工艺测试及技能评核服务,为建造业界制定技术标准。测试中心即将推出的「悬空式竹棚工技能评核」要求非常严格,考生除了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及拆卸悬空式竹搭建棚架及其他相关程序外,在安全评核亦非常重要,只要安全评核不合格,如期间有任何东西跌到地上,均不会获通过该评核。除了实务试之外,考生亦要掌握相关的法例及行为守则、建造安全知识及职业道德等,并通过笔试评核才可以获发证明书,成为真师傅!议会希望日后每位负责飞棚的工匠,都必需经过培训及取得议会发出技能评核证明书,确保所有施工搭建悬空式竹棚架的工匠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让技术、建筑质素及安全意识等各方面都有一定保证。
建造业及物业管理业除了在悬空式竹棚架协作之外,两大界别的团队日后将会继续在其他高空工作议题合作。议会希望不论是那个界别的持份者都可以多行一步,做到「生命第一,对危险说不,人人有责,各司其职」,大家携手减少施工风险,一同向「零意外」的目标进发。
香港地少人多,要在繁华闹市兴建安乐窝绝非易事。环保、安全与效率兼备的「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因而成为发展宜居城市的热门选择。近年陆续有私人住宅项目采用MiC,「东京街及福荣街住宅发展项目」正是先驱。
MiC过去多用于工务工程,借重复性高的工序提速、提量、提效。这个位于九龙西市中心的重建项目跳出框框,将成为本港首个由私人发展商采用混凝土MiC的私人住宅项目。发展商著重安全,连工人将来维修冷气的需要亦照顾周到,同时融入光井等概念,改变业界对MiC的既有概念。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及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上周便与发展局代表及议会成员前往模拟单位视察工程团队成果。
这个项目由华懋集团及市区重建局合作发展、金门建筑承建,工程于去年首季展开,预计于2024年竣工。工地面积约1,070平方米,包括6层高的平台及22层高的住宅楼层,住宅楼层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每层划分为九个一房至三房单位,并设有露台、玻璃幕墙及冷气机平台,亦将是香港首幢配置露台的MiC私人住宅。团队只需4天便可组装一层单位,即总共只要88天,已足以完成组装22层住宅单位,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两个月,亦减低对邻近居民的嘈音滋扰。前期在工厂大量生产及装嵌组件,亦有效减少建筑废料及确保质素。
团队的创新意念同时MiC带来突破,令项目宜居程度甚至更胜部分私人住宅,例如客厅其中一面墙属非主力墙,可随时改变间隔,增添室内设计灵活度。项目团队在设计时亦融入光井概念,除了增强天然采光,更借露台及室内对流窗,促进单位内新鲜空气的流通。
「组装合成」建筑法的一大优势,是在工厂生产组件时有效控制品质。团队因应是次项目包含玻璃幕墙,组装测试时在工厂预先为「盒仔」(模组)试水,真正生产及装嵌后再次试水。当模组运送到工地,工人装上层间墙(Spandrel),会再次封边及进行试水,形成三重保障。
议会近年亦大力推动建筑资讯模拟(BIM),利用崭新科技协助项目管理、跨界别合作等工作。今次项目的工程人员在设计前期,便用上BIM 360研究模组的组件分配。模拟单位由不同组件合制而成,但议会主席何安诚仔细视察,亦称连接位置完美无缝。
另一获得讚赏的,是为安全而设计的冷气平台。冷气平台设于露台侧,但从客厅望向户外,景观未有受阻。建筑师吴卓文解构设计时,表示以工人安全为首要考虑,既思考若要维修外墙时,如何能够配合吊船运作,亦希望遇上冷气维修工程时,能够让工人安全维修,减少将来需要搭棚的机会,大大提升安全。
除了兴建住宅单位,团队锐意把可持续发展带到社区。工地外围腾出1.6米道路用作栽种四棵大树,连同东京街公共道路,行人路可达5米阔。项目另一边预留的户外区域,则可用作社区剧场或街头音乐表演的艺术场地,并设有楼梯连接绿色平台,为原本人烟稠密的深水埗社区提供喘息空间。
团队获得2021年「环保建筑大奖」的Grand Award,建筑师表示希望打破传统观念,引证MiC的可塑性和潜能,华懋行政总裁蔡宏兴则期望借此呈现MiC设计的活力及美学。议会一直积极推动组装合成法,主席何安诚讚扬项目团队从用户角度出发,以创新科技及意念融入宜居建筑。他亦认为无论是工务工程抑或私人项目,只要善用科技不断求进,定能造福业界与市民。
香港建造业实践建筑工地智慧化及数码化的进程正在起步,近年无论公营机构还是私人企业,皆积极尝试引入新科技,务求探索更多可行方案。智慧工地 (Smart Site) 主要利用 5G 网络、云端运算、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技术营运,使工地管理及施工更为一体化。如此整合非但有助减低管理成本,还可针对管理尚未到位之处加以改善,提升施工效率,使工作流程更为顺畅有序。对于加强工地安全,亦有莫大帮助。
六月中,我参观港铁锦上路站上盖发展项目第一期住宅工地,那里的「智慧工地指挥中心」令我大开眼界,亲身感受到多种新科技结合应用的威力。中建香港旗下的海宏技术为该智慧工地资讯科技系统平台的技术供应商,海宏的代表展示多套系统及设备,部份包括: 电子特定工序许可证系统、鹰眼、双向广播系统、智能锁、无线射频辨识 (RFID) 防撞系统等。
智慧工地系统由物联网 (IoT) 支援,传感器先收集环境数据,传送至系统平台,再把大量零散数据转化成清晰易懂的图表,实时反映最新情况。管理人员不论身处指挥中心,又或者位于工地前线,还是千里之外的办公室,都能利用网络撷取资料,充份掌握现状,运筹帷幄。云端网络上的工地管理平台,也会显示地盘各区的立体模型,标示各区持有许可证工人的数目。管工及安全主任还可使用流动通讯装置,即时查阅储存于系统的许可证副本。
为使系统更臻完善,技术人员曾经就安全系统报告板的设计,征询安全部同事意见,针对工地安全隐患加强保障。
海宏亦与智能硬件公司合作研发电子智能锁,限制人员进出比较高危的区域,减低工人误闯限制区的可能性。电子智能锁设有远程上锁及解锁功能,工人如需进入限制区域,事前必须到安全部登记,方获发电子进入证拍卡解锁,容许在指定时段进入限制区。假如有人擅闯限制区,便会触发警报系统。智慧工地系统的后台,也会同时记录出入资料以供查阅。
工地现场多处张贴宣扬安全及关顾工友的海报,强调重视安全的价值观 :「施工安全要做好 严格问责品质高」。设计文宣材料反复提醒工友,潜移默化,把安全意识融入工作环境。这种低成本及简单的沟通方法,在高科技云集的智慧工地,仍然行之有效。
中建资讯科技的代表亦分享在其他项目操作 BIM 软件 TEKLA 辅助钢筋开料的经验。TEKLA 具备钢筋自动化配铁模组,提供大量复杂的钢筋模型,其模型优化功能降低建模难度。 TEKLA 内置的碰撞检查功能,有助预见钢筋碰撞处,避免施工时遇到阻滞,还可减少工料测量师重新量度钢筋的次数,缩减预计成本的工作量及时间。在地盘运作方面,BIM 直接生成详尽精准的电子档传送至工厂生产钢筋,理顺配铁流程,串连 BIM 团队、结构工程师、扎铁师傅、开铁工场四方的合作沟通。
扎铁分判商宝兴紥铁代表亦有提及使用 AutoCAD 软件制作拆铁则优点。他解释手绘图纸难以准确的比例绘画组合图,而使用 AutoCAD 表达屈铁角度,就能分毫不差。AutoCAD 的建模工具还备有曲面的的像真 3D 模型。各种比例的颜色图表也能够轻易输出,便利与不同合作单位的专业人士沟通,加快施工速度。
智慧工地的平台集合多种功能和资讯,对于提高决策质素及控制风险,提升工业安全,节省成本及减碳等方面的优点,显而易见。智慧化衍生新产品与新工作模式,从管理人员至前线工人,均需以新思维及新知识应对。
智慧工地采用的科技高可达数十种之多,要推动各种资讯科技在项目广泛应用,业界宜多参考成功案例。智慧工地对于不少同业仍属新概念,我期望更多项目未来选择把工地智慧化,为不同岗位的从业员提供实践场景,积累经验,促进香港建造业数码化升级转型。
近年建造业加速转型,每个技术工种都积极寻求更快更环保的新技术,包括以往一定在工地现场处理的剪铁屈铁程序,现时已能够移师到工厂预制。在工厂预制除了令工作不受天气影响,工序数码化亦可以做到提速、提量、提效,同时加强工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较早前分别到访高力集团及万顺昌建筑钢铁工程有限公司,体验厂房以电脑化程序预制钢筋材料,另外再于天和工程有限公司了解新一代从业员如何以新技术拆则。议会期望可连同业界携手引领钢筋屈扎行业迈向「工业4.0」。
传统建造业习惯由工地现场「开料」,两间公司高力集团及万顺昌走在行业尖端,均是获政府认可的场外钢筋预制工场。高力集团由一间电焊钢筋网厂,发展成为设施完备的钢筋加工中心,及后更设立钢筋材料储存仓库及钢筋加工中心。高力钢筋加工中心拥有全香港最先进兼产自荷兰的全自动切割及屈铁机,每天最多可以处理300吨40mm的钢筋材料。
除了常见的钢筋剪屈加工外,工厂不论是用作地基打桩用的预制钢筋笼(Fabrication of reinforcement cages),还是钢筋搅牙(螺纹加工,Threading of Rebars)和联接钢筋接合器(Coupling with Reinforcement Connectors)等都可以一一做到。兴建楼宇经常需要用到俗称「勾仔」的细小钢筋联接器,每层可用上近万个「勾仔」,在工厂预制此配件就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而万顺昌由钢铁工厂起家,是首座获政府认可的自动化螺纹钢筋加工和装配设施,为工务工程项目供应切割及屈制钢筋。
目前全港有4间厂被列入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认可钢筋预制工场名册」,每年生产力达30万吨产能。过去数年经过工厂加工的年生产量,即透过大型机械切割和屈制钢筋(Cut and Bend of Rebars),由2018年约4万吨,增至2021年约12万6千多吨,短短数年来需求升幅多达两倍。议会预计未来十年,以香港建造业的总工程量每年将达 2,250 亿港元至3,450 亿港元计算,加上明日大屿、北部都会区等大型规划,连同大大小小的民生工程,业界对于加工钢铁的需求定必有增无减。
建造业议会致力推动「工业4.0」,鼓励企业朝智能生产线方向转型,场外钢筋预制工场由入货到出货皆以自动化机器操作,并将资料数据化。钢铁原材料经码头及陆路运抵工厂后,会由独立团队监察选料、剪料及由政府独立团队抽样测试。当得出结果及数据后,工厂团队会即时将资料输入电脑,得出原材料标籤,再根据开铁表制作生产标籤,往后只要扫瞄标籤,钢筋数量、直径、生产长度、项目顾客资料等一目了然。
「生命第一」是议会一直提倡的信念,把建筑工序搬到工厂,能够减低工人受伤风险,例如利用机器剪钢及屈钢就可以避免意外发生。流程数码化让工厂接到项目订单时才安排运送预制钢筋到工地,亦能减省工地储存位置,有助工地腾空工作位置,减低意外机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预制钢筋」技术在减废料和提升安全方面表现优秀。他认为香港拥有成熟的经济体系,工地理应不需再配备传统屈铁机,而是改由工厂「开料」,以自动化工序保障安全。
环境保护亦是「工业4.0」的重要一环,自动钢筋屈曲及裁剪(Cut & Bend)在环保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传统炼钢模式涉及大量碳排放,透过自动化机械,集合不同项目订单的钢筋加工制品一同处理,便可尽用原材料及减少消耗。以平时常用的12米长钢筋为例,工厂集中处理可节省钢铁废料3%至10%。一个项目如用10,000吨铁,便可以减少约1,000吨碳排放,为建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出一分力。
钢材加工完成后,产品标籤会加入制造资料,分类及包装后才送往工地。万顺昌的工程人员从澳洲引入特制平台 ——「黄板」并加以改良,用作放置完成品,再利用吊机把这个特制平台搬到货车,在GPS及闭路电视系统监察下送到工地。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扬黄板设计方便安全,亦可以确保过程万无一失。
传统流程中,扎铁工匠依靠纸本图纸,图纸上的笔迹或手绘需要多重核对及确认,每每费时失事。新一代扎铁工匠将工序数码化,利用BIM档案处理,每次修改都可节省1至2天,亦可减少人手错误,便利管理、加快前线进度。议会近年积极推行建筑信息模拟(BIM),今年更推出「Standard Rebar Shape Codes for Offsite Prefabrication」,提供多种不同钢筋预制形状的代码,配合采用BIM制作图纸,为行业新里程跨进一步。
业界亦开始培训人才使用不同软件拆则,好像天和工程有限公司就有多位工程人员懂得以软件AutoCAD拆则,他们取得建筑图后,把阵、柱及楼面等结构组件分类,经由Excel排序后系统化拆则,方便快捷,其中一位团队年青成员指钢枝结构看似简单,但应用起来千变万化,每个工地限制亦大有不同,因而不时会与富经验的工地师传交流和改善。
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乐见扎铁工艺与时并进,工匠不断自我增值及提升技术。他强调工厂工业化、数码化是未来大趋势,剪裁及屈扎钢筋亦必须求新求变。,业界需为相关工匠提供用数码化应用训练以协助转型。他又表示,很多国家都采用「Tekla」这类BIM软件,香港亦应考虑引入,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升效率,达至工业4.0新世代。
走访三个钢筋屈扎相关团队,何安诚工程师亦有感业内发展渐见成熟,钢筋屈扎工人正积极学习应用BIM,期望公营及私人项目在合约加入提升BIM使用率的要求。他又表示:「未来香港将推出有大量发展工程,若能拨出更多土地予钢筋屈扎行业发展,并提供运输配套及场地,相信亦能裨益业界及香港未来发展。」
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近年发展迅速,其士(建筑)有限公司敢为人先,除了以MiC技术兴建长者屋住宅楼层及升降机,更以装配式设计(DfMA)策划10个工序,包括供电及控制线路柜 (Pillar Box)、制冷系统、太阳能板等。为减少工地现场施工,其士在流浮山开设「二次组装工场」,建造业议会(CIC)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参观「二次组装工场」,了解团队如何以装配式设计提速、提量、提效、提质之余,同时借机电工程为安全及环保出力。
沙田乙明邨长者屋命名为「松悦楼」,是香港房屋协会首个MiC项目,其士(建筑)是承建商亦是MiC组件生产商。大楼以两层平台及八层住宅单位组成,令团队引以为傲的其中一个元素,是结合MiC及MiMEP的升降机创新设计。「MiC升降机」主要分为机房及升降机井道,从机电设备生产图、运输以至组装,均透过建筑信息模拟(BIM)仔细规划。
建造业议会今年8月首度推出MiC大师级课程,其士助理总经理(MEP及BIM)关耀伟是学员之一。他在松悦楼项目中学以致用,在项目的升降机实践MiC。机房透过BIM设计,机房的钢结构、墙身板、地台及天花板、机电所需的预留项目等等,已预先在国内工厂生产及测试,再将机房运送到香港的二次组装场地安装摩打、限速器,以及抽风扇、电力配套、消防装置等机电设备,让工人能够在安全的平地工场装嵌机房模组,最后在工地完成安装闭路电视、冷气散热系统及接驳总电源等简单工序,提升工地安全。
团队以无棚安装为目标,设计出可因应升降机槽位置而灵活移动的路轨码,升降机井道模组在工厂完成生产后,会先送往二次组装场地组装配件及电器,做好防水保护后送往工地。工地特别设计临时工作平台,并会为升降机井道做足防水、防尘及防沙石的安全保护,才以大型吊机装嵌升降机模组,工人毋须搭棚,只需乘搭吊船,便可从井道展开接驳钢缆及机厢等工序。
数据显示,国内工厂生产部分占整项升降机工程的40%,二次组装场地可完成45%工序,若撇除机电测试,逾九成工序均在工地以外进行,更可减低高空工作等安全风险。团队亦表示若使用传统方法,整项长者屋工地现场施工约需时358天,但BIM加上MiC技术,大大节省61天,更有助减少工地废料。
先固本,再创新,得到松悦楼及不同项目的启发,团队近年积极发展装配式设计,目前已有十个创新项目正在构思或实践中。除了MiC升降机安装、MiMEP供电及控制线路柜、MiMEP走廊天花机电板、MiMEP及MiC浴室模组、MiMEP及MiC住宅单位模组、可用于四部升降机的DfMA机房、MiMEP水泵组件,更有MiC升降机塔、MiMEP制冷系统及太阳能板模组,当中制冷系统、升降机塔及太阳能板模组更备受讚赏。
MiC升降机塔现时已应用于上水及将军澳的行人天桥加装工程,其钢缆、摩打、机厢等部件在国内工厂生产,运送到工地固定后,会接驳预先装嵌的机组及安装玻璃及升降机门等部件,令现场施工时间由60天锐减至20天,减低封路、嘈音等对公众的滋扰,亦能保障工人及市民安全。何安诚工程师讚扬团队演活创新精神,他指:「项目完全是为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不但做到提速、提量、提效,更减少工地步骤,将影响市民及造成污染的机会降至最低」。
团队另一项推动环保的设计,当属太阳能板模组。虽然此部分仍在磋商阶段,但工程人员期望以工厂流水作业形式完成组件后,再吊运到行人天桥顶部装勘,可以有效推动环保电能至香港各区。
其士团队在机电工程以外,同时积极与合作伙伴NAMI研究适合香港市场需要的MiC技术。松悦楼项目住宅单位采用混合式「组装合成法」系统(Hybrid-MiC),以钢结构MiC配合新建筑物料「高强度轻质混凝土」。这款NAMI混凝土利用纳米技术缩小及令气孔平均分散,并减少重量至一般混凝土的60%,但仍然能够保持与一般混凝土同等的坚固程度,令一般墙壁单点载荷力达120公斤,长者入住后家具布置不受限制。建造业议会一直鼓励业界以科技为先,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期望是次项目能启发后来者,以融入安全及宜居元素为使命,助香港成为宜居城市。
近年众多创新建筑科技的诞生,激励建造业迈向新时代,业界研发这些创新科技的推动力,往往源于一种力求进步的心态。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智建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智建机械),了解团队如何发挥协同作用,透过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研发建筑机械人等先进技术,协助机电工程界提升效率,同时为工人提供更大保障。
建造业议会作为行业先行者,一直大力提倡业界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MiMEP、装配式设计(DfMA)等高效科技,令建造业界更上一层楼。凭借母公司建业顺昌集团丰富的机电工程背景,智建机械亦响应此技术趋势,为业界提供一站式的机电装备合成服务。
团队在香港各个公、私营工程项目中充分展现采用创新建筑技术的益处。在充满冷冻机的天台上,活动及施工范围十分有限,若采用现场施工的传统方法安装机电装备,将需时超过一个半月。团队遂选用MiMEP及DfMA方法,先在工厂预制组件。在安装当日,工人只需一个上午便完成吊运所有组件,同日下午则进行对准焊接工作,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减至只需一天,足见MiMEP及DfMA在缩短工期,提升效率上的建树。创新建造方法亦在各方面便利业界不同持份者,促进工地安全及确保出品质素外,同时减少建筑废料,舒缓人手不足问题。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表示,MiMEP及DfMA等对于业界「提质、提量、提效」十分显著,故此他强调议会将继续加强推广创新建造方法的应用。何安诚工程师更冀望业界多行一步,善用「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ommon Data Environment,简称 CDE)」。透过CDE「综合」及「单一资讯来源」的特点,随时收集、管理及发布信息,与BIM相辅相成,有助团队协作,提升沟通效率。
建造业涉及不少高空工作及重复性工序,工人或易有意外及伤患。智建机械的团队希望通过研发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机械工具帮助业界尽量减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高空工作风险、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 团队从天花钻孔方面著手定义和开发产品。这种希望行业持续革新的心态促使智建机械成立短短三年间,即成功研发两款建筑机械产品:遥控钻孔机「天鹿钻」及钻孔及平爆安装机械人「天蝎钻」。
其中「天蝎钻」智能程度较高,一机集合天花钻孔及平爆安装两大功能。工人只需于地面设置镭射线并在天花板特定位置投射十字线或者预先印制特殊形状的墨印等作为目标,机械人就能透过智能视觉系统自动识别目标并钻孔,全程无需高空工作。而钻孔工具上设有尘杯,方便收集及清理尘埃,保障工人健康及维持工地环境整洁。「天蝎钻」亦具有钢筋避让功能,感应到钢筋时即会停止钻孔并向用家建议替代方案。除了钻孔工具,「天蝎钻」同时配备安装平爆工具及力感应装置,确保平爆能够完全爆开,以具备足够的负载能力。
「建造业2.0」提倡年轻化,传承建造业。智建机械的研发团队包括不少不同出身的行业新力军:工程师、技术人员及市场推广专才等,纵使背景、专长各异,他们皆认为业界有需要创新,希望添一分力故而加入。何安诚工程师同意团队成员表示行业需要显示更多自动化及先进科技,以激发新生代的兴趣。何安诚工程师指要令行业更进一步,除了拥有工程知识的年轻人,建造业亦十分欢迎多元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成为行业支柱,在建造业未来黄金十年中尽享优势。
智建机械利用机械人代替人手,减轻人手不足的压力,工人全程亦只需在地面工作,避免意外风险,证明实现「工地零意外」绝非不可能任务。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欣赏团队将建造安全的概念托付于机械人,加强对工人的保障及增加生产力,他表示机械化及自动化绝对是香港以致世界各地建造业的趋势,期望未来有更多相关产品面世,协助建造业步向另一个黄金时代。
建造业议会乐见业界互相分享崭新技术及经验,以解决行业现存问题,并将于年尾举行三年一度的盛事—建造创新博览会,提供交流平台,鼓励业界继续提高水平,精益求精。
唯有不断突破才能引领进步。在政府以及议会大力推广「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下,除了房屋及社区隔离设施之外,公共设施亦开始善用此提速提效的建筑技术,而中医医院更是香港第一座采用MiC的多层式医院。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先生、香港建造商会会长林健荣测量师及副会长冯国强工程师、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钟国辉工程师、香港机电工程商联会会长潘乐祺工程师、香港顾问工程师协会副主席郝炎工程师、香港建造业分包商联会主席陈剑光先生、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联会陈落齐先生以及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平先生到访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的工地参观,见证建造业2.0如何在工地落地生根,并探访工地工友表达关爱。
工程项目由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两座建筑物所组成,位于另一项MiC先导项目——将军澳百胜角消防宿舍旁。工程项目总楼面面积为19万平方米左右,预计于2025年完工。医院病房及部分设施空间会采用MiC兴建。
工程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采用综合数码共用平台(Common Data Environment)技术,更于全建筑周期应用建筑讯息模拟(BIM),将设计、施工至管理等流程全面数码化,提升工程效率及质量。
建筑署工程策划总监张萃麟女士指出,工程技术能达到种种突破,实有赖多方协作,透过政府及议会推动创新科技措施和指引,并得到承建商支持,希望日后大家可一起努力实践工地智能化及创造更多第一。
「善用创新科技除了带领工地与时并进,亦能够提升地盘的安全管理水平,一举两得。」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项目高级安全主任李凯伦表示工地采用智能科技,同时推行主动式监测及被动式安全训练来提高工地安全,把意外发生机率减至最低。
项目在施工时全面应用智慧监测系统管理工程人员及机器,配合AR实景地图以及安装在安全帽上的定位装置(SmarTag),再透过鹰眼遥距巡逻及监控工地,如果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定位工程人员的实时位置,并即时通知前线管理人员处理,在紧急情况下为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工地内亦设置了供工友培训的安全体验馆,让工友在模拟环境中熟习意外处理方法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如处理电力装置和火灾的安全训练,透过虚拟实境(VR)技术以及道具提升训练真实感,加强工友的应变能力。
工程项目亦有借鉴于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理念,其工地指挥中心除了采用低碳建筑材料之外,亦安装了75平方米的AIPV及建筑整合太阳能(BIPV)设备,透过设置于屋顶及天篷的太阳能板,生产电力以满足地盘指挥中心的运作需要,达致自给自足。工程人员可随时浏览数据管理平台,了解中心的电力生产及使用量,推动低碳施工,为日后其他工程项目提供范本参考。
项目建筑设计以人为本,而建造过程中亦处处为工程团队著想。访问当天天气酷热,工地就设置了幸福小站,让工友可在炎热天气下休息及进行安全活动体验。工地除了为工友一个星期举行两次消暑活动,亦在工地四周设置不同设施,如冷风机、电解质饮料站以及遮阳装置,为工友提供理想的休息环境。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提醒工友多饮水多休息,凡事量力而为,并连同署长及各位会长派发冰冻西瓜、消暑饮品以及防晒消暑用品予工友,把建造业的关爱文化传递至工地每一个角落。
工程团队善用科技,加上用心考虑各持分者需要,是化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局面的重要因素。西贡十四乡西沙路扩阔工程展开四年,工程团队虽面对重重困难,但仍能化危为机,既与居民及周边动物建立互信,亦透过应用程式及数码管理等多项技术,达至城乡共融,同时提升西沙路交通安全及减低水浸风险。
为了令西沙项目惠及整个社区,新鸿基地产(新地)投放大量资源发展基建设施,包括扩阔西沙路,由双线加阔至四线行车,并沿途安装隔音屏障及绿化环境,亦会建造交通交汇处、三座行人天桥、单车径、全面排污设施等。项目由金门新辉建筑联营有限公司进行,于 2018 年第三季开始,预计于 2024 年完成。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8月初实地考察,并由新地及联营有限公司代表分享工程项目经验。
西贡十四乡西沙路扩阔工程由九条乡村包围,亦有高尔夫球场及神学院。附近为牛群栖息地,团队为办公室选址时主动与牛共存,保留草地让牠们随意觅食。工程开展前期,超强台风「山竹」袭港,大量树木倒塌封锁道路,工程人员见状立即加入协助清理公路,令西沙路仅半天便恢复通车,自此便与村民及区议员建立互信。区议员其后亦主动帮助工程团队联络接通电网,令工程初期已无需使用发电机,减少碳排放及噪音,亦改善空气质素。
工程团队亦于2018年年底,成为首个增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临时工地办公室,不但做到自给自足,更透过供应电力赚取收入,预计可于工程第四年半起转亏为盈。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认为做法超越碳中和,更做到负碳排,走在业界发展的正确方向。
西沙路沿途绿意盎然,加阔工程为保持可持续性,工程团队必须妥善处理超过1,600棵树木。团队安排资讯科技同事开发手机应用程式,为每棵树编号及加入二维码跟进树龄及生长情况,避免错误砍伐。为了移植西沙地标之一的连理细叶榕,团队亦绞尽脑汁,早在移植工程前10个月为这棵重量达183吨的「孖树」安装移动感应器,以及利用3D扫瞄及航拍收集巨树数据,再融合实境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树木的稳定性及健康状态。
经过商讨后,工程人员摒弃传统的横向滚筒运输方式,改用600吨巨型起重机,以及两组高端遥控车及组装化运载工具(Goldhofer),配合预先规划的移植路线,仅花两小时便完成搬运。使用传统方法搬运一般需时一周,这个破天荒的方法不但提升效率,更能减省人手及降低对工程人员及公众的风险。移植工程过后,团队继续密切监察大树的健康,维系居民的集体回忆。
西沙路扩阔工程包括建立全面排污设施,团队除了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亦特别强调采用了水管推顶法。该部分工程长度达695米,在当时冠绝全港,加上「S形」路线,令工程难度倍增。团队尽量增加竖井数目,仔细研究地势及泥土性质以减低工程的不确定性。施工初期发生了一段小插曲——钻机头部在钻挖时突然和前面泥土失去了阻力,为防泥土流失及地陷,团队即时启动检讨机制,重新检视每个工序及机器操作要点,彻底找出问题加以改善,才批准复工以保障安全。
无论地底还是天桥的工程,建造业议会都不断强调要确保工程安全,亦不时发布指引及举办活动,希望提升业界对此方面的意识。这次西沙路扩阔工程未雨绸缪,为施工天桥研发一套智能高度限制系统(Smart Height Restriction System)。工程人员在天桥前125米及80米,分别安装一套电子警示板,当感应到车辆高度超出施工桥限制时,系统便会发挥双重保险的作用,以警号及警示提醒司机驶至施工天桥前加倍小心,并采取降低车身等相应措施。
西沙路扩阔工程于2020年竞逐建造业议会可持续建筑大奖,凭多项创新技术,获得承建商(新工程)类别金奖,当中赢得口碑的技术包括全新虚拟实境平台。团队与其他公司合作,改良原本用于楼宇销售的睇楼系统,以BIM创建新平台,有助协调设计方案、施工排序等,亦能透过预视对环境的影响,将需要修改工序的机会降至最低,亦减少对城乡的滋扰。
建造业创科基金(CITF)亦在这次工程发挥作用。团队在2018年与合作公司伙伴获得CITF支持,共同开发应用数码工地监督系统(ESIA)。这套云端数码工程监督系统(DWSS)能够用于工程监控,包括管理检查及测量申请表格、工地日常工作记录。团队于2019年1月试行ESIA,农历新年后全面实行成为「无纸工程」,大大提升环保效益。
工程步入第4年,团队把创新科技带到城乡,打破发展与环境保护不能共存的传统想法。团队寄望工程竣工后,能为居民带来宽敞且安全的西沙路。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亦期望业界以这次工程为榜样,透过科技向员工及公众表达关怀,更要边学、边做、边解决,精益求精,达至以人为本。
外型犹如「海上蝴蝶」的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将于12月11日通车,此双拱钢桥投入服务后,将同时提供行车路、单车径及行人路,并成为全港首座三合一海上高架桥。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实地视察,听取工程人员介绍多项创新建筑科技及突破,当中应用了装配式设计(DfMA)及场外预制,在厂房预制大量组件,有助工程团队提速、提质及保障工地安全。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全长1.8公里,连接将军澳—蓝田隧道,以及通往日出康城或将军澳工业邨的环保大道。连接路其中1公里为海上高架桥,中央位置的桥拱与V型桥墩呈现「∞」符号,展示「活力无限」的主题。钢桥工程为全国首个大规模采用S690QL级钢材的海上拱桥项目,其强度在承受相同荷载下,可减少物料用量,不但令外观更轻巧优雅,亦有助提升可持续性。
跨湾连接路主桥项目于2018年7月动工,团队早在前期已活用装配式设计(DfMA),安排于国内厂房预制大量组件,例如当工程人员在将军澳湾进行地基工程时,国内厂房同时生产混凝土箱型桥樑,极具标志性的双拱钢桥更是工程的最大预制组件。有份负责项目的土木工程拓展署东拓展处工程师薛隽轩表示,厂房环境较易控制,能更确保预制组件质素及加快工程进度,减低工程对该区居民的影响,更重要是大大降低海面上高空工作的潜在风险。
双拱钢桥最高点离海面约70米,主跨度长达200米,为确保可让车辆、单车及行人使用,桥面阔度亦达34米。拱桥重约1万公吨,约等于50架波音747珍宝客机。工程人员事前善用建筑信息模拟(BIM)仔细规划及测量,去年初安排半潜船将拱桥从上海运抵将军澳湾,以「浮托法」配合潮汐安装。
为了准备是次安装,预载双拱钢桥的半潜船驶进将军澳湾的临时碇泊区。团队此时移除海运加固支架及安装三维千斤顶等工程。经精密计算潮汐与风浪后,半潜船移至桥墩外30米位置作最后准备,再看准高水位时间移进桥墩。半潜船对准双拱钢桥位置后,逐步泵入海水压载,船身相应逐渐下沉至预设水平及三维千斤顶的正上方。半潜船此时继续缓缓下沉,令双钢拱桥成功座落于桥墩之上,安装全程只花约五小时。工程团队更凭这项崭新技术及其他创新工艺,获得香港顾问工程师协会2022年度颁奖礼「综合最佳奖」。
代表项目顾问公司艾奕康的驻工地工程师陈兆成称,工程团队为重型吊运安全下了大量工夫,包括仔细分工及制订安全措施,最终顺利完成所有吊运工作。他认为在厂房预制大量组件,将大部分工序移师到陆上较易控制的环境,可以提高安全表现。而桥拱亦已预装轨道予小型检查车运行,有助日后更安全及快捷地完成设施管理工作。
有赖数码化提速、提效及确保安全,工程历时只有约四年。除了焊接机械人等自动化技术,团队更使用智能手表安全系统,项目安全经理马思杰表示,系统既可让不同岗位的工程人员沟通,亦能够监测体温及心跳,同时配备侦测下堕风险及发出求救信号等功能。
硬件以外,团队亦应用数码化软件,开发工地电子检查系统「工检通」(E-SIS)。这项新系统能够以电子表格取代实体表格,大量减少使用纸张,亦有助分析不同工种的进度,再作跟进或改善。项目至今已发出超过1.5万张电子表格,资料无法逆转,确保资料真确。加上其他数码化工具,是次项目获得2021建造业议会数码化大奖项目类别金奖。
将军澳跨湾连接路将在12月11日通车,市民期望新地标能够改善交通及连接社区。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亦非常期待,他相信是次世纪工程能够带动业界,推行更多安全及创新建筑技术,亦称未来若融入「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等技术,定能进一步为大型基建提速、提量、提效、提质。
年青人的发展与香港的未来息息相关,建造业议会(议会)亦致力吸纳年青新血加入建造业。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建造业工人注册委员会主席廖圣鹏工程师及成员,出席2022注册建造业工人家属奖学金(奖学金)颁奖典礼,表扬在今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获取佳绩的注册建造工友子女,并与获奖同学的注册熟练技工家人一同庆祝。
何安诚主席在致辞时表示年青人是推动香港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香港建造业各个岗位均需要优秀人材,求才若渴,机遇处处。为迎接未来挑战,主席鼓励同学要勇于创新、推动变革。不同行业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改革行业。主席希望业界多利用「综合数码共用平台」,透过随时收集、管理和发布信息,以改善项目管埋、增强团队协作和提高生产力,同时透过采用以建筑信息模拟(BIM)、「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装配式设计(DfMA)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创新技术加快建造业转型。香港正朝著智慧城市发展,「数码化」及「新科技」是香港发展的新趋势。同学需要「放眼未来,敢于创新」,这样方能与时并进,踏上香港持续发展的大道。
奖学金的得奖学生于颁奖典礼交流学习经历,互相勉励。建造相关学科组首名徐诗亭同学自小便立志成为建筑师,期望透过建筑,改善人类生活,倍添意义。奖学金铂金赞助华懋集团行政总裁蔡宏兴先生在席间寄语徐诗亭同学,在建造宜居城市时需要以人为本,让市民获得更佳的生活,鼓励他们实现理想,秉持此宗旨并可成为优秀的建筑师。
香港各蜚声国际的建筑全赖一班具专业技术的工友,将创新建造设计实现。建造业工人注册委员会定期举办不同的工友发展活动,鼓励工友持续发展专业技术,考取专业资格,成为知识型专业技术人员。自2011年起,建造业议会成立注册建造业工人家属奖学金,以表扬注册建造业工人家属优秀的学业表现,更特意设立建造相关学科组别,鼓励建造业薪火相传。奖学金颁奖典礼亦有向获奖同学的注册熟练技工家人颁发筑动专业技术证书,以鼓励各位工友提升技能。
廖圣鹏工程师祝贺获奖同学,期望他们无论修读医科、牙医、地球及环境科学、金融、建筑、工程或教育,毕业后都可运用专业知识加上大胆的创意思维,成为未来香港新动能。遇到困难时,可以借鑑建造业的精神,尽自己所能,不断寻找更聪明、更效益的方法去解决疑难。廖圣鹏工程师又引用政府运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兴建社区隔离设施以极速应对疫情为例,鼓励大家以创意在困难中找到出路及乐趣,结果可能会喜出望外。何安诚主席欢迎同学向自己反向指导,期待从年轻人身上获得新主意、新技术,让自己不停进步。
由华懋及港铁合作发展「何文田第二期住宅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较早前建造业议会(议会) 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及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会同发展局副秘书长黄恩诺先生、屋宇署助理署长欧阳海鹏先生及劳工处助理处长陈家礼先生,实地视察此项目工地,了解专业建筑团队如何透过以人为本的规划及活用科技,优化处理孔洞、高空工作及其他工序,全面确保工地以至物管安全。
常言「防范于未然」,金门建筑董事陈津透露,是次何文田二期工程亦本著同一理念,参考发展局就公共工程规划倡议的3个重点:简单化、标准化及单一综合元件,在前期规划时加入多项创新及科技元素,提升工程品质及安全水平。
工程其中一项创新尝试,是为每个单位设计独立冷气露台。冷气维修为常见的小型工程,惟近年工友使用竹棚及吊船容易发生意外。金门建造经理毛煜麟表示,规划团队发挥了「Digest into small」的精神,设计冷气露台让维修人员直接从窗户到大厦外墙施工,设计并于大厦入则时一并申请,安全高效又省时。
建筑数码化有助工程事半功倍,团队花上不少心思,以建筑讯息模拟(BIM)为每户单位制作模拟图,形象化现场环境,从而规划施工空间是否充足、将机件运送至露台的程序,以及适合摆放散热器的位置等。毛煜麟又指,希望将来小业主在安装、清洗及维修冷气,甚至十年后大厦维修时,亦不需再使用竹棚或吊船,长远减低高空工作的风险。
发展局黄恩诺先生认为,过往很多人误以为安全与生产力不可兼得,但「何文田二期」正展示创新方案可一次过满足多项要求,成绩令人鼓舞。
虽然今时今日以BIM去规划及管理大型工地已非新鲜事,但各个工地都有不同需要,如何在此之上发挥创意研发辅助程式,将BIM的功效发挥到极致,才是显出功架的时候。针对工地孔洞安全,团队除了跟从相关指示,于小洞盖设铁板;中洞加设金属围栏及踢脚板;大孔以出入许可证限制等,还引入BIM系统,在规划初期将工地内过千个临时及永久孔洞的资料加入模拟图中,以便日后监察,确保每个工序的安全。
鑑于过往的孔洞意外中,出意外者多为非从事孔洞相关工程的工友,金门建筑团队研发了名为「G Lock」的智能锁,利用蓝牙技术管制可使用孔洞的工友,从而减低风险。G Lock的锁件将连接铁板活门,先将孔洞收细,工程人员需预先在智能电话系统上取得使用许可,到现场按下应用程式的开关掣,才能打开活门上的智能锁。智能锁同时会连接到BIM的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可借此监察孔洞是否被正常开关及使用,若遇到特珠情况可即时处理。
科技应用广泛,但前线工程人员亦需时适应。有见及此,团队同时研发了API System,已完成的BIM图则可透过程式绘出更简单易明的2D图则,协助前线工友掌握工程状况。相比以专人将BIM图则重绘成2D版本,需时最少两周;但API System则可在两小时完成,而且可减少手民之误,提高准绳度。
大厦内部装潢工序繁复,为监察进度,由BIM衍生、结合AI智能的记录及监察工具正大派用场。团队先在各个需要监察的单位及位置张贴QR Code,监察人员随后戴上装有Go Pro镜头的安全帽巡查,智能系统便可按镜头拍摄到的实景分析比对,从而辨悉工程是否合乎规划,并总结工程进度。系统在采集数据后更会自动将图像化成文字及图表报告,以便不同职级的工程人员了解进度。
近年部分孔洞意外源于洞口使用密封式盖板,工人未能察看洞内情况掉以轻心,酿成意外。因此是次工程引进了一款以合成石制成的透视式洞盖,洞盖上开了一排排的小孔,让可望清洞内情况,时刻保持警觉。此物料能做到无锈蚀、可承受空气和液体多种腐蚀,而且载荷力强,可抵压5kPa,但物料却既轻且薄,一件1米乘1米的板件大约只有10kg重量。
如以特制的钉及盖帽把一块较洞口大的透视式盖板固定在混凝土件上,便毋须再在洞中作任何额外支撑,更能乘托消防车的重量。未来金门将伙拍议会继续开发相关物料,务求令其可达至防火隔火标准,升级成为一种同时适用于临时及永久用途的建筑物料。
是次实地视察何文田二期工地,何安诚主席喜见建筑团队及业主同心协力,以人文关怀结合奖赏制度,嘉许杰出工程人员,安全水平和工作效益相辅相乘其中一位工程人员的分享为更使他印象深刻:「发生意外时,不只生产力受影响,还有金钱、时间,生命成本更是无办法以金钱补偿,所以在工地内安全永远排第一!」
「Mi无限」之为无限,因不同建筑组件、工程项目皆可应用组装合成技术及概念,透过场外生产预制组件,提升生产力及安全表现,创造无限可能。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造访明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明泰)及「绿在湾仔」,两者均展示出以建筑信息模拟(Bui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简称BIM)系统策划项目中预制组件部分,从而提升建筑质素的优势。何主席讚扬业界敢于应用工厂工业化模式,把「Design for Safety」(建筑设计安全)理念付诸实行,减省现场施工工序,保障前线工友。
传统建筑项目以木模板为主,惟制作木模板对人力技术要求高,施工工序繁复,加上损耗大,不利环保。为改善建筑效率、生产力及安全水平,业界积极改用系统模板及铝板模等金属板模,节省人手、确保安全,效率环保兼收。现时本港建造业面对人手不足问题,明泰董事王麒铭介绍指公司约十年前成立设计部,希望标准化系统模板设计,以机械生产代替日渐短缺的高技术工友,以提升质量与产能。
明泰设计部门分为力学设计、板模设计及国内设计三个工作部门,恒顺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甄国强表示公司除设计系统模板,亦应用可供制造及装配的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简称DfMA)及BIM技术去完善管理及提升现场施工质素。例如其公司制订板模设计概念与要点,以便设计员跟循标准及次序设计间墙板;此外,他们亦研发自动排模软件,撰写不同规则让程式区分表面排模位置,并导出表格,清晰列明各款板模的规格与尺寸。工地环境多变,模板破损或遗失时有发生,为减少错误,该程式亦会于模板植入二维码,工程人员便可清楚模板安装位置,如有损毁,亦可即时通报厂房重新制作。
安全为建筑工程之首要考虑,应用系统模板及铝台模正能保障工人,王麒铭解释指相对传统做法,应用明泰枱模时,工人先于地面完工后再把枱模吊上楼面,大幅减少九成高空工序,;二来枱模支架高度可伸缩超过1.8米,底部备移动装置,现场移动速度快,操作便捷,避免工人劳损;三来工人毋须重复搭架,环保之余,又省却人力,「当楼层高度改变,我们不用拆散枱模,重新组装,只要拆除一层『脚』便可节省施工时间,增加生产产能。」
议会近年大力推动DfMA及MiC应用,系统模板以标准化和工业化提升效率,何安诚工程师表扬此为建筑设计安全和「Mi模板」的榜样,「此一条龙服务始于设计,枱模模板悉数工厂工业化,加上数码孪生做好模型,模拟工程,万无一失。」
系统模板的改革显示建造业界有不少人士一直积极创新,而这种风气亦反映在社区设施的建设中。近年环保大行其道,政府在全港设置不少回收环保站以构建社区回收网络,便利市民实践减废回收。建筑甚具特色的「绿在湾仔」便为其中之一,流线型的大型格栅不但加强其标志性,又巧妙地遮盖建筑物顶的机电设施,减少日照热效应,美观同时实用。
佰莱特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监及联合创始人梅钜川及李昭明建筑师为「绿在湾仔.概念设计比赛」的专业组冠军得主,并获建筑署邀请合作落实项目的设计。他们表示,大型格栅采用了 DfMA及组装合成的概念而建,他们先以BIM计算及量度格栅的组件,然后在内地的工厂预制。拥有双曲弧型效果的格栅实际上全以直条组件制成,团队更突破传统以玻璃纤维强化塑胶代替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增强耐用性;并以能重复使用的模具制作每条组件,建成整个格栅只用了四款模具,减少建筑废料及节省成本。
梅钜川表示公司自发地于所有工程项目采用BIM,更多行一步将此技术推广予其他持份者,营造双赢局面,「我们向承办商解释用BIM能够省时省成本更安全,他们理解后均十分乐意采用,因为双方皆有得益」。建造格栅的过程顺利省时,BIM可谓功不可没,不但令整个格栅设计可视化,安装时亦大派用场。李昭明指整个项目由设计、生产到安装都与BIM环环紧扣,团队会将由工地量度的数据实时更新在BIM模型中,使工厂能以更准确的尺寸生产。团队亦预先在电脑标记安装位置,令安装过程大大简化,减少现场工友数量,提升安全。
何安诚工程师十分欣赏「绿在湾仔」的建造过程尽享数码分身(Digital Twin)及建筑设计安全的优势,在设计阶段已预视整个建造过程,预早将风险纳入考量。加上灵活运用DfMA技术及MiC概念,不但提速提效,更令项目的生产力及可持续性同样大大提高,确切应用建造业议会一直推广予业界的数码化先进建筑技术,成为行业佼佼者。
建造业议会一直持续推动行业创新及数码化,透过执行由政府拨款成立的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为业界各持份者在超越固有界限,积极革新的旅程上提供助力。身兼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的建造业议会成员唐嘉鸿工程师鼓励更多业界先行者申请基金,基金资助金额最高可达成本金额八成,有助促进业界发挥更多创新意念,推动创新及数码科技的落地应用。
科技解决难题,也创造机遇。组装合成(MiC)建筑法的应用,助香港大学黄竹坑学生宿舍工程加快逾一年,港大建筑学院团队更在工程前期运用区块链技术,首创新系统实时监测质素及进度。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视察工地的模组吊运及组装过程,从中了解工程团队如何迎难而上,借创新科技确保安全,同时达至事半功倍。
港大黄竹坑学生宿舍位处斜坡之上,平整工程非常复杂,但有危自有机,团队借组装合成建筑法,将现场工序转移到工厂生产及装嵌组件。工地将建成两座17层高的宿舍,提供1,224个宿位,近千个模组完成后,从广东省经水陆两路分批运抵香港,在黄竹坑工地开始组装。
MiC楼层每层有28个单元,6至8人合力仅花约10分钟,便能完成吊运及组装一个模组。团队若使用两组天秤,一天可组装一层,加上防水、防火等工序,约3天便可完成一层。现场已建造风力墙,亦能减低被大风等环境因素影响安装进度的机会。模组完成度高,不但在工厂预先完成防水工序及测试,更已预设冷气机、书桌、衣柜、床架、床褥等家具及基本装修。港大物业处处长谭景良工程师预计,组装合成建筑法有助节省逾一年施工期。
完善规划是团队赖以成功的要诀,早在工程前期,港大建筑学院团队研发电子化质量检测2.0(e-inspection 2.0)系统及流动应用平台易检达(e-inStar),任何时地以电话或平板电脑,皆能监察在内地生产组件和运输到港的流程。电子化质量检测2.0系统运用区块链(Blockchain)、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简称BIM)、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等技术,实时监察每个工序。团队会透过电子化质量检测2.0系统撷取数据,方便分析及识别生产模组时的问题,从而改进及提高效率。
为配合组装合成建筑法,工地设有两个入口。团队透过系统的BIM及GIS,能够仔细计划物流,当快将完成组装一个模组,下一个模组随之送到。团队便可再将模组吊到MiC楼层,对准Candle-Loc连接系统的应力扣件完成安装。工厂已仔细检查模组尺寸,质量控制亦令安装流程变得畅顺。
组装合成建筑法配以崭新系统,为工程提效、提量、提质,更达至可持续发展及确保安全。谭景良工程师表示,工地毗邻的国际学校最初曾忧虑会受噪音或尘埃影响,但工程展开两年多以来未接获相关意见。而工厂工序取代大部分现场施工,亦减低使用棚架的机会,保障工人安全。
工程团队为求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前期已从设计著手。港大物业处副处长朱耀樑博士表示,当在工地安装模组时,高空工作难以避免,因此在工厂生产组件时已预留螺丝位置,以便在工地安装防堕围栏,工人的安全带更已连接金属配件,能够紧扣安装在天秤的安全设备,提供双重保护。
工程预计在明年6月落成,可赶及下学年让莘莘学子入住,但团队仍在不断求进,研发电子化质量检测2.0系统的其他可能性。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除了认同工程的提速成效,更期望团队继续与业界携手,实践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
香港地少人多,摩天大厦高耸入云,升降机变得不可或缺。传统工序中,升降机工程需要工程人员在井道人手钻孔,但R.I.S.E(Robotic Installation System for Elevators)机械人的出现,不但简化升降机安装工程,更大大提升安全及效率。
这项崭新的R.I.S.E技术已来到香港,应用于湾仔一座28层高的办公大楼工程。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视察工地,由工程人员示范以平板电脑控制R.I.S.E机械人在井道钻孔,引证科技有助实践「生命第一,对危险说不」的建造业精神。
由怡和迅达集团开发的R.I.S.E机械人,近年已应用于瑞士、德国、奥地利、波兰、中东、新加坡及上海的工程中,最近更首度来到香港,参与皇后大道东54号商业发展项目。R.I.S.E机械人可经由手推车运送到工地,其体积虽小,但五脏俱全,既配备环境及钢筋扫瞄系统,亦有钻孔机械手、螺栓储存库等工具,只要预设程式,它就能自动钻孔及安装螺栓。当完成一个楼层后,机械人便会自动移至下一层的井道工作。
传统升降机安装工程要求工人进入井道,但R.I.S.E机械人的出现,令工序全自动化,免却高空工作的危险。工程人员经培训后,只需手持一部平板电脑便可控制机械人,毋须靠近尘埃环境,保障健康。机械人毋须休息,甚至能够24小时工作,一旦它遇有问题而突然停顿,系统会即时传送讯息通知工程人员进行检查。
R.I.S.E机械人能够独立完成安装工作,包括楼层外门、分隔樑、为墙壁支架钻孔及安装螺栓,全程只需一名控制人员远距离监察。它的扫瞄系统为钻孔预先排除障碍,提高准确性。项目经理李博文先生表示,R.I.S.E机械人较人手钻孔更快,亦能减少整体工程时间及成本。
来自新加坡的高级工程师Jeff在港协助培训项目的工程人员,他引用星州一个大型住宅项目经验为例子——在R.I.S.E机械人的协助下,升降机安装工程较传统人手施工更快及更有效率。
香港工程量持续上升,建造业求才若渴。R.I.S.E机械人亦能改善工地环境及安全,令工程不再只有体力劳动。项目团队均相信这项崭新技术,能够吸引年轻人投身升降机工程。建筑信息模拟(BIM)近年受业界广泛应用,亦能为R.I.S.E机械人提供1:1比例的工地影像。机械人能够直接接收BIM资料及数据,并已在海外其他项目应用,借此管理设计及整个施工周期,提升准确性及效率。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期望,机械人在是次项目能够更完善地应用BIM,亦称R.I.S.E为本地升降机工程带来新冲击,他说:「议会不断强调提速、提量、提效及安全,迅达R.I.S.E机械人的应用,证明团队以工人安全为首要考量,绝对是很好的示范。」
新年伊始,大家都互相祝贺来年工作顺利、心想事成,但是今年年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却接连收到工业意外的噩耗,多人伤亡,当中更有多宗怀疑与吊运及高空工作有关的意外,令人痛心疾首!
在春节假期前,建造业议会(议会)已举行网上研讨会,提醒业界新春过后六星期将会是关键危险时期,工地绝对不可以工地人手不足时勉强开工或赶工。可惜无论花多少唇舌,多番提醒,仍然发生多宗意外,夺去宝贵性命,令多个家庭顿失支柱!意外频生,非一日之错,连串意外反映管理层和前线均长期轻视工地安全隐患,为此业界每人都应该感到非常愤怒!
议会在此再次敦促所有建筑人切勿再对安全事故视而不见,建造业每一个人——包括业主、承建商、管理层、监工以至前线工匠,都有责任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只要稍有疏忽,使足以夺去珍贵生命,破坏幸福家庭!
在未来数星期,议会恳请各业主及承建商的管理层必须加紧巡视工地,确保消除工地所有安全隐患,包括提醒前线工作人员不可赶工、不可松懈!管理层亦必须持续密切监察工地人手状况,并果断决定是否继续施工,绝不可以有「搏一搏」的心态!如果业界继续对安全问题听而不闻导致意外发生,只会令你成为死伤者及他们破碎家庭的加害者,整个建造业都会以你为耻!
紧记以下四大安全要点︰
1. 高空作业:所有棚架和工作平台应由合资格人士检查,确保其稳定性和状况处于安全可用。 所有孔洞和开口应被坚固的栏杆和踢脚板完全保护
2. 起重操作:所有起重装置和起重工具应由合资格人士检查。 全面审查吊运计划书,以确保其已有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例如: 工地布局、运输和吊运路线、机械的能力
3. 电力作业:所有临时电力装置应由注册电工检查,以确保漏电保护器和漏电断路器的功能正常。在进行与电力系统相关工作时,须正确计划和实施上锁挂牌制度
4. 临时工程:所有临时工程应由指定的协调员和/或专业工程师检查,以确保临时工程结构已符合设计的要求
今天是春节假期后的第四个开工日,由今天起,整个建造业都不愿再见到任何工业意外报告,请各位建筑人与议会合作,认清自己的责任,并将安全措施做到101分,让同工安心上班,平安回家。
建造业议会一直积极推动业界支持香港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位于中环核心商业地段的地标项目 The Henderson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设计及建造,运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结合物业管理,是建造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示范。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带同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制度青年领袖到访The Henderson工地,了解先进科技和智能管理如何顾及用家的生活需求,在环保、宜居、物管各方面的突破。
The Henderson工地与毗邻的港铁荃湾线和港岛线相距仅约3米,所有地下发掘、打桩、岩土等工程均需步步为营,建筑过程极具挑战性。项目由设计至施工全程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设计团队、顾问、总承建商和专门行业承造商在策划过程中不断深化 BIM 模型,及早预视建造过程和风险,例如以三维模型定期扫瞄,识别地库的入水位和岩土结构,令地库即使深达五层亦能杜绝漏水和路陷隐患。项目的地基工程已顺利竣工,工程期间未有影响邻近的交通和商业活动。
协兴建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国亮先生形容The Henderson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项目。The Henderson 只以六根支柱支撑,其中四根需要深入地基转换层,荷重极大,而团队运用BIM 准确透视地面柱和地底桩的位置偏差,就可以精准计算转换层和地基的结构及承重。另外由于工地空间有限,但需安装大量七至九米悬臂式钢结构,为工程团队带来重大考验。团队以BIM 协助规划钢结构的施工和组装程序,清晰标示装嵌位置,协调吊运和焊接工序,并为分判商拟订详细工程图则时提供可靠依据。
The Henderson 外墙由 4,080 块玻璃组件构成,超过 1000 种不同曲面。巨型四层中空夹胶立体曲面玻璃的生产、检验、组装都接受严密监控,每一件制件须经过立体扫瞄,确保成品与组装位置均与设计一致。组件同时加入 RFID 技术,除了追踪玻璃组件的装配位置,更可即时获得幕墙玻璃的安装情况及三维数据资料,有利日后维修保养人员掌握组件的状况。
全赖整个建造团队衷诚合作,以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视潜在问题及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即时解决,迎难而上,才成功克服挑战。
The Henderson的工程除了彰显优越的设计和建筑科技,专案展示的可持续发展亦涵盖三个部分,包括如何让建筑物减排、如何改变人的行为改善碳排放和能源使用,以及业界如何配合减低建造过程的隐含碳(embodied carbon)。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地产策划(二)部高级副总经理吴树强先生强调专案利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结合物业管理元素,设计时已包含装配大量感测器,除了施工过程中能严密监控工程进度和质素,透过开发全新综合控制平台,收集和整合的运作资料,便利日后物业管理,缔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他们更进一步伸延此「数码分身」(Digital Twin)技术用于办公室租户,The Henderson 为香港业界首个专案推出「业主–租户–员工的ESG合作伙伴计画」(Tri-party ESG Partnership Programme),不但有利租户准备其本身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其员工亦可以直接受惠。.
此外专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顾及用家的幸福感。例如利用顶楼的太阳能板生产环保能源,驱动此项目设计专利的「太阳能幕墙降温装置」(Solar Responsive Ventilator), 以舒缓太阳的「西斜」热力;感应即时实地天气状况,以手机应用程式为室内的用家提出节能建议;设立独立出风和回风系统,减少疾病传染;在洗手间和走廊之类的干湿空间之间设置感测器,一旦侦察渗漏情况能即时识别事故位置,通知物业管理及时处理。「数码分身」亦协助订定健康生活和环保指标,无论个人生活习惯或企业的环境、社会和管治(ESG),均能借助「数码分身」获取参考资料。.
The Henderson 项目展示 BIM 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贡献,成为本港第一个荣获 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国际殊荣的建筑项目。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对The Henderson专案集合安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宜居及幸福设计于一身以及将物业管理元素融入数位分身内,正正与议会期望在业界大力推行的方向不谋而合,是让业界参考的一个良好典范。.
在全球著重大数据新时代,各行各业都靠数码化升级转型,5G、云端技术、各种网络技术及相关解决方案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联同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到访华为香港办公室,了解业界如何可以透过数码技术推动香港智慧建造创新发展与数码转型,迈向宜居智慧城市之路。
建造业数码化事在必行,网络配套至为重要。当大量信息流动,懂得分析大数据才可提升生产力、效率、安全。有些较先进的工地会透过影像及人工智能,全方位检视安全状况,务求做到自动化实时监察。透过物联网、监察系统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建筑信息模拟就可以透过数据湖(Data lake)配合强大运算力平台做到数据治理。华为提供全球领先的ICT(资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机提供商,「华为云」提供云原生、全数字化、全云化、AI驱动,一切皆服务及帮助企业发挥应用处理大量数据而产生的价值。利用「华为云」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处理「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例如透过数码双生(Digital Twins)、无人机、光学影像、雷达等收集数据,再智能化分析数据以实境建模。这个技术由室内设计以至整个城市规划,甚至保护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可以用上。
华为的5G及光纤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可以为香港提供参考。透过通讯技术,他们可以将大量工序转移到工厂或生产空间内进行,例如煤矿行业利用5G远距离控制及操控机械,大大提升工作安全,改善行业形象;另外在深圳亦有采用相关技术在公车上帮助提升驾驶安全,如有非正常驾驶行为便会立即发出警号。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出早前本港有数宗工程车行驶期间发生的意外,认为可以此类技术为蓝本,按香港运输车辆的情况再调节并尝试使用。新科技可以让工程人员在控制室侦测及遥距掌控混凝土车或同类工程车的速度,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救回一条性命即救回一个家庭的幸福。
为进一步扩阔建造业码数化的版图,议会与华为香港于较早前举行的建造创新博览会2022期间,签订《关于共同推动香港建造业低碳智慧建造创新科技发展与数字转型的合作备忘录》,联手推动建造业升级转型,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准。
是次合作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司长曾宪新、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刘新锋以及华为亚太数字能源业务部总裁孙铂涵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由华为香港行政总裁邓水根与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签署,更显是次跨界别合作的重要性。
建造业议会一直不遗余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表示:「很高兴今次与华为香港签订合作备忘录,一同带领业界以低碳智慧建造创新科技发展与数字转型大数据世代。双方合作将以可持续性、自动化、数码化、人工智能化四大宗旨,再加上大数据技术与5G结合,大大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我们希望透过双方强强联手,启发业界善用科技减碳转型,共同实现205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华为亚太数字能源业务部总裁孙铂涵也表示:「我们非常期待与香港建造业各合作伙伴携手实践,透过科技创新整合数字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推动洁净能源发展与能源数码化。在战略合作中,华为将进一步联合建造业议会打造低能耗低碳排放楼宇、低碳工地和零碳园区等场景化方案,有助香港发展成低碳化智慧城市。」
内地已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香港也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当中建造业的参与尤其重要。华为在深圳福田区安托山有一个「光储直柔」近零碳园区示范样板点,预计每年可生产150万度光伏绿电,年省电比例达51%;每年碳排放降低比例达63%。低碳智慧建造乃未来大势所趋,建造业议会作为业界先锋,定会采取不同方案,包括数码转型、人工智能,以至在全球搜罗崭新技术等,向低碳智慧城市之路迈进。
建造业由设计阶段、兴建模式,以至物业管理,都要与时并进,将创新科技效益发至最大。由建筑署牵头的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工程就是一个好典范,项目采取「设计与建造」模式,由设计至工地设备都关顾工友。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议会成员兼屋宇署署长馀宝美女士及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先生到工地参观,检视团队如何善用崭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及安全。
工程占地约17,200平方米,其中一个特色是南北翼两座大楼在8楼及14楼都有宽阔楼面贯穿,项目团队巧妙使用预制桁架(RMD Truss Box)来兴建这部分的永久结构,不用「搭架」兴建楼面,相类技术以往只应用在天桥,今次首次应用在大楼工程,大大减少高空进行的复杂工序,不但提升安全水平,更可加快上层工作,下层继续进行安装幕墙等工序。大楼一共用了19条预制桁架,各27米长,每个模组可以按实际需要配搭不同长度桁架,提升灵活性,让工匠安全地搭建楼面。桁架亦可重用在其他合适的项目,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上出一分力。
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第一座及第二座亦会由一条34米长、240吨重的连接桥连接。为减少高空工作产生的潜在风险,项目团队选择让工匠在地下完成装嵌整座桥,再运用Stand-Jacking method托起,减少依赖流动式起重机(Mobile Crane)运送重物及相关高空工序,倍感安心。
议会很高兴又有工程项目采用无棚架安装升降机技术,搭建临时工作平台来安装电梯轨道和井道其他设备,地下设置无脚手架(False Car),不用再像之前等待混凝土凝固,节省人力达一成,更可缩短工程三至四个星期。 整个工地有超过20部电梯,所以团队决定于电梯井加装临时门及中央系统,实时监察临时门的开关情况,确保安全。而大楼有25%的工序采用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以升降机大堂为例,冷气、水喉及电气都透过在工厂预先制定组件再运至工地,加快工序。值得留意是运送组件的架都配有滑轮,避免工匠搬运重物引致劳损或危险。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团队极具心思,完全将装配式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和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融合,提速提效之外亦关顾工友安全。
要科技落地,单靠一人之力绝不能成事,一定要业主、顾问、承建商、分判商多方持份者通力合作才做到。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叹建筑署领导与各承建商协作能力强。业主支持工程中采用Hilti 的JAIBOT钻孔机械人,它将各部门不同的工程需要转化成数码指令,透过BIM让工地的钻孔机械人工作。钻度由最低2.54米至最长的5米都能轻松完成,机械人顶部亦设有防尘罩及吸尘机,可吸走99.95%由钻孔产生的尘埃,不但环保,减少高空钻孔工作亦大大提升安全。JAIBOT顶部装有3D镜头,能感应机械臂及天花之间的距离并自动调节,每天最多可以完成110个洞,比传统工序快两倍完成!风火水电各种不同行业都有钻孔,工地如何准确地钻?JAIBOT机械人钻孔后会打一个标记,方便其他工匠分辨及进行不同的安装工序。
作为一单成功全面应用创新科技的建筑工程,物料亦不可或缺。承建商协兴建筑与科研公司合作生产高性能轻质多孔混凝土的创新胶囊技术,在2017年赢得建造业议会创新奖可持续建筑组第二名。因为它是闭合孔的多孔结构,微细气孔均匀分布,故轻身,又耐火、隔声和隔热。这个项目的地库楼梯或洗手间都采用此特别的混凝土,将来其他工程都可以此作参考,让科研落地。
炎炎夏日30多度高温在工地工作绝非易事,稍有不慎就有机会中暑,项目团队在工地实施不同消暑措施如派雪糕、生果及冰粒包,让前线工匠即时降温休息再开工,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在疫情下,工地更特别添置5G遥距控制喷雾消毒机械人,机械人上设有360度镜头及雷达,同事只需安坐办公室控制便可。
一个项目的成功,关顾工匠身心健康与安全是基本,科技应用亦不可或缺。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先生提到此工地应用了机械化、物联网、影像化管理等提升工地安全及效率,希望年轻同事不要墨守成规,「想到」就要「做到」,要有勇于创新的思维才能配合建造业2.0及工业4.0。议会定会与业界通力合作,为香港未来创新篇,进一步提升建造业的专业质素。
万丈高楼平地起,稳固的基础对建造业尤其重要。平水测量行业统一平水及企水,亦准确无误地定位及标示施工位置及工序,为整个建筑工程打好根基,便利其他工程施工。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合益),了解行业如何与时并进,与年轻一代利用创新数码科技及先进仪器提高准绳度,精益求精。
议会一直鼓励业界采纳创新科技,在现今数码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响应议会工作,善用「建筑信息模拟」(BIM)等技术促进施工质素及效率。在建筑过程中,分判商会按各自的专业画出平面图显示不同工作内容如结构图、泥水图等,惟图则零碎且各自独立,难免有互不相符的地方,亦未能从平面图则中具体展示最终成品,工友如依照而施工则容易出错。
现时不少承建商遂应用BIM以改善此情况,合益董事洪声扬指BIM技术在平水测量方面大派用场,平水测量按图则在工地准确刻划或弹上墨线以说明施工位置及内容,故需十分谨慎阅读及理解图则,「利用BIM可以即时找出各张图则不相符的地方,令拆解及整合图则的『夹图』工作更方便容易。」
合益的BIM团队共有三至五人,每星期皆会收到承建商及分判商在图则上的更新。项目协调员胡振江能够熟练操作BIM,只需一至两日便能够透过BIM整合各图则抵触的地方,从而在与承建商及分判商的会议上提出,提醒相关部门改变施工方案。「BIM模型清楚显示每一楼层各工种如机电、水喉的详细资料等,亦能够让我们预视施工流程,促进我们作为平水工与其他部门的沟通。」BIM技术协助工程团队预早找出问题所在并随之解决,令平水测量行业能够以最准确的数据及资料弹出精准的墨线,大大减低实际施工时出错的机会。
按政府规定,所有预算达3,000万港元以上的主要基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必须采用BIM技术。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欣赏团队以BIM协助平水测量工作之余亦促使整项工程更顺利地进行,利己利人。洪声扬指发展BIM绝对是建造业的未来趋势,合益甚至在未有采用BIM的工程项目中主动应用,展现他们的专业态度。
团队会把平面设计图透过软件转化成立体模型,令图则可视化,方便承建商制定施工方案。项目协调员李贵豪举例,他曾在BIM模型中发现楼梯出现梯级与地面距离太多甚至净空不足的情况,遂在会议上反映,而承建商亦即场作出改动,令图则更臻完善。何安诚工程师表示团队自发建立BIM模型虽然要花费不少工夫,但对整体工程大有帮助,讚扬圑队的专业精神。
除了应用数码科技,平水测量行业亦由人手操作转型至借助高科技精密仪器工作,从根本提升专业水平。洪声扬指行业现时已广泛使用雷射平水仪、全站仪及自动墨斗等取代平水喉及手动墨斗等,利用精良仪器节省时间及金钱,提升效率。合益更应用无人机协助施工,透过航拍测量工地得出实时平面地图,并利用点云建模创建工地立体模型。照片、地图、全景图令工地情况一目了然,方便跟进工程进度之余亦能提升工序准确度。
团队成员黎镇滔负责操作无人机,他会利用此技术检验工序及控制质量,「将航拍图及设计图对比,可以分辨出模板及横樑等,再从颜色及位置等检查有否错误安装。」黎镇滔现时每一至两星期便会用无人机拍摄工地现场,所拍图像宛如可视化时间表,纪录工程变化。
平水测量以往被视为较传统的行业,惟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利用创新及数码科技打破外界对行业的既定印象,展示发展可能及空间,亦吸引年轻人入行大展拳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议会一直推动业界创新,从而提升安全。他指合益团队对于精益求精的追求令他眼界大开,亦证明所付出的努力必有回报,他鼓励业界秉持此专业态度,共同使建造业更为进步。
建造业界不断寻找方法为可持续发展出一分力。由于混凝土是大部分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所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协会(Global Cement and Concrete Association)表明期望2050前实现净零排放。建造业议会一直致力在业界推广可持续发展,鼓励业界尝试以负碳技术达至碳中和的目标。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及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女士去到金门其中一间混凝土配料厂参观,探讨混凝土如何升级,减碳同时提速提效,并透过数码技术掌控混凝土车司机的安全。
要量度混凝土砖的成熟程度,传统方式多是透过压砖或打枪测试,压砖测试对建筑具破坏性之余亦制造大量废料,打枪测试对于位置及角度都有极高要求,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金门建筑四年前在英国引入一种混凝土传感器(Concrete sensor),令工程省时便捷得多,它的体积约如一粒士多啤梨般细少又轻身,直接扣在钢筋上,如常倒入混凝土,传感器便可以凭温度量侦测混凝土的成熟程度,结果亦可即时传送至手机,不用等待混凝土压砖报告才继续其他工序,混凝土传感器内的人工智能更有警示提醒混凝土成熟程度太强或太弱。去年屋宇署亦开始承认此新方式的量度结果。对比起传统压砖测试,假如一个项目需要压14000砖,混凝土传感器可以节省18吨二氧化碳,有助建筑物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管治(ESG)迈进重要一步。
将军澳日出康城其中一个建筑项目已试用混凝土传感器,如使用传统方式灌注混凝土兴建,一般需要等待160多小时,混凝土才有足够强度去进行下一个工序,但用新方式则可减少至100小时。一般工程项目平均用五天才完成一层楼,采用崭科技术后缩短至四天,以楼高23层来计,工程时间可以缩短一个月,做到真正提速提效。目前新加坡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应用第三代感应器,可以量度结构有否倾斜或震荡,而且传感器可以换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期望新一代传感器,可以量度钢筋锈蚀的情况,及早通知业主及物业管理处处理。Digital G总经理王鲲量先生指一个30层高的项目大约需要300粒传感器,成本只需工程造价的0.01%。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赏这项技术节省的时间及碳排放比成本更大,业界值得跟从。
工程团队去年开始采用CarbonCure技术,回收二氧化碳及加入混凝土进行矿化作用,让二氧化碳与水泥钙结合,变成碳酸钙,永久保存在混凝土当中,更可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减少5%水泥材料的应用亦可让其他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不用排到大气当中。他们于内地回收二氧化碳送至屯门厂房并储存在金属压力缸,其后再由控制室发出信号,以气体及雪的混合形态打进混凝土当中,减碳又环保。
一般在厂房生产的混凝土要送去工地,都会加入冰粒以保持指定温度,没有控制冰粒的人工智能系统(Ice optimisation content )之前,工程团队都是靠经验粗糙估计每车需要多少冰,但现在可以透过系统的大数据计算,再根据当天天气及原材料的温度去计算冰粒数量,维持温度。系统会一直追踪混凝土去到工地时的状况,一立方米混凝土可以悭到25KG冰,一年可以节省超过 17,000吨冰,在品质监测及可持续发展都有明显的帮助。
要做好ESG不能单靠一项应用,在管理运输团队方面同样重要。混凝土配料厂内的控制室是厂房的心脏地带,只要坐在控制板前,透过GPS就可侦测到混凝土车的车速及驾驶时道路限速是多少,每30秒更新一次,如发现连续超速,车内即发出警号,车队的监督员都会收到短讯或电邮通知,监督员使可以立即打电话给司机了解情况及作提醒。当工程车去到工地,控制室萤幕可以见到该车正在灌注那款混凝土、何时完成,一切都了如指掌。
金门建筑要求人员及车队进行定期检查,司机一年一次强制体检、有休息日、控制工时不能过长,厂房特设休息室及浴室等给司机们清洁、歇息、伸展,他们还要进行驾驶态度测试及工作坊,重温安全知识。运输车辆则需每两至三个月做煞车(Brake)系统测试,团队还会提醒司机尽量避免行驶交通黑点,多管齐下,近年意外率一直下跌,何安诚主席希望整个行业都可以参考这个实务守则。
在楼宇及结构的生命周期中,混凝土由生产、运输到使用周期都占著重要的位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相当大。建造业议会为业界推出绿色产品认证,28个产品类别中,已经有超过800多项产品已获得认证,当中超过500款更与混凝土有关。议会期望业界在采购时选择更环保的材料和产品,共同携手建设可持续未来,缔造宜居城市。
科研能解决未来的问题,创新更可带给社会无限可能。建造业议会(议会)一向重视科研发展,致力推动业界实践科研成果,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议会成员何国钧测量师及建筑信息模拟专责委员会时任主席冯宜萱建筑师等、早前到香港大学建筑学院iLab参观,了解由院长Chris Webster教授及副院长吕伟生教授带领的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如何扩阔及深化建造业数码领域,与议会合力将香港打造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
议会由2018年开始,向业界大力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由工厂生产然后运送至工地安装,短短数年间业界纷纷采用,现时本港已经有超过100个「组装合成」项目规划或兴建,成绩令人鼓舞。吕伟生教授的香港大学团队研发了「组装合成」三宝(MiC Trilogy),以数码程式监控工厂生产、运输、安装流程。
第一个程式——e-inStar在工厂生产模组时,将流程数码化,工作人员即时上载巡查纪录、有关相片及测试报告,再在仪表板(Dashboard)显示出来,成功将区块链视像化,让远在香港的团队成员都能了解厂房运作,确保组件质素。模组完成后运送到香港,工作人员会利用i-Core Sensor沿途监察温度及湿度,透过区块链技术及第二个程式——e-TranStar程式更可实时追踪模组位置及预计到达时间。
当组件送至工地时,团队会使用第三个程式——E-InstalStar获取安装资讯,检查其定位是否正确。值得一提的是程式的准确度极高,将偏差控制在数厘米内,此技术更在香港大学黄竹坑学生宿舍项目试用。团队透过OBBi系统(OpenBIM: Opening the gate for BIM and blockchain integration)开发了一套新算法,可以做到没有延时及信息丢失的区块链信息检索,同时恢复到项目的建筑信息模型之中,节省因检测不足引致额外修补的工作和时间,确保MiC项目符合国际标准和安全。
科研要成功就必须抱求知若渴,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态度,在组装合成吊运部分,iLab团队正研发一个用于吊运天秤的机械臂技术,可自动将模组吊运到指定位置,系统还会模拟计算及预测组件在吊运时会否相撞。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大讚技术可增加生产力及安全,造福业界,希望研发人员尽快克服风速等问题并完善方案在先导项目试用,让更多组装合成项目得以提速提效。
建造业议会一直不遗余力推动数码建筑技术发展,更为业界制订建筑信息模拟(BIM)标准,方便持份者如建筑师、工程师、测量师及承包商等确保由BIM产生的项目符合质量标准,很高兴除了业界外,学术团体亦有应用技术。港大研究人员利用光学雷达仪器(Mobile LiDAR)及360度镜头素描,配合专属软件,数分钟内就可以将数百呎房间的设计及物件转化成建筑信息模型,它更懂得自动存取议会的标准BIM组件,如天花、墙身、桌、椅子、抽屉等。目前软件仍进行改良中,议会主席希望研究尽快完成,让更多项目尝试使用。
现时工地经常使用不同长度/深度的钢筋连接器(Coupler)将不同钢筋接驳延长及令巩固,再笔录详情,容易遗失及出错。iLab团队研发了一个可以无线充电的Coupler Inspector Robot量度钢筋连接器的深度同时纪录量度的时间、日子、负责人及制作对应其他的钢筋连接器的QR Code,确保准绳亦会即时传送纪录至电脑,方便日后查阅。
iLab 于2016年获香港大学发展基金的支持成立,研究智慧城市与工业4.0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大数据实验室,成立至今已经为香港及其他地区的建造业现代化方面带来不少重大突破。近年iLab亦赢得议会不同的大奖,包括2015年建造业议会创新奖的青年创新奖及2021年建造业议会数码化大奖银奖(机构类别 – 培训/研究机构),相信其出色团队会继续精益求精。议会亦会秉承支持科研落地的宗旨,鼓励建造业与学术界合作,拓展科技应用,共同提升建筑效益。
常言建筑与生活息息相关,建造业在各大小民生议题上皆致力回应社区的需要。政府近年加强对不幸流产者的关注及支援并兴建各项设施提供协助,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参观全港首个流产胎专用火化设施「永爱堂」,了解业界如何以自身专业出发,透过建筑设计向失胎家庭送上关怀。
永爱堂启用前,香港只设流产胎安放设施,而在此之前24周以下流产胎一般只能被视为医疗废物并送往堆填区处理,无疑加重家属的伤痛。永爱堂投入服务象征他们可选择不同方式妥善安排胎儿后事,亦为本地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未被领回流产胎的火化服务。负责项目设计的佰莱特建筑设计事务所总监及联合创始人李昭明建筑师及梅钜川建筑师指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他们希望顾及家属情绪并带给安慰,故在设计上花了不少巧思。
永爱堂座落在葵涌火葬场旁的山坡上,以统一的色调及两幅大型弧形屋顶作为建筑特色,李昭明指除了美观,屋顶的弧形设计亦有其实际作用,「我们不希望建筑物太庞大令人感到沉重,所以设计了圆滑的弧形屋顶,并能以此遮盖火化设施的烟囱,以免家属触景伤情。」
建造方法亦与设计一样大胆创新,面对施工期间因疫情导致物流受阻的挑战,团队即时应变改以现场预制的方法提高速度及效率,利用工地旁的空地作为临时预制组件工场,亦也可节省运输支出及时间。「项目在设计阶段已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技术建立整座建筑的立体模型,预制组件时便按模型造出三款模具,最后用八件组件建成两幅弧形屋顶。」而在吊运及安装组件期间,团队亦把握时间建造地基及结构墙,发挥预制建造方法的优势。
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扬团队的灵活应变及活用数码科技,亦早于设计阶段便把可建造性纳入考量,有助提升安全及效率,因此即使面对不可预视的困难,仍能迎刃而解。
除了火化装置,永爱堂亦设不同设施供家属悼念离去的胎儿,包括可进行悼念活动的多用途活动室、撒灰纪念公园及电子悼念屏幕。普遍火化先人由家属按掣送别,感觉冷漠,两位建筑师就特意为失胎父母在多用途活动室「永爱礼堂」度身订造送别仪式的程序,「届时胎儿的遗体会被放置在盒子内,枱上亦可铺满鲜花,父母将胎儿遗体推入火化装置的通道,然后关上灯及门,整个送别仪式犹如哄婴孩睡觉一样。」
「永爱礼堂」以外,李昭明及梅钜川在设计其他设施时亦花了不少心思,体贴家属的感受。悼念及火化后,家属离开活动室前往撤灰纪念公园时,映入眼帘的是水声潺潺、倒影著天空的水池。梅钜川指希望以此舒缓家属的情绪,「仪式完成后从另一方向离开、特地营做的开扬景观,种种布局都有冀望家属能够释怀的意味。」
在撒灰纪念公园「永爱小花园」中央的生命之树四季常青,家属在树旁撒灰,寓意生命的循环生生不息,一旁的留言架可以挂上花及字条,为家属提供对胎儿表达爱意的机会。永爱堂亦供家属进行悼念,在公园旁边的「思念阁」设有电子悼念屏幕,家属在悼念时能回望公园追忆挚爱。两位建筑师冀借永爱堂各个巧思设计,助家属早日放下伤痛。
「永爱堂」象征永远的关怀及爱护,除了指家属对逝去胎儿的爱,亦体现社区对失胎家庭的支援,对失胎家属以至社区皆大有裨益。何安诚工程师讚赏团队的细心及同理心,设计时处处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关顾他们的需要。
李昭明及梅钜川指在永爱堂启用后,不时收到家属及社区的反馈,令他们大为感动,他们分享:「失胎家庭真摰的感激,甚至其他家庭曾送上心意卡作为鼓励,令我们觉得这幢建筑确实能够履行它的使命。我们更认为这个项目最重要的并非展示建筑设计上的优秀之处,而是展现持份者如何关心服务使用者。」何安诚工程师十分认同并表示是次项目反映出建造业的初衷——为市民建造更幸福的家。
建造业以一砖一瓦建设城市,当以「看建未来、筑及生活」为己任,兼顾可持续发展之余,亦照顾邻近社区的需要。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启德发展区,参观新近落成的商业零售综合项目AIRSIDE,了解该地标项目如何于设计及建筑过程上以人为本,实践可持续发展。
AIRSIDE为南丰集团的旗舰项目,项目贯切集团名为「SEWIT」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以社区共融(Social Cohesion)、环境保护 (Environment) 、全人健康(Wellness)、创新(Innovation)及科技 (Technology)推动社区及环境发展。南丰工程部副总经理区子昌指AIRSIDE位处新浦岗旧区和启德发展区的新旧交界,发展时有责任汇聚两区,创造社会影响,满足社区对公共空间的需要。
AIRSIDE楼高47层达200米,为启德发展区最高建筑。项目主要分为甲级写字楼和多层商场,亦连接启德港铁站和地下购物街。项目发展商南丰以纱厂起家,设计亦特别致敬此传统,南丰工程部高级策划经理杨剑文介绍指项目外墙玻璃采用曲面玻璃,概念如同以绒布包围建筑物,由于玻璃深度不一,远看更觉柔和。为便利公众休憩享受,大楼沿启德河方向的设计特别移后20米,务求增加公共空间;广场与大楼之间亦不设围栏,可举办社区活动,连络公众。
此外,AIRSIDE设计揉合都市生活和自然环境种植大量植物,包括梯流式的绿化层、露天楼顶、阳台及庭园,杨剑文表示项目整体绿化比例达33%,比《可持续建筑设计指引》要求的20%多于一半、项目又设计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绿色植物墙,提升绿色观感。
可持续发展得以更上一层楼,全赖先驱敢于尝试,推动行业。环保领域为AIRSIDE发展关键,项目订立「CO6」目标,包括减碳(CO2 Reduction)、舒适健康环境(Comfortable and Healthy Environment)、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 Smart Technology)、(Conspicious Performance & Consumption)、创造社区中心(Community Hub Creation)等。
减碳方面, AIRSIDE为全港首座商业大厦采用「区域供冷系统」,以30,000KW吨冷水制冷,减碳效果好比种植了9,700棵树。其次,AIRSIDE亦采用创新自动垃圾收集系统,普通垃圾及可回收垃圾直接由办公室经管道运送至地牢收集糟,智能系统能即时分析大数据,显示租客废弃垃圾量,长远有助推动用户减废。
社区方面,AIRSIDE引入自动单车泊车系统,为全港首例,此系统由感应器和输送带控制,用户透过应用程式自助泊车。南丰工程部屋宇设备助理总经理黄伟业表示AISIDE共设48个单车泊位,期望以此服务社区需要,并教育大众低碳生活模式,鼓励市民多以单车代步,使用「绿色出行」。
AIRSIDE项目工期只得930日,工地面积达17,800平方米,需以逆筑法(Top-down Construction)兴建4层地库,其地下水位甚高,更有地铁于工地附近行驶,协兴建筑工程团队坦言施工难度高,必须以先进建筑科技辅助,其中建筑信息模拟(BIM)不可或缺。协兴建筑副工程项目经理胡梓晴指「业界近年不断推广CDE(综合数码共用平台)的概念,AIRSIDE正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由2019年步入工地起,南丰已牵头与我们合作采用CDE平台配合BIM运用,无论图纸设计、审批等各方面,一切都于CDE中实时发生。」过往工程人员须透过实体图纸部署工程,但AIRSIDE实行「5D数码化管理」,理顺各种复杂之建筑方式,计算工期和设计工程顺序,以至后期生产力检讨亦可以BIM进行,帮助工程团队打造安全有质素的工程并如期竣工。
AIRSIDE以天桥连接新蒲岗区,胡梓晴指兴建天桥大幅应用BIM,解决了不少的施工困难,例如桥樑钢结构及装饰铝板均以BIM协调设计,及后更用于拆图传送至工厂加工预制组件。另外由于天桥横跨四条行车线,为减低工程对邻近交通之影响,团队早期已运用BIM计算工序,协调不同持份者,以便尽快完工及将对公众的影响减至最少。
AIRSIDE项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建筑兼顾社区和绿化需要,过程尽用数码化协助,何安诚主席讚扬项目于多个层面创下本地建筑先河,其中包含碳中和、全生命周期物业管理的元素和愿景,可谓业界模范,值得来者参考。
都市发展一日千里,新旧日复交替,崭新的建筑物追求与环境共融,外观设计尤为重要。作为观塘区全新的地标性商业项目巧明街第240号(KTIL240)发展项目,幕墙(Façade)面积超过40万平方尺,巍巍壮观。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宁工程师、议会成员廖圣鹏工程师及唐嘉鸿工程师到访项目工地,视察承办商大师有限公司(Entasis Limited)利用建筑资讯模拟(BIM)协助解决幕墙建设的挑战,以及了解团队如何通过自行研发的数码系统及专业知识,监控、管理、提升工程效能及保障工地安全。
为配合项目外观的弧形设计,幕墙玻璃元件在生产时需满足「双曲弯弧」(Double Curve)设计要求。按常规生产模式,制作元件的失败率高达50%,引致浪费,更极大降低了生产效能。
「所以我们采用三维扫描(3D Scanning),将玻璃成品的弧度参数,输入建筑资讯模拟模型(BIM Model)进行比对,如有误差可即时发现并调整。」高级项目统筹陈文浩介绍。「而且我们在进行中空玻璃(IGU)加工前,已通过上述方法将未达标的玻璃元件筛走,将耗损率从50%降至约10%。 」高级项目经理龙焯彦补充道。在3D Scanning的配合下,运用BIM 确保建造准确性,提升成品质素,减少资源折损,高效节能。
组件运送涉及多重的生产、运输及安装等步骤,如何实现资讯同步,是流畅项目管理的关键。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数码供应链监测系统STAMP 及「综合数码建造方案」(IDPD) 实现「一条龙」式监管,从工厂生产、仓库运输到工地安装,均可实时追踪及监察。透过数码供应链的实时数据,随时随地了解施工进度,讯息快捷、透明。
从BIM典型版块单元开始,Entasis 利用自家研发的Entasis自动化系统(EAS),自动化生产各类型工程图纸。系统内二维构件图纸及清单等信息,亦会跟随BIM数据的变化同步呈现,有助精准采购减少浪费。善用系统构建图纸及数值代码,不但能节省时间,更能减低由于依赖人手从事重复性工作引致的误差,有利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工程质素更高和可靠。
本次项目的幕墙建造涉及大量复杂且不规则的设计,团队更利用BIM 及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特制C字形吊架,确保在吊挂重物时让重心(CG 点)保持垂直之余,巧妙地避过建筑物上凸出的防水硬件。再配以可调节的起吊孔(Lifting Hole)框架,于无需更改吊架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吊运不同尺寸的元件,创新又实用。
为提高「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 DfS),团队为柱脚安装工程特制加硬的内嵌式系条支架(Embed Tie Frame),以固定每支重超60kg的金属杆(C杆)位置,以减低注入混凝土后的惯性误差,消除需依赖工地人员现场修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既便捷又节省人力。为达致理想的平整度,Tie Frame上预留4个可调节C杆,务求在标准化工序下保留调整弹性,力臻完善,真正达致「提效」及「提速」。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团队于BIM 应用及专业领域的融合,值得同业借鋻。议会作为业界牵头人,鼓励业界效法,以科技辅助行业发展,加强建筑设计安全,提升效能,发挥专业,迎难而上。
从手工具、配件以至重型电动工具,创新均是提升效能的不二法门。电动工具公司美沃奇(Milwaukee)以锂电池技术见称,团队更走到前线及香港建造学院介绍工具,并透过广纳用家体验研发新产品。建造业议会何安诚工程师及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早前到访美沃奇设立于香港的亚洲总部,了解团队如何破旧立新,令传统工业工具更低碳及安全。
传统工业工具多数倚靠燃油推动,排放废气容易造成污染,浓烟及遍地电线的工地环境,更会危害工友健康及安全。美沃奇除了主打电动工具,近年亦研发兼容电池系统MX FUEL™,电池适用于同一系列所有产品,包括锯片直径350毫米的切割机、25公斤凿地机、手持式钻孔机等无线工业工具。而无线塔灯亦以电池驱动,按掣可伸展至三米高,最高提供27,000流明光线。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欣赏工具设计以前线工友角度出发,指工具毋须拉电线,能够避免「跳掣」或漏电的风险。
进入大数据时代,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功能成为大趋势。美沃奇(香港)的印制电路板(PCB)电路板能收集用家力量大小、用力时间长短等数据后,再加以分析及应用,改良下一代产品。除了追求效能,安全亦是电动工具设计的重要考量。使用大型工具时扭力较大,容易出现钻孔偏歪,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新手用家或因经验较浅而受伤。团队因此为产品加入「AUTOSTOP™️」功能,当感应到工具偏离钻孔,便会立刻自动煞停,大大减低意外机会。
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CITF)积极鼓励业界采用创新建筑方法及科技,借此促进生产力、提高建造质素、改善工地安全及提升环保效益。美沃奇(香港)目前有四项工具已在预先批核名单之列,包括LED 长距离工作灯、手持式钻孔机、凿地机及切割锯,团队同时正为一款电源供应器申请加入名单,借此鼓励更多建造业公司及工友应用电动工具。
团队深信若要改变业界传统的工作方式,从年轻一代开始最为有效。他们早前到访香港建造学院讲解及交流,更让学员亲身尝试多款电动工具,务求助他们在正式投身建造业工作之前,了解及熟习使用最新的工具,日后便更得心应手。完成交流活动后,美沃奇(香港)商务总监Jackie表示,不但年轻学员为之踊跃,乐见导师亦非常欢迎新事物。他更期望将交流活动恒常化,让更多业内人士接触安全低碳的电动工具。团队与时并进,亦为教育年轻人出一分力,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亦表示受他们的热情感染,希望这只是合作路途的开端,往后能够把电动工具及更多建造创新技术带到前线,共建未来。
九龙东正蜕变成本港核心商业区,迎来发展新一页。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造访位于巧明街的商业发展项目「KTIL240」,此地标建筑于九巴车厂原址兴建,项目投放大量资源于建筑信息模拟(BIM),设计阶段已谘询建筑及物业管理团队意见,各方通力合作, 以数码化和智能设计促进效率,克服建筑难关,从而达致可持续发展。
KTIL240为新鸿基地产旗下项目,总楼面面积(GFA)达115万平方呎,项目包括两座办公大楼和商场,观塘车水马龙,发展项目更须精准数码化管理,BIM辅助尤其重要。新鸿基地产工程管理部高级策划经理麦启华透露项目有逾40名BIM工程师坐镇,从设计阶段已积极与各阶段团队协调,未雨筹谋。他续表示公司早年已开始运用BIM,然而当年电脑科技未成熟,BIM仅应用于建筑阶段,只负责碰撞测试;今非昔比,此项目早于设计阶段已应用BIM,数码化贯通建筑物生命周期,从源头起已考虑营运及维修需要,「物业管理团队由设计模型时已开始给予意见,设计团队遂可因应其需要改善设计,及早调整,假如后期才协调或许已难以再作改动。」
大众对建造业时有体力劳动、从业老化的刻板印象;惟此项目大幅采用数码化,团队年轻,以新科技扭转形象,提升效率,麦启华表示:「现场同事一路先在虚拟世界建立数码模型和数码分身,及后才动工,从而减少实际施工时的错误。」他续指数码分身除有助工程人员预视工作环境,更有利物业管理,例如配合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提升管理质素。
项目工程复杂,团队不讳言如非BIM协助,难以顺利完成部分工序和结构。以商场特色旋转楼梯为例,建筑呈不规则结构,建筑过程又有不少净空高度挑战,团队靠BIM设计3D几何模型,继而以组装合成(MiC)方式由厂房生产组件,以减少现场工序。施工期间,团队一直以雷射扫描监察,并以3D图纸配合扩增实境(AR)及虚拟实境(VR),确保工程符合设计。
项目位处闹市,工地空间有限,项目多处应用装配式设计(DfMA),以场外生产减少现场人手和资源浪费,增加建造效率。传统工程中,空调机房配件多于现场安装,KTIL240则以DfMA方式于场外组装,配件悉数置于柜中,摆放有序整齐,增加机房空间。惟机房一体化后体积变大,添加运输难度,团队遂采用「n-3」吊运方法,及早于楼面预留空间吊运模组,一方面方便安装,另一方面又可利用楼面孔洞预先运入其他机电组件,加快工程进度。
KTIL240建筑过程应用大量先进科技,高效且兼顾环保,大楼用电量及室内用水量比一般项目减少16%及40%,连同空中花园等设施,项目更有超过两万平方呎的绿化空间。此外,KTIL240与社区环环紧扣,除建设大楼,团队亦积极透过此项目改善观塘区内交通布局,一方面与运输署及区议会扩阔巧明街两线行车线至三线,又计划建设新行人天桥连接港铁站,以人性化思维改善区内交通。何安诚工程师讚扬此项目正正展现如何透过建筑促进市民宜居感和幸福感,「综观各个工地,此项目为非常出色,实现了建造业议会提倡已久的建筑安全设计、可建性设计和可持续设计。」
房港房屋协会(房协)作为房屋实验室,由房屋类型、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模式都为业界持续带来崭新变化,长者屋便是其中一个受欢迎的项目。房协位于红磡利工街的第三个「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项目丰颐居已落成,预计最快年中入伙。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先生及英国Ebbsfleet Healthy New Town Programme 空间策划主管Kevin McGeough先生等嘉宾获邀参观,大讚项目不单宜居、更充分照顾到长者住客的身心需要。
长者屋的设计必须可达性(Accessibility)高,才可让长者住得安心。丰颐居以「长者友善」为建筑设计核心,除了大门设高低位双防盗眼、全屋低门槛、趟门洗手间、防滑地砖、扶手、无火煮食和每户独立消防火警灯等,还特别新增厨房活动式地柜、窗户搅动开关,以及每个楼层均有主题颜色设计,方便长者辨认。项目更引入全新的「智能乐龄紧急支援系统」,除了为单位提供24小时紧急支援,在屋苑其他位置需要协助,长者住户只要按动配有定位功能的随身装置,都可得到适时协助,确保安全。同行的Kevin McGeough先生盛讚设计优秀,极具参考作用。他指丰颐居犹如优质酒店般,设备齐全,具良好的通风系统、设计善用光线、空间感运用得宜,而且可达性高,英国并没有类似的项目,更笑言自己也想住在这里。
丰颐居拥有逾万呎的空中花园,长者住户可体验种植乐趣,或在阳光下享受切磋棋艺,丰富住户互动机会。另外,住客会所面积亦达5,500平方呎,乒乓球、健身、麻将等娱乐设施应有尽有,跃动乐龄社交,更可扩阔朋友圈子,与社区保持联系,携手互助,让银发住户在丰颐居过得精彩。
丰颐居项目同时设置医疗及复康中心,由社工、护理人员提供医疗谘询、职业治疗或物理治疗。若住户身体情况转弱,亦可在屋苑内的安老院舍接受护理与照顾,康复后便可返回住宅单位。丰颐居团队亦可提供如陪诊服务、日用品代购、简单家居检查及维修服务等。
以「心件」凝聚香港 丰颐居属于房协的「长者安居乐」计划,入住前只需缴交一笔租住权费,日后毋须再缴付租金。项目专为60岁或以上的中产长者而设,提供312个单位,楼高29层,当中24层为住宅层,每层提供13个单位;设施占5层,除了空中花园,还有住客会所及护理安老院舍等配套。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表示一个项目的成功,硬件(Hardware)固然重要,但「心件」(Heart-ware) 更不能忽视。「心件」是指透过志愿服务及创新想法回馈社会。房协正作出良好示范,不论在设计上或项目类型上,让市场上展示不同的多元共融(Diversity and Inclusion)项目, 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顺德大桥是佛山市顺德区重点工程,设计罕有地采用大跨径钢壳及混凝土组合塔斜拉桥以提升环保表现。大桥路线约长2.62公里,预计于2025年通车,将拉近大良与容桂两镇的距离,造福接近100万人口,将有助带动大湾区发展。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早前率领建造业议会大湾区建造技术参访团到访这项标志性基建,获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介绍包括获得多项专利的提塔机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统。
顺德大桥的主桥采用连续半漂浮高低双塔混合樑斜拉桥设计,能够将对原本航道的影响降至最低。大桥两侧的桥塔分别高204米及151米,以204米的高塔为例,塔身分为32个节段,下横樑为重约589吨的「钢混组合结构」;中及上横樑均为钢结构,塔柱亦由「钢混组合结构」及「钢结构」两部分组成。项索塔的节段于工厂预制施工,大大减省现场人手需求,同时减少高空工作的时间。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黄开开先生亦表示:「项目大量采用钢结构,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造成的污染,而且多余的钢材更可回收再用,达至低碳环保。」
国内已通车的斜拉桥或悬索桥钢塔大多运用浮吊、塔吊等安装方式。塔吊因复盖范围广等优点,所以获广泛应用于划分节段的钢塔吊装施工。不过,据黄开开先生所说,目前国内拥有200吨以上起重能力的塔吊设备相对缺乏,而且使用率低,促使他们在兴建顺德大桥时研发智能提塔机。提塔机采用液压方式运作,具有竖向爬升能力,提重能力可达约250吨,更适用于大桥索塔、横樑及钢箱樑施工,实现「一机三用」。经过不断适应及改进,提塔机于2022年9月为高塔完成首次吊装,至2023年2月完成T17吊装施工,左右塔肢合计完成26节,期间有效施工时间为108天,施工高度112米,平均每天施工高度约为1米。
钢塔节段于工厂生产,再于工地现场透过智能提塔机安装,有效减低高空工作时间。工程团队为求进一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于工地现场设立智能监控中心,能够借此监察风速、天气、油缸压力,而主要技术人员会留守设备监控室,透过360°摄录机及多个萤幕监察及指挥,令工序减少至只需三人在高空工作。
相对浮吊等方式,提塔机成本较低,而且应用范围广,甚至可在山区施工,加上安全风险低、总施工期更可控的优点,有望将来应用于更多大型桥樑工程项目。提塔机已获得六项专利证书,以及多项发明及后续策划专利,并于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在逾千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荣登「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五十项强项目」。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参观过后,讚扬团队不断创新求变,研发出更安全、更高效的提塔机,将能裨益更多大型基建及工程项目。
建造业议会(议会)为推动业界提升水平,一直积极寻找不同机遇。国内建造业发展一日千里,借得行业借镜参考。早前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率领建造业议会大湾区高效建筑参访团,联同各业界代表到访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海龙)及其标志性的深圳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项目,了解其在实现建造工业化及发展高效建筑上的建设。
作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海龙专门开发崭新建造方案,提供由设计、研发、生产、检测至安装的全面「组装合成」建筑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MiC)服务及产品,推动国家高效建筑发展。参访团一行到访海龙位于珠海的生产基地,了解多个成功项目的示范单位,包括仅以124天建成的深圳坝光生态国际酒店、将为香港首次应用混凝土MiC的古洞北福利服务综合大楼项目等等,力证海龙在领头国内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实力。工厂拥有九条生产线,附有一条标准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另亦设由海龙自主研发设计的自动化钢结构MiC生产线,利用自动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喷漆房等建造机械提升效率、准确度,同时缔造更安全环保的工作环境。
海龙亦在应用MiC上展现更灵活的方式,将于2025年启用的将军澳中医医院将同时采用2种MiC组件,病房以钢结构MiC制成,而机电房等则按防火要求采用混凝土MiC。海龙总经理姚大伟指海龙的深化设计不单可以减低成本,亦能配合客户需要以符合项目要求。海龙以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打造高度智能化的工厂为目标,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孔祥兆指,海龙大力提倡在设计阶段将MiC纳入考量(Design for MiC),令组件更标准化,能够在工厂大量集中生产,降低成本同时提高质素,期望未来能够像造汽车一样建屋。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十分讚同海龙在推动建造工业化方面的理念及工作,更表扬他们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数码管理平台监测碳排放,为国家达成「3060」双碳目标提供助力。
建造业议会大湾区高效建筑参访团此行亦参观了由海龙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中海建筑)建造的深圳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项目,此为国内首个混凝土「组装合成」高层保障性住房项目,更创下国内同类项目中工业化程度最高、建造速度最快的纪录,工期仅需一年,为传统建造方式的三分之一。
中海建筑高级工程经理徐恺指,项目由6,028个MiC组件组成五幢大楼,组件皆在工厂内完成结构、装修、水电等工序,并在现场快速组合,每一层的现场安装及装修时间只需四天。项目已于4月中旬完成吊运及安装,预计能提供2,740个单位。中海建筑信息化经理郭阳表示,团队透过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解决了多方面的困难,包括在设计阶段协调各个工种专业深化合作,避免出现碰撞;在生产阶段时工厂则可以按照模型所展示的标准生产及装修组件,确保符合要求;现场安装期间亦能够清晰了解各组件之间水电管线接驳的注意位置,快速准绳安装。
海龙及中海建筑致力于项目中实现智能建造,应用一系列高效及工业化的建造技术;同时亦在管理方面著手,以C-SMART管理平台实行智慧工地综合管理。郭阳介绍项目的C-SMART平台共有11大管理功能,涵盖整个建造过程及各个方面,包括人员、安全、机械、物流及物资等,更监测碳排化及环境污染等数据,达至安全、智慧、低碳施工。
何安诚工程师表扬龙华樟坑径保障性住房项目为国际级的标杆工程,十分值得香港建造业参考,并期望两地业界有更多更紧密的交流,为建设宜居城市注入新思维及新力量。
未来十年,香港建造业整体工程量预计将增长至每年3000亿港元,「组装合成」建筑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在提升效率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发展局—建造业议会「组装合成」建筑法联合工作小组主席黄煜新建筑师,早前到访位处屯门的新「组装合成」预制组件工厂,并望这个具有前瞻性的项目,能够引领业界发展「香港制造」的模组,进一步发挥MiC技术的成效。
新加坡的Precast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PPVC),是与香港MiC接近的建筑方法。青建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已扎根24年,并拥有多年应用PPVC的经验,建立出一套属于自己的PPVC设计、制造、运输及吊装系统,在港发展亦不乏参与采用MiC的建筑项目。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张玉强先生了解到MiC的可持续性及效率,以及香港市场对这项建筑技术的庞大需求,遂与绍荣钢铁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设立预制组件工厂,以满足香港、澳门及大湾区的市场。工厂中亦展出新加坡进行的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模拟单位,单位饭厅及客厅展示公屋材料,睡房则展示私人项目的材料。青建智造(香港)有限公司团队表示,根据在新加坡发展类似项目的经验,面积约500至600呎的单位一般使用三个不同箱型,并说:「PPVC在新加坡极为普遍,建筑师已习惯成自然,懂得运用不同箱型变化出不同的组合。」
团队采用先进3D一次性注模成型技术,令墙身完成度更高,减少批荡的需要,从而节省工序及避免因批荡而增加墙身厚度。从香港厂房现场的模拟单位所见,浴室已配备炉具、接驳喉管等设施,借助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减少工地安装时间。客厅方面,露台玻璃及趟门同样可在工厂预先装配,令「组装合成」建筑法更显灵活性及宜居感。
工厂不受天气或其他外在因素影响,令模组生产及安装过程可控度更高。团队在工厂生产浴室模组时,能够准确量度防水层的厚度,当首次防水层施工通过质量控制,才会铺上第二层防水浆,待再度通过质量控制,才会为浴室铺上磁砖,达至双重保证。团队采用的3D注模技术,亦可按不同情况调较浴室地台斜度,方便去水。为了将MiC技术进一步融入香港业界,团队更与Arup合作研发专利系统,达到香港建筑抵御强风及七级地震的要求。
创新科技是建造业的大趋势,现时不少工程项目均使用智能系统,以减省不必要的时间及成本浪费。青建在新加坡兴建PPVC项目时,亦会透过智能系统监察工厂及工地的工序,每个模组均会有属于自己的「出世纸」,记录混凝土、钢筋类型及生产时间。来到香港,团队较新加坡正在应用的再踏前一步,所有MiC模组均有两套监察系统,能够从识别码找到材料类型、负责检验的同事、安装时序等等。
Arup合作研发专利系统,达到香港建筑抵御强风及七级地震的要求。
「组装合成」建筑法正在业界逐渐普及,建造业议会何安诚工程师参观过后,认为团队应用不同模组的灵活思维值得借镜。他又讚扬团队充满先见之明,并说:「香港未来工程量庞大,对MiC、MiMEP等技术有很大需求,希望大家继续交流,将MiC做到尽善尽美。」
建造业及教育界同样为建设香港的未来默默耕耘,建造业致力为香港各阶层市民建设完善环境,构建更美好社会;教育界则竭力培育莘莘学子,成为以后栋樑。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参观香港城市大学(城大)第五期学生宿舍项目,联同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及陈沐文建筑师了解项目如何大胆创新,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MiC)提速提效,为香港建造业及教育界写下新篇章。
入住宿舍提供机会予年轻人学习独立及交流彼此文化,向来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体验之一,面对学生宿位短缺问题,香港城市大学伙拍承建商金门建筑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组装合成技术,加快为学生建设优质住宿及学习空间。
城大第五期学生宿舍项目位于马鞍山白石,设多种绿化设备、学术及康乐设施。六座舍堂由三座大楼组成,将提供逾100间单人房及逾1,000间双人房,合共供应超过2,000个宿位。在透过采用MiC而建成的学生宿舍当中,按宿位数量计算,此项目将成为全球最大型的项目。整座建筑群由1,344个组件组成,每间房间组件预先在内地厂房建造及组装,更完成室内装潢如设置床架、衣柜、书桌及空调等,组件运送到工地后只需安装及接驳,大大减少建筑时间。
城大校园发展处副处长陈慧敏表示在项目开展初期MiC才刚为香港业界认识,故当时是次项目能够采用MiC实为大胆创新之举。面积大而平整的工地、四通八达的位置、重复性高的房间设计,项目的「天时地利」及设计特点都十分适合采用MiC,甚至能透过缩短工期减低对附近社区的影响,弥补不足。
白石宿舍项目于去年年初动工,若以传统方式建造,工期预计长达四年。团队改为采用MiC则有效提升生产力及缩短时间。城大于去年12月成功安装首个MiC组件,并于本年6月安装同座最后一个组件并平顶。其余大楼亦将陆续于8月平顶,项目最快可于今年年末完工。工期缩减一半,令学生可提早于2024年入住,尽早享受充实的舍堂生活。
在采用高效建筑技术外,项目在各个工序均以数码科技协助施工,提升效率质素。包括以综合数码建造方案(Integrated Digital Project Delivery,IDPD)整合建筑数据,监察项目施工如工厂建造宿舍房间组件的进度等,准确掌握工程项目的最新资讯。城大校园发展处经理陈兆基指在品质控制及检验过程中,批出的纪录会存入项目的竣工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模型,供设施管理部门的未来应用。在组件运输方面,项目应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技术监测情况,系统能够追踪车辆的位置、运送内容、车牌甚至行车速度,以确保运送过程安全顺利。
议会一直致力推广建造业广泛应用高效建筑技术及数码科技,令持分者受惠于各方面的便利。崭新的建造模式将随著更广泛的使用精益求精,何安诚工程师讚扬团队前瞻创新的态度,令MiC技术及数码化工地在项目中落地应用,成为同类型项目的先锋典范,「真正做到提速提效提量」。
创新科技加速发展,建造业逐步走向「工业4.0」时代,但传统建造工艺并没有因而遭时代巨轮淘汰,不少人希望透过学习传统技术而入行。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与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等一行成员早前到访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旗下的锦上路会员工艺交流中心(中心),参观不同工艺培训场地,了解学员上课情况。
传统技术一向不乏问津者,以细木工为例,坊间有机构开办相关课程,吸引不少人士报读,希望学习鲁班锁、榫卯等传统技术基本功。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提到,有不少人希望报读「普通工人转中工」(白纸升中工)课程,考取中工资格,并认为市场对细木工仍有一定需求,期望可以开办相关课程。中心目前提供不少课程,包括砌砖、批荡、电气布线、水喉和髹漆等,未来希望可以开办更多类型课程。
政府近期扩大人才清单至51项专业,涵盖建造业等,以纾缓人力短缺,但建造业面临黄金10年、15年,急需大量新力军填补劳动力缺口。中心去年培训约1,800名工匠,为建造业出一分力;该会能够深入同乡会脉络,为拉拢新血入行的秘诀之一。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平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培训释放不少女性投入劳工市场。他引用髹漆学员的亲身经历,有数名女性完成培训课程后,本来家里要聘请师傅髹漆,但她们改变主意,最后决定亲身上阵,变相节省人力资源。长远来说,这也是帮助就业市场的好事。中心主管赖东涛认为,其实有不少女士报读建造业相关课程。从中心工场可见,无论是铺瓦、髹漆还是电气布线课程,都不乏女学员身影。
学习传统技术要一步一步来,打好基本功,如先学铺纸皮石,才能再学铺「瓦仔」(瓷砖)。传统工艺和科技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要留住传统工艺不易,需要靠师傅悉心教导,才能一代传一代,同时也要活用科技,才能推动建造业发展。何安诚工程师以水喉为例,指要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起图,在工厂完成工序,搬去现场装嵌就可以,与以前不同,但都需要过渡期,由现在开始做起。
何安诚工程师勉励在场学员,指训练中心会一步一步带领他们去做智慧型工匠,但他们这些新力军不能像以前一样只靠力气,要用脑,例如平水不一定要弄污双手去弹线,而是已经用BIM技术去做。他寄语学员要在安全方面有承担,除了学习,最重要去了解如何对危险说不,谨记「生命无Take Two」,推己及人,顾全自己和伙伴。
议会早前发表最新人力预测,预计各类工程人员缺口会由今年的5%至15%,扩大至2027年的15%至20%。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平亦提到报读课程人数甚多,目前整体轮候入读人数超过3千人。
何安诚工程师指出,过去一年建造业训练了约1万名工匠,当中议会只做到5,000人,其余归功于业界携手努力。他呼吁业界继续要抢人才,「建造业一定无得停」,推动加强各方协调合作,培训更多人才。身兼香港建造学院(HKIC)管理委员会主席的卢李爱莲女士亦建议,可以加强学院与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的沟通与合作,协调招收学员入读,以纾缓人龙之患。
事实上,议会在发展局支持下,去年总动员业界精英,启动大型推广计划 ──「看『建』未来 『筑』及生活」,向大众介绍建造业的专业、贡献和前景,以吸引年轻人入行。
「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应用范畴广泛,无论住宅、学校、公共设施皆可见其踪影,位于将军澳的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更是全港首个采用MiC的多层式医院项目。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造访该项目位处粉岭的示范模组,了解工程团队如何透过试装MiC组件预视潜在挑战,及早解难,提升实际组装效率。
中医医院及政府中药检测中心位于将军澳百胜角,两所建筑分别占地4.29及1.72公顷,预期于2025年落成。在参与项目的团队,从建筑署到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下,此项目突破过往楼高及运输限制,将MiC大量应用于包括病房、诊症房、手术室、洗手间等八类房间;同时,大部分的机电装备将使用MiMEP(机电装备合成法)技术安装;MiC组件的内装工作约八成可于预制工厂完成,现场仅需完成箱体间的连接及安装电灯、穿线等工作。中国建筑助理设计总监钟明施表示应用MiC不仅令现场工序大大减少,缩短现场施工工程时间,更能减省人手,全面提升项目于时间、人力及综合管理的表现。
MiC应用于香港仍属起步阶段,工程团队不讳言设计及施工期间遇上不少挑战,一来医院项目的MiC类型不如一般酒店及宿舍工程的「箱叠箱」形式,房间尺寸不一且分布于大楼的不同位置,令考虑MiC分布时更为复杂。建筑设计以外,结构及机电设计亦须多花心思。结构方面,设计要确保风架及楼板的刚度,同时注意机房上下房间的隔音和抗震需求;机电方面,医院项目净空高度(Headroom)紧张,故团队在工程早期便开始机电设计深化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此外,团队未雨筹缪,设计顾及医院未来发展可能需要的小范围灵活改建,MiC箱体的支柱与主结构分离,方便将来房间布置及屋宇设备改建安装。
工地现场施工环境多变,为确保安装组件流程顺畅,团队于粉岭安排组装示范模组,试装MiC及MiMEP组件,模拟建设时面对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及后续装修等场景。钟明施指,示范模组特意挑选最具代表性及安装难度较大的房型试验,通过模拟安装检视潜在挑战,并及早准备解决方案,以便未来正式安装工作顺利。本港MiC项目日渐增加,何安诚工程师讚扬中医医院项目既为先驱,策划发展亦非常成熟,无论MiC、MiMEP皆经过细心设计盘算,立下本地Mi无限的标竿。
深中通道连接深圳与中山,是岛、隧、桥水下互通、世界级的跨海通道工程集群。项目全长24公里,预计于2024年通车。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早前率领业界领袖到西人工岛了解当中的创新建造技术。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甘星球先生介绍时表示:「这项世纪工程将大大缩短珠江口东西两岸通勤的时间,有助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
深中通道的研究工作于2002年展开,经过详细规划后,设计采取东隧西桥方案。从珠江口东岸的深圳至西岸的中山,主要包括6.8公里长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西人工岛、主跨长1,666米的伶仃洋大桥,以及主跨长580米的中山大桥。这项瞩目工程通车后,由深圳往来中山的通勤时间,将由原本的两小时大减至半小时。
由于西人工岛承担桥樑与隧道转换的重任,角色甚为关键,因此最早于2016年12月动工。西人工岛呈菱形,长625米,宽456米,面积约13.7万平方米,从天空俯瞰犹如「海上风筝」。这个「海上风筝」由57个直径28米、重量分别约六百吨的钢圆筒组成。历年来,中交一航局参与港珠澳大桥等多项重点工程,团队为深中通道研究西人工岛地基工程时,发现西人工岛所在地的海床软硬不均,然而工程团队化危为机,创出深层泥浆搅拌(Deep Slurry Mixing,简称DSM)工艺。DSM借助施工专用船舶,以喷浆搅拌形式处理地基硬层,成功令地基岩土质量变得相对均匀,为钢圆筒振沉的工序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成功解决海床不均的难题后,团队起用4,000吨起重船「一航津泰」,配合12个液压振动锤联动的方案,营造出最大激振力约5,800吨的振沉体系。整个振沉过程,团队均配备可视化、自动化测控及振沉指挥系统,大大提升效率及安全程度。从2016年12月作为先行工程动工,直至2017年9月,最后一个钢圆筒振沉到位,西人工岛主体结构在短时间内正式完成,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经理岳远征先生更表示:「这项西人工岛的施工工程,也创造出最大钢圆筒结构及最大振沉装备两项世界纪录。」
随着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工程完成,团队随即开始实施岛上隧道与岛壁之间的止水。岳远征先生表示,岛上隧道的两侧采用扶壁结构;扶壁与钢圆筒之间,则采用止水钢板的结构,形成二次防水体系。人工岛工程最后部分,是进行小岛内降水及回填,后续工程还包括软土地基处理、岛体止水、岛壁结构与防护、救援码头、隧道管理站等其他岛上设施,将在明年通车后为这项世纪工程发挥关键角色。
环境保护日益重要,而守护环境绝对是各行各业的责任,建造业亦不例外。近年业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投放更多资源,务求为下一代打造更有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议会成员潘乐祺工程师及郑展鹏教授早前参观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了解O⬝PARK2如何成为全港首个实现「施工期碳中和」的项目,为业界牵头立下典范。
香港每日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中,多达三成为厨余,政府为应对情况,发展多项转废为能的设施,在提升处理厨余的能力同时减轻堆填区压力。当中包括兴建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及二期。其中处理量较高的第二期O⬝PARK2预计于2024年启用,项目在兴建时更采用多项前瞻性措施,落实低碳施工。O⬝PARK2预计每日可处理三百吨厨余,并经厌氧消化技术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电能及肥料,所产生的电力除了应付O⬝PARK2运作外,亦按年输出剩余的二千四百万度电,满足共约五千户家庭的用电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发电,加上减少弃置堆填区的有机废物,OPARK2的营运预计每年可减少67,000公吨温室气体的排放。
一体化「设计、建造及运营」的O⬝PARK2为承建商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中建香港)的首个碳中和项目,团队于2021年11月发布国际首份「施工期碳中和承诺书」,从制订可持续管理策略、技术创新及支持自愿减排项目三大方面入手,坚守施工期碳中和的承诺。O⬝PARK2助理设计经理崔雁翔博士指O⬝PARK2早在设计阶段应用集成设计方法(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IDA),预早考虑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持续表现。「我们在此阶段集合厨余处理工艺、土木、结构、测量、低碳节能等方面的专家,一起研究如何减少施工工序,从而提升能源效率。」此外,O⬝PARK2广泛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更崭新地在BIM模型中连接建造业议会碳评估工具,简化设计及建造阶段的碳评估流程,以便更有效管理及监察建材及工序的碳排放。
环境保护日益重要,而守护环境绝对是各行各业的责任,建造业亦不例外。近年业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投放更多资源,务求为下一代打造更有幸福感的宜居城市。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议会成员潘乐祺工程师及郑展鹏教授早前参观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了解O⬝PARK2如何成为全港首个实现「施工期碳中和」的项目,为业界牵头立下典范。
香港每日弃置在堆填区的都市固体废物中,多达三成为厨余,政府为应对情况,发展多项转废为能的设施,在提升处理厨余的能力同时减轻堆填区压力。当中包括兴建有机资源回收中心第一及二期。其中处理量较高的第二期O⬝PARK2预计于2024年启用,项目在兴建时更采用多项前瞻性措施,落实低碳施工。O⬝PARK2预计每日可处理三百吨厨余,并经厌氧消化技术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电能及肥料,所产生的电力除了应付O⬝PARK2运作外,亦按年输出剩余的二千四百万度电,满足共约五千户家庭的用电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发电,加上减少弃置堆填区的有机废物,OPARK2的营运预计每年可减少67,000公吨温室气体的排放。
一体化「设计、建造及运营」的O⬝PARK2为承建商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中建香港)的首个碳中和项目,团队于2021年11月发布国际首份「施工期碳中和承诺书」,从制订可持续管理策略、技术创新及支持自愿减排项目三大方面入手,坚守施工期碳中和的承诺。O⬝PARK2助理设计经理崔雁翔博士指O⬝PARK2早在设计阶段应用集成设计方法(Integrated Design Approach,IDA),预早考虑建筑生命周期中的持续表现。「我们在此阶段集合厨余处理工艺、土木、结构、测量、低碳节能等方面的专家,一起研究如何减少施工工序,从而提升能源效率。」此外,O⬝PARK2广泛应用建筑信息模拟(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更崭新地在BIM模型中连接建造业议会碳评估工具,简化设计及建造阶段的碳评估流程,以便更有效管理及监察建材及工序的碳排放。
环球贸易广场(ICC)楼高118层,矗立维港海岸,蔚为本港地标建筑。大楼总楼面面积达300万平方呎,物业管理挑战大,因此管理公司积极采用数码化辅助,提升质素与效率。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参观ICC,与物管及数码化团队交流,了解大楼过去十年数码化进程中的挑战及经验。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数码化为现今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惟ICC于2005年动工,当年数码化未似现今发达,尤其建筑信息模拟(BIM)及数码分身(Digital Twin)尚未普及,因此ICC团队须与时并进,重新追回数码化的进度。Strategic Building Innovation创办人甘嘉恒博士过去一直协助ICC实现数码化,他指进程第一步须先建立电子模型,「十多年前的图则和资料不容易找回,我们把它转化为单一资讯来源,以建立电子模型,这是第一步的成果。」
BIM的身影于物业管理阶段随处可见,当BIM配合共通数据环境,其作用不言而喻。甘博士介绍指ICC构建电子资料库钜细无遗,资料齐存,「以管理玻璃为例,十多年前的做法仅以纸和 Excel记录;但现时则以电子化帮助,ICC每一块玻璃的命名、甚至内地厂房备用部件状况样样皆存。」
租务管理以客为先,ICC于此范畴亦尽用数码化,如应用VR(虚拟实境)、自动化报告等,租户一来可全面掌握空间资料,同时亦可加快流程,提升效率,启胜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总经理朱启明说:「大厦是活的,租客有时要求租用五层或十层,有时甚至要重新间隔,我们可以因应新租客要求自动化生成报告,牵涉租户空间的玻璃幕墙、灯管、花洒等细节一一计算在化内,交楼、收楼的资料也会记录在CDE上。」
ICC的数码进程以BIM为重心,同时利用其他科技提升客户体验。近年扩张实境(AR)大行其道,朱启明指ICC管理团队引入AR协助巡逻和维修,「以往以『打钟棒』及电话巡楼,现时我们则以AR形式巡逻;设施维修亦不如以往,只要扫描环境便可输入资料,直接下单予前线人员。」此外,物联网(IoT)及人工智能亦大幅应用于ICC,例如装修单位中安装了不同感应器监测噪音及空气质素、管理团队又以人工智能辅助闭路电视运作,利用分析确保镜头有效回报问题。
ICC楼高484米,幕墙面积达12.5万平方米,惟检查外墙每每须动用吊船,工序漫长。朱启明表示团队近年与初创公司合作以无人机为外墙作电脑扫描,记录并分析外墙状况,省却不少高空工序,「我们于系统记录大厦的问题,台风过后再次扫描并以电脑对照,希望更快找出问题所在,不用动辄运用吊船。」
建筑物占全球碳排放约39%,因此绿色建筑为迈向零碳的关键一环。ICC利用数码化及物联网系统处理大数据,以智能管理系统监测用电量、温度、废物量等,又与理工大学合作分析大楼生命周期的能源用量,推动节能减排。ICC的环保表现突出,屡获殊荣,除了已取得香港绿建环评既有建筑2.0铂金评级及美国领先能源及环境认证计划铂金评级,更为全港首座获英国建筑研究院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BREEAM」认证的绿色建筑。何安诚工程师讚扬项目为香港其中一座最先进的数码化管理建筑,树立本地可持续发展的榜样。
建造业议会(议会)近年致力推广「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乐见本地公私营项目亦积极采用。香港房屋协会(房协)首个采用混凝土MiC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一期甲(洪水桥IA期)专用安置屋邨项目的资助出售房屋几近完成,早前邀请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参观实际示范楼层,了解项目的科技应用及室内装置。何安诚工程师讚扬房协以实例向业界展示MiC的优点,为推动MiC踏出重大一步。
议会一直提倡建造数码化和应用科技,为工程「提量、提速、提效、提质」。洪水桥IA期项目于总体设计阶段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法(Aerial Photogrammetry)扫瞄项目周边环境,再配合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令项目早于设计阶段已可以预计区域发展的面貌,预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估项目完成后周边的景观和可步行性等。房协团队利用多种数码化工具的综合应用,有助在设计阶段能有更全面的评估及规划。
另外,洪水桥IA期项目利用BIM结合数码监察平台,监察整个MiC制造过程。工程团队可以24小时全程实时一站式掌控每个模组安装情况、工程进度、运输情况、甚至实际到达工地的使用状况。
MiC标准化生产模式能提升建造效率以达至长远成本效益,整个洪水桥IA期项目总建筑楼面面积约15,400平方米,楼高28层,住宅占25层,共使用1,225个俗称「盒仔」的「组装合成」模组。1,225个模组共分13款,每个模组会重复使用近100次,大大节省生产资源、减低工地废料和碳排放,令上盖工程时间较传统方法节省大约10%至15%,使工程可望在约24个月内,即2024年完成。
项目设计团队在工程前期已决定项目设计将电线喉管安置于墙身内,而厨柜、洁具、饰面和冷气机亦会随单位交付,前三者更会于厂内预先安装。所有MiC组件统一在室内厂房生产能有效控制质量,提高项目管理和监督效率,当中厨房和浴室两个部分为一个房屋单位喉管最密集的地方,利用MiC于厂房完成安装比现场安装更有效率,更可以在厂房进行更详细检查,有利监管,确保成品特别是防水效果的质素。
议会不断鼓励业界使用不同科技与技术达至「提量、提速、提效、提质」。洪水桥IA期项目,部分升降机组件亦先于厂房制造再运往工场安装,大大缩短建造时间,向业界作出良好示范。房协预计未来亦会在合适的项目采用MiC建屋,当中包括古洞北发展项目的部分座数,以提高效能和品质。
议会对于推动业界使用MiC、BIM或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不同科技和设计不遗余力,希望提高建筑效率和质素,而议会亦有因应行业发展举办各种展览和培训,例如专门为各项围绕创新技术、安全设计等大师级课程,让有建筑经验的业内人士进一步装备自己,捉紧「建造业2.0」新时代的机遇。
建造业跟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利用多项创新技术以提高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并改善工作安全,提高生产力及质素。「组装合成」建筑法(MiC)日渐普遍,位于香港大学西高山的发展项目正利用此技术再突破,利用「横切」、智能运输规划平台、e-birth证书等新技术,令室内室外媲美私楼大单位的质素。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带同议会同事及香港建造学院的学生,参观了这项工程的示范单位,并获香港大学物业处处长施伟贤先生及副处长朱耀樑博士的介绍、探讨该工程的执行以及此项技术的多种优势:包括加快建造速度、增强防水功能、减少浪费、提高工作安全性
项目由四座19及20层高的学生宿舍大楼及员工宿舍大楼组成,提供过千个单位,港大对此「组装合成」技术带来多种突破性运用,不仅使得建造过程更为高效,同时也带来了其他多种优势。首先,港大采用非传统MiC直向切割,而是采用「横切割」设计,意味著模组之间的接合点变少,因此减少了外墙漏水的风险。此外,所有窗户都已在工厂内安装及完成防水测试,进一步降低外墙漏水风险。质量比传统工地安装的窗户更佳。一般直向切割的MiC,重量、墙身、室内间格都有一定的限制,但「横切割」设计能使用较少的模组,同时增加室内空间。
MiC由不同的模组拼合而成,业界往往担心可能会导致墙体过厚,继而影响实用面积。但实际上,在西高山项目中,仅限于特定区域如厨房和浴室的部分墙壁以双层墙设计,其余区域的墙壁均采用单层墙。在厨房和浴室等使用双层墙设计是因为可以让整个厨房的装修及防水层在工厂内完成,包括挂柜,背板,枱面等。由于墙壁厚度与传统建筑方式相近,所以MiC建成单位的实用面积与传统建筑方式亦相若,没有牺牲实用面积。楼底(headroom)的设计亦达到了2970毫米的净空高度,尽管以往MiC建筑可能因为运输和组装的限制使楼底显得较低,但何主席认为,今次他们确实达成了预期的尺寸,且感觉舒适、宽敞,对发展商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建筑物面对风雨的抵抗力也是评估建筑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项目选择使用预制模组令建筑结构更加坚固,没有使用螺丝,避免因螺丝松脱增加维修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耐用性,更显优势。对于建筑物的耐风性,香港大学物业处副处长朱耀樑博士表示,由于模组之间用铁板烧焊连接,使模组结构变成大楼风架的一部分,因此建筑物在强风中的晃动也会减少,进一步提高大楼的抗风能力。
朱博士也提到,他们的露台是全港首个获屋宇署审批的「外挂式露台」,零件如栏杆、地台瓦片,防水层都事先在工厂安装,结构也会在工厂测试校准, 确保准确无误,再运到工地安装。MiC建筑技术令工序可以在工厂完成,除了根据法律要求,项目更提高安全系数外,限制误差要控制在2mm以内,比传统建筑更加准绳及安全。因为露台由完全密封的铝板制成,所有的防水工程都在工厂内完成,并通过100%的测试,以确保其效果,即使是在下雨天,也不会有渗水情况,避免维修需求。模组化建筑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人员的数量,在这项模组化的建筑中将施工人数大大减少至几十人,同时更容易管理安全。「因为大部分工作都在工厂完成,这也使得施工更为安全」朱博士说。
许多人认为,模组化建筑在法定申请方面可能相当麻烦。然而,朱博士指出,现在屋宇署已经精简了模组化建筑的申请程序,申请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实际上,此项目的图则申请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只要提交充足资料,批核时间并不会比传统建筑方式长。
由于香港大部分都是人多车多,而一般的MiC模组又涉及过阔和过长问题,因此运输路线及时间需有详细安排。港大潘巍教授团队现时正跨越西高山项目研发智慧规划运输平台,用于解决MiC运输规划相关问题。该平台部分核心算法已在西高山项目得到有效验证,能促进项目团队预早计画模组在投地、设计及运输时的不同需求,从而减少对附近交融的影响。潘教授团队将继续开发完善平台各项功能,期望为政府及公众提供服务。
项目又透过吕伟生教授的研究团队研发了其他创新科技如电子化质量检测系统及流动应用平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都符合国际标准,具备潜力推广到国际巿场中应用。他们采用了云端式的区块链系统把检测数据加密。此前,这检测系统已在港大黄竹坑工程应用, 研究成果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第一代系统主要用于单一项目和使用Wi-Fi及4G系统。然而,今次2.0版本可以管理多个项目,使用5G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
港大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移动化的平台,使整个工作流程、运输安装位置,甚至进度掌握,都可以清晰看见。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收集组件温度、湿度、振动和位置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实时位置的证明,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于信息管理和展示。更重要的是,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从移动应用程序、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所有检测数据,包括上载的照片和文件、相关人士的签注等不可篡改,对每个流程的责任人具可追责性,每个环节亦可追溯。
港大希望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数码系统,达到100%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将所有的检验记录进行电子化,并期待屋宇署能认可这套系统。
朱博士又表示,港大采用了名为「e-birth cert」的系统,这个系统基于数字化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设计定制和100%可靠的质量监管。这可靠的监察系统能确保偏远的海外工厂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达到组装合成建筑模块的设计和质量需要,彻底改革了全球MiC的生产和使用,可让模组化建筑出口到世界各地。项目又将会连接Smart Estate系统,入住后会自动接驳维修管理系统,除了发生突发状况(如烟雾警报)住户和管理处会马上收到通知外,更会接驳政府机构如水务署的自动读表系统,在有可疑的用水使用量时,住户会立即收到通知。
香港大学西高山项目范畴为业界作良好示范,从高楼底的舒适设计、创新的外挂式露台、到以云端式的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物业管理系统,再用智能运输规划平台程式去计算最适合的运输路线及e-birth证书的应用,都凸显了模组化建筑的创新和效率。随著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升级,我们相信,模组化建筑将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掀起一场创新革命。
建造业界一直致力提升效率,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必占一席位,本港已试行多个先导计划,奠下稳健的根基,有望纾缓日益殷切的房屋需求。房委会辖下的「东涌99」公营房屋项目共有五座,提供4800个单位,预计2025年完工,其中一座将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建造,为全港首个以预制组件兴建而成的公营房屋。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亦到场视察,与业界交流,希望借此经验,进一步推动组装合成建筑法在港的发展。
房屋署总结构工程师(发展及建筑)王伟洪先生在活动上介绍「东涌99」时指出:「项目的第五座以L型设计,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共有十二层并涵盖四种户型,当中,由面积最小至最大的户型,需两件至四件预制组件组成。」考虑到项目的施工进度,是次项目以选取其中一幢来测试组装合成建筑法的生产、安装及成效。
是次项目总结及改善了以往组装合成的经验及技术,务求提升住宅单位的质素。王伟洪先生形容,安装立体预制组件犹如「硬碰硬」,组件之间的接驳位容易形成缝隙,有渗水的风险。因此,「东涌99」的做法是用现场浇灌混凝土将组件接驳,消除缝隙的渗漏及长期维修风险。
此外,团队亦希望将两个组件的独立墙壁结合,以减薄整体墙身厚度,于是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NAMI)合作,研发连接技术建成复合墙(composite wall),厚度与一般现场浇灌混凝土墙相若,可增加室内可用的空间及楼宇设计的灵活性。同时,也可将安装及连接组件的工序分开进行,令流程得以简化,亦减少扎铁的需要,减省现场施工的工作量。
将大而重的立体预制模组运送到工地安装,是建造「东涌99」组装合成大楼的主要挑战之一,现时本港的道路货物运输限制为阔2.5米、高4.6米,王伟洪先生说:「在这限制下,运送前需要将组件切割成多个部件,无可避免造成更多接驳位,令安装的工序更繁复。」透过与业界、运输署、建追业议会商讨后,只要申请许可证,现时大部分组件可达3米阔,可配合不同设计,更大弹性,同时配合临时改道措施,以克服本港道路狭窄的限制,才可顺利进行安装。
建造业议会作为积极推动组装合成法发展的机构,主席何安诚工程师亦有到工地视察,他称讚团队在项目上带来了重大突破。他亦关注到项目的施工速度,既然有了组装合成1.0的经验,现时能否进一步加快,将现时6个工作天内兴建一层标准楼层减少至4天?房署指出希望越快越好,所以一直与承建商保持沟通,强调一定不可以比原定的6天慢,并相信有加快的空间,会在保障工友安全及项目质素的前提下继续进步,如有实际的数据及经验会尽快与业界分享。
政府目标未来五年兴建约十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因此必须配合高效建筑。房屋署副署长梁健文先生(发展及建筑)亦表示:「不只是组装合成组件的建造厂房需要优化,物流运输、工地技术、本地工友转型,也需要互相配合,透过改善整个产业链,才可以持续提升建造效率。」
展望将来,房屋署希望继续改善工地施工流程,以三大原则为目标,即场外预制、跨工种组合的模块化以及即装即用。长远目标是做到「即装即用」,若可确切实现,做到简单易用,有望提升建筑生产力以满足香港的房屋需求。
「组装合成」建筑法可提升建筑项目的效率、质素和环保表现,在疫情期间,这些特质更显重要。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造访中建科技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亦称「亦嘉·交响悦」),了解项目如何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的优势达至高效、节能,同时建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居住空间。
北京亦庄蓝领公寓以绿色建造、智慧建造为主要特色。项目楼高9层、高32米、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提供1,810间住房,其中1,504间以MiC建造,是中建科技全程一体化建造的工程。项目大量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以预制模组装配建造,整体装配率高达92%。项目的模组更可以循环利用,压缩成本同时提升环保表现。
由于公寓项目采用MiC建造,所以建造过程中无需搭棚或进行传统混凝土浇灌、钢筋焊接等工序,减少80%建筑垃圾、节省70%用电,亦大幅降低对周遭环境的嘈音和环境污染。材料可循环利用率更达到90%,实现零材料损耗。公寓项目的装饰装修采用安装装饰面板,从而减少批荡、油漆等工序,亦可大量减少污水排放。同时,项目组件拥有可拆卸、可更换、可回收的特点,有效降低项目投入服务后的维修成本。
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于设计阶段已将环保节能纳入考虑因素,所以组件广泛采用了高性能保温隔热层、节能门窗、太阳能电池板等被动式节能措施,提升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暖气和空调的消耗,配合利可再生能源,在项目投入服务后仍可以实现建筑「零能耗」。
MiC具有建造速度更快,精度、品质更高的特点。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组单元,九成房间内的机电、管线、家俱、装饰、幕墙等都在工厂完成预制生产,运到现场直接吊运装嵌,提升速度。项目亦大量采用智慧建造技术,例如中建科技研发的全球首创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和处理箱体衔接的连接技术,现场只需10名工人配合一台塔吊机就可以于每小时完成4个箱式房屋的吊装,建造速度比传统建造提升60%,且吊装精准度可控制在五毫米之内,充分展现了MiC建筑对速度、品质及绿色建造的效益。
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志武指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采用的模组均于天津生产,模组完成后只需数小时就可以运送到现场。除了中建集成科技的生产基地外,为了加速生产亦有与其他生产基地合作;而为确保成品质素,中建集成科技亦有派员到工厂管理如物料、质量、进度和技术,同时应用先进监控平台,让统筹人员随时掌握生产进度。
与传统住宅房屋相比,北京亦庄蓝领公寓于工厂内已装配好隔温层,隔热和保温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暖气和空调的能耗。公寓的房间均设有独立洗手间,房间内设置视频对讲机、智慧电视、冷气、灯光控制、电动窗帘等智慧家居设备,为住户打造节能低碳的舒适生活。
公寓于2022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除了获得「北京市AAA级超高装配率模组化示范工程」称号外,亦勇夺全国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一等奖。为了疫情后仍可提供住宿服务,公寓增设受商务旅客欢迎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自助洗车房、公共厨房、发型屋、会客休闲区等,继续为白领、蓝领及商务住户提供优质的居所。
中国建造业数码化发展一日千里,深中通道的海底沉管隧道早前顺利合龙,背后成功之道实有赖团队将创新思维配合预制技术。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亲身前往深中通道考察,了解当中的智能台车、智能浇置装备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统,如何为这项「世纪工程」达至安全高效。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是「岛、隧、桥水下互通」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预计在2024年通车,将令深圳往寸中山的车程由原本的两小时大减至半小时。海底隧道由深圳通往西人工岛,总长度6,845米,其中的沉管段由32个管节及1个最终接头组成,长度为5,035米,更是世界上首个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海底隧道。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有多年建造沉管隧道的经验,此前亦有份建造港珠澳岛隧工程。这次迎来更大型的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陈伟彬表示:「每一个沉管隧道的工程中,都在推动组件进步和效益,来到深中通道,我们已经达到40天生产一个管节。」他又称,当中有赖工程团队经过不断实践及钻研后,创出智能台车技术。
每辆智能台车承载力达到800吨,当预制钢壳到达工厂卸驳区,200组台车会同时运行将它送到生产线的浇置区,并透过智能浇置系统浇置混凝土。系统利用大数据,能够在数秒内准确地自动定位,并且控制浇置混凝土的速度,效率较传统浇置机高,更能减少浪费混凝土。每节钢壳混凝土沉管重量达到8万吨,完成预制后会由承载力达16万吨的智能台车,运送到工厂的浅坞区,准备出运安装。沉管预制全程在工厂施工,陈伟彬总经理表示透过仔细分工,团队工多艺熟,大大提升效率及及品质,更毋须日晒雨淋,工作环境安全舒适。
深中通道蔚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多个不同团队埋首苦干多年,除了四航局贡献预制技术及不同创新工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一航局)亦从多方面协助建设,当中包括使用自家研发、有「海底3D打印机」之称的「一航津平2」,为海底隧道基础施工献一分力。「一航津平2」是自升式碎石铺设整平船,船长98.7米,宽66.3米,面积接近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一航津平2」能够做到定位、抛桩抬升、石料输送、抛石整平还有质量检测,施工全程达至一体化管理,而且抗风浪能力高,整平速度快兼精度高,三至四天就能为一个标准管节的完成整平。
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视察时,亦多次讚赏深中通道的数码化技术,特别是当中的安全智慧工地系统(Smart Site Safety System,简称4S),例如四航局为沉管预制工厂设有智能监控大厅,关键工序在萤幕上一览无遗,有效管理及确保安全。而一航局亦用上智能头盔,设有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及前置镜头,实时监测团队施工时的位置、安全及健康情况。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已于2023年6月正式合龙,而西人工岛早在2017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伶仃洋大桥亦已于2023年4月合龙,意味这项超级工程几近完成,明年通车后将可拉近大湾区距离,促进各方面发展,做到便民利民。
在建造业中,电钻、电炮、电螺丝批和切割刀等各种电动工具无可或缺。它们的效能和表现关乎建筑工人的日常工作和效率,甚至整个工地和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随著软件和数码科技的一日千里,业界积极采用新技术来解决行业痛点,提升工作水平。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喜利得(香港),与公司代表和前线员工交流,了解他们如何通过创新和数码化技术,提升建造业界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喜利得(香港)总经理梁瀚恩工程师表示:建筑不应只是讲求设计和建造,还需要关注日常工具产品的安全和生命周期(lifecycle management)。随著感应器、物联网、云端储存等技术愈来愈成熟,传统的手动工具已经逐渐被数码化工具所取代。每个数码化电动工具都结合了智慧控制系统,能够监测运作状态,防止意外发生并提供即时反馈。此外,一些工具更提供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能够客观准确地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效率和品质。
梁工程师指出公司在全球推出的NURON无线工具平台,实现了如何利用创新数码平台和数据去发挥工具最佳性能和安全性。喜利得强调design for safety,即是工具设计应将工人安全放在首要考虑。为了让工人拥有更舒适及安全的日常工具,务求将意外风险减至最低,旗下产品通过研发而大大提升了性能,当中包括减轻工具以方便操控,使用无线设计方便工人进出工地,加入主动减振技术减少传回使用者的振动,以及主动扭矩控制技术以限制钻头卡住或工具反冲造成的伤害等。活动期间,喜利得团队在展示中亲自示范了这些工具在实际操作中的效能,亦邀请了建造业议会代表参与其中。
梁工程师进一步解释如何利用数据去建立优质工具库:当回收的工具送到工具服务中心时,技术人员首先会将它们连接到数码系统上。系统具备先进的数据读取功能,能够从工具中撷取关键数据,包括使用寿命、状况等。技术人员根据参数能更准确和客观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维修、更换部件或淘汰工具。同时,系统还能够记录和追踪每个工具的检查和分析结果,建立起完整的工具数据库。对于无法再次使用的工具,技术人员会将其进行拆解,分离出可回收的备件和材料。这些备件会进行回收再利用,以供修复其他相同型号的工具使用。
另一方面,承办商可以按实际工程需要而短期借用工具,节省成本,减少购买低使用率或仅用于特定工作的工具带来的问题。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梁工程师举了启德体育园作案例,当中50%的承办商使用了公司的工具和租借平台,有大约1,800件工具在其中使用。此外,喜利得亦配合循环经济报告,提供了客观的数据和指标,让使用者了解租赁和共享工具所实现的环境效益,目前已经有500家公司使用。
喜利得分享了最近与建筑署合作的项目,分别在不同层数使用机电装备合成法和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并分析了数据,用于评估机电装备合成法在施工效率和成本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配合硬件和软件,以支持现场的即时反馈和调整。此外,公司还能计算出使用机电装备合成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碳排放减少量。
何主席讚扬了年轻从业者的努力,肯定他们推动行业数码化应用的想法和贡献,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的应用案例和实战经验来推动进步,持续利用创新科技来提升业界水平。
日渐加剧的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越显频繁,要减缓气候变迁的影响,我们需由源头入手。建造业议会(议会)一直鼓励业界积极应用创新思维及科技,协助建设香港成为具气候韧性的城市,携手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提升发电燃料供应稳定性,中华电力及港灯合作在本港建造世界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采用浮式储存再气化的大型装置,把液化天然气进行再气化再经海底管道运送到两电的发电厂。项目是香港首项同类设施,有利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发电比例,并为落实《香港气候行动蓝图 2050》中阐述的长远减碳策略发挥关键作用,支持香港实践能源转型。
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海事工程自2020年下旬展开,工程历时两年多,接收站现已正式投入运作。早前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业界代表到访位于香港西南水域的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了解团队如何克服离岸工程上遇到的重重挑战,并为香港海上工程及本港能源转型之发展写下标志性的一页。
本港土地供应紧张,难以将有关天然气设施建于邻近民居的地区,故此工程团队研究将设施选址在偏远的香港西南海域,此举不但可减少对市民的影响,设施的位置亦有利天然气运输,使天然气采购的策略更有弹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造项目包括多项主要基础设施:一个备有液化天然气卸载设备的双泊位码头、 一艘长期停泊在码头,属于目前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存容量达 263,000 立方米的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船「紫荆精神号」 (Bauhinia Spirit),以及两条海底天然气管道,分别连接接收站码头至中华电力龙鼓滩发电厂和港灯南丫发电厂的天然气接收站,可见建筑项目规模庞大,工程难度及施工安全要求都是超乎想像。再者,离岸海事工程易受风浪及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加上项目选址偏远,因此,项目团队上下必须改变工作模式,于工程船上生活,并与时间及天气竞赛以完成此前瞻的工程。
在工程开始初期,团队便遇上疫情封关,导致与内地及世界各地的人力编配、部件采购及运输基本停摆,使项目难以推进。工程团队迎难而上,破天荒在短时间内重整整个模组组装的施工选址、零件采购及运输模式,从建筑方面发挥最大的灵活性,务求工程得以尽快完成。
参观期间团队亦分享了在建设海底天然气管道时的故事—— 在计划兴建两条分别长45及18公里的海底天然气管道时,团队又在海底遇上一大「障碍」: 在计划兴建管道的水域中,海床已有不少通讯光纤电缆,令建设天然气管道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团队勇于创新,摒弃传统铺建天然气管道的方式,改以罕见的「Z」形态铺设绕过现有的光纤电缆,再次克服技术上难关。
海上工程易受环境影响,加上疫情期间内地所有组装工场及港口均实施了闭环管理,因此以预制组件建筑法建造码头结构有助质量控制,更可尽量减少海上施工工程同时加快施工流程。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以类近组装合成法(MiC)——「工厂组装、现场安装」的原理建成,成功克服海上大部分现场施工的挑战。码头的主要部件在青岛及珠海的工厂建造,并与固定装置、配件、设备、管道、船用卸料臂和塔式起重机等一并组装,再以船运的方式运往目的地安装,完成剩下的施工程序。此外,主要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出厂验收测试亦在工厂内进行,以尽量减少现场修改或更换工作,大大减少连接工程所需时间。
部分装嵌工作仍需在现场进行施工,因此工地安全亦是此海上工程十分重要的一环。工程列明严谨的安全守则、制定指标及承诺,让工人和员工可安心投入工作。除此之外,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的工程团队严谨推行「Safety 360」安全守则,培养施工团队互相协助、互相关怀的工地安全文化,每位施工人员均获发「Are You Safe」头盔,并贴上简单易明的安全标籤,鼓励团队成员时刻具备安全意识,关心自身及工作伙伴的工作环境,视工地安全为己任。
全球暖化问题日益严重,各界必须群策群力,思考新法减排减碳。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造访施耐德电气位于鲗鱼涌的Innovation Hub (创新中心),了解业界如何透过物联网、云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辅助楼宇管理,减省成本之余,更能节能减碳。
施耐德电气以「Life is On」为宗旨,期望以科技提升能源效益,全球市场部香港区主管黄凯凝介绍指公司以数码化配合电气化为发展重心,前者可协助提升效率,后者则创造低碳生活,两者结合即可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更环保更智能的未来予下一代。
数码化为建造业发展和进步关键,施耐德电气以「EcoStruxure」结合硬件和软件,为四个主要市场,包括楼宇、数据、基建和工业的客户建立综合管理平台及节能方案。业务发展及创新中心经理巫舒芹指EcoStruxure可分成三层架构,最底一层为互联互通的硬件类,如传感器等装置,可以此物联网为基础收取数据;第二层为边沿控制,以数据作即时监测,例如楼宇及能源管理系统等。最顶一层则为分析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机械学习结合数码化,为客户提供顾问服务。巫舒芹强调方案格式开放,其他公司产品同样适用于此框架。
建造及楼宇占全球近四成碳排放,于楼宇管理阶段节能减排为业界关注之处,尤其香港高楼大厦林立,如能成功节能,效果极大。施耐德电气毕业培训生洪子轩指公司的楼宇管理系统方案(EcoStruxure Building Advisor),以云端管理平台及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协助客户未雨筹谋,寻找节能机会。他指系统能一站式监察不同楼宇的状况,寻找不妥及可改善之处,定期向客户提交能源用量分析报告,计算潜在成本及列出未来解决方法。洪指出,「与其等待冷气制冷损坏才修理,何不定期、或是侦测到快要损坏时及时维修?我们会帮助客户收集不同楼宇的数据,再转化为资讯,以专业分析向客户提供前瞻意见,达致可持续的未来。」引本港其中一间大型地产商为例,团队指该地产商使用其系统每年大概可节约10-15%能源用量,而且逾八成问题可以遥距解决。
几年疫情大大改变办公室使用和规划模式,除节能方案外,施耐德电气亦有涉猎空间管理并于创新中心展出不同硬件,如先进感应器等设备于改善环境、促进福祉的作用。施耐德电气市场部主管毛沛匡指其公司的感应器安装容易,毋需拉线,连接Wi-Fi即可经软件上传数据至云端,予管理者清楚办公室人流、会议室使用状况及空气质素等资讯。除此以外,传感器可监测温度及侦测有害气体,有助预防火警。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业界如同心以数码化改革传统的楼宇及能源管理,配合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提升效率,节约能源,将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助力。
住屋问题一直是香港面对的重大议题,除了建屋数量外,一个舒适、安全、符合居民需求的「好房子」,亦是每个香港人关注的重点。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率团到访北京,参观中碳数字实验室(中碳)的「好房子」.健康人居科技实验室和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科),了解中国内地崭新的住屋设计理念和当中运用的科技。
中国建科专注设计一个多用途、智能、健康和可持续的「好房子」。他们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设计及建造房屋,缩短施工时间,有效减少建筑废料和对环境的影响。室内利用多种智能产品,例如利用应用程式可控制墙壁移动改变间隔,临时扩大起居室供招待之用,或备有智能座厕简单分析使用者的健康状态。单位设计以一条通道贯通所有空间,令用户回家「走一圈」便能处理日常起居饮食,而通道设计得开阔,确保轮椅或婴儿车有充足的使用空间,为用户多花点心思满足不同需要。
建筑总离不开人,中碳提倡以人为本的住屋设计概念,由灯光、空气洁净和住宅用途等多方向着手改善环境,针对年轻家庭、长者家庭及在家工作人士等主题,建立不同的示范单位,希望建筑设计能切合不同住户的需要。
面对少子化和高龄化的问题,中碳认为建造业亦可为此出一分力,从设计阶段已为用家作周详考虑。中碳认为年轻家庭生育与否,其中一个原因是对育儿需求的担忧,如果能降低他们的忧虑,就可鼓励他们支持政府提高生育率的政策。中碳的婴孩主题房间就参考研究,考虑到初生婴儿的呼吸速率是成人的五至八倍,所以控制空气洁净度在比成人更低的水平;又或者婴儿需要每天有12至15小时的睡眠时间,否则可能影响到中枢系统发育,所以中碳利用隔音窗帘和墙面以控制房间在音量在40分贝或以下。
另外,中碳亦考虑到长者住户有不同需求,如长者使用房间的时间普遍较长,所以会较着重舒适和安全。房间不但有常见的扶手和床底感应灯等乐龄设备,亦有远红外线治疗空间,因应长者较少户外活动及关节问题对症下药,而治疗空间中亦有音响等设备,令长者于室内亦能有娱乐活动,而非「闷」在房间。中碳表示根据《WELL 健康建筑标准》,为帮助长者在白天吸引充足阳光以有益晚上入眠,进而可以减少长者夜游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利用大面积窗户增加室内采光。中碳透过设计创造有利孩童成长、长者能安享晚年或为在家工作人士提供「工娱」场所,尽量符合不同住户要求,提升社会大众的「幸福感」,令建筑更为「贴地」。
除了室内设计外,中碳亦有楼宇外墙监察系统,利用高性价比的三轴监察仪器监察外墙异动,如果墙面剥落等异常出现,会自动传送信息至后台及报警,保障路人和住户安全。
「好房子」的建屋理念,不仅仅是追求外观的美观,更是关注居民的需求、生活质量甚至社会状况,通过科技和创新的应用,建筑业能够提供更贴心、更人性化的居住环境。参考中国最新的建屋概念,期望为香港建造业带来具启发性创新发展方式,建造出更多舒适的「好房子」,为市民建造更多安乐窝。
现代的建筑物除了实用性,更能美化城市,突出地方特色,故外观设计愈益重要。对建筑外貌起关键作用的玻璃幕墙近年发展迅速,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与业界代表到访中国建筑兴业集团(中国建筑兴业)旗下的远东幕墙(珠海)有限公司(远东幕墙),了解公司在将幕墙产品产业化以及推动低碳建筑上的成果,带领内地幕墙生产发展。
远东幕墙透过其前瞻思维及先进技术,成功实现幕墙产品的全过程自动化及数码化。在设计阶段已融入建筑信息模拟(BIM)及装配式设计(DfMA)技术,有助提升生产的简易性及安装效率。
远东将设计理念与制造过程挂勾,为实践数码化加工及自动化生产,设计团队同时建立加工资讯模型(Fabrication Information Model,FIM)配合参数化设计的应用。此数码化模型能够被机械识别及理解,属于BIM在加工方面的延伸技术。
要把幕墙的生产产业化,远东幕墙深明提升产量的必要性,故自动化生产加工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远东在珠海的生产基地引进了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先进滚弯设备,同时掌握各项材质的复杂及弯曲技术,打造出包括香港新地标The Henderson的三维曲面全玻璃幕墙设计。The Henderson项目超过六成幕墙为弧型玻璃幕墙,其中约三成为双弧幕墙或圆锥型幕墙,远东以其精湛工艺,成功生产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外墙组件。配合自动化开料及切割机器、自动化码件及窗玉加工程序等,远东幕墙拥有国内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超过60万平方米。
团队亦从品质监控方面著手,增设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三维扫瞄设备及自动化试水系统等。中国建筑兴业副总裁及远东幕墙珠海公司董事长朱敏峰先生表示自动化试水系统能够提高效率及准确性,「幕墙的预制组件体积庞大,工人搬运及翻转组件有一定困难,仅凭肉眼进行测试易有偏差,所以工厂设立了多个自动化试水系统,完成生产后便可透过系统进行自动化的试验及各方面的测试。」
另一方面,远东幕墙近年亦非常重视低碳环保建筑,以助国家达成「3060双碳目标」,即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团队积极研究开发建筑光伏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技术,赋予建筑发电功能,节省用电成本,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探索新方向。
朱敏峰指出建筑发展是由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的改革促成,组装合成建筑法属于前者,而建筑光伏一体化则对应后者。远东的BIPV有多种发电材料可供选择,对应不同需要,如追求美观或发电效益都提供两种运行方案,一为「光储直柔」,即光伏发电、直流配电、双向充电、柔性控制四项技术的统称,预计有助为建筑减碳约25%;二为「并网」,即把光伏发电系统与电力系统联系起来,继而分配该系统生产的电量。
远东除了在其生产的幕墙产品应用此技术,更改造其珠海生产基地,由工厂、实验室、员工宿舍至餐厅均加上BIPV组件,打造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朱敏峰表示远东在幕墙的低碳环保发展方面有研发设备、人员及落地的机会,欢迎香港同业一同携手发展。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双碳建筑实为世界的趋势,他认为远东幕墙在思想、决策及行动上的进步飞快,更欣赏其在将幕墙发展产业化上的努力及成果,值得香港业界学习。
根据建造业议会2023年公布的建造业人力预测报告,预计香港未来十年,建造业的每年总工程量将逾3,000亿元水平。面对庞大的工程需求,及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吸引人力投身建造业,将成为业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参观位于高铁西九龙站上盖的KIL 11262 工地,了解该项目总承建商怡辉建筑有限公司如何透过优化工地管理,吸引人才。
随著数码科技发展日趋成熟,业界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面对高铁上盖大型商业项目,团队使用专用虚拟模拟设施(V CAVE)协助其进行精准监督及预判,透过将建筑信息模拟 (BIM) 数据输入系统,驱动二维(2D)向三维 (3D)图像画面的转化,赋予工程人员1:1的沉浸式实体体验,让团队于施工前识别和消除可能之潜在冲突。听取信息模拟工程师邓晓聪讲解及示范该设备后,何安诚工程师表示讚赏,并期望及鼓励更多年青人投入有关领域钻研发展。
随著BIM的广泛应用,工地亦特设专属工作室。策划经理范永德补充道,由于项目需大量应用BIM的技术,所以这间容纳逾十人的工作室只是其中一个。
团队特别介绍其使用「组装合成法(MiC)」的办公室,从整体结构到室内设计装修,均利用「先装后嵌」的形式大大缩短工序时间,并确保设计质量、美观性及实用性。此外,空间内更配备符合不同人体工学需求的升降工作台,以及预制的迷你隔音仓,提供小组讨论、电话会议及独处思考等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减低对其他同事的影响,「以人为本」,多元高效。 何安诚工程师认同团队于环境设计的巧思,将更利提升企业的吸引力。
团队重视营造关怀及团结的文化。除提供功能齐全和精致宽敞的洗手间和淋浴间予员工使用,偌大的工地食堂,足球机、微型桌球及沙滩躺椅等一众休闲设施错落于各处,让员工午饭后或闲暇时放松身心,感受不一样的工地体验。何安诚工程师表扬团队延续为员工供应午餐及下午茶的传统,为团队合作带来正面的作用,让工友感受到公司的关怀,难能可贵。
安全主任黎锦威特别介绍于工人休息室内的电视及告示板,持续放送安全提示,时刻提醒工友保持警觉和重视工作安全。更别出心裁地于休息室内设置个人防护装备展览厅,厅内展示适用于不同工作场景的安全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反光衣、耳塞、口罩及安全鞋等,按需要免费提供予工人使用。此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监控系统和“SMART”安全头盔等人工智能技术,建筑工地可以通过提供实时监控、物体识别、预测分析和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来帮助提高安全性。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为工人创造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并减少了潜在的事故和伤害。团队主张「安全从心发,人人齐负责」(Safety in Our Hearts, We All Play A Part),也体现企业对安全文化的重视。
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扬团队的用心,秉持著「以人为本」的宗旨,从细节著手,营造关怀团结的企业文化,将是获得优秀人力资源的巨大助力,更是协助企业突围而出,领先业内的不二法则。
被誉为「深圳棚改第一村」的华富村改造项目,计划中包括高达358.1米65层超高楼层的湾区智慧广场。由承建单位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在中建三局华南公司应用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以「5日一层楼」的速度引领新一轮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突破,吸引业界注目。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带领一众业界代表前往参观,期望透过先进技术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华富村东、西旧区更新专案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人才房建设」模式。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2.6万平方米,包含回迁住宅(即安置拆迁户的房屋)、人才住房、商业、办公等,还将建成高达358.1米高的深圳市中心「新地标」— 湾区智慧广场,是深圳市重大的民生工程。
华富村旧区更新项目位于市中心,受限于场地狭小,建筑材料无法长时间堆放,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布置等都需要很高速的流动性。施工场地邻近交通主干道,施工人员需将材料运送到200多米的高空,垂直运输压力大。在建造过程中的品质监控、混凝土浇筑、工人高空的施工安全等,都有很高要求。
因此,承办商引入了高楼建设「神器」—「空中造楼机」,全名为「轻量化顶模集成平台」,由钢平台系统、动力支撑系统、模板系统、挂架系统、辅助作业系统及安全防护系统等组成。平台承载量可达240吨,有效承载面积80%。平台集成临时供水、临时供电、临时消防、照明、监控系统、混凝土机、施工电梯、工具机房配套、卫生系统以及混凝土养护系统,工人可在造楼机内进行施工。是一个集材料堆放、生产和制作的封闭式作业空间,大大节省额外所需空间。
湾区智慧广场建造工程引入的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主要构件自重800吨,承载力可达1500吨,能抵抗14级台风。造楼机通过连接楼体提前设置好的支点,实现多支点同步上升而无需分部分爬升。相比传统液压爬模,造楼机每次上升时间相比爬模快6个小时。
「空中造楼机」是一个智能化施工平台,不仅能实现塔机模架一体化及各类设备设施的支撑,还加入了智能化元素,以机器代替人手,更可让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平台全面推行工厂化作业,使工人可在平台内同时进行钢结构吊装、钢筋屈扎、混凝土浇灌,节省劳动力50%,提高生产效率30%,更可达至「五天一层楼」的惊人施工速度。
「空中造楼机」外围以蓝色幕布包裹,内部成为了封闭、安全的工作空间。团队把工作空间打造成全工厂化的作业环境,使工人于高空工作亦可与地面工作一样安全,加上平台钢结构可充当坚固的防护围挡,能有效确保工人的工作安全。
为确保有效监控,保障施工品质,平台顶模控制室内的监控系统与中建三局总部平台实时连系的。团队指出,总部作为全局工程指挥中心,管理团队都可以实时抽样监察各工地的情况,包括塔吊的运行状况及安全巡查,都可透过系统与总部即时分享,有助工程品质监控、人员管理及紧急情况应对,提供重要的即时支援,确保工程高效、高质。
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认为参加参访团获益良多,期望加强两地业界的交流,互相学习,运用自身所长携手共进,迎接新一轮建筑先进技术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
本港人口老化及房屋问题为社会两大挑战,为使老有所属,老有所养,香港房屋协会(房协)于沙田乙明邨觅地兴建长者房屋「松悦楼」。此项目为房协首项采用「钢结构组装合成建筑法」(Steel-MiC)兴建的项目,突破吊运及拥挤的工地环境限制,让长者安居乐业,颐养天年。
松悦楼项目即将竣工,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应邀参观工地,实地考察钢结构组装合成建筑法的优点。房协团队介绍指由于乙明邨落成超过40年,有见区内人口渐老,房协逐利用邨中羽毛球场新建松悦楼。项目楼高10层,提供64个面积约200平方呎的单人房单位供长者免费入住。房协项目管理总经理朱嘉莲女士指项目一举数得,「一来可让老人家于长者友善设计的单位舒适养老,二来亦可重新调配住屋资源予更多有需要人士。」
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于香港逐渐普及,项目数量逾百,松悦楼虽同样以钢结构MiC建成,但有别一般做法,以钢结构配以轻质混凝土组装合成。由于MiC依赖吊运,钢结构配以轻质混凝土重量较轻,于设计及吊运时更显灵活。房协项目管理经理韩咏诗女士指松悦楼项目除大楼地面及一楼以传统方法建造,二楼至九楼单位楼层均以MiC兴建,此八层的预制率达九成,「每个单位由两个组件合并而成,每层共八个单位,加上楼梯,一层共17件组件,连同天台机房、升降机井道、墙壁等,整个项目共有229件预制组件。」
松悦楼另一大建筑特色在于其「MiC升降机塔」,先于工厂预制升降机井道模组,再运至工地无棚安装。团队指工程难度甚高,须以建筑信息模拟(BIM)准确计算模组的钢筋位置,才能确保在组装时两件模组能顺利组合。由于升降机为项目关键一环,团队花了不少心机研究不同方案缩短安装时间,最后把部份机电配件先预装于升降机塔及机房,又于场外模拟试吊,以加快现场安装速度。
MiC以场外预制解决现场施工引伸的问题,建筑所需时间也较传统方法短。惟MiC牵涉大量吊运工序,加之工程处于民居范围,人车出入频繁,故团队特聘第三方安全顾问检视不同工序,提供意见。此外,又广邀业界人士,如职业安全健康局代表、建造业议会代表、吊运联会代表、分判商等参与风险评估工作坊,识别项目潜在风险,以动态风险评估确保工序妥当。
松悦楼专为长者而设,所有单位均附送厨柜、抽油烟机及电热水炉,而且楼层及室内设计处处见心思,例如浴室低门槛及设有趟门,方便轮椅使用者出入和使用;为免长者洗澡时错握水管,扶手亦采用黄色以兹识别。此外,各户大门外墙漆更使用不同颜色及有清晰楼层指示牌,巴马丹拿建筑师有限公司董事陈祖声先生解释指房协设有社区及长者服务部门,通过积累经验和知识,照顾长者需要,「如老人家患上认知障碍症,这里不同单位都设有不同颜色的外墙,以便住客踏出升降机后一目了然,容易辨认自己的单位。」
香港建造业一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就带领政府代表、承建商及其他业界翘楚,到访广州建筑集团(广建)了解其人才培养及创新数码科技的发展。广建连续三年登上《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在工程与建筑行业中全球排名第12位,足证它稳列全世界工程与建筑行业的第一梯队。建造业议会早前举办的「国际可持续建筑论坛暨展览2023」,亦邀请了广建的专家出席演讲,介绍他们的创新建造方式以及如何优化产业结构。
广建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龙头企业「湾区智造」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提供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及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产品研发、智能制造、装配施工、运营维护等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位于香港将军澳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双T梁及东京街组装合成项目的MiC模组都是在「湾区智造」基地生产,基地更可以为模组预制内部装潢(Mi-interior)。
「湾区智造」公司拥有工业4.0全自动化生产线,广建亦完成了「1+4」MiC全产业链布局与建设,即:新建模块化建筑研发制造中心,协同现有湾区智造预制混凝土研发制造中心,以及新建的装配式机电研发制造中心、装配式装修研发制造中心、钢筋精加工中心,目标是一年生产10,000个MiC组件。除了房屋,广建更希望将桥樑、大型蓄水池、地下综合管廊等模组化。何工程师表示香港建造业正迎来黄金十年,未来要兴建最少200,000个组装合成的单位,装配式建筑及数码化势在必行,广建将Mi无极限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香港业界借鉴。
广建为了将建筑产业更国际化,与国家住建部、建造业议会签订合作协定书,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造科技创新展示平台」;与金门建筑、华懋集团、香港大学、建造学院等香港企业机构在MiC建筑、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拟(BIM )应用、节能减碳、绿色金融、全过程谘询、产业工人培训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香港发展建设。
大湾区融合愈见紧密,广建承建的项目「明珠湾大桥」在2021年落成,通过深中通道连接深圳、珠海、中山,另一端则通过虎门大桥与东莞连接,成为重要的枢纽中心。」为确保质素,广建非常重视检测一环,于是在南沙设置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集团装配式建筑检测基地,严格检测大桥组件的钢结构、地基基础、物料抗燃程度、甚至灯光的色温及亮度。
广建亦负责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广东省中医院南沙医院工程,项目由5幢大楼组成,提供1,200个床位,总建筑面积达380,000平方米,是集医疗、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并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医医院。项目根据地域气候特点和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打造符合绿色自然、融合岭南特色的医院建筑。除此之外,建筑过程背后的科技元素亦叫人讚叹。
在施工管理上,广建设定了质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等多项指标,获得多项建筑行业奖项。广建首先要求项目做好样板引路管理,包括基础工程施工时每一根工程桩的验收过程都按照一桩一档要求做好影像资料记录;另外工程团队亦需做好样板引路管理,按照实施计划及引路管理制度,落实各个工序样板,确保与计划所预定的一致;而实体质量控制方面,团队在模板验收、钢筋绑扎、砌体施工、 底板防水、 混凝土结构实体都要做到一丝不苟。
项目亦结合虚拟实境(VR)技术等资讯科技对员工做好安全教育,包括设立「VR安全教育体验区」、制作安全教育视频等。另外,工程团队亦预先为项目制作漫游视频,以便装修程序时可以看样定版,用作参考依据。用户更可以透过VR技术变更装饰材料、调整光照效果以及实时渲染模型,提高装修看样定板效率,另外视频亦结合720度全景拍摄技术,通过实景720度合成图像,全方位还原现场装修样板间真实情况。
在科技应用上,南沙医院工程亦应用了各种技术,包括以BIM为核心,进行项目进度模拟、施工现状展示和机电BIM深化设计,以统一设计、施工进度管理及人手调动,增加工程安全及效率。由于项目需要拆除工地范围中的一座高压电塔,而电塔周边环境复杂,严重影响项目开挖进度,于是BIM团队通过三维倾斜摄影技术及三维扫描技术,结合施工模拟图,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将电塔拆除的影响降至最低。此项目去年更在第十一届「龙图杯」BIM大赛和广东省第四届BIM应用大赛获得施工组一等奖。
为便利施工进度管理,项目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记录至BIM模型,一方面作为施工管理纪录保存,另一方面亦作统计数据基础及数据分析,以便对设备进行调整,从而监控工程进度控制。最后,团队亦利用BIM技术深化设计,在医院立体建模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校对和深化,审核建筑、结构、机电、医疗专项安装等各专业图纸,在施工前解决图纸错漏问题,尽量避免因设计图问题引致重做及浪费材料的情况。广建亦搭建「智慧工地平台」,以BIM技术一体化管理进度、质量、安全,尽量将资讯可视化、线上化,有效预防和改进工程进度,例如对现场工人数量进行统计,在系统中显示每个区域、楼层、各个工序的工种类别、人员数量,以便实施人力管理,解决传统管理模式流程规范、数据纪录、责任归属、决策的问题,亦有助后续工程验收、索赔佐证、实际进度的比对。
何工程师十分欣赏广州建筑完备的产业链管理,由生产、检测、建造等皆能透过智慧科技管理,只要把握好香港面向世界的机遇,广建定能为大湾区注入新动力,为建造业开拓新纪元。
随著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广州作为内地和广东对外的商贸中心兼综合交通枢纽,与香港强强联手就能共创互惠共赢的优势。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业界代表早前到访位于广州的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及广州国际金融城,借此深化香港与内地在研发建筑技术、建造工程、开拓市场、交流培训等领域的交流,以及到访广州市建筑集团旗下的广州市设计院及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调研内地建筑研发。广州市设计院的副院长李觐先生更被获邀到议会的2023国际可持续建筑论坛暨展览担任讲者,向大家分享「绿色低碳 设计先行」的成功例子。
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投资额约31.4亿元人民币,总里程达到19.4公里,是一项规模宏大且建造技术创新的重点工程。工程中的重点技术创新包括采用「盾构管廊技术(即钻挖式隧道)」,在繁忙的交通区域和地下管线众多的区域进行施工,有效减少盾构井的数量,降低成本之余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工程还将盾构管廊始发井巧妙地改造成一个可容纳约80辆车的「地下机械停车库」,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提升城市的空间效率。
项目同时采用采光防盗吊装专用装置、节能环保自动灭火技术、消声节能通风装置等一系列绿色管廊技术,不仅提升了隧道的环保性能,同时增强其效率和安全性。此外,工程团队还运用了预制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中隔板技术,提高结构强度和防水性能。另外,工程采用的创新技术亦包括负压真空排水系统,达到「水往高处流」,有效解决传统排水系统的局限性,为城市基建领域创新的一个重要典范。
参访团亦参观了总规划面积达1.32平方公里广州国际金融城。整个金融城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高达480,000平方米,总投资额约89.4亿元,并引入了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平台,以整合工地现场的环境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功能。平台为庞大建筑信息模拟(BIM)模型建立基础,实现了现场数码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施工效率,也保障了工地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值得业界参考。项目透过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数码化管理,实现了更高效的监管和更精准的安全管理,利用「点云逆向建模」技术,将现场实际照片与点云模型结合,可评估和控制施工质量之余,长远亦对未来城市信息模型(CIM)有积极贡献。
行程的另一个重点——广州市设计院(设计院)致力研究如何提升工程运营效率。他们的研究大力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
自2007年起,设计院已率先在过百个项目中应用了BIM, 同时深入研究和实践绿色低碳建筑设计。设计院在2016年组建了绿色建筑与机电顾问中心,协助客户提升建筑的环保性能和能源效率,领航可持续发展。设计院提供包括规划、设计、审查、申报、验收、改造等阶段的绿色建筑综合服务,并已成功实现了珠海长隆海洋科学馆等300多个项目的绿色建筑认证,包括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和美国LEED金级认证。
在华南地区,一般建筑的空调制冷效能(EER)只有3.0左右,但设计院研发的「超高效空调系统」可以将EER提升至5.0以上,节能率达到40%,大大降低运营成本。系统已应用在多个商业项目中,显著提高建筑的整体能效。多年来设计院更推出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甚至是零能耗的示范建筑,透过被动式围护结构、高效照明系统、分布式光伏、超大温差水蓄冷系统等节能技术,带领业界向「碳中和」领域迈进一大步。
除了设计,建筑科研领域也不能忽视。广州市建筑集团(广建)早于1964年成立的「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科院),拥有丰富的科研创新平台和实力,近十年更完成了1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80多项省部级市级科学技术奖、拥有300多项国家专利及80多项软件著作权。
建科院致力在不同领域推动创新和技术应用,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的数码化管理、基于物联网的建设工程智能监测技术和建设工程质量智能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协助团队解决了多项管理上的挑战,例如施工人员的实时定位与统计、机械设备的进退场管理、物料的成本数据统计,以及技术和环境管理上的问题。建科院在建筑行业的点、线、面、体四方面推动建造业的「智慧数码化」。
点:透过「智慧工地可视化系统」,包括大屏幕、指挥中心和后台管理系统,打通现场的数据,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机具、物料、安全、品质、环境、进度和水电实时监管。
线:自主研发BIM轻量化平台及DfMA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平台,将作业过程数码化,推动项目管理及决策。
面:借助互联网,让政府监管部门、工程企业及项目现场的信息互通。
体:共同完成建筑的设计、采购、生产、施工与营运,形成一个具竞争力和功能强大的产业生态集群,构建数码化建造业。
大湾区是全球经济活力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更在建筑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只要各地秉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理念,汇聚优秀创新研发力量,一定可以为香港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建筑机械人的出现掀起了建造业的革命。要在传统建造模式做到提速、提效、提量不容易,无需休息、准确度高的建筑机械人的出现就正好填补人手供应的缺口。采用建筑机械人更减少工友进入高危区域工作的机会,,大大提升工地安全表现。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率领业界领袖,到佛山市参观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博智林)及中铁建设南方公司佛山二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让各人实地考察各款机械人的操作以及在智慧工地的应用。议会期后更邀请博智林参加于香港举行的「建筑机械人工作坊」,将崭新建筑机械人介绍予香港业界,了解建筑机械人如何提升生产力,助力香港建造业升级转型。
博智林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再配合建筑信息模拟(BIM)进行工作。博智林成立初期聘请超过1,000位拥有博士学历的工作人员做有关研究,令其在短短数年取得极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总裁王克成表示,自公司发展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筑机械人智能化应用与发展,不断优化以适应工地繁复的环境和施工需求,最重要是达到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率。在智能化施工人才的储备方面,博智林亦一直与各大院校保持紧密联系,实践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体系,致力培育创新人才,希望未来有更多实践智能建造的解决方案,为建筑机械人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博智林的机械人均以夺眶而出的粉红色作主色。博智林的机械人都是全自动,只要添加建筑物料后便懂自行操作,生产力更是一般前线工人的三倍。建筑工程步骤多,只要不同机械人配合便能事半功倍,参观团亦有前往住建部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的广东佛山新翼花园项目,见证一名年轻工匠同时控制三部机械人工作 ——工匠第一步以BIM找合适工序的机械人,例如派「批荡机械人」、「测量机械人」和「砌地砖机器人」去进行批荡、检测、线灰、喷油、测量等工作。除了地砖,机械人亦可以精准安装木地板,如全人手进行此工序,中间的黏贴部分可能受天气或不同前线工友的手势影响厚度,但机械人的人工智能系统,会自动调较厚度,令出来的「作品」更统一。
碧桂园集团香港及英国区域助理总裁邓沛昕指出,去年博智林的室内喷涂机械人首次进入香港青衣青康路北的公屋项目,仅用了15分钟就完成内墙及天花喷漆工序,而施工复盖率更到达95%。参观团又到博智林总部观看「外墙喷涂机械人」现场示范,前线工友如机师般,透过平板电脑控制机械人,而每次最大喷涂范围更可以复盖5.5米,每小时500平方米,减少施工现场高空工序,免却下堕风险,提升工地安全。
去年,博智林获得议会邀请,来香港参与「建筑机械人工作坊」,让业界认识机械人操作,其后议会更安排二四部机械人在屯门的工厂大厦展开维修工程,包括腻子喷涂(扇灰)机械人、测量机械人、腻子(打磨)机械人、油漆喷涂机械人。议会亦安排了参观团让业界亲身体验操作原理及效果,鼓励业界多善用创新科技,改善工地生产力及提升安全。
内地多个工地早已使用不同款式的机械人,愈大工程更愈需要采用智慧工地。参观团亦到广东省和佛山市超大型重点建设项目——中铁建设南方公司佛山二医院新院区的查看工程应用机械人情况。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26万平方米,预计设置床位1,200张,可满足日均10,000人次的门诊量,进一步优化佛山医疗资源配置。工程采用大量创新科技包括最少13种建筑机械人参与地面整平、抹平、抹光、贴砖,砂浆喷涂、测量质检等多道工序,进一步精准化控制质量。以「地面找平机器人」为例,应用后区域平整度相比传统人手施工提升95%,还可以免除第二次找平工序,可以直接铺设地砖。
即使有机械人亦要好好监察,佛山医院新区此项目设有中铁建设南方公司自主开发的建设指挥中心,在一个平台监察全国的项目,协助团队好好掌握整个兴建过程。平台专设「智慧质量」板块,以大数据集成管控和现场监控为基础,打造云平台「智能质检员」对施工质量管控全程跟踪记录,例如现场有多少工友上班,工友的资料都可以查看。板块更能实时分析关键工序部位施工情况, 例如土建的物料资料、过磅时间及重量,甚至混凝土的温度都可了如指掌。系统更会自动筛查反复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问题并予以提醒,帮助建设团队及时纠正、提升管理效率。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项目的建设指挥中心可让建筑团队充分掌握建造智能化的趋势。
随著科技的日新月异,建筑机械人的应用范围和功能也在不断扩大。未来建筑工地都可以成科技王国,以惊人的速度和精准度完成各种建筑任务,为我们带来更快、更安全、更创新的建筑体验。
随著科技的发展,建造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参观其士集团位于东莞的幕墙铝门窗厂,实地考察他们在建筑信息模拟(BIM)等科技的应用,提升建造质量和安全,同时亦交流培训和吸纳人才的意见。
.
数码化应用是建造业转型的关键,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保,同时减少成本和时间。其士向议会参访团展示他们如何利用BIM、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科技管理旗下的工程进度和监控品质。其士于东莞的厂房进行设计、建材加工及检测和项目实物示范组件,参访团当天亦了解到他们的制造流程及建造业数码化的优势。
其士集团积极推动BIM技术应用,其在东莞的设计部与香港设计团队通力合作,在工程设计阶段便善用BIM。团队可以从蓝图和电脑模型中找出未尽完善的设计加以改良,更会立体打印实物模型以辩证设计或找出建筑过程需要注意的地方,务求在设计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帮助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和业主在施工阶段进行得更顺利,减少修改费时失事。
产量和运输是影响工期的其中一环,东莞厂房就有一套自行研发的数码监控平台,由每周开料量、生产量、实时物流监测等情况都能实时掌握,确保由生产至运送至工地的过程可以流畅完成,能有效控制成本和工程进度。从细节开始利用科技支援能对产品有更快捷准确的检测,厂房接收从加工厂进行「拉弯」工序的铝材后,会利用立体扫瞄检验弧度和形状是否合乎规格,严格保持产品质量。其士代表亦有分享参与澳洲建筑项目时,因当地环保规格与香港不同遇到的困难,例如不充许使用由火力发电生产的铝料,令厂房决定选用由水力发电生产的铝料,大大降低50至60%碳足迹。考虑到长期与澳洲合作,其士决定全面采用相同标准的供应商,与外国接轨,展示香港企业有足够实力应付不同要求。
迎接建造业数码化,年青人的加入是不可或缺,企业各出奇谋吸引相关专才及培训内部人员。其士采用不少数码技术辅助生产,例如监控平台、AR和VR技术等,他们尤其渴求年轻的技术人员,其士(铝工程)副总经理梁翠敏女士就提到要吸纳年轻人入行,只谈论金钱并不足够,更重要是给予他们信心和适当的行业指导。
梁女士指出集团其中一个方向是要令年青人或行外人士了解到,现今业内有多种职位和不同职能,并不单是普遍联想的「地盘工」身份。要吸引年年青人,建造业可以透过展示现今行业应用新科技的一面,例如运用扩增实境(AR)或虚拟实境(VR)技术模拟建筑物,利用科技优势解决工程的难点,为年青人营造专业、创新及能够发挥所长的工作内容,摆脱建造业过往辛苦乏味的刻板印象。集团亦一直与国内不同学府接触,除了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省内大学外,也与四川等地有所联系,招揽工程科的毕业生。
建造业议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建造业人才培训和发展,倡导学界业界合作,提供不同层次和范畴的培训课程和资助计划,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建造业。何安诚工程师表示,建造业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行业。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认识到建造业的前景和机遇,并投入到科技创新的领域中。建造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效率,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培育和吸纳科技人才,是建造业未来发展的基石。
最后更新:2024-05-30 19: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