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香港房屋协会洪水桥IA期「组装合成」专用安置屋邨 提速提效良好示范

香港房屋协会洪水桥IA期「组装合成」专用安置屋邨 提速提效良好示范

建造业议会(议会)近年致力推广「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乐见本地公私营项目亦积极采用。香港房屋协会(房协)首个采用混凝土MiC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第一期甲(洪水桥IA期)专用安置屋邨项目的资助出售房屋几近完成,早前邀请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参观实际示范楼层,了解项目的科技应用及室内装置。何安诚工程师讚扬房协以实例向业界展示MiC的优点,为推动MiC踏出重大一步。

应用科技设计监察更全面

议会一直提倡建造数码化和应用科技,为工程「提量、提速、提效、提质」。洪水桥IA期项目于总体设计阶段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法(Aerial Photogrammetry)扫瞄项目周边环境,再配合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令项目早于设计阶段已可以预计区域发展的面貌,预测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估项目完成后周边的景观和可步行性等。房协团队利用多种数码化工具的综合应用,有助在设计阶段能有更全面的评估及规划。

另外,洪水桥IA期项目利用BIM结合数码监察平台,监察整个MiC制造过程。工程团队可以24小时全程实时一站式掌控每个模组安装情况、工程进度、运输情况、甚至实际到达工地的使用状况。

标准化生产省时减废

MiC标准化生产模式能提升建造效率以达至长远成本效益,整个洪水桥IA期项目总建筑楼面面积约15,400平方米,楼高28层,住宅占25层,共使用1,225个俗称「盒仔」的「组装合成」模组。1,225个模组共分13款,每个模组会重复使用近100次,大大节省生产资源、减低工地废料和碳排放,令上盖工程时间较传统方法节省大约10%至15%,使工程可望在约24个月内,即2024年完成。

MiC 建造出实而不华的内栊

项目设计团队在工程前期已决定项目设计将电线喉管安置于墙身内,而厨柜、洁具、饰面和冷气机亦会随单位交付,前三者更会于厂内预先安装。所有MiC组件统一在室内厂房生产能有效控制质量,提高项目管理和监督效率,当中厨房和浴室两个部分为一个房屋单位喉管最密集的地方,利用MiC于厂房完成安装比现场安装更有效率,更可以在厂房进行更详细检查,有利监管,确保成品特别是防水效果的质素。

善用MiC提速提效应付庞大建屋数量

议会不断鼓励业界使用不同科技与技术达至「提量、提速、提效、提质」。洪水桥IA期项目,部分升降机组件亦先于厂房制造再运往工场安装,大大缩短建造时间,向业界作出良好示范。房协预计未来亦会在合适的项目采用MiC建屋,当中包括古洞北发展项目的部分座数,以提高效能和品质。

议会对于推动业界使用MiC、BIM或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不同科技和设计不遗余力,希望提高建筑效率和质素,而议会亦有因应行业发展举办各种展览和培训,例如专门为各项围绕创新技术、安全设计等大师级课程,让有建筑经验的业内人士进一步装备自己,捉紧「建造业2.0」新时代的机遇。

最后更新:2024-06-04 1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