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专业融合科技 开创建造业新纪元

专业融合科技 开创建造业新纪元

都市发展一日千里,新旧日复交替,崭新的建筑物追求与环境共融,外观设计尤为重要。作为观塘区全新的地标性商业项目巧明街第240号(KTIL240)发展项目,幕墙(Façade)面积超过40万平方尺,巍巍壮观。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宁工程师、议会成员廖圣鹏工程师及唐嘉鸿工程师到访项目工地,视察承办商大师有限公司(Entasis Limited)利用建筑资讯模拟(BIM)协助解决幕墙建设的挑战,以及了解团队如何通过自行研发的数码系统及专业知识,监控、管理、提升工程效能及保障工地安全。

运用BIM迎难而上

为配合项目外观的弧形设计,幕墙玻璃元件在生产时需满足「双曲弯弧」(Double Curve)设计要求。按常规生产模式,制作元件的失败率高达50%,引致浪费,更极大降低了生产效能。

「所以我们采用三维扫描(3D Scanning),将玻璃成品的弧度参数,输入建筑资讯模拟模型(BIM Model)进行比对,如有误差可即时发现并调整。」高级项目统筹陈文浩介绍。「而且我们在进行中空玻璃(IGU)加工前,已通过上述方法将未达标的玻璃元件筛走,将耗损率从50%降至约10%。 」高级项目经理龙焯彦补充道。在3D Scanning的配合下,运用BIM 确保建造准确性,提升成品质素,减少资源折损,高效节能。

自设系统 实时追踪

组件运送涉及多重的生产、运输及安装等步骤,如何实现资讯同步,是流畅项目管理的关键。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数码供应链监测系统STAMP 及「综合数码建造方案」(IDPD) 实现「一条龙」式监管,从工厂生产、仓库运输到工地安装,均可实时追踪及监察。透过数码供应链的实时数据,随时随地了解施工进度,讯息快捷、透明。

自动化系统 高效更精准

从BIM典型版块单元开始,Entasis 利用自家研发的Entasis自动化系统(EAS),自动化生产各类型工程图纸。系统内二维构件图纸及清单等信息,亦会跟随BIM数据的变化同步呈现,有助精准采购减少浪费。善用系统构建图纸及数值代码,不但能节省时间,更能减低由于依赖人手从事重复性工作引致的误差,有利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工程质素更高和可靠。

灵活设计 提升效益 确保安全

本次项目的幕墙建造涉及大量复杂且不规则的设计,团队更利用BIM 及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特制C字形吊架,确保在吊挂重物时让重心(CG 点)保持垂直之余,巧妙地避过建筑物上凸出的防水硬件。再配以可调节的起吊孔(Lifting Hole)框架,于无需更改吊架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吊运不同尺寸的元件,创新又实用。

为提高「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 DfS),团队为柱脚安装工程特制加硬的内嵌式系条支架(Embed Tie Frame),以固定每支重超60kg的金属杆(C杆)位置,以减低注入混凝土后的惯性误差,消除需依赖工地人员现场修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既便捷又节省人力。为达致理想的平整度,Tie Frame上预留4个可调节C杆,务求在标准化工序下保留调整弹性,力臻完善,真正达致「提效」及「提速」。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团队于BIM 应用及专业领域的融合,值得同业借鋻。议会作为业界牵头人,鼓励业界效法,以科技辅助行业发展,加强建筑设计安全,提升效能,发挥专业,迎难而上。

最后更新:2024-06-04 1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