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混凝土减碳升级提速提效 数码掌控运输顾安全

混凝土减碳升级提速提效 数码掌控运输顾安全

建造业界不断寻找方法为可持续发展出一分力。由于混凝土是大部分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达8%,所以全球水泥及混凝土协会(Global Cement and Concrete Association)表明期望2050前实现净零排放。建造业议会一直致力在业界推广可持续发展,鼓励业界尝试以负碳技术达至碳中和的目标。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及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萧倩文女士去到金门其中一间混凝土配料厂参观,探讨混凝土如何升级,减碳同时提速提效,并透过数码技术掌控混凝土车司机的安全。

混凝土传感器 省时快捷够准确

要量度混凝土砖的成熟程度,传统方式多是透过压砖或打枪测试,压砖测试对建筑具破坏性之余亦制造大量废料,打枪测试对于位置及角度都有极高要求,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金门建筑四年前在英国引入一种混凝土传感器(Concrete sensor),令工程省时便捷得多,它的体积约如一粒士多啤梨般细少又轻身,直接扣在钢筋上,如常倒入混凝土,传感器便可以凭温度量侦测混凝土的成熟程度,结果亦可即时传送至手机,不用等待混凝土压砖报告才继续其他工序,混凝土传感器内的人工智能更有警示提醒混凝土成熟程度太强或太弱。去年屋宇署亦开始承认此新方式的量度结果。对比起传统压砖测试,假如一个项目需要压14000砖,混凝土传感器可以节省18吨二氧化碳,有助建筑物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管治(ESG)迈进重要一步。

将军澳日出康城其中一个建筑项目已试用混凝土传感器,如使用传统方式灌注混凝土兴建,一般需要等待160多小时,混凝土才有足够强度去进行下一个工序,但用新方式则可减少至100小时。一般工程项目平均用五天才完成一层楼,采用崭科技术后缩短至四天,以楼高23层来计,工程时间可以缩短一个月,做到真正提速提效。目前新加坡部分工程项目已经应用第三代感应器,可以量度结构有否倾斜或震荡,而且传感器可以换电池,可以长时间使用。议会成员卢李爱莲女士期望新一代传感器,可以量度钢筋锈蚀的情况,及早通知业主及物业管理处处理。Digital G总经理王鲲量先生指一个30层高的项目大约需要300粒传感器,成本只需工程造价的0.01%。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赏这项技术节省的时间及碳排放比成本更大,业界值得跟从。

转「碳」为能

工程团队去年开始采用CarbonCure技术,回收二氧化碳及加入混凝土进行矿化作用,让二氧化碳与水泥钙结合,变成碳酸钙,永久保存在混凝土当中,更可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减少5%水泥材料的应用亦可让其他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不用排到大气当中。他们于内地回收二氧化碳送至屯门厂房并储存在金属压力缸,其后再由控制室发出信号,以气体及雪的混合形态打进混凝土当中,减碳又环保。

人工智能温控混凝土

一般在厂房生产的混凝土要送去工地,都会加入冰粒以保持指定温度,没有控制冰粒的人工智能系统(Ice optimisation content )之前,工程团队都是靠经验粗糙估计每车需要多少冰,但现在可以透过系统的大数据计算,再根据当天天气及原材料的温度去计算冰粒数量,维持温度。系统会一直追踪混凝土去到工地时的状况,一立方米混凝土可以悭到25KG冰,一年可以节省超过 17,000吨冰,在品质监测及可持续发展都有明显的帮助。

控制室如心脏 掌管运输命脉

要做好ESG不能单靠一项应用,在管理运输团队方面同样重要。混凝土配料厂内的控制室是厂房的心脏地带,只要坐在控制板前,透过GPS就可侦测到混凝土车的车速及驾驶时道路限速是多少,每30秒更新一次,如发现连续超速,车内即发出警号,车队的监督员都会收到短讯或电邮通知,监督员使可以立即打电话给司机了解情况及作提醒。当工程车去到工地,控制室萤幕可以见到该车正在灌注那款混凝土、何时完成,一切都了如指掌。

人车定期检查防意外

金门建筑要求人员及车队进行定期检查,司机一年一次强制体检、有休息日、控制工时不能过长,厂房特设休息室及浴室等给司机们清洁、歇息、伸展,他们还要进行驾驶态度测试及工作坊,重温安全知识。运输车辆则需每两至三个月做煞车(Brake)系统测试,团队还会提醒司机尽量避免行驶交通黑点,多管齐下,近年意外率一直下跌,何安诚主席希望整个行业都可以参考这个实务守则。

在楼宇及结构的生命周期中,混凝土由生产、运输到使用周期都占著重要的位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相当大。建造业议会为业界推出绿色产品认证,28个产品类别中,已经有超过800多项产品已获得认证,当中超过500款更与混凝土有关。议会期望业界在采购时选择更环保的材料和产品,共同携手建设可持续未来,缔造宜居城市。

最后更新:2024-06-04 1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