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平水测量专业数码化 打好基础创造高峰

平水测量专业数码化 打好基础创造高峰

万丈高楼平地起,稳固的基础对建造业尤其重要。平水测量行业统一平水及企水,亦准确无误地定位及标示施工位置及工序,为整个建筑工程打好根基,便利其他工程施工。建造业议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合益),了解行业如何与时并进,与年轻一代利用创新数码科技及先进仪器提高准绳度,精益求精。

数码科技方便夹图拆则 开线弹墨分毫不差

议会一直鼓励业界采纳创新科技,在现今数码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响应议会工作,善用「建筑信息模拟」(BIM)等技术促进施工质素及效率。在建筑过程中,分判商会按各自的专业画出平面图显示不同工作内容如结构图、泥水图等,惟图则零碎且各自独立,难免有互不相符的地方,亦未能从平面图则中具体展示最终成品,工友如依照而施工则容易出错。

现时不少承建商遂应用BIM以改善此情况,合益董事洪声扬指BIM技术在平水测量方面大派用场,平水测量按图则在工地准确刻划或弹上墨线以说明施工位置及内容,故需十分谨慎阅读及理解图则,「利用BIM可以即时找出各张图则不相符的地方,令拆解及整合图则的『夹图』工作更方便容易。」

合益的BIM团队共有三至五人,每星期皆会收到承建商及分判商在图则上的更新。项目协调员胡振江能够熟练操作BIM,只需一至两日便能够透过BIM整合各图则抵触的地方,从而在与承建商及分判商的会议上提出,提醒相关部门改变施工方案。「BIM模型清楚显示每一楼层各工种如机电、水喉的详细资料等,亦能够让我们预视施工流程,促进我们作为平水工与其他部门的沟通。」BIM技术协助工程团队预早找出问题所在并随之解决,令平水测量行业能够以最准确的数据及资料弹出精准的墨线,大大减低实际施工时出错的机会。

BIM必为未来方向 自发应用成就专业

按政府规定,所有预算达3,000万港元以上的主要基本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必须采用BIM技术。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欣赏团队以BIM协助平水测量工作之余亦促使整项工程更顺利地进行,利己利人。洪声扬指发展BIM绝对是建造业的未来趋势,合益甚至在未有采用BIM的工程项目中主动应用,展现他们的专业态度。

团队会把平面设计图透过软件转化成立体模型,令图则可视化,方便承建商制定施工方案。项目协调员李贵豪举例,他曾在BIM模型中发现楼梯出现梯级与地面距离太多甚至净空不足的情况,遂在会议上反映,而承建商亦即场作出改动,令图则更臻完善。何安诚工程师表示团队自发建立BIM模型虽然要花费不少工夫,但对整体工程大有帮助,讚扬圑队的专业精神。

数码转型提速提效 无人机简化前期施工地

除了应用数码科技,平水测量行业亦由人手操作转型至借助高科技精密仪器工作,从根本提升专业水平。洪声扬指行业现时已广泛使用雷射平水仪、全站仪及自动墨斗等取代平水喉及手动墨斗等,利用精良仪器节省时间及金钱,提升效率。合益更应用无人机协助施工,透过航拍测量工地得出实时平面地图,并利用点云建模创建工地立体模型。照片、地图、全景图令工地情况一目了然,方便跟进工程进度之余亦能提升工序准确度。

团队成员黎镇滔负责操作无人机,他会利用此技术检验工序及控制质量,「将航拍图及设计图对比,可以分辨出模板及横樑等,再从颜色及位置等检查有否错误安装。」黎镇滔现时每一至两星期便会用无人机拍摄工地现场,所拍图像宛如可视化时间表,纪录工程变化。

平水测量以往被视为较传统的行业,惟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利用创新及数码科技打破外界对行业的既定印象,展示发展可能及空间,亦吸引年轻人入行大展拳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指议会一直推动业界创新,从而提升安全。他指合益团队对于精益求精的追求令他眼界大开,亦证明所付出的努力必有回报,他鼓励业界秉持此专业态度,共同使建造业更为进步。

最后更新:2024-06-04 1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