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发挥共同协作精神 灵活运用建筑技术

发挥共同协作精神 灵活运用建筑技术

建造业由设计阶段、兴建模式,以至物业管理,都要与时并进,将创新科技效益发至最大。由建筑署牵头的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工程就是一个好典范,项目采取「设计与建造」模式,由设计至工地设备都关顾工友。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议会成员兼屋宇署署长馀宝美女士及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先生到工地参观,检视团队如何善用崭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生产力及安全。

善用预制桁架打通南北两翼 

工程占地约17,200平方米,其中一个特色是南北翼两座大楼在8楼及14楼都有宽阔楼面贯穿,项目团队巧妙使用预制桁架(RMD Truss Box)来兴建这部分的永久结构,不用「搭架」兴建楼面,相类技术以往只应用在天桥,今次首次应用在大楼工程,大大减少高空进行的复杂工序,不但提升安全水平,更可加快上层工作,下层继续进行安装幕墙等工序。大楼一共用了19条预制桁架,各27米长,每个模组可以按实际需要配搭不同长度桁架,提升灵活性,让工匠安全地搭建楼面。桁架亦可重用在其他合适的项目,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上出一分力。

建筑设计安全 减少高空工作

将军澳入境事务处总部第一座及第二座亦会由一条34米长、240吨重的连接桥连接。为减少高空工作产生的潜在风险,项目团队选择让工匠在地下完成装嵌整座桥,再运用Stand-Jacking method托起,减少依赖流动式起重机(Mobile Crane)运送重物及相关高空工序,倍感安心。

无棚安装升降机 再显Mi无限可能

议会很高兴又有工程项目采用无棚架安装升降机技术,搭建临时工作平台来安装电梯轨道和井道其他设备,地下设置无脚手架(False Car),不用再像之前等待混凝土凝固,节省人力达一成,更可缩短工程三至四个星期。 整个工地有超过20部电梯,所以团队决定于电梯井加装临时门及中央系统,实时监察临时门的开关情况,确保安全。而大楼有25%的工序采用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以升降机大堂为例,冷气、水喉及电气都透过在工厂预先制定组件再运至工地,加快工序。值得留意是运送组件的架都配有滑轮,避免工匠搬运重物引致劳损或危险。主席何安诚工程师称讚团队极具心思,完全将装配式设计(Design for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和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融合,提速提效之外亦关顾工友安全。

JAIBOT机械人将BIM带至工地

要科技落地,单靠一人之力绝不能成事,一定要业主、顾问、承建商、分判商多方持份者通力合作才做到。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讚叹建筑署领导与各承建商协作能力强。业主支持工程中采用Hilti 的JAIBOT钻孔机械人,它将各部门不同的工程需要转化成数码指令,透过BIM让工地的钻孔机械人工作。钻度由最低2.54米至最长的5米都能轻松完成,机械人顶部亦设有防尘罩及吸尘机,可吸走99.95%由钻孔产生的尘埃,不但环保,减少高空钻孔工作亦大大提升安全。JAIBOT顶部装有3D镜头,能感应机械臂及天花之间的距离并自动调节,每天最多可以完成110个洞,比传统工序快两倍完成!风火水电各种不同行业都有钻孔,工地如何准确地钻?JAIBOT机械人钻孔后会打一个标记,方便其他工匠分辨及进行不同的安装工序。

获奖创新物料 落地应用

作为一单成功全面应用创新科技的建筑工程,物料亦不可或缺。承建商协兴建筑与科研公司合作生产高性能轻质多孔混凝土的创新胶囊技术,在2017年赢得建造业议会创新奖可持续建筑组第二名。因为它是闭合孔的多孔结构,微细气孔均匀分布,故轻身,又耐火、隔声和隔热。这个项目的地库楼梯或洗手间都采用此特别的混凝土,将来其他工程都可以此作参考,让科研落地。

防疫防中暑 惠及工友

炎炎夏日30多度高温在工地工作绝非易事,稍有不慎就有机会中暑,项目团队在工地实施不同消暑措施如派雪糕、生果及冰粒包,让前线工匠即时降温休息再开工,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在疫情下,工地更特别添置5G遥距控制喷雾消毒机械人,机械人上设有360度镜头及雷达,同事只需安坐办公室控制便可。

一个项目的成功,关顾工匠身心健康与安全是基本,科技应用亦不可或缺。建筑署署长谢昌和先生提到此工地应用了机械化、物联网、影像化管理等提升工地安全及效率,希望年轻同事不要墨守成规,「想到」就要「做到」,要有勇于创新的思维才能配合建造业2.0及工业4.0。议会定会与业界通力合作,为香港未来创新篇,进一步提升建造业的专业质素。

最后更新:2024-06-04 1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