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数码分身融入物管 可持续建筑新篇章

数码分身融入物管 可持续建筑新篇章

建造业议会一直积极推动业界支持香港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位于中环核心商业地段的地标项目 The Henderson 将可持续发展融入设计及建造,运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结合物业管理,是建造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示范。早前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带同注册专门行业承造商制度青年领袖到访The Henderson工地,了解先进科技和智能管理如何顾及用家的生活需求,在环保、宜居、物管各方面的突破。
 

从设计开始全面应用建筑信息模拟

The Henderson工地与毗邻的港铁荃湾线和港岛线相距仅约3米,所有地下发掘、打桩、岩土等工程均需步步为营,建筑过程极具挑战性。项目由设计至施工全程采用建筑信息模拟(BIM),设计团队、顾问、总承建商和专门行业承造商在策划过程中不断深化 BIM 模型,及早预视建造过程和风险,例如以三维模型定期扫瞄,识别地库的入水位和岩土结构,令地库即使深达五层亦能杜绝漏水和路陷隐患。项目的地基工程已顺利竣工,工程期间未有影响邻近的交通和商业活动。

建造团队衷诚合作迎难而上

协兴建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国亮先生形容The Henderson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项目。The Henderson 只以六根支柱支撑,其中四根需要深入地基转换层,荷重极大,而团队运用BIM 准确透视地面柱和地底桩的位置偏差,就可以精准计算转换层和地基的结构及承重。另外由于工地空间有限,但需安装大量七至九米悬臂式钢结构,为工程团队带来重大考验。团队以BIM 协助规划钢结构的施工和组装程序,清晰标示装嵌位置,协调吊运和焊接工序,并为分判商拟订详细工程图则时提供可靠依据。

The Henderson 外墙由 4,080 块玻璃组件构成,超过 1000 种不同曲面。巨型四层中空夹胶立体曲面玻璃的生产、检验、组装都接受严密监控,每一件制件须经过立体扫瞄,确保成品与组装位置均与设计一致。组件同时加入 RFID 技术,除了追踪玻璃组件的装配位置,更可即时获得幕墙玻璃的安装情况及三维数据资料,有利日后维修保养人员掌握组件的状况。

全赖整个建造团队衷诚合作,以有效的风险管理预视潜在问题及解决方案,遇到问题即时解决,迎难而上,才成功克服挑战。

「数码分身」结合物业管理 提升幸福感

The Henderson的工程除了彰显优越的设计和建筑科技,专案展示的可持续发展亦涵盖三个部分,包括如何让建筑物减排、如何改变人的行为改善碳排放和能源使用,以及业界如何配合减低建造过程的隐含碳(embodied carbon)。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地产策划(二)部高级副总经理吴树强先生强调专案利用「数码分身」(Digital Twin)结合物业管理元素,设计时已包含装配大量感测器,除了施工过程中能严密监控工程进度和质素,透过开发全新综合控制平台,收集和整合的运作资料,便利日后物业管理,缔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他们更进一步伸延此「数码分身」(Digital Twin)技术用于办公室租户,The Henderson 为香港业界首个专案推出「业主–租户–员工的ESG合作伙伴计画」(Tri-party ESG Partnership Programme),不但有利租户准备其本身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其员工亦可以直接受惠。.

此外专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顾及用家的幸福感。例如利用顶楼的太阳能板生产环保能源,驱动此项目设计专利的「太阳能幕墙降温装置」(Solar Responsive Ventilator), 以舒缓太阳的「西斜」热力;感应即时实地天气状况,以手机应用程式为室内的用家提出节能建议;设立独立出风和回风系统,减少疾病传染;在洗手间和走廊之类的干湿空间之间设置感测器,一旦侦察渗漏情况能即时识别事故位置,通知物业管理及时处理。「数码分身」亦协助订定健康生活和环保指标,无论个人生活习惯或企业的环境、社会和管治(ESG),均能借助「数码分身」获取参考资料。.

The Henderson 项目展示 BIM 在现代建筑发展的贡献,成为本港第一个荣获 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 国际殊荣的建筑项目。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对The Henderson专案集合安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宜居及幸福设计于一身以及将物业管理元素融入数位分身内,正正与议会期望在业界大力推行的方向不谋而合,是让业界参考的一个良好典范。.

最后更新:2024-06-04 1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