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供电制冷升降无所不能 Mi∞创新境界

供电制冷升降无所不能 Mi∞创新境界

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近年发展迅速,其士(建筑)有限公司敢为人先,除了以MiC技术兴建长者屋住宅楼层及升降机,更以装配式设计(DfMA)策划10个工序,包括供电及控制线路柜 (Pillar Box)、制冷系统、太阳能板等。为减少工地现场施工,其士在流浮山开设「二次组装工场」,建造业议会(CIC)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早前到访参观「二次组装工场」,了解团队如何以装配式设计提速、提量、提效、提质之余,同时借机电工程为安全及环保出力。

无棚安装「MiC升降机」 工程时间大减61天

沙田乙明邨长者屋命名为「松悦楼」,是香港房屋协会首个MiC项目,其士(建筑)是承建商亦是MiC组件生产商。大楼以两层平台及八层住宅单位组成,令团队引以为傲的其中一个元素,是结合MiC及MiMEP的升降机创新设计。「MiC升降机」主要分为机房及升降机井道,从机电设备生产图、运输以至组装,均透过建筑信息模拟(BIM)仔细规划。

建造业议会今年8月首度推出MiC大师级课程,其士助理总经理(MEP及BIM)关耀伟是学员之一。他在松悦楼项目中学以致用,在项目的升降机实践MiC。机房透过BIM设计,机房的钢结构、墙身板、地台及天花板、机电所需的预留项目等等,已预先在国内工厂生产及测试,再将机房运送到香港的二次组装场地安装摩打、限速器,以及抽风扇、电力配套、消防装置等机电设备,让工人能够在安全的平地工场装嵌机房模组,最后在工地完成安装闭路电视、冷气散热系统及接驳总电源等简单工序,提升工地安全。

团队以无棚安装为目标,设计出可因应升降机槽位置而灵活移动的路轨码,升降机井道模组在工厂完成生产后,会先送往二次组装场地组装配件及电器,做好防水保护后送往工地。工地特别设计临时工作平台,并会为升降机井道做足防水、防尘及防沙石的安全保护,才以大型吊机装嵌升降机模组,工人毋须搭棚,只需乘搭吊船,便可从井道展开接驳钢缆及机厢等工序。

数据显示,国内工厂生产部分占整项升降机工程的40%,二次组装场地可完成45%工序,若撇除机电测试,逾九成工序均在工地以外进行,更可减低高空工作等安全风险。团队亦表示若使用传统方法,整项长者屋工地现场施工约需时358天,但BIM加上MiC技术,大大节省61天,更有助减少工地废料。

融会贯通推行MiC升降机塔

先固本,再创新,得到松悦楼及不同项目的启发,团队近年积极发展装配式设计,目前已有十个创新项目正在构思或实践中。除了MiC升降机安装、MiMEP供电及控制线路柜、MiMEP走廊天花机电板、MiMEP及MiC浴室模组、MiMEP及MiC住宅单位模组、可用于四部升降机的DfMA机房、MiMEP水泵组件,更有MiC升降机塔、MiMEP制冷系统及太阳能板模组,当中制冷系统、升降机塔及太阳能板模组更备受讚赏。

MiC升降机塔现时已应用于上水及将军澳的行人天桥加装工程,其钢缆、摩打、机厢等部件在国内工厂生产,运送到工地固定后,会接驳预先装嵌的机组及安装玻璃及升降机门等部件,令现场施工时间由60天锐减至20天,减低封路、嘈音等对公众的滋扰,亦能保障工人及市民安全。何安诚工程师讚扬团队演活创新精神,他指:「项目完全是为安全及可持续发展而设计,不但做到提速、提量、提效,更减少工地步骤,将影响市民及造成污染的机会降至最低」。

发展太阳能板模组 研发NAMI新混凝土

团队另一项推动环保的设计,当属太阳能板模组。虽然此部分仍在磋商阶段,但工程人员期望以工厂流水作业形式完成组件后,再吊运到行人天桥顶部装嵌,可以有效推动环保电能至香港各区。

其士团队在机电工程以外,同时积极与合作伙伴NAMI研究适合香港市场需要的MiC技术。松悦楼项目住宅单位采用混合式「组装合成法」系统(Hybrid-MiC),以钢结构MiC配合新建筑物料「高强度轻质混凝土」。这款NAMI混凝土利用纳米技术缩小及令气孔平均分散,并减少重量至一般混凝土的60%,但仍然能够保持与一般混凝土同等的坚固程度,令一般墙壁单点载荷力达120公斤,长者入住后家具布置不受限制。建造业议会一直鼓励业界以科技为先,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期望是次项目能启发后来者,以融入安全及宜居元素为使命,助香港成为宜居城市。

最后更新:2024-06-04 09:4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