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天空方为尽 崭新R.I.S.E.技术体现Mi∞无限可能

天空方为尽 崭新R.I.S.E.技术体现Mi∞无限可能

香港土地需求庞大,摩天大厦越来越多,升降机已经成为大部份建筑物不可或缺的部份。升降机尤如建筑物的主轴,现今的安装技术亦像大厦般不断更上一层楼。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连同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到访了被列入「太古坊重建计划」中的太古坊二座工地,特别视察使用了多重崭新技术建成的电梯系统,以及了解更多机械科技在工地使用的情况,探讨如何带领行业走得更前、更安全。

无棚安装 工地安康

太古坊二座的电梯槽由怡和迅达集团负责,采用了无棚安装技术(Scaffoldless Lift Installation Method,简称SLIM)。有别于传统建造方式,SLIM技术容许工程人员在无需搭棚的情况下为电梯槽安装相应轨道零件,透过在特定楼层的电梯门前搭建延伸平台,直接安装吊索零件(hoisting rope)及支撑横樑(hoisting beam),配合已预先安装于电梯井底(lift pit)的吊船以悬吊方式逐层安装导轨(guide rail)、导轨支架(guide rail bracket)以及楼层外门(landing door),逐步将整个结构安装工序延伸至顶层升降机房。

机电装备合成法加快安装速度

在另一承建商协兴的协助下,工程人员可以将已经预先组装的重型摩打吊运到顶层安装,比传统安装方式更快更安全。项目中共有11部高速电梯运用了此技术,减省了为这栋约200米高的大厦安装棚架及拆卸的时间,提高生产力之余亦减少高空工作的风险,提高施工效率。怡和迅达集团更采用预埋式坑槽(Cast in Channel)方法,不须像传统方式般钻洞,只需拉开胶条再钻上螺丝,可以大大减低井道安装时的嘈音和尘埃。

怡和迅达集团行政总裁陈豪贤先生相信机械及先进建筑科技有助达到工地零意外,并在参观期间分享了将会于香港另一项目首次使用的机械升降机安装系统(Robotic Installation System for Elevators,简称R.I.S.E.)。机械人可以沿著导轨移动,一边探测墙面一边在相对应位置进行钻孔工序及安装固定螺栓。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运用机械人可以大大提升生产力及减少施工时间,减低工人在电梯槽工作的风险及机会,效益最少可增加三成。

从工友角度出发 营造更安全工作环境

协兴建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项目经理罗浩钧先生指出管理层需要预视工程中比较高风险的项目,并透过现有科技尽量取代有关项目,避免工友于施工时暴露在潜在风险当中,令工友平安工作,成品亦更加准确。

太古坊二座工地采用了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透过在地面预先组装驱动电动机(drive motor)、横樑及楼板,并吊运至天面再与主楼进行接合安装,可以在升降机房完成装潢前预先安装,节省沟通及搬运电动机的时间。大楼办公室位置约有70%的机电装备都运用了机电装备合成法,减少了现场安装及工地垃圾,同时提升品质控制,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前瞻性的参考价值。

另外,为了保障前线工友安全,承建商团队应用创新科技,安排工友使用附设头灯以及温度心跳传感器的智能安全帽,并配合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多角度遥距监察工友的身体状况及实时位置。在异常情况下系统能即时透过物联网(IoT)通知有关人员,一来加强工地人员沟通及应变能力,亦可保障工地人员安全。

上下一心 齐心事成

太古集团项目总经理黄若兰女士指不论发展商、承建商或服务供应商,各业界持份者都应齐心合作提升效率及工地安全。透过加强沟通,在工程开始前预先计划整个施工流程,并与承建商及顾问探索运用创新科技的可能性。是次工程项目可以体验到工程利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的重要性,为整个工程供应链由设计施工至营运提升效率等好处,加强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及协作能力,简化施工流程。在设计及建造多花时间心思,好处在未来几十年的营运亦能显现出来。

承建商团队在今次项目亦与多间本地初创公司合作,于电梯槽利用三维扫瞄(3D scanning)技术,在施工期间检测电梯槽的施工质素,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另外,工程人员可以好似飞机师一样遥控外墙清洁机械人进行外墙试水工作,免却工友于大厦外墙使用吊船的风险。

创新科技 落地应用

承建商亦采用了香港理工大学最新研发的自我清洁及杀菌涂层(self-cleaning and anti-virus coating),技术运用三维扫瞄为涂层使用的地方订制特定尺寸,并于两天内列印及直接把涂层套用在经常有共同接触的位置如饮水机、入闸系统等地方,为工地抗疫提供一个新方法。

有赖技术供应商背后研发团队的努力,建造技术不断创新,透过业界大胆应用和挑战,证明创新科技对建造安全及生产力的可塑性。

创新及科技基金 惠及业界上下

科技使人进步,议会成员陈剑光先生表示只要业界大力支持推动新科技,工友的安全必定得到更好的保障。议会为了推广及鼓励创新科技应用,于2018年成立了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CITF),旨在能够促进生产力、提高建造质素、改善工地安全及提升环保效益,申请者可以就6个不同范畴申请资助,以用作建筑科技技术应用或技术人材培训,截至今年4月底,基金已经批出多于6亿的资助予2,400多个申请个案。

无论是工地安全或是建筑科技应用,大家其实只要愿意踏出第一步,无限可能伴随而至,建造业将会一起迎接更光辉的未来。

最后更新:2024-06-04 09: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