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践「生命第一」,必需多管齐下,除了经常保持警觉,科技先行亦能事半功倍。将军澳海水化淡厂是「建造业2.0」工程项目之一,目的是为香港在不受气候变化影响下提供可靠和充足的饮用水。项目除了实施高成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更积极运用创新数码技术,推动灵活应用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及人工智能系统,以达到有效收集工地纪录、监察工程进度及调配人员等目标。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水务署署长卢国华先生、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及建造安全专责委员会主席彭一邦博士工程师于五月下旬到访该工地,了解团队如何利用创新科技辨识工地风险及实施安全措施,同时正式启动「生命第一」2022安全推广活动,持续向建造业界推广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在别具意义。
一个项目由设计开始便应该要加入安全考量,避免意外发生,而装配式设计(DfMA)及建筑信息模拟(BIM)便大派用场。此项目采用的逆渗透海水化淡技术(Reverse Osmosis (RO)),海水在高压下通过逆渗透膜去分离水中的盐份,从而有效地将海水转化为符合《香港食水标准》的食水,今年第一季率先建成的逆渗透净化大楼,建造时正是采用了DfMA,安排重达80吨的主座RO滤水管先于上海的工厂制造及组装,整座组件再经由海路送到广州再转运至将军澳海岸。工地现场配合吊运流程数码系统作装嵌,因此主座装嵌前,团队进行了两次预演,大大节省整项工程所需的时间,更避免现场施工的风险。
由于整个过程涉及大量的吊运和运输工作,团队特别使用了起重机械及起重装置管理系统(LALG Management System),所有组件均印有二维码(QR code),前线工友只需要扫瞄二维码,就可以即时取得相关机械/装置资讯。简单的设计结合科技,提升前线工作效率之余,协助沟通同时减低误会,有助提高团队士气。当工地运用不同科技,共通数据环境(Common Data Environment)尤其重要,例如此工程设计利用BIM完成,施工过程同时结合虚拟实景(AR)技术,只要工程人员员以平板电脑将现场实境与设计立体模型连结,便能监测工地现场是否跟设计一样,前线人员不用「翻手」再做,减少不必要的磨擦。
海水化淡厂采取「设计、兴建及营运」(Design, Build & Operate)模式,团队应用多项智能装置,包括无人驾驶潜艇及飞行器、智能镜头、起重机械及起重装置管理系统(LALG Management System)、物联网感应系统(IoT sensors)、全球定位系统(GNSS)、人员管理系统等等。工地大幅运用安全智慧(Smart safety)概念,利用各项科技装置增加设施及周边环境检测的次数,减少由环境因素如台风、暴雨而产生的工作风险,并有效监察工友是否正确配戴安全装备和遵守安全指引,即时联络工友及作出改善指引。
走进「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行政大楼,见到墙上大大小小的萤幕显示工地运作的实时数据。左边大萤幕的资料可供核对工友出勤情况及环境数据,另一边大萤幕就透过闭路电视实时监察工地,确认工作中的工友已配戴好安全装备。只需一个「安全中央管理平台」(Centralised Safety Platform),便可将工地多个智能监测装置系统连系,使日常管理变得更有效快捷,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实践「安全智慧工地」理念,达至「零意外」目标。
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工务)刘俊杰工程师于2022「生命第一」启动典礼致辞表示工友的报酬是用智慧和劳力换取,绝非生命,建造业界各持份者应齐心推广「人人有责」的安全文化,工作时确保自己及至他人的安全,成就可持续发展的建造业。
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致辞时亦强调,业主、顾问公司、承建商和发展商于计划项目之初应进行安全及风险评估,他强调安全需要实践,不可流于形式和表面;工友则要有警觉性,紧记不要搏,「生命第一 对危险说不 人人有责 各司其职」,整个建造业界各单位均实切地履行职责,工地安全自然水到渠成。
团队不但善用科技用于设计、兴建及营运,更设立了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及VR安全体验馆,所有工友于入职时必须参与一小时的训练及通过相关测验。培训中心和体验馆内特设多项虚拟实景(VR)的安全体验和教学,包括设备认知教学、环境急救实操教学、安全帽撞击体验、火灾消防实操教学等等,将安全概念以VR技术实现工友眼前,实行体验式学习 提高训练成效 ,霎时当头捧喝的感觉有效提醒前线工友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简单的安全措施有效防止严重意外,让所有在工地工作的人时刻紧记亦实践「生命第一」!
最后更新:2024-06-04 09: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