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业界精英齐集建造学院 宣扬工地安全人人有责

业界精英齐集建造学院 宣扬工地安全人人有责

保障工地安全为建造业首要大事,建造业议会(议会)一直致力建立业界安全文化,提升从业安全触觉,从而减低意外机会。过去十年,本港每千名建造业工人的工业意外率,由2010年 前的52.1,十年间下降至2020年的26.1,情况已大幅改善。工业意外无人欲见,往事虽往但来者可追,议会鼓励业界为不幸离世工友举行默哀悼念活动,展现关爱并从中学习,实践「生命第一」的精神。

今年四、五月业界不幸发生三宗建造业致命事故,香港建造学院(学院)5月的默哀会,请来政府、总承建商及不同的业界代表出席,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方学诚先生、议会建造安全专责委员会主席彭一邦博士工程师、协兴建筑董事总经理朱达慈先生及天和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兼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曾灯发先生到访九龙湾院校,从各岗位、多角度向学员讲述安全信息,并与后辈分享经验,勉励一众学员他日投身职场,为己为人均须肩起安全重责,齐向危险说不。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长:将安全植根工友DNA 缔造「零意外」工地

工业意外伤在工人身,痛在至亲心,土木工程拓展署方学诚署长分享指每位职工背后皆有家庭,工人施工前要三思而后行,避免意外;他又表示未来为香港建造业黄金期,期望一众学员能把安全意识植根于心。方署长指出:「未来为建造业黄金期,香港将开展很多基建项目,你们将成为业界中流砥柱。香港很多工地由开工至竣工旨为『零意外』,不难做到,期望工地安全能植根于大家的DNA,未来投身工地时能看顾自己,看顾身边人。」

建造安全专责委员会:生命第一 向危险说不

彭一邦博士工程师训勉学员必要实践「工地安全、人人有责」格言,不能流于口号。他说:「大部分公司非常紧张安全议题,你愿意提出问题,上司定会检视。」他强调处于工地,人人各司其职,管理者有责任评估风险,前线工友也须了解现场危险,互相合作,切忌各家自扫门前雪,「自己要对安全负责、对家人、对工友都有责任,发现潜在危险别抱不关我事、怕麻烦的心态。」彭博士工程师重申生命永远置于首位,提醒学员勿为赶工妄顾安全,并主动检讨安全问题。

总承建商:代入前线工人想法 思考危险之处

意外虽为意料之外,但事在人为,从业如跟随程序,重视安全,意外尽可避免。协兴建筑董事总经理朱达慈先生叮嘱学员将来均能够成为工地的管理人员,日后工作时不能只顾进度,教导他们须代入前线工人工序,思考危险之处,提前计划避险。朱先生指:「管理人员要先行一步,兼顾全局,因为意外不单影响一条生命,背后更是一个家庭。」相信工作与生命之间,大家都懂得选择。

扎铁商会会长:了解工地环境 养足精神上班

拥40多年前线经验的香港建筑扎铁商会荣誉会长曾灯发先生提醒学生切勿只顾「炒散」,「出意外其中一个原因是不够了解地盘工地环境,东南西北都未分得清。」他寄语学员工作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而且要打好基础,扩阔视野。

当日默哀环节后,学院安全训练讲师与学生为每宗意外作分析检讨,提醒学生须从「人、机、物、环境、时间」等因素检视工地安全风险,施工前务必要制订安全措施,透过安全讲解教导前线工友,施工时亦要定时巡视检查,并由合资格人士监督。导师再三教导学员要多问多研究,如预视危险必要寻求协助,向上司反映风险,妥善解决问题后才复工,以策安全。

议会素以促进业界安全意识为己任,除透过出版刊物、拍摄短片教育从业安全意识及守则,又举办不同安全训练课程,向工友灌输确保安全的重要。回顾早前三宗致命意外皆涉及高空人体下堕,议会除教育外,议会亦积极推动业界应用新科技,减低意外机会,例如「组装合成」建筑法(MiC)中大部分工序皆于工厂内地盘外完成,工人毋须长期于高空工作,降低风险。议会期望能多管齐下,宣扬「生命第一」的概念,与业界携手达致「工地零意外」的未来。

最后更新:2024-06-04 0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