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建造业议会 - CIC
「造楼神器」协建「棚改第一村 」 先进技术推动安全高效

「造楼神器」协建「棚改第一村 」 先进技术推动安全高效

被誉为「深圳棚改第一村」的华富村改造项目,计划中包括高达358.1米65层超高楼层的湾区智慧广场。由承建单位中建三局自主研发,在中建三局华南公司应用的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以「5日一层楼」的速度引领新一轮超高层建筑技术的突破,吸引业界注目。建造业议会主席何安诚工程师联同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带领一众业界代表前往参观,期望透过先进技术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利用「造楼机」克服施工挑战

华富村东、西旧区更新专案采取「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安置房建设+人才房建设」模式。项目总建筑面积将达到42.6万平方米,包含回迁住宅(即安置拆迁户的房屋)、人才住房、商业、办公等,还将建成高达358.1米高的深圳市中心「新地标」— 湾区智慧广场,是深圳市重大的民生工程。

华富村旧区更新项目位于市中心,受限于场地狭小,建筑材料无法长时间堆放,施工人员、建筑材料布置等都需要很高速的流动性。施工场地邻近交通主干道,施工人员需将材料运送到200多米的高空,垂直运输压力大。在建造过程中的品质监控、混凝土浇筑、工人高空的施工安全等,都有很高要求。

因此,承办商引入了高楼建设「神器」—「空中造楼机」,全名为「轻量化顶模集成平台」,由钢平台系统、动力支撑系统、模板系统、挂架系统、辅助作业系统及安全防护系统等组成。平台承载量可达240吨,有效承载面积80%。平台集成临时供水、临时供电、临时消防、照明、监控系统、混凝土机、施工电梯、工具机房配套、卫生系统以及混凝土养护系统,工人可在造楼机内进行施工。是一个集材料堆放、生产和制作的封闭式作业空间,大大节省额外所需空间。

减少人力 提升效能

湾区智慧广场建造工程引入的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主要构件自重800吨,承载力可达1500吨,能抵抗14级台风。造楼机通过连接楼体提前设置好的支点,实现多支点同步上升而无需分部分爬升。相比传统液压爬模,造楼机每次上升时间相比爬模快6个小时。

「空中造楼机」是一个智能化施工平台,不仅能实现塔机模架一体化及各类设备设施的支撑,还加入了智能化元素,以机器代替人手,更可让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步施工。平台全面推行工厂化作业,使工人可在平台内同时进行钢结构吊装、钢筋屈扎、混凝土浇灌,节省劳动力50%,提高生产效率30%,更可达至「五天一层楼」的惊人施工速度。

全封闭作业环境 保障施工安全

「空中造楼机」外围以蓝色幕布包裹,内部成为了封闭、安全的工作空间。团队把工作空间打造成全工厂化的作业环境,使工人于高空工作亦可与地面工作一样安全,加上平台钢结构可充当坚固的防护围挡,能有效确保工人的工作安全。

实时监控平台 人员交流无远弗届

为确保有效监控,保障施工品质,平台顶模控制室内的监控系统与中建三局总部平台实时连系的。团队指出,总部作为全局工程指挥中心,管理团队都可以实时抽样监察各工地的情况,包括塔吊的运行状况及安全巡查,都可透过系统与总部即时分享,有助工程品质监控、人员管理及紧急情况应对,提供重要的即时支援,确保工程高效、高质。

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寕工程师认为参加参访团获益良多,期望加强两地业界的交流,互相学习,运用自身所长携手共进,迎接新一轮建筑先进技术发展带来的宝贵机遇。

最后更新:2024-05-31 19: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