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业前景明朗,但仍有不少老问题急待改善,包括高昂建造成本、低生产力及技术工人老龄化等。何安诚主席表示:「议会在过去数年已定下一系列重点工作及目标,并开展了稳固基础,未来我会在三个大方向上再努力推进。首先是加快建造业改革,包括推动工厂工业化(Offsite),在工厂进行各种模块化生产;综合装配组装建筑法(Multi-trade Integration),将各模组、机电装修整合;以及砌积木建筑法(Plug & Play),将这些模组运到现场快速装嵌。」
利用「组装合成」建筑法(MiC)、装配式设计(DfMA)及机电装备合成法(MiMEP)等组装式技术,将大部分工序及室内装修在工厂完成,可以减少工地施工及高空工作,有效缩短施工期,提升生产力、品质、安全及环保。何主席续表示,早前第五波疫情严峻,特区政府利用MiC及「预制组合屋」,在一个月内极速建成六个社区隔离设施合共二万个床位,就是最好例子。未来十年政府将兴建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若以MiC兴建40层或以上公屋为例,施工期可以缩短一年或以上,有助加快市民上楼的时间,造福数以百万港人。
第二是要加快建造业数码转型,议会在去年订立《建造业数码化路线图》,目标在2026年内所有超过三亿元的工程,必须使用建筑信息模拟(BIM)和共通数据环境(CDE)平台,以及在工地使用数码工程监督系统(DWSS)等。何主席指出:「香港朝着智慧城市发展,建造工程需要加强应用数码管理,以提升工程效率和安全。特区政府在2018年拨款10亿元成立『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CITF),支持本港建造业采用创新建筑科技及相关人才培训,业界反应热烈,议会至今已批出近六亿元资助额。今年《财政预算案》再注资12亿元予CITF,相信可以鼓励更多中小型承建商在工地使用新技术、新机械,有助科技应用更快落地。 」
要应对未来庞大的工程量,建造业需要好人才储备,以科技提升专业、安全及工地环境,改善建造业形象,才可以吸引更多年青人入行。何主席强调:「我十分重视工地安全,意外一宗也嫌多,第三个目标将会是加强建造业安全方面的工作。由上月起,我联同议会成员及管理层走访不同大型工地,了解工程团队积极应用科技提升安全及效益,再与业界分享资讯,让其他承建商参考借镜。」
何主席称,提升安全文化,需要业界所有持份者一起努力,将「生命第一,人人有责,各司其职」信念铭记在心,才可以做到最好。业主拣选承建商时,不应只著眼价格,要考虑其过往安全表现及工程品质;顾问公司在设计阶段做好「建筑设计安全」(Design for Safety)规划;分包商做好风险评估、监管安全方案;前线工人要提高警觉,见到不安全要立刻出声,要对危险说不!
在疫情下有赖建造业界守望相助──供应商及承建商全力应用新科技,前线工友火速完工,政府部门和各方机构快速协作、无缝交接,才可以令隔离设施尽早投入服务。这种「狮子山精神」启迪何主席新思维,「建造业要成功改革,不能只靠个别企业或专业努力,是要整个行业由上而下一齐改变心态、一齐改变文化才有用。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政纲内提出在公营房屋广泛运用创新科技,缩短市民上楼时间;发展北区都会区、明日大屿,增加土地供应;以基建振兴经济,包括加强与深圳和大湾区的基建对接等要点;正是建筑人的美好愿景。期待议会、建造业界和新一届领导班子一起携手,将香港构建成宜居、宜业、保育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不断进步,崭新项目为行业带来不少机遇及挑战。今年是建造业议会成立15周年的重要里程碑,议会将于年底分别举办「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暨建造业议会15周年展览」及「建造创新博览会」等大型志庆活动,回顾过去建造业的发展及为香港创出的辉煌成就,并展现创新建筑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结合建造业界砥砺前进、建造创新的目标,一起为建造业开拓更美好未来。
最后更新:2022-05-11 1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