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业议会(议会)作为本港法定机构,致力成为业界与大湾区的沟通桥樑,除设立「建造业议会广东办事处」(广东办事处)及「建造业议会大湾区建造拓展平台」(大湾区建造拓展平台)外,议会上月亦多次率团考察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先进建造企业,探讨双方紧密合作的机会。
自年初全面开关,议会密锣紧鼓推行多项大湾区相关工作,包括设立广东办事处。此办事处专责大湾区内业界的交流活动,包括技术考察、工作坊、研讨会、商务交流及配对会议;议会亦于网上设立「大湾区建造拓展平台」,吸引逾200间建造企业登记使用,该平台拥有完整资料库,让香港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建造企业互相认识,在人才、技术和供应链上建立业务联系。
议会建造业营商专责委员会主席潘乐祺工程师表示:「议会透过设立联系机构,塑造成为建造业界的『贸发局』,举办多元化的项目及供应链对接活动,促进大湾区内的建造贸易。同时,议会亦与中联办合作,开办为建造业界年青人才、高级管理层、CEO及专业人士而设的国情班,巩固他们对国情及大湾区的认知。」此外,议会邀请大湾区建造业界,参与今年11月举办的「建造业可持续发展大奖」、主题展会及国际论坛,进一步加强区域交流及合作。
近月议会举办「大湾区高效建筑参访团」,考察MiC项目及其他建筑项目的成功例子,让业界更了解大湾区高效建筑供应链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体验各项数码化及自动化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
本港房屋供应需「提量、提速、提效、提质」,应用「组装合成」建筑法是解决房屋问题的一个途径,潘主席指:「业界可于大湾区寻找能够配合建屋目标的创新科技及资源,例如建筑机械人、人工智能、环保物料等,其中MiC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大湾区内有超过100间MiC供应商,对推动香港广泛采用此高效建筑技术有很大帮助。」
香港积极向高效建筑发展,潘主席认为本地可借助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优势及资源,开拓产业,「未来香港有大量房屋承造需求,大湾区内有大量先进的MiC加工厂及建造基地,两者可以互相结合,创造MiC产业生态圈。」
香港建造业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机会领域广阔,例如推动可持续建筑及绿色金融等。议会早年已推出「碳评估工具」(Carbon Assessment Tool, CAT),供业界评估建筑项目的碳排放量。潘主席表示:「随着中国朝向2060年实现碳中和,绿色建筑不单是履行社会责任,亦会衍生新的商机。金融机构可按CAT的标准,向各建筑项目发放绿色融资,长远推动可持续建筑发展。议会希望将CAT推广至大湾区其他城市,让更多企业使用这些绿色金融资源。」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更可利用优势协助大湾区内的企业与世界接轨,潘主席续指,「政府在青衣预留3公顷土地,兴建先进建造业产业大楼;财政预算案亦提出成立建筑研发及测试中心。我们希望内地的建筑产品,通过香港测试中心取得国际标准及认证,继而输出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及东盟国家。」
除商贸合作外,议会亦筹备「建造业青年大湾区交流计划」,培育年轻建造人才。议会青年事务委员会将组织交流团,鼓励年轻人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参观MiC工厂及建造科技企业等,认识前海、南沙的最新发展。潘主席表示:「其实大湾区有许多新发展、新科技,例如腾讯、华为等龙头企业都在这里设办公室。计划将带领年青人到内地,除了认识国情及祖国的发展外,亦希望提升他们对创新建造科技的兴趣,加入这个充满前景的行业。」
议会将于今年7月举办「建造业青年大湾区交流计划」,计划一方面带领有意加入建造业的年青人认识本地业界实况,亦会组织交流团到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考察,实地参观厂房和拜访建造科技企业,了解建造业发展。详情可参阅计划网站:https://www.hkic.edu.hk/sch/greaterbayareaexchange
最后更新:2023-05-10 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