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宜居的環境帶來美好生活,值得我們同心追求。特區政府去年10月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的願景,表示香港將會致力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減碳的三個關鍵領域之一是廢棄物處理,而四大減碳策略之一的「節能綠建」亦與建造業息息相關。
全面的廢物管理為工程項目帶來的效益甚多。首先,避免使用、處理及貯存過程損毀而造成的浪費,降低運輸和處理廢物的開支,減省成本。此外,廢物減量降低廢物佔用堆填區的空間,減少對環境影響。減低場內工作量會使工地較為整潔,減少衍生的衛生問題,提升工業安全。
議會建議所有項目均應在規劃及設計階段制訂減廢計劃,使用「建築信息模擬」(BIM)及「綜合數碼共用平台」 (CDE) 亦會有助籌備相關工作。妥善的廢物管理計劃,應該包括以下要點:主要減量的廢物類別、目標、計劃、廢物處置程序、監察及審查、表現指標等。業界宜把廢物管理納入建築生命週期各個階段,招標時若已經要求減廢計劃書和顧及綠色採購原則,並善用誘因鼓勵合作伙伴減廢,發揮協同效應,成效將會更為顯著。
在工程進行期間選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儘量把工序轉移至可控度較高的工廠內進行,不單減低人力成本,也是減廢的方法。節能減廢的設計、工具和儀器,例如:混凝土感測器、混凝土斗、中水重用及循環再用水系統等,也宜廣泛採用。
完成施工後,經過適合分類和處理的廢料可轉化成建材。「建築廢料」其實不用全部作廢或棄置,它們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相當大部份可以重用或者轉為再生物料。採購其他建築項目的剩餘建材既可減廢,又可減少購買新建材的物料費,從環保與經濟角度看,買賣雙方均能共贏。
本地業界絕對有能力建設配備轉廢為能設施的建築物。轉廢為能是指使用技術把廢物的能量轉化為熱能或電能的處理過程。以建造業零碳天地的設計為例,它採用可再生能源就地發電,安裝太陽能光伏板和利用廢棄食油煉成的生物柴油發電,產出可再生能源,並輸出剩餘能源以抵銷其建築過程和主要結構材料的內含碳。
T · PARK(源 · 區)是另一座集休閒、教育和自然生態項目的綜合設施。它配備廢物處理設施,採用高端的焚化技術,以熱能處理污泥。它設有兩座廠房,合共 4 個焚化爐,每天可以處理高達 2,000 公噸污泥,把污泥變成灰燼及殘餘物,令污泥的體積大減九成,大幅減低堆填區的廢物量及負荷,減少每年約 24 萬公噸的温室氣體排放。
這些轉廢為能的設計和技術,已經超越「零碳建築」的觀念,業界可從中汲取靈感及經驗。這兩座建築設計別有特色,環境優美怡人,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也是與親友結伴消閑的好去處。遊覽時,還可順道認識轉廢為能設施的優點,協助宣揚「全民減廢」的信息。
高科技能夠讓新建築物減廢,保養及維修既有建築物也是減廢的辦法。議會在上個月的「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邀得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工程師分享他對市區重建的真知灼見。韋工程師提到市建局正積極鼓勵延長樓宇的可使用年期,減慢市區老化。此舉具有多重意義,不但提升舊樓居民的生活水平,亦直接減少建築廢物及相關廢物,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絕大幫助。
「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工具)是協助業界訂立減碳目標的工具,以評估香港建築物和基礎設施從開採原材料到施工結束的碳排放,費用全免。直至現在,共有超過300個公營及和私營項目採用。
工具由200多名跨界別的專家團隊協作開發,匯聚政府、學術界、建築商、承辦商、設計師及供應商的知識,開放數據庫及估算方法,提供標準及給業界參考。工具已訂定超過800種建築物料的碳排放系數,用戶可以預估、分析及量度建築物料的隱含碳,以及工地施工過程的碳排放量,分析結果可由第三方認證,並獲得綠建環評 (BEAM Plus)認可,亦為碳審計和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評估接納。
建議使用方法:用戶先做工地視察,再用「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作出精確估算,提高估算物料的隱含碳和碳排放量等方面的準繩度。工具的用途包括:1. 便利工程規劃、設施管理和成本預算; 2. 減少浪費及碳排放; 3. 提升建築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表現; 4. 提高施工效率。
議會近年先後推出多項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大型計劃及活動:「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建造業議會綠色產品認證」、「建造業議會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建造業議會可持續建築大獎」等,倡導業界加快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步伐,互認標準,擁抱綠色經濟的未來發展。
議會還鼓勵業界自發以團結行動作出減碳的承諾。去年商界環保協會(BEC) 與金門建築同擬《 Power Up 約章》,倡議企業在私營項目工地儘早接駁臨時供電,優化用電方式,實施工地零碳排放。聯署機構包括建造業議會、發展商和承建商,從此可見業界眾志成城、齊心減碳的共識。
轉廢為能、轉廢為材,建設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及新工種,實現零廢堆填、零能源浪費和零水浪費等目標,建造業的角色舉足輕重。實現香港邁向綠色碳中和城市的理想,建造業作出貢獻的途徑甚多,例如加快減碳和減廢步伐,促進可持續建築普及化,落實低碳建築模式等。我們只要心懷未來,付諸行動,成功可期。
最後更新:2022-09-01 09: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