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由心出發 以專業引領安全》

《由心出發 以專業引領安全》

議會秉持「工地零意外」信念,去年活動聚焦「建造業安全」,今年「專業精神年」亦把提升建造安全列為五大工作範疇之首,期望透過不同措施鞏固持份者的建造安全意識。

此外,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對建造業發展亦多有著墨,議會將撥款最少 2.2 億港元支援業界人力培訓,並提升工地安全。

確保棚架安全多方有責

綜觀去年建造業致命意外,多牽涉人體從高處墮下、竹棚架倒塌、不當使用吊運及移動升降工作平台等原因。竹棚架議題素為業界痛點,議會上月特舉行 「竹棚架安全及守則網上研討會」,邀請專家講解安全搭拆竹棚架的實例,分析竹棚架意外個案及解釋相關工作守則,吸引超過 5,000名從業員參與。

會上勞工處代表提醒業界要汲取教訓,並須遵守勞工處發布的《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香港建造業分包商聯會代表指出工友參與棚架安全培訓的重要性,並鼓勵企業申請成為 「註冊專門行業承造商」的懸空式竹棚架工程類別公司,提升專業水平和獲取更多認可。當日我亦連同議會的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成員和棚架工藝導師參與討論,企業代表亦有在台上分享經驗。

建造安全,人人有責,我呼籲業主、物管和工友各持份者各司其職,確保棚架安全,業界亦應參考議會的《建造業棚架安全標準及守則》,妥善規劃工作流程及檢視作業模式漏洞,切實執行安全措施。

利用新科技改善吊運安全

推動工地安全,如有領袖具遠見及魄力,願意以身作則,經常巡查工地更可事半功倍。我樂見最近業內多家企業的領導層互訪工地,共研促進工地安全之策。上月我獲邀與中電領導層同訪加路連山道的商業項目,此項目盡用數碼科技輔助工程,教人難忘。

當中以「遠程駕駛天秤系統」令我最為印象深刻,配備12個高清攝影機及實時監控技術,並以腳踏控制對講機,機手操作時雙手即可緊握控制桿。系統結合、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IoT)技術,可以提示天氣情況、吊運物重量等數據,輔助機手避開障礙物和潛在危險。此外,地面控制室設有空調,大幅改善機手工作環境,免除高空作業風險之餘,又省去登梯時間,既有舒適工作環境,工作效率自會提升,更易吸納人才入行。

項目承建商協興建築亦在項目推行安全表現記分制度,委派人員記錄相關訊息,以便後續評估安全數據,並以此獎勵有優秀表現的工友。他們亦成立協興學院,為分包商提供管工安全培訓,目標日後曾受訓的人員始能於其工地擔任監管職責,以加強工地前線人員的安全知識。 此外,有見業界分判層數太多屢有流弊,議會鼓勵業界把分判層數限制為最多三層,我欣見協興亦對此表示支持。此成功案例反映業主、總承建商和分包商合作無間,項目團隊勇於創新,達致多方共贏,希望同業可多加參考。

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有助管理動態風險

早前我亦夥同議會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主席王紹恆先生,應邀參觀金門建築承建的「觀塘綜合發展項目」,了解其安全管理實務操作。

工地環境複雜多變,團隊廣泛採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收集即時數據傳送至中央管理平台,以便管理人員通盤掌握工地實況。系統亦存有工地人員的培訓及牌照資訊,獲授權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檢閱, 預早安排培訓時間表,確保人員的專業資格有效。隨著科技進步,信息流通能協助前線人員作出準確判斷,項目團隊更利用自家研發手機應用程式把動態風險評估數碼化,方便管理人員隨時隨地了解工地各處的安全情況,為工友提供更強保障。

領導層須要兼備安全理論及實務知識

領袖絕不能紙上談兵,實地考察正可幫助管理層預視工地操作及評估效益,互訪工地更能交流彼此心得集思廣益,又讓管理層從用家角度思考,與前線員工交流亦可刺激創新意念,將心比己,設身處地的經驗有助管理層與員工共同設計更安全的工地環境。

管理層亦需與時並進,持續進修,議會將再度籌辦「大師級培訓課程:建築安全領導文化」,課程專為項目管理人員而設,學員可以向多家機構領袖學習領導安全文化,亦會研習向各級員工推廣及落實安全措施的方法,誠邀各管理層及項目總監參與,擴闊眼界,增潤知識!

建立人才庫   培育新生代

財政司司長上周發表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對建造業亦多有著墨,在發展局支持下,議會決定撥款最少 2.2 億港元支援業界人力培訓及提升工地安全,當中 約 1.5 億港元會用作資助建造業界培育約 2,500 名年青專才,汲取更多專業知識及經驗, 獲取專業資格,為行業培養及挽留人才。 議會亦會與政府合共出資 9,500 萬港元,繼續為在未來兩學年(即 2025/26 至 2026/27 學年)開始修讀建造業相關兼讀制學位課程的學員提供在職培訓津貼,預計將有約 1,000 名 學員受惠。議會期望兩項措施可適時回應建造業界於市場調整期時面對人才挑戰,吸引更多青年加入建造業。

此外,為促進工地安全,議會亦會撥款資助工地廣泛舉辦安全午餐講座,推廣「生命第一」的安全信息,以期達致「工地零意外」。

第四屆「建造業傑出青年選舉」發掘精英

資助以外,嘉許及認可對人才發展同樣重要。議會舉辦的「建造業傑出青年選舉」現已接受提名, 活動旨在表彰以專業精神及創新思維推動業界進步的年青建築人。兩年一度的選舉已踏入第四屆,今年的主題是「專業領航 成就夢想」,參選類別分三大範疇:「商業及管理」、「前線工程人員」,以及「創新科技、設計、學術及其他」。

參選者則須介乎20至40歲,遴選準則包括個人成就、對建造業和社會貢獻,以及對香港的願景與承擔。

期望各建造業同仁推薦身邊優秀的年輕建築人參選,表揚業界新星!

環顧現時業界情況,工程項目雖以提速提效為目標,但我們必要緊記「安全無小事, 安全無妥協」。要做到忙而不亂,有頼平日有序規劃流程、各級人員權責清晰、嚴格執行安全守則、定期檢查維護設備、參與專業培訓。只要各持扮者貫徹專業界別從業員應有的操守和行為,「工地零意外」的願景便有望達成。

何安誠教授工程師
主席
2025年3月3日

最後更新:2025-03-02 22: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