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匠人精神.心技魂行》

在建造業的世界裡,「匠人精神」的意味深遠,它不僅代表個人對工藝精益求精的執著,更包含敬業樂業的熱忱,並可推及至個人對整個行業、社會及國家的承擔。議會近年積極培養本地從業員的匠人精神,豐盛他們的思想、提升其專業技藝,從行為、技巧、心態與思想四個維度出發,建立系統性的培育框架,務求使新一代建築人才德兼備。

匠心:追求卓越 關顧仁愛

6月的「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我們邀得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女士強調創新思維對建造業的重要性。面對人手短缺、工序複雜、成本上升等挑戰,她鼓勵建造業界必須靈活運用創新科技,提升基建項目管理質素與施工效率。

局長分享落馬洲河套區工程的經驗,指青山公路洲頭段地形複雜,為了提高效率及減少對環境與社區的干擾,項目首次採用全跨度吊裝技術,將大型橋樑結構預製後整條吊上橋墩裝嵌,大幅減少夜間施工、封路次數和施工時間,成功減少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體現創新技術在大型基建項目中的實際效益。

另一方面,政府去年將「低空經濟」納入施政報告,我亦呼籲業界積極探索無人機在建造監測和工地巡查等方面的應用,有助提升工地安全與管理效率,尤其在偏遠或高風險的地點更具優勢。議會亦正研究培訓從業員使用無人機,並將這些創新技術納入標準施工流程,推動智慧建造全面落地。

議會同時亦誠意邀請各位對智慧建造有興趣的建築人前來於香港建造學院-九龍灣院校的「未來建造中心」參觀,了解建造業先進技能和知識,把握建造業轉型革新的先機。上月底,住房城鄉建設部代表亦參觀了「未來建造中心」並對中心給予非常好的評價。

創新是思維的轉變,議會將繼續與政府及業界攜手,推廣創新科技應用及營造適合試驗場景,促進智慧建造。

匠技:持續進修 精益求精

建造業的根基在於技術,而安全技術更是重中之重。香港建造學院剛推出全港首個「移動式升降工作平台操作安全訓練證書課程」,正是回應業界對高空作業安全的迫切需求。移動式升降平台廣泛應用於建築、裝修及維修工程,然而過往缺乏統一的操作標準與培訓制度。新課程正好填補這個空白,提升操作安全與效率,培養安全為本的工地文化。香港建造學院預計每年可培訓超過18,000人,為業界培育具備專業技術與安全意識的建造人才,保障工友的安全。

課程內容包括設備操作步驟、相關法規、動態風險評估、個人防護裝備 (PPE) 使用等,並引入模擬訓練與實地操作,讓學員在模擬真實情境中熟習環境,預視工地實際操作情況,儘快學以致用及適應工地多變的環境。課程融合理論與實習,涵蓋標準操作程序、風險管理技巧及安全智慧工地系統(4S)應用,為從業員提供全面的安全訓練。為便利少數族裔參與,課程更設有英語班,體現建造業的多元共融精神。

匠魂:處事嚴謹 敬業樂業

匠人必須對工藝質素執著和尊重自己。建造業議會每兩年舉辦「傑出學徒選舉」表揚在技術、知識與態度上表現卓越的學徒,鼓勵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建造業,促進匠魂薪傳。今年第四屆「傑出學徒選舉」監工學徒組別和工匠學徒組別一共有10位得獎人。得獎學徒不僅技術純熟,更展現出積極進取、樂於學習的態度以及嚴謹的安全意識,是業界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前線管理人是工地各個崗位的橋樑,連繫設計與施工、管理與執行,確保項目順利、安全、高效地完成。他們的專業精神與領導能力,足以影響各地各個團隊成員的日常工作情況,表現出色者絕對值得我們大力表揚。議會今年首設的「傑出前線管理人大獎」嘉許在工地管理、團隊領導及安全推動方面表現出色的前線管理人員。獎項設置涵蓋不同工地角色,包括承建商的前線管工、承造商和分包商的打理人及工頭,體現建造業多元崗位的價值與貢獻;同時亦設置單項優異獎,表揚前線管理人員在行業管理、專業發展、推動安全以及社會貢獻表現卓越的同業。

獎項不僅是對個人的榮譽,更是對整個行業敬業者的肯定。議會希望透過表揚優秀人才,推動業界實踐最佳作業方式,建立正向文化,讓匠魂精神在每一個建築細節中彰顯。

匠行:先試先行 心懷家國

議會一直積極推動跨境協作,促進大灣區內建造技術交流。上月一連6日議會協辦「組裝合成」模塊化建築產業發展周(MiC Week)。我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張勇先生作為主禮嘉賓,見證大灣區建造業持份者一起探索環保高效的 MiC 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和潛力。發展局與議會在當日共同發布首份「組裝合成」年度需求預測,預計從今年起至2030年完工之「組裝合成」樓面面積約250萬平方米。為應對龐大需求與技術升級,議會已著手構建「全周期MiC / MiMEP培訓體系」,讓行業人力資源足以應付所需。

我亦在香港大學與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舉辦的「組裝合成」模組建造國際會議:MiC新範式 ,擔任會議專題討論的主持人。香港的 MiC 發展不僅在本地項目中取得突破,更逐步成為區域內的典範。我相信透過議會的推動,香港與內地在標準制定、技術交流及人才培訓方面日益緊密,為建造業注入新動能,並為全球建造業提供可借鑑的成功經驗。

從國際視野到本地實踐,從技術培訓到創新應用,從人才培育到精神傳承,議會不懈推動行業邁向更高的專業水平與社會價值。未來我們將繼續與業界攜手同行,築城有道,匠心不息,為香港建造業開創更亮麗的明天。

何安誠教授工程師
主席
2025年7月2日

最後更新:2025-07-02 14: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