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利用機械人技術實現建築創新

利用機械人技術實現建築創新

當前建造業正面對急速轉型,工程日趨複雜、成本高企、人手緊張、以及安全要求日益嚴格等挑戰,業界期望機械人技術突破現有瓶頸。目前機械人技術與智能自動化方案在香港迅速發展,市場湧現多種建築機械人,它們擁有協助精密測量、解決高危環境作業危機、避免工友重覆性勞損受傷等優點,任何項目總會找到適合的機械人在工地應用,使項目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

 

議會首次與內地伙伴合辦「建築機械人比賽暨展覽」

今年議會亦積極推廣建築機械人應用,更首次與粵港澳智慧建造產業發展聯盟共同主辦「機械人比賽和展覽」,活動由發展局和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導,旨在促進大灣區產業合作和知識交流,建立支持建築機械人全生命周期實施的生態系統,為業界配對優質伙伴。三地緊密協作有助制定共通標準、提高技術研發規模及速度、開拓海外市場,讓粵港澳集群效應持續放大。活動較早前於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順利舉行,一連三天的展覽雲集超過 15 家公司展示機械人解決方案,論壇及互動遊戲亦免費給公眾參與,讓普羅大眾親身感受機械人威力。

「建設未來:建築機械人」論壇匯聚內地、德國、澳洲、新加坡等地專家,以及業界領袖與政府官員,深入探討自動化、智能建造、人工智能等課題,使聽眾對於國家相關政策及全球各地發展情況有所理解。

 

建築機械人比賽就吸引了過百支隊伍參賽,參賽隊伍的水平出眾,當中不少是屢獲大獎的廠家,他們的產品和現場解說確實令與會者眼界大開。

 

為中學生而設的 「建築機械人挑戰賽」既推動STEM教育,亦有助吸引新血入行。競賽讓學生綜合運用物理、工程、編程及邏輯思考等跨學科知識,將腦中的想像轉化為可觸摸和操作的實體,從而深刻體會知識在現實世界皆有其用。最重要是學生有機會與專家互動,啟發他們立志投身科技領域,為未來職涯規劃引導方向。

香港創新生態系統足以支援導入機械人技術

香港的創新生態系統充滿活力,學研機構人才濟濟、業界務實求變、政府推出政策支持、金融中心融資交易,已為機械人技術發展形成全面的支援網絡。善用香港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發揮機械人最大潛能及商業價值,提升營運效率與核心競爭力方是上策。

 

機械人技術的成功導入取決於多項因素。首先,技術方案必須精準回應市場需求和解決痛點;同時,也須確保與現有工作流程無縫整合,帶來顯著成本效益。此外,相應的人才訓練,以及本地化技術調節與支援服務亦是必需,而管理層支持亦是舉足輕重,從而達到產、學、研多方合作,讓更多創科成果「落地」。

 

申請資助高達300萬元鼓勵採用建築機械人

現時不少建造業專用的機械人操作簡便,用家可透過手機及平板電腦與機械互動,並採用圖形化及拖拽式(drag-and-drop) 方法編程,工友亦能容易上手。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CITF) 已納入接近80款建築機械人,選擇眾多。截至2025年7月,經CITF批准採用機械人的工地數量已達220個。最近 CITF 更優化採用建築機械人的資助,給予企業實際的有力支持,降低導入新科技門檻。每項科技的採購及租賃總資助上限提高至港幣300萬元,資助租賃期亦延長至24個月。除此之外,企業還可獲得額外資助用於補貼採購機械人所衍生的人手、培訓及維護費用,最高可達機械人資助額的50%。這項時限性資助方案將於今年九月底截止,不必猶豫,立即申請!

 

議會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引領智能建造培訓,持續開辦各類機械人課程,配合建造業最新需要。學院最近開辦的「S960高強度鋼焊接機械人操作證書」和「油漆機械人應用證書」都獲得業界熱烈迴響,從業員積極報讀,把握加入創新大軍的機遇。

 

香港在硬件和人才俱備,企業不難找到適用的建築機械人服務。企業在招標文件加入鼓勵應用機械人條款,將可加快擁抱前沿科技為項目提速提效,並協助初創把技術落地。

2025世界機器人博覽會聚焦討論技術融合

「2025世界機器人博覽會」本月初在北京舉行,議會亦有派代表赴京調研。大會聚焦討論產業發展、創新應用及技術融合,匯聚200多家企業, 單是專注「人形機械人」的企業便有 50家之多,教人目不暇給。

 

這次旅程亦為我們籌辦今年12月在會展舉辦的「建造創新博覽會」帶來不少靈感,博覽會將展出多款建築機械人及智能工具,廣邀全球相關專家及頂尖公司參與,各位可透過這個重要窗口了解最新趨勢,我期待當日在會場與各位見面交流!

鄭定工程師
執行總監
2025年8月21日

最後更新:2025-08-21 17: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