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創新科技提升效率 同心協力再展新篇

創新科技提升效率 同心協力再展新篇

建造業議會一直致力鼓勵業界利用創新科技,例如建築信息模擬(BIM)、物聯網(IoT),以至「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提升生產力及提升工地安會水平,亦舉辦有關科技的大師班,以培育業界的精英。早前,議會更邀請了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建築師(Donald),分享創新建築技術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如何能提升建造業效率以及對整體社會的裨益。

建造業面對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多項大型基建開展,未來十年,本港建造業可以說是踏入另一個黃金時期,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挑戰。

正如Donald說:「大量基建動工和發展,令每年的建築工程量增至數百億港元。不過,工程量上升的同時,建造業也面對重重挑戰。」首先,建造業普遍存在人手老化問題,而且年青人對行業認識不足,對加入建造業意慾不高,對生產力和效率造成一定影響;與此同時,每年的工業意外數字均達雙位數,反映需要正視工業安全問題,方可吸引新血加入行業。

還有是如何減低建造業施工過程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據統計,建造業的碳排放量佔香港總碳排放量約70%。建造過程產生的工業廢料以至噪音,亦對生活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隨著工程量上升,建造業亦面對質量控制的問題,例如由建築工人的手工所引致的瑕疵等等。業界須致力確保建築項目的質量,能符合市場要求和旣定標準。

近年全球氣候變化,令建築工程受阻,亦間接推高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監察工程進度和開支,亦成為重要課題。

新科技 新出路

雖然未來有不少的挑戰,但議會早已聯同業界推廣新科技的應用,迎接未來的機遇。Donald亦表示:「透過利用創新科技,建造業便能夠更有效地減輕或應付上述挑戰。」

首先,踏入電子經濟的時代,數碼化已是各行各業未來的重要方向。但隨著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等科技獲得更廣泛應用,建造業亦正逐漸實現數碼轉型。至於另一項創新技術 — 建築信息模擬(BIM),長遠而言,不單對建造行業有利,還可幫助物業的業主和管理公司「終身」改善營運效率、降低日常運作及維修成本。此外,建造業界利用BIM和CDE等數碼化工具,可更便捷地向政府部門申請批核工程,並確保申請內容符合旣定準則,有助縮短審批時間和降低成本。

至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和「區塊鏈」(Blockchain),則可協助建造業收集關於工程的實時數據和資料,從而減省花於這類重複性工序的人手,並可提升資料的安全和可靠性。事實上,BIM亦可應用於建造業其他程序,例如電子招標(e-tendering),日後更可望方便建築界從全球各地採購建材、設備和服務,藉此提升採購效率和降低成本。目前,建造業在使用e-submission(電子呈交)和automation(自動化)這兩方面仍未全面,若業界能更善用這些技術,將可進一步提高建造業的工作效率、質量和準確性。

在減排方面,建築界亦正從建造階段着手,利用新技術減排。例如部分業界在緊急發電方面已開始採用電池儲能系統,減少碳排放之餘,利用大數據加強實時監察和分析,為減排出一分力。

「組裝合成」建築法 一舉多得

在建築方面,「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能為建築界帶來多方面的好處。

首先,由於部分建築工序移至工廠內進行,減省現場施工工序,工廠生產模組同時可在工地現場進行其他工序,讓MiC建築時間較傳統方式快三成。工地的勞動力需求亦可降低七成,而現場施工產生的噪音則大幅減少75%,至於施工所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排放亦減少約68%。 利用MiC的預製建築技術,能夠在工廠化的安全環境下生產和裝配建築組件,令工程減少受到惡劣天氣影響,並且提升建築安全和降低成本。

受到生產數量等因素影響,儘管MiC 技術的建築成本有可能較傳統建築方法高,但長遠而言,採用MiC可減少現場施工的時間、成本和提升質素。華懋集團與市區重建局合作、位於長沙灣東京街的重建項目,便是本港第一個由私人發展商以MiC技術建成的私人住宅項目。該集團在港鐵東涌另一物業發展項目亦會引入 MiC,興建五幢46層高大廈合共約2,000伙單位。

不過,Donald表示,MiC技術在香港的應用仍面對一些挑戰,若政府能透過提供政策支援(例如增加總樓面面積豁免和樓高限制),減輕業界使用 MiC 技術的建築成本,相信能為業界應用 MiC 技術提供更多誘因。

現時政府已接納議會及業界建議,將會研究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生產及儲存「組裝合成」組件,及促進與大灣區協作完善「組裝合成」供應鏈。Donald表示:「採用MiC技術能夠提升本港房屋建築的質量,有助保護環境,並且加強香港社會的競爭力和整體生活質素。不過,創新科技始終只能解決部分困難。除了在建築程序上運用創新科技,更重要的是改變思維去面對挑戰,建造業才可奮力前行,令香港發展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支援業界 把握機遇

事實上,議會亦會繼續向業界加強推廣創新科技落地,致力促進建造業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例如議會一直開辦各類有關創新科技的課程,培訓業內管理層及前線工人,協助他們了解組裝合成建築法這類新技術的運作流程和管理,幫助工人轉型,讓建造業積極迎向和把握創新科技帶來的機遇。

同時,議會亦就新科技及MiC的應用積極與大灣區合作夥伴聯繫,為業界開拓新機遇。

正如議會主席何安誠所言: 「建築是一門協作及連繫的藝術,我們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與夥伴一同合作。」

最後更新:2024-06-03 14: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