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新思維為體 新方法為用 業界邁步新里程

新思維為體 新方法為用 業界邁步新里程

建造業以一磚一瓦建設都市,更以為大眾創造宜居感與幸福感為己任。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四月中於「香港房屋協會國際研討會2023」擔任研討會講者,他認為業界於應用「現代建築方法」改善效率之餘,更須革新思維,設計時全盤考慮建築生命周期需要,並以「四個堅持」提升工地安全,永續人才,達致可持續發展。

房協國際研討會以「未來願景 : 為跨代共融創造宜居社區及永續環境」為題,何主席認為欲實現願景,業界既要應用創新建築方法,亦必須改變固有思維,才能為市民大眾創造幸福感,「 我們沿用以前的方法不可能會有新的結果,所以假如業界要達到市民的需求,一定要採用不同的建築方法,以及截然不同的新思維。」

MiC省卻現場工序

房屋供應強調「提速、提量、提效」,未來本港大興土木,建造業卻面對人力短缺挑戰,更須轉型升級,追上步伐。去年建造業議會發表《改善建造業時間、成本及質量表現報告》,何主席援引內容,表示如業界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組裝合成建築法(MiC) 及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 ,將能節省過萬人手;他又以香港大學黃竹坑學生宿舍為例,指該項目採MiC,大大減少現場工序,「項目只需六位工人,四、五個月內便建成大樓;如果不採用MiC,於現場釘板、札鐵、落石矢,動輒需要50位工人。數據說明一切,這正是我們當走的路。」現時本港約有100個項目以MiC興建,何主席指相比世界各地,本港MiC起步雖然稍慢,但假以時日,待技術成熟將成大勢。

設計考慮建築生命周期需要

新方法雖好,若缺乏新思維,也不過是新瓶舊酒。何主席明言業界要擺脫不同建築階段各自為政的做法,反應全盤考慮建築生命周期需要,綜合各方需要,由設計階段未雨籌謀,兼顧物業管理等層面,「我走訪不少工地,如『The Henderson』、乙明邨長者屋和巧明街項目等,項目團隊早於設計階段已考慮物管細節、建築設計安全(Design for Safety)、生產力和可持續性。」他讚揚東京街重建項目設計以工人安全為考量,冷氣平台設於露台側,減少維修時搭棚的機會;他又以「The Henderson」為例,指項目以物聯網等科技輔助管理,一部平板電腦在手便可知曉大樓用電量、設施運作狀況、碳排放等資訊,提升管理質素和效率。


四大堅持改善安全

人才為建造業之本,現時業界面對勞工短缺挑戰,何主席期望業界透過「四大堅持」:採用建築設計安全(DfS)、釐定持分者角色與責任、制訂臨時工程管理計劃及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SSSS)。由四月起,「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將提升SSSS的申請資助,何主席指程往例證明SSSS有助改善安全,現時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資助,敦促業界把握良機,提升工程安全表現,吸引新血入行,以「永續人才」,「希望大家能改變思維,你們是行業領袖,你們願意改變,即能拯救生命!」

最後更新:2024-06-03 1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