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善用空間數據 發展智慧城市

空間數據聽似抽象,其實與社會大眾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近月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及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造訪位處觀塘的「地理空間實驗室」,了解現時本港 空間數據的發展進程,並探討數碼化智慧城市發展可如何推動建造業更上一層樓。

政府於2017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制定智慧城市規劃與發展策略,其中重點「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omm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CSDI)正利用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設施,支援智慧城市的應用發展,簡單通用如手機的地圖程式、專業如建造業界的建築信息模擬(BIM)亦應用了有關地理位置資訊的數據。

開放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

外界時常認為CSDI等同集合數據的電腦系統,但發展局轄下、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測量師指出,CSDI於系統以外,更有制訂標準的功能,「CSDI於政策支持下,讓地理空間數據得以整合和共享,鼓勵不同部門提交年度空間數據計劃並列出已開放及 將開放的數據集,並希望制訂相關標準和訂立框架數據,讓空間數據變得易於取用。」政府於2022年底已開放「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予公眾使用,提供超過500種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空間數據集,陳測量師指數字令人鼓舞,期望未來能累積更多具質素的數據,方便大眾取用。他續指CSDI功能如同超級市場和供水系統,「CSDI就似超市把眾多貨品分門別類,清楚列明產品資料和取用方式;CSDI亦是基建,如供水系統一般,我們不會提供各類飲品,但希望能確保用家扭開水喉即有優質食水,讓大眾以此原材料調整凍檸檬茶。」

其中一個PoC項目為專為視障或有需要人士而設的智慧出行工具,以聲音導航輔助室內及戶外出行。有賴非政府組織、港鐵公司及幾個九龍東大型商場的支持,空間數據辦事處與發展局轄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起動九龍東)及地政總署合作推展此項目。此概念能與大眾分享,擴大規模並加以改進,例如此PoC被整合至起動九龍東「My Kowloon East (MyKE)」 手機應用程式中的「暢行助手」功能。「MyKE」是專為九龍東而設的綜合手機應用程式,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結合九龍東資訊,推廣「智慧城市」措施和「易行九龍東」概念。

發展並製作三維數碼地圖

CSDI應用惠及日常生活各個範疇,而地圖正是呈現空間數據的最佳平台。過去社會多用二維平面地圖,但踏入數碼年代,三維數碼地圖內容更豐富,有助用家擷取更準確的地理資訊地政總署現正開發三項三維數碼地圖,包括三維行人道路網、可視化三維地圖,及三維室內地圖。

總土地測量師(技術)易偉峰表示時至2022年3月,三維行人道路網已涵蓋全港市區及五個主要離島公眾可通行的範圍,鄉村路及郊野公園行山徑亦包括在內;三維室內地圖則分三期開發,現已完成先導計劃中九龍東的158幢建築物,規模將擴展至九龍中、西、港島及新界,地政總署計劃2023 年年底前能繪製出全港1250幢建築物的三維室內地圖。

此外,可視化三維地圖可顯示地形、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地貌和外部特徵,數據集由直升機傾斜攝影、車載移動測量系統、背包移動測量系統等技術擷取的圖片和數據整合而成,有助用家了解建築物景觀及地區發展之餘,三維地圖的座標量度數據更有利評估預製組件的運送行程。

政府建築信息模擬數據庫

據發展局指引,由2018年起,3,000萬元以上的工務工程項目必須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易測量師指地政總署今年(2022年)接收工務工程項目的BIM數據,管理「政府建築信息模擬數據庫」。截至7月,數據庫內有30項工務工程合約的設計及竣工BIM數據,易測量師表示數據格式、來源有別,地政總署登記數據後會統一標準,並將之轉換至適合開放數據平台的格式。易測量師表示潛在用家可把BIM模型連接至不同建築階段的人力估算及物料需要,協助基建規劃,利用數據庫內的設計數據發展四維地圖。

暑期網上親子工作坊 共建智慧香港

為營造地理空間社區,及鼓勵年輕一代和初創企業利用空間數據的潛力,發展局於2021年在觀塘成立「地理空間實驗室」,舉辦不同工作坊和講座,如「用於發展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簡介」、「建築信息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 (BIM / GIS)整合應用」及「環境與健康」主題講座等。陳宇俊測量師表示此場地能讓年青人有多機會接觸空間數據,即使過去一年疫情未止,實驗室未有停下腳步,2022年4月特別「暑假」期間開辦網上STEM親子工作坊,指導製作網上互動地圖應用程式,冀以此實體窗口促進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和應用程式開發者更廣泛應用空間數據,開發具創意的應用程式,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最後更新:2024-05-31 19: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