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網絡便利市民出行,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工程師,就施政報告中「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基建藍圖,與建造業界分享這份具前瞻性的交通運輸策略計劃,如何塑造未來宜居城市,提升大眾的幸福感,並為建造業提供新科技「落地」的絕佳機會。
高效的運輸網絡能夠提升大眾的幸福感,是締造宜居城市的關鍵元素。林世雄工程師表示大眾慣常出行前參考交通狀況地圖,避免使用以紅色標示的擠塞路段。他說:「我們有愈多紅色(路段),我們(運輸及物流局)需要做的工作就愈多。」
他表示政府一直積極優化運輸系統,包括廿年內完成10條鐵路路線;《鐵路發展策略2014》規劃下即將動工的東涌延線、屯門南延線等;即將完工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以及規劃中的汀九橋南行路段擴闊工程、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等。
他說:「我們在剛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建議興建合共六項鐵路及主要幹道項目。」有關項目分別為三條主要幹道,包括「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和「將軍澳─油塘隧道」;以及三條策略鐵路,包括「港深西部鐵路」、「中鐵線」和「將軍澳線南延線」。
對於香港未來的交通網絡,他說:「既能滿足市民出行的需要,也支持經濟發展,亦促進與大灣區的融合,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同時,相關項目加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明日大嶼》,還有大大小小的民生工程,預計建造業按年工程量將增至3,000億元水平,亦為業界提供更多創新科技「落地」的機會。
宜居城市另一要素,必然是增加土地供應,加快建屋,讓基層市民能夠早日上樓,其中「北部都會區」便是重要的舉措之一。
林世雄工程師表示政府為「北部都會區」興建一條「北都公路」,把西邊的天水圍途經新田連接東邊古洞北,他說:「『北都公路』將打通『北部都會區』的東西脈絡。」他亦表示洪水橋至深圳前海「港深西部鐵路」跨境鐵路項目,可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協作。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應付市民出行出行需要,亦有助「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組裝合成」(MiC)的重鎮。議會近年大力提倡「組裝合成」建築法,以加快土地建屋供應,照顧市民所需。此舉獲得政府的積極回應,建議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專責處理「組裝合成」精簡相關審批程序,為業界拆牆鬆綁。同時,政府更接納議會及業界的建議,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北部都會區」提供「組裝合成」的生產和儲存模組的用地,以促進與大灣區的協作,加快房屋供應之餘,加強本港建造業在區內採用「組裝合成」的領導地位。
林世雄工程師指出大型基建必然面對如資金、資源及技術等挑戰,但借鏡以往如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工程的成功經驗,他說:「如果我們的前人能做到,為什麼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不能?」
事實上,議會及業界作好迎接挑戰的準備。議會成立15年來,一直與業界同心協力,以前瞻性的思維引領本地業界由傳統工序,升級轉型到現在的數碼建築技術,不斷提升行業的安全性、效率及質量。議會在推展數碼建築技術的努力,亦得到政府積極的回應。
例如議會積極推動「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在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又舉辦「建造業議會建築信息模擬比賽」、工作坊及講座等,令業界水平不斷提升。承著數碼化大趨勢,《施政報告》公布明年訂立路線圖,推動業界應用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製作建築圖作呈交政府審批之用,進一步協助整個行業升級轉型,共同建設智慧城市。
另外,議會重點推展的「綜合數碼平台」(CDE)亦獲得政府的支持。「綜合數碼平台」收集包括「建築信息模擬技術」等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數據,能把所有數據及資訊儲存至單一資訊來源,有助數據的整合及分析。政府將進一步推展工務工程數碼化以優化流程及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並透過「綜合數碼平台」整合分析數據,亦將於部分工務項目試行「綜合數碼平台」、「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及「數碼工程監督系統」(DWSS)。
其他科技「落地」的例子還包括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段,其跨度200米長的雙拱鋼橋,便首次採用S690高強鋼建造,在鄰近上海的南通市預製,分批送到香港進行安裝,是全港最大跨度及最重的鋼拱橋。
除了創新技術,優秀人才也助迎接挑戰。林世雄工程師說:「在香港,每一平方公里,我們便有15個專業的工程師。」為進一步培育更多人才,議會會運用政府今年 10 億元的撥款,透過學院為業界培育更多新血及提升業內工友的技術水平。
展望未來,憑著科技的應用及出色的人才,相信業界能同心協力,成功克服重重挑戰,共同建設香港運輸網絡,打造宜居城市,為市民大眾締造幸福的未來。
最後更新:2024-05-31 19: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