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創新: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我們必須設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為了促進建造業與不同行業的討論並激發新構思,建造業議會最近邀請了牛津大學發展及外部事務副校長兼英國原子能機構主席大衛 · 甘恩 (David Gann) 教授 ,與一班行業領導人物分享並探討如何在建築環境中融入創新以助我們去應付氣候危機。

創新的迫切性

我們的世界現正處於危機和機遇並存的時代。甘教授在分享會上首先指出建造業對資源的龐大需求以及減少碳排放和投資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在過去20年間,全球已經燃燒了50%以上的化石燃料。為了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我們將不得不用可再生能源替換11,000萬噸的碳排放,這相當於在未來30年每天建造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或大型核電廠。這亦代表著每天100億英鎊的投資,直到2050年。」甘教授說。這正正反映為何建造業迫切需要在可持續性和數碼建模等領域上作出創新。他強調建造業界必須採取更積極的可持續性方法去完成工程。

甘教授建議行業應該採用新技術和流程,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數碼工具方面。他以將在英國諾丁漢郡西伯頓建造的首個聚變發電廠STEP為例子。該項目使用了新的設計和機器處理系統,用於集成聚變機器的材料。在過去幾年,許多初創企業相繼在該項目中部署了嶄新的工具和技術,例如虛擬設計工具。NVIDIA是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現正與牛津大學和英國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開發一個全新的設計環境,以便他們可以為ITER同時進行複雜的設計選項。

雖然現有的新技術和工具可以整合成本、時間和質量,但甘教授強調吸引和培養能夠善用這些工具推動創新和提高行業可持續性的人才更為重要。這就需要逐步改變行業文化,而領導層就需負責設定合作的方向。他觀察到,香港的建造業已成功引入和採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型(BIM)。通過這些創新工具,建造業在大型工地上可以減少對前線工人的依賴,同時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質量。

適應力強的建築環境

根據甘教授的說法,我們需要運用創意去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當今設計的潛力,創建更具適應性和可持續性的建築物。他強調了綜合設計環境,例如可以同時全面地考慮所有參數的重要性的digital twin。建造業是碳排放數一數二的行業,因此需要在減少碳足跡方面多下功夫。他建議避免只減低起始資本成本,使用價值工程來找出最具適應性、可長遠使用和高質量的材料。他還強調了工程人員需要巧妙配置設計,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當今建築物的功能。

超越創新

政策創新和創新本身同樣重要。為了促進創新,行業必須與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甘教授以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項目為例,說明他們在COVID期間成功將開發時間由12年縮短至1年,全因得到了監管機構的支持和配合。全球需要創建國際標準和法規,以刺激創新並將投資引向正確的方向。

另一方面,甘教授同意當項目採用創新科技並提升與現場工人的合作和參與,將可以大大提高建築項目的安全表現。他強調重點是將人們納入開發和部署新技術的過程中。

可持續能源

在當天的分享會上,甘教授還跟與會者分享了聚變能源的發展潛力,他認為到2050年聚變能源將可商業化。然而,他警告說我們不能僅依賴聚變能源來解決氣候危機。我們需要找到商業上可行且可以快速實施的解決方案,例如風電、核能和碳捕捉。至於在建築環境的層面上,我們需要找到減少能源消耗的方法,特別是在醫院、建築工廠及設備等能源需求大的建築物中。

最後,甘教授指出,進入建造業的年輕人將面臨許多需要創新的挑戰。他很高興了解到香港未來十年建造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政府積極推動的鐵路項目。但他認為香港在勞動力短缺方面也面臨著與英國類似的情況。

總的而言,甘教授在會上與建造業議會成員們分享了他的在可持續性工作的經驗以及英國的情況。他強調創新,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可幫助我們的建築環境適應氣候危機。他相信科技永遠不會停滯不前,我們應該繼續共同努力開發創新的想法和技術。

最後更新:2024-06-03 14: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