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遠、同心協力」,憑著信念和信任,我們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在第五波新冠疫情爆發的初期,在中央人民政府及香港中聯辦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僅僅32天內建造6個社區隔離設施,提供20,400張床位。整個項目的建設規模和速度皆為前所未見,團隊合作以新的建築技術加快建造流程,真正達到「提速、提量、提效」,締造了香港建造業歷史的奇蹟。
即將上任房屋局局長的何永賢女士 (Winnie)早前以建築署署長身份於「建造業議會︰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中,重溫今年二月至三月期間團隊的難忘經歷,並與我們分享這項傳奇工程背後的成功要素。事後看來,她認為這份艱鉅的任務足以拯救生命,有助香港人對抗新冠疫情。
回顧過去,Winnie指項目成功的首要關鍵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援。其中以青衣社區隔離設施為例,項目團隊僅用七天時間建成1,300個檢疫單位,共提供約 3,900個床位。Winnie說單是採購睡床便教人頭痛,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團隊很快就找到工廠生產設施所需的所有設備和部件。
她憶述當時隨著疫情的急速蔓延,整個項目團隊要與時間競賽。供水、供電和渠務等支援對於現場施工是不可或缺的。當時中聯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以及項目承建商中國建築國際集團的領導人員都親自督導及召開多方協作會議,務求盡快解決難題。Winnie 的團隊解讀藍圖,制訂計劃,並與相關政府部門的同事聯繫,以確保工程按時交付。這種深度的溝通推動所有團隊成員彼此緊密合作,加上承建商動員高質素團隊和注入大量資源,促成六個隔離設施的首階段工程只需32天便告完成,並且迅速投入服務。
Winnie 感到團隊每位成員懷著共同心態和願景。領導者擔當起「總指揮」、「副總指揮」的角色,肩負己任,簡化工作流程,優先處理工程,凝聚團隊,使工作效率提昇和表現更佳。每當Winnie提出問題,團隊內總會有人主動回應,並貢獻所長,建議有效的解決方案。由於彼此互相信賴,團隊士氣高昂。
項目的一大挑戰是沒有先例可循。檢疫單位和輔助設施的設計既要與現行的設計規定和標準看齊,亦要兼顧施工團隊的實際需要。天衣無縫的協調至關重要。項目管理團隊需要參與及審核設計、留意建材供應及生產、以及監管施工進度。
透過今次團隊的經歷,證明讓團隊仝人都了解工作背後的使命和目標之重要性,尤其像這類大型項目,僱用建築工人於高峰期多達15,000 名(內地工廠與香港地盤各佔一半),假若團隊成員欠缺使命感,那就難讓眾人皆朝同一目標進發。
「時間就是生命。我們正在拯救生命。我們不把這個項目當作普通的建築工程,我們設法保護市民生命,幫助香港儘快克服新冠疫情。」 Winnie說。「我們認為『方艙精神』即是『這是可能的』思維。這種精神源自我們龐大的團隊,起初我們並無預設任何想法,然而這種精神不經意地湧現了。」
有志者事竟成。首階段六個社區隔離設施的興建速度相較2020年快60倍。在2022年2月至3月,每天新增床位約有600張,而在2020年則只能每天新增10張。
團隊上下一心以及廣泛地應用科技,加快了建造社區隔離設施的工作流程。儘管現時有許多建築相關的科技面世,最重要的還是用戶懂得充分發揮科技的潛力,實踐目標。某程度上,這個項目是前沿建築技術的試驗場。科技經過大型項目的實測後,創新的方法和洞見隨之而來。建造隔離營的經驗證明,建造業不用降低安全和環保標準,仍能提高質量和生產速度。
Winnie 提及隔離營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單位,盡量減少在地盤的施工時間。工人只需將這些單位接駁至工地的食水、電力和排污系統即可。
不過,選用組裝合成建築法亦為物流帶來新的挑戰。務求在短時間內交付單位,施工團隊只能依賴海路運送。每次運貨只能向工地運送大約 30-40 個單位,這表示中國建築必須需趕快打造更多躉船駁運站。
Winnie 還補充多一點,她與團隊發現工廠生產 MiC 單位的速度較工地裝嵌單位的速度為快,這就衍生對暫存點的需求。其中一個項目需要多達 10 個暫存點以存放快將組裝的 MiC 單位。有一個大型政府建築項目的地盤位於其中一個暫存點,同事答允在兩天內遷出。她說:「衷心感激那時大家給予我們無限的支持和理解。」
這時候,數碼工程監督系統便大派用場。系統實時追踪所有MiC 單位的來源、運輸和最新狀態,一目了然,讓用戶充份知悉狀況。
科技為用戶開拓嶄新的視野。Winnie 借助無人機的視角從高空檢視工地,她採用無人機檢查某個工地處理建築廢料的情況,確保恰當的程序已被妥善執行。此外,無人機可以把照明系統「飛起」,便利大量工人在夜間繼續作業,對於需要全天候工作的緊急項目,優點更為顯著。
Winnie 說:「看無人機高空拍攝的影像甚至比現場勘察還好。」「當我站在工地時,我只看到很多泥巴,但使用無人機可讓你看到任何想看的事物。」
中國建築還使用自行開發的執漏檢測工具 (Defect Monitoring Tools) 加快交付質量的流程。由於多個隔離設施的結構相似,他們開發手機應用程式,讓用戶輕鬆地在檢測清單逐項標示進度,其後安排跟進。
曾經有項目的細節出現瑕疵需要改善,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的提示,工人會清楚知道地點及解決方法,例如放回標示和修復鬆脫的手把等。修正後工人拍照展示實況,監督組接著在辦公室使用手機查看進度,省去現場檢查的精力,在三小時內已解決了超過半數的問題。
建立一個可於項目生命週期中收集、管理和分發數據和項目信息的共通數據環境近來越見流行,獲得業界高度關注。Winnie說:「我們必須持續收集並識別常見問題的數據,分析如何將其修復及改善。」
社區隔離設施及工地散發的關愛文化,亦教 Winnie 深深感動。當工人付出精力和時間做實事,為香港人的福祉拼搏,他們也得到關顧。工地為他們設立幸福小站的髮廊和食堂,至今仍歷歷在目。
兒童節、復活節和齋戒月的節日氣氛,亦在社區隔離設施洋溢。為傳遞正能量和與使用者有效溝通,負責管理的保安局創造了一個卡通人物「方艙俠」。Winnie 和同事也會常常使用它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貼圖,來替對方加油打氣。
展望未來,「建造業 2.0」絕非模糊的概念,它是我們能夠掌握的將來。
有天,Winnie與一位在中國建築擔任信息技術部組長的有型男士交談,她以為對方曾修習相關學科,但原來對方以往曾是一般建造業的前線人員。這位男士努力將興趣轉化為適用於建築工程的科技才能, Winnie 仍然覺得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充滿啟發性。
許多來自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和承建商的年青工程師表示,這次工程的經歷令他們大開眼界。 他們對組裝合成建築法印象最深刻,因為它能縮短建造時間和提高生產力。年青人只要好好裝備自己,他們在不同崗位仍能繼續服務香港社會。
Winnie 說:「團隊成員對有份參與這項保護香港的工程,感到非常光榮」。「我為我的團隊自豪。那時大家遇到很多困難,但沒有人會說『不』,也沒人猶豫。當我打電話給他們,他們立即答應並迎難而上。」
Winnie與團隊仍在孜孜不倦,為兩個分別位於竹篙灣和啟德的社區隔離設施趕工,項目預計在本月內完成。新挑戰或許出現,但心態造就成功。毫無疑問,憑藉國家的全力支持,團隊眾志成城,加上「方艙精神」煥發的鬥志,團隊將會順利跨過新障礙,不負使命。
香港的建造成本高,更排名全球第九位,但同時建造業界正面臨勞動力高齡化和人手短缺的挑戰。隨著「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明日大嶼願景」等基建項目的推進,預計未來十年內,總建造工程量將達每年2,250億至3,450億港元,你覺得香港準備好接受此重大挑戰嗎?建造業議會(議會)持續推動更高效的行業運作及環境,最近我們就邀請了發展局項目策略及管控處處長鄺家陞工程師(John)與我們分享香港如何更進一步實現高效建築。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所提出,以提高效率,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量為目標,政府將計劃在公營房屋項目中更廣泛地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擬(BIM),以增加房屋供應。John預見香港對建造業的承載力和速度的需求將持續高企,同時我們亦必須克服高昂的建築成本所帶來的挑戰。
John指出,於業界推廣高效建築可減少人力需求、縮短建造時間、降低建造成本、優化可持續性和提升安全水平,而採用先進科技建築如組裝合成建築法 (MiC) 和機電裝備合成法 (MiMEP)可以事半功倍。事實上,近年多個政府項目採用 MiC 和 MiMEP的成功先例證明這些技術的確有助於提高施工效率。
2020 年 12 月,香港大學就數個MiC先導項目的表現發表了研究報告,與傳統的施工方法相比,MiC於關鍵績效指標的表現皆比傳統方法更好。由此可見,這些技術不僅減省了施工程序和對工地現場人力的需求,同時亦縮短了施工時間,從而降低工程的整體成本。
MiC 先導項目績效
經濟表現 | 關鍵指標 | 混凝土MiC | 鋼材MiC |
建築總體結構至落成時間 | 縮短約 30% | 縮短約 50% | |
建築成本 | 下降約 6% | 下降約 7% | |
整體人工成本 | 下降約 45% | 下降約 70% | |
執修率 | 大幅下降 | 大幅下降 | |
現場勞工生產力 | 提高約100% | 提高超過400% |
香港已有多個 MiC 項目落成,建造業界亦從中認識到 MiC 的好處,尤其在抗擊第五波新冠疫情期間,工程團隊以破紀錄時間興建社區隔離設施更令業界讚嘆。
John以位於馬鞍山白石的城市大學第五期學生宿舍項目為例,說明 MiC 的好處。若這項三座大樓共提供約2 000床位的宿舍項目以傳統工法建造,工期可長達36個月;但根據承建商建議,採用 MiC 可在 24 個月內完成整個項目,建造時間縮短近三份一。John分享道﹕「我們由衷希望看到這個項目順利完成,因為它展示了一個新建築項目如何通過 MiC 取得各方面成功!」。採用MiC的項目,尤其高樓建築,可使施工週期縮短 10 -14 個月。
John為香港MiC應用率比預期中更快達成目標而感到自豪。隨著 MiC 技術漸趨成熟,預計在 2029年或之前,香港落成的 MiC 單位將會以倍數遞增。採用MiC有助提速、提量、提效,配合創新數碼技術,更可以進一步提案施工效率和準繩度。
除了設計、建築及營運團隊,項目還會涉及許多其他多個不同範疇的承造商參與。因此,廣泛使用 BIM 和共通數據環境 (CDE) 至關重要,以提升設計和生産效率,同時提升施工安全及風險管理。
CDE 是維持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而 BIM 的應用能使項目團隊提前識別工序衝突並預先找出解決方案,以確保施工時安全和順利。當設計完成,不同的預製部件將在海外工廠同步生產,再送到工地現場交付給營運團隊組裝。創新技術能大大縮短建設週期和人員需求,,同時更為前線員工造一個更安全的工作環境,議會期望成果可以為行業樹立新標準。
「組裝科技 (Mi)」是一個新興的潛力巨大的高增值產業並涵蓋多個領域,如設計、生產、貿易、資訊科技和物流等。此外,行業的高速發展亦吸引先進科技投資,有助吸引更多數碼科技及工程人才留港發展。因此,屋宇署也設立了「預先認可『組裝合成』建築法機制」,為業界建立MiC供應鏈,以便利私人樓宇發展廣泛採用MiC。
為進一步發展香港的Mi產業,發展局及議會正探討Mi產業的生態系統以推進高效建築。為確保符合行業需求,我們需要整個行業在不同層面(設計、生產、施工和安裝)提出建議。我們亦應考慮實踐融入大灣區,以開拓市場及滿足香港的需求。
John 指內地也在積極推動Mi行業發展,最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有關「組裝合成」建築的設計、製作、安裝、質量驗收與維護管理技術制定了並發布了《裝配式鋼結構模塊建築技術指南》,並指出MiC是建築行業的新發展。他預見,內地將會開展有更多的MiC建設項目。
隨著Mi 技術逐步優化,MiMEP 對整個建造業的發展也非常重要。發展局期待 MiMEP技術能紮根香港。John說﹕「當我們研究 MiMEP技術時,我們意識到這將為香港業界增值。」。
香港現有70多個項目採用 MiC;CIC將會為個別項目製作案例與國際市場分享,並與行業分享成功案例以推動技術更進一步發展。議會現正考慮針對Mi發展,加強本地教育計劃,以培訓更多 MiC、MiMEP、BIM和 CDE 等項目的技術和工程人才。
面對建築服務的持續需求和多項挑戰,John 建議業界關注三個解決方案:
1. 場外預製
2. 多工合成和模組最大化
3. 即裝即用
John提醒大家高效建築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新技術在各方面均能為香港建造業的長遠發展帶來顯著的裨益,它有助於降低成本和工地現場的人力需求,同時提高生產力、安全水平、質量和可持續性。因此,John和他的團隊對 MiC 的成功充滿信心,並期望當 MiC 成為香港的主流時訂下更高的目標。議會亦期待見證建築業的蛻變和邁向新篇。
近年,建造業議會積極推動業界數碼轉型,以數碼科技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及解決業界人手不足的問題。最近,議會邀請了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與業界分享如何通過數碼轉型,規劃及建設香港新一代鐵路網。
港鐵通車至今,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營運理念,以連繫社區、建設香港為己任,為香港市民提供安全、舒適及便捷的鐵路服務,並推動香港演進成一個現代化大都會。
金博士說:「在內地有一個說法,就是『建設鐵路,就是建設城市。』」例如多年前落成的東涌綫及機場快綫,連接東涌、機場與市區之餘,車站周邊地方更提供建築用地作物業發展,推進沿綫地區城市化的進程。東涌綫啟用,令東涌由昔日的漁村變成可容納300,000人口的新市鎮,又如小蠔灣車廠物業發展項目,所釋出的土地將可興建2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
港鐵公司以人為本的營運理念,更展現於精益求精、不斷優化服務水平的決心。環顧世界各地的鐵路營運者,港鐵的服務水平位於業界前列,其列車服務準時程度高達99.9%。
不過,金博士表示追求卓越的步伐並不會停下來:「我們的願景是實現100%準時度。」縱使國際鐵路業界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他說:「若這個願景有朝一日能實現,那必定是在香港達成。」
港鐵公司要實現長遠目標,在「Go Smart Go Beyond 載.向未來」的全新發展方向帶領下,積極研發並應用智慧科技及創新方案,以科技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持續改善及提升各個營運領域的效率。其中一項重點數碼方案,就是開發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 ,Common Data Environment),以更有效地整合複雜不一的工程數據。
隨著《鐵路發展策略2014》規劃項目相繼落實,多條大型鐵路工程包括東涌綫延綫、屯門南延綫、北環綫等將陸續動工,工程規模不但龐大,其難度及複雜性,與其他大型建設項目不遑多讓。
有見及此,金博士表示:「我們正設立一個綜合數碼共用平台,以收集整個項目生命周期數據,把所有數據及資訊儲存至單一資訊來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
綜合數碼共用平台能夠整合不同承辦商文件、施工圖則、設計圖等建造工程信息於單一平台上,甚至可檢視建築信息模擬(BIM)的立體模型,以及工程的改動、進度及紀錄等,方便監督及跟進。
他補充道:「我們更可以通過綜合數碼共用平台分析多方數據,預測工程的潛在問題。」例如預測及避免建築物的樑柱、鋼筋等設計不協調,節省重新設計及調整的時間,確保工程能順利竣工。
港鐵公司計劃先開發綜合數碼共用平台,期望下一步能設立一個供整個業界使用的平台,讓從業員能分享及交流不同工程的寶貴數據,以加強彼此的連繫。
事實上,近年港鐵公司致力引入全方位數碼化系統,由工程規劃、成本管理、設計、裝配式設計(DfMA)及組裝合成法(MiC)應用等,以至鐵路日常營運和維修,皆採用數碼科技管理每一環節,讓乘客在完備的鐵路網絡順暢快捷地抵達目的地。
金博士說:「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數據湖』(Data Lake),以儲存及監控有關客戶服務、鐵路資產狀況、維修等方面的數據,以實現智能維修及營運,以及至為重要的智能化客戶服務。」
例如港鐵最新將MTR Mobile應用程式升級,為乘客提供實時資訊。其中,落車及轉車提示是較受歡迎的功能,因為乘客可能會因太專注看手機而忘記下車。
在維修及資產管理方面,港鐵通過一站式智能平台(all-in-one smart platform),收集實時列車及鐵路資產數據,再透過實時數據分析,協助預測可能發生的故障事件,及早進行維修。
此外,車站內一系列「碳中和」先導計劃,包括顯徑站的透明太陽能光伏板試驗計劃、人工智能(AI)監控供冷系統先導計劃,以及在車站實施列車煞車系統能源回收及轉化技術。
展望未來,港鐵公司除簡化車站設計,以便採用更多應用裝配式設計外,亦將加速數碼轉型,並與各界廣結夥伴關係。金博士相信若要打造及保持世界級鐵路網,不能單靠港鐵之力量,更需要各界協力同心。
他說:「在推動裝配式設計應用、數碼化轉型、持份者參與及『新工程合約』模式(NEC4)各方面,我們都需要與整個業界及專家,以及政府、監管機構、科技供應者等建立夥伴關係,才能取得成功。」群策群力,港鐵公司將繼續集各界的力量,合力建設世界級可持續鐵路運輸服務,讓香港穩步前行,一起「載.向未來」。
說起「組裝合成」建築法,我們一般只會聯想起一個個方盒子。香港園境師學會會長、園境師註冊管理局副主席陳元敬先生(Paul)早前到訪建造業零碳天地,分享了他在過渡性房屋項目中將「組裝合成」建築法概念拓展到園境設計,真正將「組裝合成」提升至Mi∞。
無論是永久性住宅還是過渡性房屋,都需要園境師設計舒適而實用的空間。Paul在創造各種多功能空間擁有豐富經驗,加上他對創新技術應用的濃厚興趣,促使他研究出Mi∞概念與過渡性住房項目的需求完美契合。由於過渡性房屋項目大多是建在被建築物圍繞的小塊土地上,又或者只能短期使用,「組裝合成」建築先裝後嵌的特性就可以大大減少對周邊環境的騷擾,而且組件可以快速裝勘及拆除,非常適合用於過渡性住房項目。
Paul注意到過渡性房屋居民對社區設施的需求,所以他從「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基礎中跳出框框,提出了「組裝合成」園境設計。香港園境師學會的過渡性房屋工作小組參考了世界各地的類似設施,並邀請了建築界的專業人士、社會福利界的專家和居民一起探索「組裝合成」建築法在過渡性房屋項目的有限空間中可以發揮的各種可能性。集思廣益下,會議取得良好的成果,為過渡性房屋項目設計出各種多功能空間。
Paul 還提到這些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方案亦刺激了其他項目考慮採用「組裝合成」園境設計。以建造業零碳天地為例,Paul認為可以利用多功能的「組裝合成」組件增加更多遊樂設施,倍添生氣。現在的多功能組件配合各種可移動的家具就可以為設施功能增加靈活性,讓組件可以在早上用作墟市或遊樂場,晚上則變成電影院。我們甚至可以在組件上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使組件能夠自給自足,減少碳排放。
其實在 2017 年,香港就已經在西灣河迎來了首個組裝合成自助圖書站。其他組裝合成社區設施,如西貢的觀星設施及天水圍的天幕街市亦分別於2019年及2020年落成,成功向建造業界示範「組裝合成」建築法的無限可能。
Paul相信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及其他創新建築技術是建造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園境師過去一般只會運用數碼技術展示設計效果。隨著建築技術的進步和業界的專業提升,園境師已於工作中廣泛應用創新技術,包括景觀測量、設計到設施管理。
Paul指最新的建築技術有助預測設計與原生環境之間的潛在衝突,在避免及處理不相容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利用無人機測繪和點雲建模可以讓園境師快速收集精確的地形數據,而透地雷達則可以提供有關地面以下的資訊以助園境師規劃工程時充分了解自然地形,並提前計劃建築項目中的困難及相關工作。
建築信息模擬(BIM)也是現代園境師的常用工具。BIM可以幫助園境師將各種工作計劃整合到同一個界面,所有工程人員便可以容易預測衝突和準備應對計劃。Paul分享了他早前在公園地底建造雨水蓄水池項目的經驗——他指出團隊在規劃階段已採用BIM,幫助項目預測及避免了很多問題。由於項目非常複雜,園境師要平衡結構和基礎設施方面的考慮,採用BIM就大大幫助了團隊規劃複雜的公共空間、人員路線、電線和水管的工作。而在 BIM 的支持下,項目團隊亦可以提早展示項目的設計,激發團隊進一步創新,更提出創新建議,在不需運作時利用蓄水池空間作其他用途。
工程完成後,設施管理人員亦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以記錄和管理設施。Paul曾經參與了一個鼓勵公眾了解樹木的活動,並開發了一個紀錄城市樹木狀況的系統,當中GIS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系統之後就可用作更新政府的樹木數據庫以便進行維護和維修工作,尤其在颱風吹襲後,系統將可協助記錄樹木的最新狀況。
以上只是數個在園景設計中採用創新技術以提升效率的幾個例子。Paul預計成功的創新技術應用將可以鼓勵更多項目採用新科技。議會希望園境師能在規劃中更大量加入可持續發展的元素,香港就能早日實現碳中和。
預計在未來幾十年中,園境設計將更廣泛採用創新技術,而且科技創新將在業界發展扮演重要角色。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兩年一度的私人物業發展最佳園林大獎亦把「採用建築新技術與現代化施工方案」及「採用新科技的保養方案」納入作為評審標準。
特區政府現在亦積極推廣先進的建築技術,同時收集環境數據以便進行更好的規劃。香港的園境師應該把握這個黃金機會,抓住這個全球趨勢,攜手推動行業現代化,為我們的城市、市民打造更優美的景觀。
建造業為應對未來的挑戰,積極推動「建造業2.0」行業改革,而跟業界息息相關的市區更新工作,近年亦進行全面革新。議會邀請了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工程師,與業界分享如何通過創新、數碼轉型及跨界別合作,解決市區老化的挑戰,為都市更新開拓新方向。
韋志成工程師說:「過去數十年,市區更新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城市老化的步伐。」根據市建局的紀錄,被拆卸或重建樓宇的平均樓齡約為50年,而目前全港約有12,000幢50年或以上的樓宇,20年後將增加至25,000幢。他表示按上述的市區老化速度,即使市建局盡力加快重建步伐,恐仍無法追上重建需求。單以油麻地及旺角區(油旺區)為例,樓宇數目已經超過3,000幢,其中65%的樓齡超過50年。若要重建,估計舊樓收購及補償金額將超過11,000億港元,市建局難以獨力承擔。同時,樓宇的重建潛力會因年月遞增而下降,令私人參與誘因降低。
另外,香港在樓宇維修方面亦有所不足,包括有待改善的監管制度、業主欠缺相關的認識及籌組能力、業主立案法團的財務儲備不足等種種因素,皆加劇市區老化的情況。面對這艱鉅的挑戰,市建局亦如建造業界一樣,近年積極推行多項變革,在不同範疇落實嶄新方案,以新思維扭轉市區老化的局面。
其中一項重點方案,就是採用創新建以延長樓宇的壽命,減緩市區老化的速度。作為首位出任市建局行政總監的工程師,韋志成善用自身的專業背景,參考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為重建工程引入新思維。
他指出現時樓宇的抗風力設計,是基於50年重現期的風力(wind load return period),但若樓宇的受風期能增至60、70年等,便能延長新建樓宇的使用壽命。他表示:「所有工程界人士都知道,基礎建設工程的使用壽命普遍達120年。雖然把同等使用壽命套用於樓宇建築工程上似乎並不合適,但也許是時候革新樓宇建築設計的相關作業守則。」因此,市建局啟動一項橫跨土木工程及建築工程專業領域的研究,探討把高強度混凝土和塗層鋼筋等土木工程常用的耐用建材及技術,運用於建築工程的可能性,以及對延長樓宇使用壽命的效益。
市建局內部一直鼓勵創新科技的應用,積極開展數碼轉型。「目前所有市建局的重建項目皆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工具,作為溝通和協作的平台。」例如上海街/亞皆老街和中環街市保育活化項目,在保育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之餘,亦加入新設備以符合現代建築標準。因此,市建局在建築設計、建造工程等整個建築生命周期,透過BIM整合建築設計、結構工程,以及機電及管道設備等資料,找出新舊結構不能相容的地方,方便團隊及早解決問題,節省時間和成本。
為促進市區更新的規劃工作,市建局開發以地理資訊系統技術為基礎的「市區更新資訊系統」(URIS),透過整合市區土地用途、規劃要求、發展密度等地理資訊數據,並將有關數據顯示在地圖上,以助準確地為不同市區制定合適的更新模式,提升項目週期的營運效率。市建局亦計劃在URIS和BIM中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科技,以自動化圖則審批程序;同時要求每位加入市建局的員工,接受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培訓。
市建局更積極與各界聯手,為市區更新謀求嶄新解決方案。韋志成工程師說:「自我2016年加入市建局以來,一直強調『成也復修,敗也復修』。」若舊樓能保持良好狀況,壽命得以延長,便能大大減緩市區老化的速度。因此,市建局致力提升業主的樓宇維修知識,以及維修技術水平,在建造業界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樓宇復修平台」,一站式為業主提供樓宇維修的資訊和技術支援。市建局亦與地政總署共同修訂市建局物業的《大廈公契》,要求業主制定維修及注資計劃。此外,市建局與民政事務總署和多個非牟利組織合作,協助舊樓業主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促進維修工程的統籌。
韋志成工程師說:「在此,我特別感謝建造業界的積極參與,為『樓宇復修平台』提供寶貴的專業意見及支援。」他預計當相關樓宇維修措施湊效,大眾愈加重視樓宇維修時,建造業界將需要培養更多裝修及維修相關的人才以應付所需。此外,為鼓勵私人市場參與重建工作,市建局啟動「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以「規劃主導」的模式為油旺區制訂以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藍圖,提出「整合街區」及「地積比率轉移」的新規劃工具,建議整合街道組成大型重建地帶、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率互換等,以更靈活回應公共需求及迎合市場變化。
最後,他總結道,一系列的嶄新方案及合作計劃,儘管能助提升成效,但市區更新仍然挑戰重重。未來,市建局將會加緊創新步伐,並期望工程界及建築界能繼續攜手合作,一同迎接未來市區更新的挑戰。
建造業議會自2007年成立起,多年來培育人才,引領業界越過無數高山,為慶祝議會成立15周年,議會上月31日假西九文化區M+舉行「建造業議會15周年慶祝及展覽開幕典禮」,邀得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與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蒞臨主禮,並參觀展覽,共證議會發展。
建造業議會成立15周年,以一磚一瓦與業界同建香港,是次展覽以「過去與未來」為主題,展出建造業發展沿革,並未來科技應用。嘉賓入場經過背幕後,名為「建築∞未來」的「L形」數碼走廊映入眼簾。走廊全長14米,以LED螢幕構成,其上分成「設計」、「場外建造」、「場內建造」及「智慧設施管理」四區,不間斷播出有關業界先進科技應用的影片,嘉賓遂可從始至終了解不同建築階段的實況及科技發展,例如「場外建造」播出工廠預製組件的片段;「智慧設施管理」又展示優良建築設計如何便利管理者透過5G、BIM及物聯網技術保養設施,延長建築壽命。
「建築∞未來」數碼走廊外設有「組裝合成建築法模型」及「自流平回填材料」展品,其後嘉賓經過「建構今昔香港 - 數碼透視屏幕」,此雙重數碼屏幕展示本港超過60項世界級基建及地標的今昔對比,包括山頂凌霄閣、萬宜水庫、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雙拱鋼橋、淨化海港計劃等,呈現香港的轉變與繁華景象。
生命第一,為宣傳建造業安全資訊,展覽特設「互動全息投影區」,安全大使以3D影像方式置身現場與嘉賓互動,介紹業界安全守則及與改善安全表現相關的科技。特首參觀時亦對「互動全息投影區」甚有興趣,與安全大使隔空交流,了解科技如何落地應用,協助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建造業蓬勃發展,靠賴政府支持及業界各方通力合作,共建未來,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於典禮致辭時形容本港機遇無限,未來工程量大增,他表示政府將繼續制定措施以提高建造業的生產力,推動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高生產力建築方法的發展。
人才為發展之本,欲提升生產力,業界必要齊心吸納新進,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致辭時提及議會旗下的香港建造學院於2021年培訓出超過六萬位畢業生,紓緩業界人手短的挑戰,議會將繼續積極配合施政報告,持續培育新血,並引進更多創新建築技術,盡一切努力提升行業生產力,支持香港基建發展。何工程師亦預告議會本月將聯同發展局推出名為「看見未來築及生活」的宣傳計劃,期望透過不同渠道提升業界形象,吸引更多有維青年加入。
15周年慶祝及展覽開幕典禮集業界翹楚,氣氛熱烈,典禮尾聲一眾主禮嘉賓為15周年慶典揭幕,緊接3D影片更有活力充沛的舞蹈表演錦上添花助慶,於樂聲與掌聲中為議會新一頁揭開序章。
為促進香港的可持續發展,以達至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建造業議會透過多項措施,致力推動綠色建築發展,更積極邀請相關界別作交流分享,共謀對策。早前,議會邀請了商界環保協會主席、金門建築總裁歐嘉榮(Kevin O’Brien),與業界分享如何運用智慧工具、創新建築技術及數碼科技,促進建造業綠色低碳轉型,為香港邁向碳中和城市的目標作出貢獻。
隨著全球暖化加劇,香港的夏天持續高溫。Kevin說:「正如Thomas(議會主席)提及,今年香港的夏天非常熱, 9月更錄得破紀錄的高溫。」確實令人熱不可耐,必需採採取行動,紓緩氣候變化。
為應對全球暖化,特區政府去年於《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當中「節能綠建」及「全民減廢」兩大策略與建造業息息相關。建築工程和建築物是地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佔全球整體碳排放量約四成、能源消耗逾三成,以及四成的食水污染;而新建築項目更消耗全球四成原材料。預計至2025年,全球每年建築廢料將達22億噸。
議會近年積極倡議「三零策略」,包括零能源浪費、零廢堆填和零資源浪費,為減排和減廢制定策略方針,促進可持續建築模式,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以加快業界綠色轉型的步伐。
為有效地推進綠色轉型,Kevin認為業界必須善用智慧科技及創新技術。「我們有21世紀的建築物,但我們的建築模式卻停留在19世紀。」他續道:「我們必須如其他業界般引進現代建築技術。」Kevin相信可以將智慧工程應用於設計上來改變現狀。
溫室氣體排放和內含碳(embodied carbon)是建造業兩大減排節能重點。Kevin指出建築過程不但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建材如混凝土、鋼材等更含有內含碳(embodied carbon),而過於保守的建築設計亦加劇問題。因此,實踐節能零碳建築模式是轉型的重要一環。
計算建築項目的碳排放量是首要任務。「我們利用智慧工具來應對挑戰,例如『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此免費工具由議會與200多名跨界別的專家團隊協作開發,協助業界評估建築項目從開採原材料到施工結束的碳排放,推動減碳減排。他補充指結合「建築信息模型」(BIM)系統的自動碳評估工具,亦能幫助業界落實減排節能的建築模式。此外,發展商慎選低碳建材,亦進一步推動低碳建築的發展。
此外,工地機器以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也能減排。Kevin以金門建築為例,該公司將於今年年底引入電動履帶式起重機。此外,他亦倡議研發如生物燃料、氫燃料等再生能源。另外,他表示室內設計應盡量減少能源浪費,並建議大廈善用數據以自動調節能源消耗。
創新建築技術亦帶動行業低碳轉型。Kevin表示建造業議會積極推動的「Mi Infinity」(即在不同範疇實施「組裝合成建築法」),可有效推動零廢堆填。
他解釋指MiC建築法把工序轉移至可控度較高的工廠內進行,減省現場施工工序之餘,也降低工程進行期間的出錯率,減少建築廢料。另外,預製組件的包裝物料較少,能進一步減廢。
目前不少項目相繼採用MiC建築法,包括公營房屋項目、由私人發展商牽頭的東京街重建項目、城市大學白石學生宿舍,以及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擴展工程項目等。
此外,他亦樂見政府支持「轉廢為材」,於屯門的環保園興建「環保園生物炭生產試驗設施」,把包括來自建築工程的木質廢料轉化成多用途生物炭,推動循環經濟,長遠實現零廢堆填。
Kevin表示數碼科技的應用,也是減少資源浪費不可或缺的元素,並引領業界進入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的時代。例如Autodesk等「建築信息模型」(BIM)相關軟件愈加普及,全建築生命周期便能透過BIM整合建築設計圖,在施工前提前預視及解決設計上不協調地方,有效地減少由此導致的資源浪費。
他亦指出以重建代替拆卸如大館、中環街市等的歷史建築物,也助減少資源浪費,亦能減碳。「每當我們『重用』資產時,不單能減少建築物生命週期終結階段的碳排放(end of life carbon),更為城市保留珍貴的文化遺產供市民享用。」
儘管技術革新必然衍生出「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但Kevin認為這是業界轉型的「綠色機會」(green opportunity)。他指出香港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的要求愈趨嚴謹、內地大力推動「雙碳目標」,以及國際環保組織的監察壓力等,皆顯示綠色低碳轉型已成全球營商大趨勢。此外,綠色債券及綠色按揭和相關支援計劃愈加普及,如議會建立的「可持續金融認證計劃」,更為建造業綠色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他預期綠色低碳建築模式,將逐漸成為未來香港建築及基建的必備條件,若不改變,便可能失去未來的機遇。所以他呼籲業界:「我們不能只侷限於討論和聆聽層面,整個社會及行業必須坐言起行。」
交通網絡便利市民出行,更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工程師,就施政報告中「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基建藍圖,與建造業界分享這份具前瞻性的交通運輸策略計劃,如何塑造未來宜居城市,提升大眾的幸福感,並為建造業提供新科技「落地」的絕佳機會。
高效的運輸網絡能夠提升大眾的幸福感,是締造宜居城市的關鍵元素。林世雄工程師表示大眾慣常出行前參考交通狀況地圖,避免使用以紅色標示的擠塞路段。他說:「我們有愈多紅色(路段),我們(運輸及物流局)需要做的工作就愈多。」
他表示政府一直積極優化運輸系統,包括廿年內完成10條鐵路路線;《鐵路發展策略2014》規劃下即將動工的東涌延線、屯門南延線等;即將完工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以及規劃中的汀九橋南行路段擴闊工程、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等。
他說:「我們在剛剛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建議興建合共六項鐵路及主要幹道項目。」有關項目分別為三條主要幹道,包括「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和「將軍澳─油塘隧道」;以及三條策略鐵路,包括「港深西部鐵路」、「中鐵線」和「將軍澳線南延線」。
對於香港未來的交通網絡,他說:「既能滿足市民出行的需要,也支持經濟發展,亦促進與大灣區的融合,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同時,相關項目加上《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明日大嶼》,還有大大小小的民生工程,預計建造業按年工程量將增至3,000億元水平,亦為業界提供更多創新科技「落地」的機會。
宜居城市另一要素,必然是增加土地供應,加快建屋,讓基層市民能夠早日上樓,其中「北部都會區」便是重要的舉措之一。
林世雄工程師表示政府為「北部都會區」興建一條「北都公路」,把西邊的天水圍途經新田連接東邊古洞北,他說:「『北都公路』將打通『北部都會區』的東西脈絡。」他亦表示洪水橋至深圳前海「港深西部鐵路」跨境鐵路項目,可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協作。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應付市民出行出行需要,亦有助「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組裝合成」(MiC)的重鎮。議會近年大力提倡「組裝合成」建築法,以加快土地建屋供應,照顧市民所需。此舉獲得政府的積極回應,建議成立跨部門督導委員會,專責處理「組裝合成」精簡相關審批程序,為業界拆牆鬆綁。同時,政府更接納議會及業界的建議,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北部都會區」提供「組裝合成」的生產和儲存模組的用地,以促進與大灣區的協作,加快房屋供應之餘,加強本港建造業在區內採用「組裝合成」的領導地位。
林世雄工程師指出大型基建必然面對如資金、資源及技術等挑戰,但借鏡以往如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工程的成功經驗,他說:「如果我們的前人能做到,為什麼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不能?」
事實上,議會及業界作好迎接挑戰的準備。議會成立15年來,一直與業界同心協力,以前瞻性的思維引領本地業界由傳統工序,升級轉型到現在的數碼建築技術,不斷提升行業的安全性、效率及質量。議會在推展數碼建築技術的努力,亦得到政府積極的回應。
例如議會積極推動「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在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學院)開設相關課程,又舉辦「建造業議會建築信息模擬比賽」、工作坊及講座等,令業界水平不斷提升。承著數碼化大趨勢,《施政報告》公布明年訂立路線圖,推動業界應用 「建築信息模擬技術」製作建築圖作呈交政府審批之用,進一步協助整個行業升級轉型,共同建設智慧城市。
另外,議會重點推展的「綜合數碼平台」(CDE)亦獲得政府的支持。「綜合數碼平台」收集包括「建築信息模擬技術」等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數據,能把所有數據及資訊儲存至單一資訊來源,有助數據的整合及分析。政府將進一步推展工務工程數碼化以優化流程及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並透過「綜合數碼平台」整合分析數據,亦將於部分工務項目試行「綜合數碼平台」、「建築信息模擬技術」及「數碼工程監督系統」(DWSS)。
其他科技「落地」的例子還包括將軍澳跨灣連接路段,其跨度200米長的雙拱鋼橋,便首次採用S690高強鋼建造,在鄰近上海的南通市預製,分批送到香港進行安裝,是全港最大跨度及最重的鋼拱橋。
除了創新技術,優秀人才也助迎接挑戰。林世雄工程師說:「在香港,每一平方公里,我們便有15個專業的工程師。」為進一步培育更多人才,議會會運用政府今年 10 億元的撥款,透過學院為業界培育更多新血及提升業內工友的技術水平。
展望未來,憑著科技的應用及出色的人才,相信業界能同心協力,成功克服重重挑戰,共同建設香港運輸網絡,打造宜居城市,為市民大眾締造幸福的未來。
空間數據聽似抽象,其實與社會大眾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近月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及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造訪位處觀塘的「地理空間實驗室」,了解現時本港 空間數據的發展進程,並探討數碼化智慧城市發展可如何推動建造業更上一層樓。
政府於2017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制定智慧城市規劃與發展策略,其中重點「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omm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CSDI)正利用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設施,支援智慧城市的應用發展,簡單通用如手機的地圖程式、專業如建造業界的建築信息模擬(BIM)亦應用了有關地理位置資訊的數據。
外界時常認為CSDI等同集合數據的電腦系統,但發展局轄下、空間數據辦事處總監陳宇俊測量師指出,CSDI於系統以外,更有制訂標準的功能,「CSDI於政策支持下,讓地理空間數據得以整合和共享,鼓勵不同部門提交年度空間數據計劃並列出已開放及 將開放的數據集,並希望制訂相關標準和訂立框架數據,讓空間數據變得易於取用。」政府於2022年底已開放「空間數據共享平台入門網站」予公眾使用,提供超過500種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空間數據集,陳測量師指數字令人鼓舞,期望未來能累積更多具質素的數據,方便大眾取用。他續指CSDI功能如同超級市場和供水系統,「CSDI就似超市把眾多貨品分門別類,清楚列明產品資料和取用方式;CSDI亦是基建,如供水系統一般,我們不會提供各類飲品,但希望能確保用家扭開水喉即有優質食水,讓大眾以此原材料調整凍檸檬茶。」
其中一個PoC項目為專為視障或有需要人士而設的智慧出行工具,以聲音導航輔助室內及戶外出行。有賴非政府組織、港鐵公司及幾個九龍東大型商場的支持,空間數據辦事處與發展局轄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起動九龍東)及地政總署合作推展此項目。此概念能與大眾分享,擴大規模並加以改進,例如此PoC被整合至起動九龍東「My Kowloon East (MyKE)」 手機應用程式中的「暢行助手」功能。「MyKE」是專為九龍東而設的綜合手機應用程式,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結合九龍東資訊,推廣「智慧城市」措施和「易行九龍東」概念。
CSDI應用惠及日常生活各個範疇,而地圖正是呈現空間數據的最佳平台。過去社會多用二維平面地圖,但踏入數碼年代,三維數碼地圖內容更豐富,有助用家擷取更準確的地理資訊地政總署現正開發三項三維數碼地圖,包括三維行人道路網、可視化三維地圖,及三維室內地圖。
總土地測量師(技術)易偉峰表示時至2022年3月,三維行人道路網已涵蓋全港市區及五個主要離島公眾可通行的範圍,鄉村路及郊野公園行山徑亦包括在內;三維室內地圖則分三期開發,現已完成先導計劃中九龍東的158幢建築物,規模將擴展至九龍中、西、港島及新界,地政總署計劃2023 年年底前能繪製出全港1250幢建築物的三維室內地圖。
此外,可視化三維地圖可顯示地形、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地貌和外部特徵,數據集由直升機傾斜攝影、車載移動測量系統、背包移動測量系統等技術擷取的圖片和數據整合而成,有助用家了解建築物景觀及地區發展之餘,三維地圖的座標量度數據更有利評估預製組件的運送行程。
據發展局指引,由2018年起,3,000萬元以上的工務工程項目必須採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易測量師指地政總署今年(2022年)接收工務工程項目的BIM數據,管理「政府建築信息模擬數據庫」。截至7月,數據庫內有30項工務工程合約的設計及竣工BIM數據,易測量師表示數據格式、來源有別,地政總署登記數據後會統一標準,並將之轉換至適合開放數據平台的格式。易測量師表示潛在用家可把BIM模型連接至不同建築階段的人力估算及物料需要,協助基建規劃,利用數據庫內的設計數據發展四維地圖。
為營造地理空間社區,及鼓勵年輕一代和初創企業利用空間數據的潛力,發展局於2021年在觀塘成立「地理空間實驗室」,舉辦不同工作坊和講座,如「用於發展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簡介」、「建築信息模擬和地理信息系統 (BIM / GIS)整合應用」及「環境與健康」主題講座等。陳宇俊測量師表示此場地能讓年青人有多機會接觸空間數據,即使過去一年疫情未止,實驗室未有停下腳步,2022年4月特別「暑假」期間開辦網上STEM親子工作坊,指導製作網上互動地圖應用程式,冀以此實體窗口促進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和應用程式開發者更廣泛應用空間數據,開發具創意的應用程式,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早前香港園境師學會的陳敬元會長(Paul)分享過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概念套用於過渡性房屋項目的園境設計。透過靈活運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再配合過渡性房屋的特性,相輔相成,成功為過渡性房屋項目設計出各種多功能空間,真正將「組裝合成」提升至Mi∞。
當時Paul亦以建造業零碳天地作例子,建議可利用多功能的「組裝合成」組件增加更多遊樂設施,為周邊休憩空間加添更多玩樂設施,倍添生氣。剛巧適逢當日如火如荼舉行的「築月2022」以「引領邁向碳中和」為主題,今年除了一系列精彩節目及戶外綠色市集以推廣低碳生活外,其中一個焦點則是首次展出的「組裝合成」築樂園,真正以Mi∞「築」起快樂。
位於建造業零碳天地的築樂園正正呈現「組裝合成」建築法的靈活多變。築樂園由不同組件裝嵌而成,容易拆卸。而組件可按照不同遊樂場地的大小及形狀重新配置,重複使用,亦可用於過渡性房屋項目,不需要重新製作,於減少建築用料上可有莫大的幫助。有如今年的口號「看建未來,築及生活」。
減碳已經成為國際間炙手可熱環保議題之一,剛於本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其中一個焦點亦正集中極端氣候與天災應對。2022年,世界面臨更多的極端、罕見的天氣和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其中主因包括急速的工業活動發展,導致過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如何有效減碳、加強可持續發展等綠色事業,均有助建構更美好將來。築樂園內融合綠化及環保模組,具自我淨化及去除PM2.5功能,提供隔熱以改善香港微氣候。
除了環保元素,展品亦附設「打卡位」及兒童遊玩設備,為築樂園增添跨代共融的潛力!當天同場亦舉辦首屆「零碳小勇士」獎章計劃頒獎禮及建造業零碳天地編程創作比賽頒奬禮,零碳天地迎來一群精靈活潑的零碳小勇士及同學,熱鬧非常。活動特設「建築材料及技術」及「工地日常及安全」兩大展示區域,深入淺出探討香港常見建築材料及可持續發展物料等議題,相信這群香港新力軍也滿載而歸,亦是議會一直希望能給予每一位香港人的「幸福感」。
議會近年積極倡議建造業數碼化轉型,同時舉辦各形式的講座或工作坊,向普羅大眾推廣嶄新的建築技術。未來議會會全力推動行業升級轉型,加快土地房屋供應,照顧市民所需,共建智慧城市。
香港國際機場一直國際航空樞紐。最近,議會邀請了議會成員——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梁永基工程師Ricky,與業界分享機管局如何透過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競爭力,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香港國際機場一直是全球旅客往來世界各地的樞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在大灣區建設世界級機場群。為進一步鞏固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機管局於2019年推出名為「機場城市」的大型發展項目。
這計劃提出將香港機場由「城市機場」逐步發展為「機場城市」,意思是機場不應再單純是乘搭飛機的運輸樞紐,更應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目的地、新地標,將機場打造成一個綜合不同商業活動和功能的「城市」。
Ricky說:「過去三年新冠疫情令全球航空業受創,幸好機管局在推動『機場城市』計劃方面仍取得重要進展。我們期望整項計劃完成後,香港國際機場不單能轉型成為香港的新地標,更成為能夠帶動香港經濟進一步增長的火車頭。」
「機場城市」的發展願景是要充份利用機場獨特的地理優勢,並且把握各項新基建帶來的機遇,以整合機場以至周邊更廣泛地區的經濟活動,發揮協同效應。
這項目除了配合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亦能加強香港實力,好好把握大灣區廣闊無限的發展前景。
整個「機場城市」包括多個項目及設施。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建築界的努力下,機場第三跑道已於去年投入運作,而整個三跑道系統亦可望於2024年完成。
Ricky 說:「待三跑系統完成後,估計香港國際機場每年可以接待多達1.2億名乘客以及處理1,000萬噸貨物。」
香港機場銳意強化其「功能」。毗鄰機場客運大樓及港珠澳大橋的SKYCITY航天城正是重要部分。
Ricky說:「航天城將會成為一項集娛樂消閒、零售、餐飲等多元化體驗的世界級地標;加上擴建後的亞洲博覽館和多間酒店,再配合機場的優越位置和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必定吸引世界各地尤其是大灣區旅客。」
位於航天城核心的11 SKIES將會建設全港最大型的一站式零售餐飲娛樂商業區,總建築樓面面積約380萬平方呎,設有超過800間商店餐廳和57萬平方呎的娛樂設施,並有行人天橋無縫連接亞洲博覽館和全新的二號客運大樓。
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報告》內提出要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為此,政府正重點支持會展業,而機管局亦正全力興建亞博館二期,增加展覽區域面積。
Ricky說:「亞博館二期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引入了多項智能系統輔助,包括使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和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亦採用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嶄新建築方法,提升興建效率和方便日後維修保養。」
創新科技的確能有效提升建造業的生產力。為應付大型基建對建造業專業服務的需求,議會一直聯同政府及其他培訓機構致力為從業員提供BIM以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創新建築技術的培訓,以提升建築效率。政府亦已在日後的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設立儲存及製作組件地方,長遠而言有利將香港打造成大灣區的「組裝合成」建築法樞紐。
機場另一發展項目是全長200米、連接一號客運大樓與T1衛星客運廊的「天際走廊」,已於去年落成,是全球最長的機場禁區行人天橋,取代停機坪的接駁巴士。
天橋高度超過28米,能讓全球最大型雙層客機A380通過。旅客可利用自動行人通道設施輕鬆往來兩座大樓。
Ricky說:「為了盡量減少對繁忙的機場運作的干擾,『天際走廊』廣泛採用了預製施工,即在場外預先組裝大型模塊和組件,然後將預製鋼段運送至機場並在現場組裝成整條天橋。」
配合國家提出的大灣區發展概念,機管局正積極提升聯運接駁設施,加強香港機場與大灣區城市的連繫,例如訂於今年第二季啟用的海天中轉大樓,為中轉旅客提供無縫的「陸空轉乘」服務。
Ricky說:「屆時,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陸空轉乘乘客可乘搭陸路交通工具經港珠澳大橋到海天中轉大樓進入香港機場轉乘飛機離境,無需再經過境和海關程序。」
大樓旁會建造「航天走廊」,旅客可利用全港首次引入的無人駕駛自動運輸系統來往香港口岸人工島及航天城。
為鞏固本港在航空貨運的領先地位,機管局正於機場興建「空側海空聯運貨運碼頭」,並在東莞設立「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
Ricky說:「『機場城市』將會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有助香港更好地融入和把握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機遇。我們期望各界群策群力,協助打造『機場城市』。」
事實上,面對各項大型基建工程接踵而來加上建造業工程量不斷上升,議會亦會繼續向業界加強推廣創新科技落地,致力促進建造業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在加強工業安全之餘,達至提速、提效和提量的效果,務求合力推動香港經濟騰飛至更高更遠的境地。
建造業以一磚一瓦建設都市,更以為大眾創造宜居感與幸福感為己任。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四月中於「香港房屋協會國際研討會2023」擔任研討會講者,他認為業界於應用「現代建築方法」改善效率之餘,更須革新思維,設計時全盤考慮建築生命周期需要,並以「四個堅持」提升工地安全,永續人才,達致可持續發展。
房協國際研討會以「未來願景 : 為跨代共融創造宜居社區及永續環境」為題,何主席認為欲實現願景,業界既要應用創新建築方法,亦必須改變固有思維,才能為市民大眾創造幸福感,「 我們沿用以前的方法不可能會有新的結果,所以假如業界要達到市民的需求,一定要採用不同的建築方法,以及截然不同的新思維。」
房屋供應強調「提速、提量、提效」,未來本港大興土木,建造業卻面對人力短缺挑戰,更須轉型升級,追上步伐。去年建造業議會發表《改善建造業時間、成本及質量表現報告》,何主席援引內容,表示如業界盡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組裝合成建築法(MiC) 及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 ,將能節省過萬人手;他又以香港大學黃竹坑學生宿舍為例,指該項目採MiC,大大減少現場工序,「項目只需六位工人,四、五個月內便建成大樓;如果不採用MiC,於現場釘板、札鐵、落石矢,動輒需要50位工人。數據說明一切,這正是我們當走的路。」現時本港約有100個項目以MiC興建,何主席指相比世界各地,本港MiC起步雖然稍慢,但假以時日,待技術成熟將成大勢。
新方法雖好,若缺乏新思維,也不過是新瓶舊酒。何主席明言業界要擺脫不同建築階段各自為政的做法,反應全盤考慮建築生命周期需要,綜合各方需要,由設計階段未雨籌謀,兼顧物業管理等層面,「我走訪不少工地,如『The Henderson』、乙明邨長者屋和巧明街項目等,項目團隊早於設計階段已考慮物管細節、建築設計安全(Design for Safety)、生產力和可持續性。」他讚揚東京街重建項目設計以工人安全為考量,冷氣平台設於露台側,減少維修時搭棚的機會;他又以「The Henderson」為例,指項目以物聯網等科技輔助管理,一部平板電腦在手便可知曉大樓用電量、設施運作狀況、碳排放等資訊,提升管理質素和效率。
人才為建造業之本,現時業界面對勞工短缺挑戰,何主席期望業界透過「四大堅持」:採用建築設計安全(DfS)、釐定持分者角色與責任、制訂臨時工程管理計劃及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SSSS)。由四月起,「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將提升SSSS的申請資助,何主席指程往例證明SSSS有助改善安全,現時既有政策支持,又有資助,敦促業界把握良機,提升工程安全表現,吸引新血入行,以「永續人才」,「希望大家能改變思維,你們是行業領袖,你們願意改變,即能拯救生命!」
近年,本港地產發展商愈加重視可持續發展,運用智慧科技打造綠色建築。早前,議會邀請了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陳康祺先生(Robert),分享私人發展商如何使用科技創新推動發展,實現建設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議會近年積極倡議「三零策略」,包括零能源浪費、零廢堆填和零資源浪費,鼓勵業界廣泛應用創新技術如「建築信息模擬」(BIM)、「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及「裝配式設計」(DfMA)等,提高施工效率之餘,亦減省建築物料虛耗,有助實現零廢棄的目標。
在議會大力推動下,私人發展商亦愈加善用創新科技,以加強建築項目的可持續性,例如觀塘巧明街KTIL240綜合商業項目(觀塘巧明街項目)及天水圍Wetland Seasons Park和Wetland Seasons Bay(天水圍Wetland項目)屋苑工程,便是當中的表表者。
Robert表示觀塘巧明街項目透過BIM的三維建築模擬軟件,整合整個建築生命週期,包括設計、結構工程,以及機電及管道設備等建築資訊,優化規劃、設計和協調,實現垂直結合業務架構的理念。
他說:「在整個工程期間,智慧科技的應用能提高施工效率,減省在地盤施工時出錯的機會,能避免因出錯而重做。」BIM讓設計、工程及設施管理團隊,於施工前預視圖則上互相碰撞的地方,及早解決問題,節省時間和成本,亦大大減少建築物料虛耗。
BIM更可配合MiMEP及DfMA的應用,既可提升效率,又可減廢。例如在規劃地下室挖掘工程時,先以BIM預製三維模型,再按模型於工廠預製支撐結構組件、配件及連接樓梯,然後運往現場裝嵌。除了地下室外,風櫃房、冷凍水管、電纜槽等設施亦於工廠預製,再運送至工地後裝嵌,減省工序。
同時,在實際施工前,工程人員利用BIM計劃相關的工序,並向工人講解施工步驟,提升工地的安全水準。除了協助設計及施工外, BIM技術亦為將來設施的管理及維修提供詳細的資料,包括提供牆內管道的3D圖則、模擬日後運作及維修的情況等。
科技亦助發展智慧綠色建築。Robert指觀塘巧明街項目採用嶄新的智能大廈管理系統,以人工智慧實時監察和調校冷氣、電梯、照明系統及空氣質素等,減少60%能源消耗、40%用水量及增加30%空氣流通量,達至「綠建環評」(BEAM PLUS)、「領先能源與環境設計」(LEED)和「健康建築認證」 (WELL) 的認證要求。
至於天水圍Wetland項目,Robert說:「我們認為體現了保育與發展的共存。」
他表示由於項目鄰近濕地公園自然保育區,所以團隊在施工時採用低噪音工序,以減低對生態的影響。同時,項目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的設計,包括階梯式設計及之字形佈局、通風廊、土地色外牆、低反射的落地玻璃牆等,確保項目融入周邊環境,打造出自然環境與智慧科技結合的屋苑,提升天水圍的地區形象。 此外,工地的預製石矢板組鋪設運輸道路 ,能減少來自工程車輛的灰塵,令工地環境更整潔及安全。
Robert表示地產項目不僅解決大眾居住、工作及娛樂的需求,更具備改善周邊配套及地區環境的社會責任,體現議會提倡的宜居感及幸福感。Robert說:「因為我們是在社區內建設一個項目,所以我們必須把項目與社區聯繫起來。」
他指出不論是觀塘巧明街項目,抑或是天水圍Wetland Seasons項目,團隊皆與政府、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充分溝通及協調,希望項目能與原有社區共融,並可惠及整個社區。他說:「這種合作模式不僅以發展商、土地擁有者的利益作出發點,也從政府部門和地區持分者的層面出發。」
以觀塘巧明街項目為例,由於項目位處觀塘舊工業區,區內舊有的道路狹窄,人多車多,經常出現交通擠塞,所以團隊與運輸署及區議會等合作改善周邊路況,將巧明街從兩綫行車道拓寬至三線,以及將部分街道從單向改為雙向,並擬建行人天橋連接牛頭角地鐵站,改善行人暢達度。
Robert更指科技應用能吸引年輕人入行,例如觀塘巧明街項目的團隊,便是一班20多歲的年青人。最後,他表示可持續建築已成為發展的大趨勢,未來將日益重要。「我認為這不僅僅是發展商的切身前景,更推而廣之至整個業界以至社會的層面。」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亦呼籲業界坐言起行,擁抱智慧科技,開拓可持續未來,共建更宜居的城市。「我認為從規劃、設計、建築科技和建築材料各方面,在座每位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為建設綠色及更美好的香港作出貢獻。因此,我相信只要政府、私人界別和專業機構攜手合作,我們將能令這個城市變得更好,成為亞洲區甚至全球的典範。」
未來十年本港每年工程量預計將增至每年3,000億元水平,但如業界於人力資源、科技水平未能跟上增幅步伐,或與「黃金十年」的機遇失之交臂。建造業議會(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早前於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主辦的「香港建造業研討會」演講,提醒業界須以高質量發展為己任,並分享到大灣區考察的成果,鼓勵業界參考內地同業的例子,交流合作,強強聯手協同增效。.
何工程師演說以「香港建造業表現與期望」為題,他指過去20年本港發展因不同因素滯後,未來10年的發展計劃正好追回進度,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但他強調業界不能單單求快,更應求質,「不要只著眼於工程速度,反而要專注於為市民謀幸福和可持續性,尋求高質量發展。」
建築絕非單靠一人之力,群策群力尤為關鍵。香港建造業坐擁地利,大灣區的產業供應鏈齊備,將成本地建造業發展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的重要助力。今年兩地通關後,議會籌辦多場大灣區考察團,率領業界與內地同業交流,參觀不同建築項目,何工程師指此行收穫豐富,引用遠東幕牆、中建海龍及深圳龍華樟坑徑保障住房項目等例子,讚揚內地建造業發展一日千里,「龍華裝配式保障房以MiC建設,團隊只花363天即建成五幢28層高的大樓,短短一年已從無到有。」他續指內地項目採用全數碼化管理,工地實況透過控制板一覽無遺,更能反映碳排和碳足跡數據,進步前所未有。何工程師寄語本地業界應多與內地合作,互補長短,「兩地強強聯手,果效不限於『兩巨頭』,而是發揮出『四巨頭』的威力。」
解決安全問題為建造業當務之急,何工程師表示業界如於安全議題滯足不前,一切努力盡付空談。過去20年建造業每年死亡數字徘徊雙位數,何工程師敦促業界要痛定思痛,透過採用建築設計安全(DfS)、釐定持分者角色與責任、制訂臨時工程管理計劃及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SSSS)。
招募人才亦為業界聚焦點,何工程師強調吸引新血關鍵在於建造業的正面形象需深入民心,提及議會透過『看「建」未來「築」及生活』計劃,以電視節目等渠道宣傳建造業,「我們要讓年青人感到重要,同時亦讓其家人引以為榮。」此外,何工程師認為業界亦須為後進訂立晉升階梯,確定前景,「我們應為新入行工人、半技術及技術工人提供生涯規劃,讓他們看到晉升階梯,能夠銜接學位課程。這正是建造業議會和發展局正努力的事,但我們也需要業界所有人士投入。」
建造業議會一直致力鼓勵業界利用創新科技,例如建築信息模擬(BIM)、物聯網(IoT),以至「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提升生產力及提升工地安會水平,亦舉辦有關科技的大師班,以培育業界的精英。早前,議會更邀請了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建築師(Donald),分享創新建築技術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如何能提升建造業效率以及對整體社會的裨益。
隨著多項大型基建開展,未來十年,本港建造業可以說是踏入另一個黃金時期,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挑戰。
正如Donald說:「大量基建動工和發展,令每年的建築工程量增至數百億港元。不過,工程量上升的同時,建造業也面對重重挑戰。」首先,建造業普遍存在人手老化問題,而且年青人對行業認識不足,對加入建造業意慾不高,對生產力和效率造成一定影響;與此同時,每年的工業意外數字均達雙位數,反映需要正視工業安全問題,方可吸引新血加入行業。
還有是如何減低建造業施工過程時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據統計,建造業的碳排放量佔香港總碳排放量約70%。建造過程產生的工業廢料以至噪音,亦對生活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隨著工程量上升,建造業亦面對質量控制的問題,例如由建築工人的手工所引致的瑕疵等等。業界須致力確保建築項目的質量,能符合市場要求和旣定標準。
近年全球氣候變化,令建築工程受阻,亦間接推高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監察工程進度和開支,亦成為重要課題。
雖然未來有不少的挑戰,但議會早已聯同業界推廣新科技的應用,迎接未來的機遇。Donald亦表示:「透過利用創新科技,建造業便能夠更有效地減輕或應付上述挑戰。」
首先,踏入電子經濟的時代,數碼化已是各行各業未來的重要方向。但隨著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等科技獲得更廣泛應用,建造業亦正逐漸實現數碼轉型。至於另一項創新技術 — 建築信息模擬(BIM),長遠而言,不單對建造行業有利,還可幫助物業的業主和管理公司「終身」改善營運效率、降低日常運作及維修成本。此外,建造業界利用BIM和CDE等數碼化工具,可更便捷地向政府部門申請批核工程,並確保申請內容符合旣定準則,有助縮短審批時間和降低成本。
至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和「區塊鏈」(Blockchain),則可協助建造業收集關於工程的實時數據和資料,從而減省花於這類重複性工序的人手,並可提升資料的安全和可靠性。事實上,BIM亦可應用於建造業其他程序,例如電子招標(e-tendering),日後更可望方便建築界從全球各地採購建材、設備和服務,藉此提升採購效率和降低成本。目前,建造業在使用e-submission(電子呈交)和automation(自動化)這兩方面仍未全面,若業界能更善用這些技術,將可進一步提高建造業的工作效率、質量和準確性。
在減排方面,建築界亦正從建造階段着手,利用新技術減排。例如部分業界在緊急發電方面已開始採用電池儲能系統,減少碳排放之餘,利用大數據加強實時監察和分析,為減排出一分力。
在建築方面,「組裝合成」建築法(MiC)能為建築界帶來多方面的好處。
首先,由於部分建築工序移至工廠內進行,減省現場施工工序,工廠生產模組同時可在工地現場進行其他工序,讓MiC建築時間較傳統方式快三成。工地的勞動力需求亦可降低七成,而現場施工產生的噪音則大幅減少75%,至於施工所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排放亦減少約68%。 利用MiC的預製建築技術,能夠在工廠化的安全環境下生產和裝配建築組件,令工程減少受到惡劣天氣影響,並且提升建築安全和降低成本。
受到生產數量等因素影響,儘管MiC 技術的建築成本有可能較傳統建築方法高,但長遠而言,採用MiC可減少現場施工的時間、成本和提升質素。華懋集團與市區重建局合作、位於長沙灣東京街的重建項目,便是本港第一個由私人發展商以MiC技術建成的私人住宅項目。該集團在港鐵東涌另一物業發展項目亦會引入 MiC,興建五幢46層高大廈合共約2,000伙單位。
不過,Donald表示,MiC技術在香港的應用仍面對一些挑戰,若政府能透過提供政策支援(例如增加總樓面面積豁免和樓高限制),減輕業界使用 MiC 技術的建築成本,相信能為業界應用 MiC 技術提供更多誘因。
現時政府已接納議會及業界建議,將會研究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生產及儲存「組裝合成」組件,及促進與大灣區協作完善「組裝合成」供應鏈。Donald表示:「採用MiC技術能夠提升本港房屋建築的質量,有助保護環境,並且加強香港社會的競爭力和整體生活質素。不過,創新科技始終只能解決部分困難。除了在建築程序上運用創新科技,更重要的是改變思維去面對挑戰,建造業才可奮力前行,令香港發展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事實上,議會亦會繼續向業界加強推廣創新科技落地,致力促進建造業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例如議會一直開辦各類有關創新科技的課程,培訓業內管理層及前線工人,協助他們了解組裝合成建築法這類新技術的運作流程和管理,幫助工人轉型,讓建造業積極迎向和把握創新科技帶來的機遇。
同時,議會亦就新科技及MiC的應用積極與大灣區合作夥伴聯繫,為業界開拓新機遇。
正如議會主席何安誠所言: 「建築是一門協作及連繫的藝術,我們不能單打獨鬥,必須與夥伴一同合作。」
人工智能 (AI)科技正以驚人速度發展,近期ChatGPT更成為全球熱話。議會一直致力鼓勵本港建造業更廣泛利用創新科技,包括推動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建築項目,從而提升建築效率及質量。早前,議會邀請了 AI 機器視覺知名學者、香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系的馬毅教授,出席「香港建造新視野」研討會,分享有關人工智能的槪念以及這項科技如何協助建造業提升效率。
馬教授在研討會上深入淺出地簡述了過去80年人工智能研究的歷史,讓業界對何謂人工智能有更清晰的認識。
馬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和機械化技術的最大功能,是能夠將一些勞動性較高的工作自動化,讓員工更專注於高價值的任務,從而提升生產力。換言之,人工智能和機械技術可以減輕如建造業等傳統行業勞動人口短缺的問題,為建造業帶來莫大裨益。
馬教授說:「近年,全球各地建造業都面對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和工人老化的問題,以內地為例,每年建造業勞動人口都在大幅萎縮,直接推高建築成本,故此,引入人工智能及自動化已是勢在必行。香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建造業。」
不過,馬教授認為,建造業是涉及「創造」的行業,機械化暫時還未能取代人手。至於近日各界紛紛擔憂人工智會否取代人類,馬教授認為還是言之過早。他指出,這種憂慮最主要是由於大家對「智能」這個詞存在很多根本性的誤解。馬教授認為,過去十年間,人工智能看似發展驚人,但其實仍停留於開發機械式的感知、識別和記憶功能,而記憶並非「智慧」,當機器仍未如人類般擁有「預估」情況和「衍生」事物的能力或創造力,便談不上是真正的「高端」智慧。
馬教授又指出,根據目前情況,人工智能始終仍停留於「被動」方式,仍未發展出獨立思考和學習能力,亦未能有意識地從外部世界學習,故基本上機器仍是受人類主導和控制,所以不用擔心人工智能有自主意識,甚至可以統治世界。
議會主辦的大師級培訓班一向深受業內人士歡迎,早前更舉辦「人工智能與建造」大師級培訓班,幾位曾經參與的學員亦有出席並就人工智能這議題作出分享。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建造經理— 土木工程黃憲昌博士工程師(Henry)以就任的港鐵為例,指公司正積極將智能化及數碼化等技術應用於各個服務範疇。相關策略分為三大支柱,首先是工程數碼化,積極發展建築信息模型(BIM)和綜合數碼共用平台(CDE)等科技;第二是項目管理數碼化,管控項目進度和支出;第三是工地數碼化,透過人工智能和數碼化,提升工地安全和質量監控。
工程顧問機構 — 阿特金斯顧問有限公司亞洲數碼策略經理廖緒鈺先生(SY)指人工智能應用於建築界,可透過將工序自動化,有助按項目的實際需求調控出產,並且更準確預估工程表現和營運成本。另一方面,運用人工智能有助減少人手出錯之餘,又能處理大量數據。
政府發展局高級土地測量師(空間數據)喬佩華女士(Joanne)則分享特區政府為將香港發展為智能城市而設的「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ommon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CSDI))。這平台旨在促進政府機構以及不同企業/專業人士、學者及本港社區有效交換優質和最新的空間信息和服務,讓用家查閱、分享和使用來自不同政府決策局/部門和公共組織的空間數據。
Joanne說:「CIC在向建造業推廣人工智能方面的速度快而且非常領先,我們在課堂中分組項目過程中,利用大量3D環境數據製作人工智能設計項目,特別是設計優化(design optimization),將人工智能槪念應用於工程項目。」
事實上,人工智能有助建造業加強分析數據、監察工地安全和即時發現任何異常工作模式,對提升建造業效率的確有莫大幫助。
今後,議會會繼續透過不同工作,積極向業界推廣善用人工智能,鼓勵建造業更廣泛應用創新科技。同時,議會亦會就人工智能和建造業數碼化等創新科技的應用,積極與大灣區合作夥伴聯繫,透過彼此借鏡學習,共同提升建造業水平。
正如議會主席何安誠(Thomas)所言: 「人工智能有助建造業預估成本、優化設計和規劃項目。善用人工智能已是各行各業的大趨勢,建造業亦不例外。我們將會鼓勵建築界更廣泛採用這些科技,而議會亦會致力培訓建造業從業員,協助他們好好裝備自己,迎向這個人工智能的新時代,並為推動香港的智慧城市發展出一分力。」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我們必須設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為了促進建造業與不同行業的討論並激發新構思,建造業議會最近邀請了牛津大學發展及外部事務副校長兼英國原子能機構主席大衛 · 甘恩 (David Gann) 教授 ,與一班行業領導人物分享並探討如何在建築環境中融入創新以助我們去應付氣候危機。
我們的世界現正處於危機和機遇並存的時代。甘教授在分享會上首先指出建造業對資源的龐大需求以及減少碳排放和投資可再生能源的迫切性。「在過去20年間,全球已經燃燒了50%以上的化石燃料。為了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我們將不得不用可再生能源替換11,000萬噸的碳排放,這相當於在未來30年每天建造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或大型核電廠。這亦代表著每天100億英鎊的投資,直到2050年。」甘教授說。這正正反映為何建造業迫切需要在可持續性和數碼建模等領域上作出創新。他強調建造業界必須採取更積極的可持續性方法去完成工程。
甘教授建議行業應該採用新技術和流程,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數碼工具方面。他以將在英國諾丁漢郡西伯頓建造的首個聚變發電廠STEP為例子。該項目使用了新的設計和機器處理系統,用於集成聚變機器的材料。在過去幾年,許多初創企業相繼在該項目中部署了嶄新的工具和技術,例如虛擬設計工具。NVIDIA是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芯片製造商,現正與牛津大學和英國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開發一個全新的設計環境,以便他們可以為ITER同時進行複雜的設計選項。
雖然現有的新技術和工具可以整合成本、時間和質量,但甘教授強調吸引和培養能夠善用這些工具推動創新和提高行業可持續性的人才更為重要。這就需要逐步改變行業文化,而領導層就需負責設定合作的方向。他觀察到,香港的建造業已成功引入和採用了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信息模型(BIM)。通過這些創新工具,建造業在大型工地上可以減少對前線工人的依賴,同時可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質量。
根據甘教授的說法,我們需要運用創意去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當今設計的潛力,創建更具適應性和可持續性的建築物。他強調了綜合設計環境,例如可以同時全面地考慮所有參數的重要性的digital twin。建造業是碳排放數一數二的行業,因此需要在減少碳足跡方面多下功夫。他建議避免只減低起始資本成本,使用價值工程來找出最具適應性、可長遠使用和高質量的材料。他還強調了工程人員需要巧妙配置設計,以最大程度地發揮當今建築物的功能。
政策創新和創新本身同樣重要。為了促進創新,行業必須與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密切合作。甘教授以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項目為例,說明他們在COVID期間成功將開發時間由12年縮短至1年,全因得到了監管機構的支持和配合。全球需要創建國際標準和法規,以刺激創新並將投資引向正確的方向。
另一方面,甘教授同意當項目採用創新科技並提升與現場工人的合作和參與,將可以大大提高建築項目的安全表現。他強調重點是將人們納入開發和部署新技術的過程中。
在當天的分享會上,甘教授還跟與會者分享了聚變能源的發展潛力,他認為到2050年聚變能源將可商業化。然而,他警告說我們不能僅依賴聚變能源來解決氣候危機。我們需要找到商業上可行且可以快速實施的解決方案,例如風電、核能和碳捕捉。至於在建築環境的層面上,我們需要找到減少能源消耗的方法,特別是在醫院、建築工廠及設備等能源需求大的建築物中。
最後,甘教授指出,進入建造業的年輕人將面臨許多需要創新的挑戰。他很高興了解到香港未來十年建造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政府積極推動的鐵路項目。但他認為香港在勞動力短缺方面也面臨著與英國類似的情況。
總的而言,甘教授在會上與建造業議會成員們分享了他的在可持續性工作的經驗以及英國的情況。他強調創新,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可幫助我們的建築環境適應氣候危機。他相信科技永遠不會停滯不前,我們應該繼續共同努力開發創新的想法和技術。
特區政府近年銳意增加本港土地和房屋供應,積極推動多個基建項目,例如研究發展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和多個運輸基建項目,預計會令本港建造業的工程量按年增長至3,000億元,並朝建設「宜居城市」發展。早前,議會邀請了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議員出席「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以「香港未來展望」為題,就本港未來大型基建項目的推展分享意見。
土地是社會發展及建設宜居城市的基礎。社會對政府加快土地供應,應對房屋及經濟發展所需,期望甚殷。
葉太表示,新一屆特區政府及立法會在這方面已加快步伐,單是過去一年便已順利通過千億元的公共工程項目撥款,未來會更集中通過基建項目撥款,推動本港發展。
過往,本港在推行工程項目的進度遇到不少政策上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慢了香港的發展。葉太表示,為了精簡發展程序,特區政府最近已擬訂並提交立法會審議《2022年發展(城市規劃、土地及工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
發展局於去年年底提出修訂六條城市規劃及土地條例,以綜合草案的方式一次過、有目標地修訂六個範圍的條例,務求精簡現有造地程序、壓縮發展時間表,並加快造地以回應社會對土地房屋的殷切需求,為造地建屋大幅提速、提效。
葉太說:「若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對加快土地供應將起到積極作用。待建議實施後,一般項目由『生地』變成可建屋『熟地』的時間,將由最少6年壓縮至約4年,而新發展區即以往所謂的『新市鎮』等大規模項目的規劃,更會由現時約13年大幅減至7年,大大促進項目推展的效率。」
葉太表示,政府又提出縮減城規會制圖程序,由原本接受多輪公眾意見減至一輪的公眾諮詢。至於由呈交草圖至核准的法定時限,亦由「2+9」個月縮減至「2+5」個月。
目前維港的填海工程受《保護海港條例》規限。政府向立法會提出,建議較小型、不多於0.8公頃的海港改善工程或非永久性填海工程,例如建造登岸台階、改善碼頭等,可由司長級政府官員批出豁免,不需經由立法程序。
另一項建議是訂明無須先完成分區計劃大綱圖,即可就建議的填海計劃刊憲並處理反對意見,讓填海工程提前最少9個月。
葉太表示,修例亦會讓受城市規劃或收地影響的人士得到更多保障。
葉太又集中介紹北部都會區的未來規劃。北部都會區是本港未來的策略發展據點,主要包括元朗及北區合共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預計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後,可容納約2,500,000人口,並提供約930,000住宅單位及約650,000個工作職位。
葉太表示,為更完善北部都會區與各區尤其是市中心商業區的聯繫,政府正進行公眾諮詢,提出興建三條策略鐵路及三條主要幹道,即港深西部鐵路(以連接洪水橋和前海)、中鐵線、將軍澳線南延線,以及北都公路、沙田繞道和將軍澳---油塘隧道。當中,港深西部鐵路將充分利用北部都會區的邊境優勢,有助促進本港與大灣區融合。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重點之一是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建設新田科技城,有望成為本港創科樞紐,同時可創造約十多萬個創科就業職位。
新田科技城分為創新科技園區和新田市中心兩部分,興建約50,000個住宅單位以容納150,000人口,預計最快2031年入伙。創新科技園區面積相當於17個香港科學園,有助加強本港發展創科以配合國家發展。
葉太表示,發展北部都會區對香港具有重大策略意義。傳統上,香港因土地界線一直出現發展難題,北部都會區正好打破困局,有助香港與大灣區融合,鼓勵港人到大灣區工作甚至退休,改善港人生活質素。葉太期望公私營雙方通力合作發展北部都會區,開發本港土地潛力,加快本港發展步伐。
面對如此多的基建項目,必須大量建造業人手。根據議會於2023年初發布的建造業人力預測,建造業勞動力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預計到2027年香港建造業將有逾50,000個人力空缺,其中40,000名為建造業的技術工人。
人手缺乏直接影響基建工程項目。本港不能被人力短缺阻礙復甦、窒礙經濟發展、影響民生,因此,政府最近公布建造業和運輸業的外勞輸入配額上限合共二萬人,以解決多個行業和工種存在的前線勞工短缺。
正如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所言: 「業內各界別均極需要人手,業界不能被勞動力短缺而影響未來發展。為了建造業的未來以及為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議會將繼續與大灣區的夥伴合作,開拓更多互惠互利的合作機會。」
展望未來,議會定必與業界同心同德,提升建造業生產力,配合和支持政府政策,營造更理想的居住環境,促進本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
安全乃建造業發展基石,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分別出席「香港建造新視野」午餐會、由香港建造商會與香港營造師學會合辦的「建築人何去何從」論壇及明建會「國際建築論壇」,跟與會者分享對建造業未來發展的建議。過去一年建造業安全表現成公眾關注一環,何工程師疾呼同業需以安全為先,正視意外,汲取經驗,改變業界文化,實踐安全。
2023年建造業雖於科技應用、數碼化及可持續建築等範疇漸見成果,然而,年內仍時有發生工業意外,為業界蒙上陰影。回顧多宗事故,何工程師歸納五大重點,建議業界針對改善,引以為戒。
究其根本,何工程師認為業界安全痛點源於「安全文化」未於業界札根,因此需透過舉辦早會等措施,以「組合拳」改變工友心態,長遠才能提升工地安全。
一日之計在於晨,香港建造學院已參考日本等地同業的做法舉行早會,每早作雙扣安全帶尾繩模擬練習,配合「指差呼稱」,養成肌肉記憶,減少人為出錯機會。此外,亦會由安全管理人員帶領工友分組,按當日工地變化執行動態風險評估。議會去年年底已編訂「建造安全早會文化」參考資料,何工程師鼓勵業界跟隨做法,讓意外機會減至最低,很高興其士集團、金門建築、協興建築、聯力建築等多間建築承建商已經在工地推行安全早會,培養工友的安全習慣。
工地安全,人人有責,安全絕非一人之責,要靠賴各級同業聯手合作始能成事。管理層應多到工地巡視,了解前線狀況,並以身作則,從上而下著重安全,建立榜樣。
議會已把2024年訂為「安全年」,何工程師寄語業界須致力保障工友福祉,如安全不彰,則一切努力和計劃皆成泡影,期望新一年建造業邁步向前,向安全目標更進一步!
新科技的出現改變了各行各業的工作模式,而建造業也不例外。建造業議會於 「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便邀請了奧雅納(Arup)數字咨詢服務全球主管及董事Will CAVENDISH博士就這些新興技術如何幫助建築業發展分享見解,並闡述專業團體及行業機構等如何能夠促進建造業數碼化轉型。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在分享會上先概述了「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等大型發展項目,指這些項目將激發建造業的發展潛力。然而,隨著香港建造業進入其「黃金十年」,多年來建造業依賴的傳統技術將不能滿足行業未來的發展。
人工智能(AI tools)、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生成設計(generative design)、智能感應器(smart sensors)、數碼分身 (Digital twin) 等嶄新技術的應用對建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尤其行業現正處於需要適應社會的不斷發展的年代。這些新工具可以在建築設計、資產管理、風險評估,甚至危機應對等各個方面促進建造業發展。CAVENDISH博士相信,只要正確利用這些新工具,建造業在可預見的將來必定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順應社會發展,香港建造業已將可持續發展列為首要任務,而機器學習和生成設計等工具將成為優化可持續基礎設施設計的重要手段。
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看,如今的建築師需要遵守越來越多的建築規範,包括總建築面積、改善遮陽、隔熱效能和建材要求等。利用生成設計等工具就可以提供一系列創新的解決方案,讓建築師在所有設計標準上都能思慮周全。
放眼海外,CAVENDISH博士指上海是一個數碼化轉型的絕佳例子,上海利用數碼化工具幫助建造業充分利用土地結構;建築師可以在設計城市排水系統時考慮到城市的自然景觀和地形的「微特徵」,例如利用自然的坡度設計污水處理系統,為城市節約能源。
至於香港,奧雅納為東九龍建立的立體城市地圖已經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打下穩固基礎。該地圖是這龐大都市的數碼分身,把區域内的各種物業及系統鉅細無遺地整合到一個地圖中。以上的都會級數碼化應用展示了數碼工具的巨大潛力,將幫助建造業在未來的城市設計中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透過這些創新科技,建造業將能全面改革其項目管理的方式。通過安裝智能感應器等監測設備,不同項目的潛在問題將可被提前預測和解決。CAVENDISH博士以澳洲昆士蘭為例,當地的道路網絡採用了人工智能監測,以檢測道路表面的任何缺陷,配合智能修復系統及時指派維修人員,最終大幅減少對道路缺陷的投訴。
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跟科技發展環環相扣。CAVENDISH博士指出,建造業要做好環保表現,建築物本身就先要全面數碼化,然後再讓整個電網轉投更環保的發電方式。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焦點,創新科技可讓我們更容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通過安裝智能感應器來檢測不同結構的實際折舊速度,並通過機器學習比對物料原始預測的壽命與實際獲得的數據,因而大幅延長不同結構的使用壽命。CAVENDISH博士表示,透過類似的數據估算,部分橋樑更可以延長多達15至20年壽命,從而達致物盡其用、降低成本等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可持續發展和建立循環經濟的關鍵支柱之一。
CAVENDISH博士認為建造業並非夕陽行業,他更傾向描述行業為一個「經歷巨變的行業」,因為整個行業都正在營運方式上經歷全面且影響深遠的變化。CAVENDISH博士指只有政府與不同持分者間合作無間,建造業才可實現全面數碼化轉型,而建造業議會亦可善用其橋樑角色團結業界,與政府建立有效溝通渠道,以應對業界訴求,及推動突破上起關鍵作用。
展望未來,CAVENDISH博士認為要好好把握這些機遇,各界需要承諾和實踐緊密合作。在建造業議會與業界的共同貢獻下,建造業已為數碼化轉型打下良好根基。寄語將來,希望香港建造業能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依歸,於未來十年共創輝煌。
科技發展能為建造業帶來變革,大大提升效率。早前,議會邀請了國際著名地理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所長兼卓敏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關美寶教授出席「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分享如何透過衛星遙感技術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以至其他新科技提升建造業以至本港整體基建的安全,為建造業和社會發展帶來裨益。
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於2015 年成立,專注於太空科學和地球信息科學領域的研究。硏究所運用自建的地面衛星接收器,進行包括地理空間智能(geospatial AI)、健康地理學 (health geography)、多源遙感環境監測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和虛擬地理環境(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s)研究,透過對環境進行監測,研究地面變化,為城市規劃等領域提供科學上的支援和解決方案。
關教授說:「研究所的工作可以用四個中文字:『天、空、地、人』槪括。我們運用人造衛星獲取遙感影像,結合由無人機等途徑收集的資料數據,進行全面的地球觀測,再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不同的地理現象。」
近年,有工地或建築中的設施變形甚至沉降,引起社會關注。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獲取衛星影像,能夠監測建築工作、施工和建築物的結構,有助監控工程進度、質量和施工安全。關教授表示,有關技術能夠提升工地安全,故此亦有助建造業持續吸納新血。更重要的是,衛星遙感可用於監測建築中的設施結構,透過實時監控建築物的情況,如有變化可提前作出預警。
現時香港國際機場和港珠澳大橋香港部分亦採用衛星遙感監測基建可能發生的變形情況,評估潛在風險。這技術比傳統地面監察的頻率多五倍以上,精準度更細至2毫米。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早於2000年代初已經與國家科學技術部合作推行雷達遙感項目(radar remote sensing),藉此對基建設施和結構安全進行檢測和評估,亦即俗稱的「城市體檢」,務求預早發現潛在問題或風險,確保城市運作和居民安全。
研究所利用多源遙感技術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透過由不同來源取得資料,包括合成孔徑雷達(SAR)影像、光學影像,結合地面環境數據進行遙感分析。所獲得的各種地表信息可應用於城市規劃、環境監測、災害應急風險評估、智能交通系統以至建造業安全及推廣等領域,有助提升城市的整體安全水平,減少意外事故。
關教授表示,要預測地表的嚴重事故,可利用衛星遙感的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時間序列 (time series),透過拍攝到的InSAR影像,監測建築物變形等地面變化並作出預警,從而減低災害造成的損失。
除了衞星遙感技術,研究所還利用無人航拍機或系統,從地面低處監察建築工地有否廢料堆積、不當儲存、安全網破損等問題,從而作出預防。
研究所又建立了3D噪音建模 (3D noise modelling) ,評估本港每幢大廈甚至每個樓層的噪音水平,這亦可用於量度建築工地的噪音,舒緩工業噪音問題。
關教授表示:「工業安全往往涉及『人』的因素。利用移動感測技術 (mobile sensing technologies) ,即透過人們配備的傳感器材如智能手機收集數據,可實時監測建築工地的環境、噪音、空氣質量並作出相應預防措施,提升建築安全。」
她又說,衛星遙感技術結合其他數據源和感知技術,有助我們建立一套智慧城市環境感知系統。透過監測對人體甚至心理健康有影響的環境因素,例如空氣污染、噪音,有助制訂相應的健康建議和預防措施,並可為香港進行俗稱的「城市體檢」。關教授表示,令人振奮的是,中大將發射首顆由本港出資的人造衞星,用作監測研究,相信有助香港建立一個更健康安全的城市。
正如議會主席何安誠所言:「善用科技對建造業的發展的確非常重要。我們應充分把握與不同地方尤其是與內地交流的機會。為此,議會早前便舉辦『中國建築科技發展與香港建造業未來』論壇,探討內地建築科技的最新趨勢,以及本港建造業的發展方向及可能面對的機遇,為香港與大灣區的科技交流和合作開展了一個極成功的平台。」
另一方面,智能化已是現今物業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議會轄下的香港建造學院位於九龍灣院校的「物業管理智能監察中心」已於2023年8月底開始運作,該中心為共享空間,透過運用和展示數碼分身(Digital Twin)、建築信息模擬(BIM)、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最新科技,積極推動本港物業管理數碼化和科技資訊交流,從而全面提升物業管理的質素與效率。
今後,議會和其他業界組織將不斷合作,繼續為業界提供與建造業相關的新科技交流及培訓,合力提升建造業效率和工業安全,務求為香港建造業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一年伊始,回顧2023,建造業取得令人滿意的發展。正如建造業議會(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在最近一次「香港建造業新視野」活動中表示,在過去的一年,「組裝合成」建築法項目陸續落成,業界亦見證可持續建築概念紮根香港,更嚐到了數碼化所帶來的成功滋味。可是全力向前發展之際,去年多宗建造業工業意外釀成人命損失亦為上述成就蒙上陰影。
一宗意外都嫌多,所以議會已將2024年定為「建造安全年」,積極提升工地環境,除了採用創新科技外,更提倡從根本着手,改變建造業安全文化。議會最近邀請到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大會代表陳帆教授工程師分享他對工地安全及工地文化的見解。
在香港,未來有多項大型基建動工,包括政府在未來10年計劃興建逾40萬個公屋單位,還有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以及各項鐵路及交通設施等發展,每年的建造工程量達港幣3,000億元,建設更䌓榮、更有活力、更宜居及更具持續發展力的香港。
陳教授工程師認為能夠將這些藍圖付諸實踐,實有賴數十萬的建造業工友的努力,但業界在保障工人安全方面的表現就差強人意。建造業界已經注意到工地安全的重要,並逐步廣泛採納一系列改善安全的措施,當中包括採用議會一直推動的「組裝合成」建築法及機電裝備合成法,持續進行動態風險評估、安裝智慧工地安全系統,加強工地的監管和培訓工友,用以提升工地安全。
縱使承建商已安裝了充足的安全硬件及軟件,也分配充足的資源去培訓及推廣工地安全;政府及議會亦不遺餘力推動工地安全,包括修改有關法例及加強巡查工地,但意外仍時有發生。陳教授工程師與何安誠工程師同樣認為是業界的安全文化及安全意識不足做成,唯有改變文化才能提升安全水平。
何工程師指翻查工地意外紀錄,可以總結出數個普遍存在的安全問題,包括缺乏動態風險評估、沒有設立危險區域及高空工作缺乏管理及監管等,而大約四成的死者均為超過60歲的工友,所以改變工地安全文化是刻不容緩的事。
陳教授工程師表示:「企業文化是由上而下去倡導,領導人所關注的事情對企業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他鼓勵業界領導層要積極到工地視察,聽取工友的意見,以身作則推廣安全文化。
他亦進一步闡釋何謂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糅合工作態度、價值觀以及觀察力,這種觀察力可以影響如何執行已在工地上實施的措施,而不是空談應該要做些甚麼。要實際看到安全文化的成果,可以趁當沒有其他人在場監督時,觀察工友的行為模式。」
陳教授工程師希望建造業可以做到工友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也做足安全措施。正如何安誠工程師所言:「安全是一種文化、習慣、心態及態度。」
陳教授工程師更鼓勵業界不可再紙上談兵,立即採取行動,安全文化需要時間去建立及鞏固。他說:「改變工地安全文化是業界的集體承諾,相信這個承諾可以作為行為指引,形成一種價值觀,在意識到有存在風險時會說『不』。」
安全文化是業界的每一位持份者的責任,正如何安誠工程師說:「我希望各位由明天開始能在工地實施更具效率的安全程序,包括:確保工友清楚工作環境的危險地帶,思考如何協助工友安全地完成工作,確保工地管理層、安全主任及前線工友做好動態風險評估,以及每天早上進行工地現場簡報會,讓工人知道工地情況及習慣以安全的方式進行工序。」
真正的轉變是由管理層坐言起行開始,建造安全人人有責。
香港寸金尺土,安居樂業一直是市民的心願。隨着社會和人口轉變,市民的住屋需求無論在質、量方面均不斷變化。故此,為市民提供可負擔住房一直是社會須共同面對的挑戰。早前,議會邀請了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陳欽勉先生(James)出席「香港建造新視野」活動,分享房協倡議的「創建宜居.永續共融」的長期願景,以及在紓緩本港住屋問題方面的各種嘗試。
James 說,2023年對房協而言極具意義,因為是該會自1948年成立以來的75周年鑽禧紀念,當時亦成為了香港第一個非政府的房屋機構。
房協的宗旨是為基層市民提供可負擔的安身之所,其首個發展的出租屋邨是於1952年落成、位於深水埗的「上李屋」,是全港首個公共出租屋邨試驗項目。
James 說,房協作為非牟利的獨立機構,也肩負「房屋實驗室」的角色,以「可持續」、「創新」和「宜居」為原則,一直與政府合作無間,靈活進取地推行不同類型的房屋先導計劃,例如參與市區重建、發展夾心階層住屋計劃、資助出售房屋計劃,配合市民在不同年代的住屋需求,提供不同類型、可負擔的房屋計劃。
James表示房協的最新住屋計劃是因應近年人口老化,為中產長者而發展的項目。土地有限,但人口不斷老化,房協近年以「綜合重建模式」發展居住項目,在同一項目加入照顧不同年齡人士生活需要的元素。
以筲箕灣明華大廈為例,將分三期於2035年完成重建,可提供3,900多個單位,包括出租單位、資助出售房屋單位和600多個「長者安居樂」單位。邨內將設有適合不同年齢住戶的康樂設施如健身設施、兒童遊樂區、空中花園等,讓居民共享安居生活。
James 說,這種「跨代共融」的理念亦延伸至未來其他項目。位於啟德發展區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將設有房協轄下最大型的商場,屆時每層均會加入跨代共享的設施。
James 說:「不少長者均希望在自己的家安享晚年。為令單位做到『長者友善』,我們早前研究在不同類型單位加入無障礙設計。我們正考慮將設計概念應用在日後規劃的資助房屋項目,以適合不同生活能力的長者留在原居單位『居家安老』,省卻搬遷之苦。早前更搭建了模擬單位邀請業界參觀,交流意見。」
房協亦為轄下屋邨進行復修,去年便耗資一億港元,以延長屋邨大廈的壽命,從而做到節能減廢,提升居民的整體生活質素。James 說:「住屋需求不斷增長,為提升建屋量及效率,我們致力實踐建築施工和管理數碼化,在建造過程中採用創新技術,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訊息模擬』(BIM)技術,一方面縮短施工、提高工地安全和減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加強團隊協作,令項目管理更靈活和更有效率。位於北部都會區的洪水橋項目第一階段便是其中例子。」
BIM及MiC正正是議會一直以來推動業界採用的科技,兩者不單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同時可減少物料的虛耗,MiC更能提升工地安全水平。
James 說,房協現正規劃及興建的項目達25個,建屋量是75年來的高峰,而可持續發展將會是今後各個工作範疇的大方向。為此,該會成立了跨部門的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有系統地統籌各部門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績效指標及進度。
小組訂有三大策略方針:(一) 「建設可持續居所」:致力營造跨代共融生活環境;(二) 「低碳轉型」:制定各項減碳目標和措施,推動香港邁向2050年實現碳中和;(三) 「提升未來適應能力」:將創新理念融入發展和營運。為此,房協與數碼港簽署合作備忘錄,在其位於北部都會區的新辦事處成立全港首個房地產科技共享工作室,鼓勵年輕科技人才運用創意和科技,開發更多房地產應用方案。
正如議會主席何安誠所言: 「建造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綠色的宜居環境能為全香港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值得各行各業同心追求。建造界必定會和各界合作,更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策略,例如在建築行業致力推行『建設循環經濟』的發展方針,透過減少浪費資源、減少廢物和循環再用物料和廢物,延長建築物和各種物料的壽命,最重要是做到減碳。」
誠然,建造業界必須不斷緊隨時代步伐,以創新理念與政府和各界合作和推行嶄新提案。透過群策群力,必定能緊貼市民在不同時代的住屋和發展需要,並肩同行,將香港建設成更宜居宜業的智慧城市。
科技日新月異,絕對是這十數年間我們可切身感受的發展,近年處處可見的不同功能機械人,與最近炙手可熱的ChatGPT,更為大家帶來了更多未來想像。
嶄新科技同時推動建造業界的發展與革新。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早前以主辦單位代表身份,應邀出席在重慶市涪陵區舉行的2023中國(重慶)國際智能建造產業創新大會,席間分享本港建造業界如何以創科推動業界發展。
今年國際智能建造產業創新大會主題為「科技賦能 智造未來」,志在推動智能建造技術創新創業成果的應用與發展,加快建築工業化、數碼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建立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提升建造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香港建造業界的願景與其不謀而合。
科技應用的首要功效,是解決當下問題。鄭定寕工程師歸納本港建築業界的幾大痛點:工程項目必需時刻確保質量,同時要控制資源成本;行政檔案方面亦尚待完善的同時,業界面對勞工短缺且老化的隱憂,而職業安全也是工作重點。「即使是一宗死亡意外,我們也不可以忍受」。鄭定寕工程師認為,這些業界「痛點」與問題,不只香港面對,國內亦同樣面對,而他深信,大家可一同思考可以如何利用科技解決問題:「我覺得科技是唯一的出路」。
每一個新領域必不可少的是政府宏觀政策的支撐,鄭定寕工程師向在席嘉賓介紹了香港特區政府於2017年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在「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六大範疇下所提出 76 項措施,以及今屆行政長官於土地及房屋供應方面的「提速、提效、提量、提質」的核心綱領,以帶出建造業界如何在宏觀願景與業界目標帶動下,率先在技術及運作上,以科技革新賦能。
建造業議會近年提倡的『Mi無極限』(Mi Infinity)概念,擴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的應用範圍,用於不同種類的建造項目,如住宅、醫院、學校等,透過引入嶄新建築科技增強建築效益。場外預製的方法,『即裝即製』,過往必須在現場製作的做法,已不需要了。
人工智能的應用,亦逐漸常見於本港業界。鄭定寕工程師亦分享香港建築設計界廣泛應用建築信息模擬(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本港業界廣泛應用此技術下,於建築設計過程開始,已在虛擬環境中精準計算,不只可減少建造過程中需要作的變更、成本估算更準確,亦可減低建造期間的風險,例如可能過往香港需要三星期完成的事,可以縮短至三小時,可見數碼技術應用是大有可為的。
人才為建造業之本,業界於科技應用甚至創新方面的不同基金與獎項都可以培養不同年輕人才貢獻建造業,此一系列舉動同時反映業界對革新的決心,不只令業界得益,長遠亦有利社會發展。
鄭定寕工程師相信,在「外有政策內有技術」下,業界將繼續努力,應用智慧科技謀求升級,為行內以至社會帶來裨益。
最後更新:2024-05-30 19: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