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議會(議會)近年致力推廣「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樂見本地公私營項目亦積極採用。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首個採用混凝土MiC的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第一期甲(洪水橋IA期)專用安置屋邨項目的資助出售房屋幾近完成,早前邀請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參觀實際示範樓層,了解項目的科技應用及室內裝置。何安誠工程師讚揚房協以實例向業界展示MiC的優點,為推動MiC踏出重大一步。
議會一直提倡建造數碼化和應用科技,為工程「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洪水橋IA期項目於總體設計階段使用航空攝影測量法(Aerial Photogrammetry)掃瞄項目周邊環境,再配合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令項目早於設計階段已可以預計區域發展的面貌,預測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並評估項目完成後周邊的景觀和可步行性等。房協團隊利用多種數碼化工具的綜合應用,有助在設計階段能有更全面的評估及規劃。
另外,洪水橋IA期項目利用BIM結合數碼監察平台,監察整個MiC製造過程。工程團隊可以24小時全程實時一站式掌控每個模組安裝情況、工程進度、運輸情況、甚至實際到達工地的使用狀況。
MiC標準化生產模式能提升建造效率以達至長遠成本效益,整個洪水橋IA期項目總建築樓面面積約15,400平方米,樓高28層,住宅佔25層,共使用1,225個俗稱「盒仔」的「組裝合成」模組。1,225個模組共分13款,每個模組會重複使用近100次,大大節省生產資源、減低工地廢料和碳排放,令上蓋工程時間較傳統方法節省大約10%至15%,使工程可望在約24個月內,即2024年完成。
項目設計團隊在工程前期已決定項目設計將電線喉管安置於牆身內,而廚櫃、潔具、飾面和冷氣機亦會隨單位交付,前三者更會於廠內預先安裝。所有MiC組件統一在室內廠房生產能有效控制質量,提高項目管理和監督效率,當中廚房和浴室兩個部分為一個房屋單位喉管最密集的地方,利用MiC於廠房完成安裝比現場安裝更有效率,更可以在廠房進行更詳細檢查,有利監管,確保成品特別是防水效果的質素。
議會不斷鼓勵業界使用不同科技與技術達至「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洪水橋IA期項目,部分升降機組件亦先於廠房製造再運往工場安裝,大大縮短建造時間,向業界作出良好示範。房協預計未來亦會在合適的項目採用MiC建屋,當中包括古洞北發展項目的部分座數,以提高效能和品質。
議會對於推動業界使用MiC、BIM或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不同科技和設計不遺餘力,希望提高建築效率和質素,而議會亦有因應行業發展舉辦各種展覽和培訓,例如專門為各項圍繞創新技術、安全設計等大師級課程,讓有建築經驗的業內人士進一步裝備自己,捉緊「建造業2.0」新時代的機遇。
最後更新:2024-06-04 1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