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組裝合成「香港製造」 引進新模式提速提質

組裝合成「香港製造」 引進新模式提速提質

未來十年,香港建造業整體工程量預計將增長至每年3000億港元,「組裝合成」建築法(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在提升效率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聯同發展局—建造業議會「組裝合成」建築法聯合工作小組主席黃煜新建築師,早前到訪位處屯門的新「組裝合成」預製組件工廠,並望這個具有前瞻性的項目,能夠引領業界發展「香港製造」的模組,進一步發揮MiC技術的成效。

靈活應用MiC模組

新加坡的Precast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PPVC),是與香港MiC接近的建築方法。青建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已紮根24年,並擁有多年應用PPVC的經驗,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PPVC設計、製造、運輸及吊裝系統,在港發展亦不乏參與採用MiC的建築項目。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玉強先生了解到MiC的可持續性及效率,以及香港市場對這項建築技術的龐大需求,遂與紹榮鋼鐵有限公司合作在香港設立預製組件工廠,以滿足香港、澳門及大灣區的市場。工廠中亦展出新加坡進行的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模擬單位,單位飯廳及客廳展示公屋材料,睡房則展示私人項目的材料。青建智造(香港)有限公司團隊表示,根據在新加坡發展類似項目的經驗,面積約500至600呎的單位一般使用三個不同箱型,並說:「PPVC在新加坡極為普遍,建築師已習慣成自然,懂得運用不同箱型變化出不同的組合。」

團隊採用先進3D一次性注模成型技術,令牆身完成度更高,減少批盪的需要,從而節省工序及避免因批盪而增加牆身厚度。從香港廠房現場的模擬單位所見,浴室已配備爐具、接駁喉管等設施,借助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減少工地安裝時間。客廳方面,露台玻璃及趟門同樣可在工廠預先裝配,令「組裝合成」建築法更顯靈活性及宜居感。

防風防震獲專利

工廠不受天氣或其他外在因素影響,令模組生產及安裝過程可控度更高。團隊在工廠生產浴室模組時,能夠準確量度防水層的厚度,當首次防水層施工通過質量控制,才會鋪上第二層防水漿,待再度通過質量控制,才會為浴室鋪上磁磚,達至雙重保證。團隊採用的3D注模技術,亦可按不同情況調較浴室地台斜度,方便去水。為了將MiC技術進一步融入香港業界,團隊更與Arup合作研發專利系統,達到香港建築抵禦強風及七級地震的要求。

研發智能系統監工

創新科技是建造業的大趨勢,現時不少工程項目均使用智能系統,以減省不必要的時間及成本浪費。青建在新加坡興建PPVC項目時,亦會透過智能系統監察工廠及工地的工序,每個模組均會有屬於自己的「出世紙」,記錄混凝土、鋼筋類型及生產時間。來到香港,團隊較新加坡正在應用的再踏前一步,所有MiC模組均有兩套監察系統,能夠從識別碼找到材料類型、負責檢驗的同事、安裝時序等等。

Arup合作研發專利系統,達到香港建築抵禦強風及七級地震的要求。

設計靈活 發展MiC新趨勢

「組裝合成」建築法正在業界逐漸普及,建造業議會何安誠工程師參觀過後,認為團隊應用不同模組的靈活思維值得借鏡。他又讚揚團隊充滿先見之明,並說:「香港未來工程量龐大,對MiC、MiMEP等技術有很大需求,希望大家繼續交流,將MiC做到盡善盡美。」

最後更新:2024-06-04 1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