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平水測量專業數碼化 打好基礎創造高峰

平水測量專業數碼化 打好基礎創造高峰

萬丈高樓平地起,穩固的基礎對建造業尤其重要。平水測量行業統一平水及企水,亦準確無誤地定位及標示施工位置及工序,為整個建築工程打好根基,便利其他工程施工。建造業議會(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早前到訪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合益),了解行業如何與時並進,與年輕一代利用創新數碼科技及先進儀器提高準繩度,精益求精。

數碼科技方便夾圖拆則 開線彈墨分毫不差

議會一直鼓勵業界採納創新科技,在現今數碼時代中保持競爭力。合益平水有限公司響應議會工作,善用「建築信息模擬」(BIM)等技術促進施工質素及效率。在建築過程中,分判商會按各自的專業畫出平面圖顯示不同工作內容如結構圖、泥水圖等,惟圖則零碎且各自獨立,難免有互不相符的地方,亦未能從平面圖則中具體展示最終成品,工友如依照而施工則容易出錯。

現時不少承建商遂應用BIM以改善此情況,合益董事洪聲揚指BIM技術在平水測量方面大派用場,平水測量按圖則在工地準確刻劃或彈上墨線以說明施工位置及內容,故需十分謹慎閱讀及理解圖則,「利用BIM可以即時找出各張圖則不相符的地方,令拆解及整合圖則的『夾圖』工作更方便容易。」

合益的BIM團隊共有三至五人,每星期皆會收到承建商及分判商在圖則上的更新。項目協調員胡振江能夠熟練操作BIM,只需一至兩日便能夠透過BIM整合各圖則抵觸的地方,從而在與承建商及分判商的會議上提出,提醒相關部門改變施工方案。「BIM模型清楚顯示每一樓層各工種如機電、水喉的詳細資料等,亦能夠讓我們預視施工流程,促進我們作為平水工與其他部門的溝通。」BIM技術協助工程團隊預早找出問題所在並隨之解決,令平水測量行業能夠以最準確的數據及資料彈出精準的墨線,大大減低實際施工時出錯的機會。

BIM必為未來方向 自發應用成就專業

按政府規定,所有預算達3,000萬港元以上的主要基本工程項目的設計和建造必須採用BIM技術。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欣賞團隊以BIM協助平水測量工作之餘亦促使整項工程更順利地進行,利己利人。洪聲揚指發展BIM絕對是建造業的未來趨勢,合益甚至在未有採用BIM的工程項目中主動應用,展現他們的專業態度。

團隊會把平面設計圖透過軟件轉化成立體模型,令圖則可視化,方便承建商制定施工方案。項目協調員李貴豪舉例,他曾在BIM模型中發現樓梯出現梯級與地面距離太多甚至淨空不足的情況,遂在會議上反映,而承建商亦即場作出改動,令圖則更臻完善。何安誠工程師表示團隊自發建立BIM模型雖然要花費不少工夫,但對整體工程大有幫助,讚揚圑隊的專業精神。

數碼轉型提速提效 無人機簡化前期施工地

除了應用數碼科技,平水測量行業亦由人手操作轉型至藉助高科技精密儀器工作,從根本提升專業水平。洪聲揚指行業現時已廣泛使用雷射平水儀、全站儀及自動墨斗等取代平水喉及手動墨斗等,利用精良儀器節省時間及金錢,提升效率。合益更應用無人機協助施工,透過航拍測量工地得出實時平面地圖,並利用點雲建模創建工地立體模型。照片、地圖、全景圖令工地情況一目了然,方便跟進工程進度之餘亦能提升工序準確度。

團隊成員黎鎮滔負責操作無人機,他會利用此技術檢驗工序及控制質量,「將航拍圖及設計圖對比,可以分辨出模板及橫樑等,再從顏色及位置等檢查有否錯誤安裝。」黎鎮滔現時每一至兩星期便會用無人機拍攝工地現場,所拍圖像宛如可視化時間表,紀錄工程變化。

平水測量以往被視為較傳統的行業,惟合益平水有限公司利用創新及數碼科技打破外界對行業的既定印象,展示發展可能及空間,亦吸引年輕人入行大展拳腳。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指議會一直推動業界創新,從而提升安全。他指合益團隊對於精益求精的追求令他眼界大開,亦證明所付出的努力必有回報,他鼓勵業界秉持此專業態度,共同使建造業更為進步。

最後更新:2024-06-04 1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