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數碼轉型新局面 實踐低碳智慧建造

數碼轉型新局面 實踐低碳智慧建造

在全球著重大數據新時代,各行各業都靠數碼化升級轉型,5G、雲端技術、各種網絡技術及相關解決方案已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早前聯同議會成員盧李愛蓮女士到訪華為香港辦公室,了解業界如何可以透過數碼技術推動香港智慧建造創新發展與數碼轉型,邁向宜居智慧城市之路。

建造業數碼化事在必行,網絡配套至為重要。當大量信息流動,懂得分析大數據才可提升生產力、效率、安全。有些較先進的工地會透過影像及人工智能,全方位檢視安全狀況,務求做到自動化實時監察。透過物聯網、監察系統收集的數據越來越多,建築信息模擬就可以透過數據湖(Data lake)配合強大運算力平台做到數據治理。華為提供全球領先的ICT(資訊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機提供商,「華為雲」提供雲原生、全數字化、全雲化、AI驅動,一切皆服務及幫助企業發揮應用處理大量數據而產生的價值。利用「華為雲」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處理「通用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例如透過數碼雙生(Digital Twins)、無人機、光學影像、雷達等收集數據,再智能化分析數據以實境建模。這個技術由室內設計以至整個城市規劃,甚至保護長城等世界文化遺產可以用上。

生命第一 調節技術監察工程車輛

華為的5G及光纖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可以為香港提供參考。透過通訊技術,他們可以將大量工序轉移到工廠或生產空間內進行,例如煤礦行業利用5G遠距離控制及操控機械,大大提升工作安全,改善行業形象;另外在深圳亦有採用相關技術在公車上幫助提升駕駛安全,如有非正常駕駛行為便會立即發出警號。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指出早前本港有數宗工程車行駛期間發生的意外,認為可以此類技術為藍本,按香港運輸車輛的情況再調節並嘗試使用。新科技可以讓工程人員在控制室偵測及遙距掌控混凝土車或同類工程車的速度,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救回一條性命即救回一個家庭的幸福。

推進發展 官員見證簽訂合作備忘錄

為進一步擴闊建造業碼數化的版圖,議會與華為香港於較早前舉行的建造創新博覽會2022期間,簽訂《關於共同推動香港建造業低碳智慧建造創新科技發展與數字轉型的合作備忘錄》,聯手推動建造業升級轉型,進一步提高專業水準。

是次合作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司長曾憲新、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劉新鋒以及華為亞太數字能源業務部總裁孫鉑涵等嘉賓的共同見證下,由華為香港行政總裁鄧水根與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簽署,更顯是次跨界別合作的重要性。

強強聯手 建造低碳智慧城市

建造業議會一直不遺餘力推動可持續發展,香港特別行政區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表示:「很高興今次與華為香港簽訂合作備忘錄,一同帶領業界以低碳智慧建造創新科技發展與數字轉型大數據世代。雙方合作將以可持續性、自動化、數碼化、人工智能化四大宗旨,再加上大數據技術與5G結合,大大提高工程效率和安全。我們希望透過雙方強強聯手,啟發業界善用科技減碳轉型,共同實現205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

華為亞太數字能源業務部總裁孫鉑涵也表示:「我們非常期待與香港建造業各合作夥伴携手實踐,透過科技創新整合數字技術和電子電力技術,推動潔淨能源發展與能源數碼化。在戰略合作中,華為將進一步聯合建造業議會打造低能耗低碳排放樓宇、低碳工地和零碳園區等場景化方案,有助香港發展成低碳化智慧城市。」

內地已承諾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也力爭在2050年前實現,當中建造業的參與尤其重要。華為在深圳福田區安托山有一個「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示範樣板點,預計每年可生產150萬度光伏綠電,年省電比例達51%;每年碳排放降低比例達63%。低碳智慧建造乃未來大勢所趨,建造業議會作為業界先鋒,定會採取不同方案,包括數碼轉型、人工智能,以至在全球搜羅嶄新技術等,向低碳智慧城市之路邁進。

最後更新:2024-06-04 10: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