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安全智慧工地拯救生命 以科技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

安全智慧工地拯救生命 以科技全方位提升安全管理

香港建造業實踐建築工地智慧化及數碼化的進程正在起步,近年無論公營機構還是私人企業,皆積極嘗試引入新科技,務求探索更多可行方案。智慧工地 (Smart Site) 主要利用 5G 網絡、雲端運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等技術營運,使工地管理及施工更為一體化。如此整合非但有助減低管理成本,還可針對管理尚未到位之處加以改善,提升施工效率,使工作流程更為順暢有序。對於加強工地安全,亦有莫大幫助。

新科技聯動成效倍增 平台系統設計重視安全

六月中,我參觀港鐵錦上路站上蓋發展項目第一期住宅工地,那裡的「智慧工地指揮中心」令我大開眼界,親身感受到多種新科技結合應用的威力。中建香港旗下的海宏技術為該智慧工地資訊科技系統平台的技術供應商,海宏的代表展示多套系統及設備,部份包括: 電子特定工序許可證系統、鷹眼、雙向廣播系統、智能鎖、無線射頻辨識 (RFID) 防撞系統等。

智慧工地系統由物聯網 (IoT) 支援,傳感器先收集環境數據,傳送至系統平台,再把大量零散數據轉化成清晰易懂的圖表,實時反映最新情況。管理人員不論身處指揮中心,又或者位於工地前線,還是千里之外的辦公室,都能利用網絡擷取資料,充份掌握現狀,運籌帷幄。雲端網絡上的工地管理平台,也會顯示地盤各區的立體模型,標示各區持有許可證工人的數目。管工及安全主任還可使用流動通訊裝置,即時查閱儲存於系統的許可證副本。

為使系統更臻完善,技術人員曾經就安全系統報告板的設計,徵詢安全部同事意見,針對工地安全隱患加強保障。

研發電子智能鎖 避免誤闖限制區

海宏亦與智能硬件公司合作研發電子智能鎖,限制人員進出比較高危的區域,減低工人誤闖限制區的可能性。電子智能鎖設有遠程上鎖及解鎖功能,工人如需進入限制區域,事前必須到安全部登記,方獲發電子進入證拍卡解鎖,容許在指定時段進入限制區。假如有人擅闖限制區,便會觸發警報系統。智慧工地系統的後台,也會同時記錄出入資料以供查閱。

工地現場多處張貼宣揚安全及關顧工友的海報,強調重視安全的價值觀 :「施工安全要做好 嚴格問責品質高」。設計文宣材料反覆提醒工友,潛移默化,把安全意識融入工作環境。這種低成本及簡單的溝通方法,在高科技雲集的智慧工地,仍然行之有效。

利用BIM及3D 設計軟件 精準繪畫拆鐵圖則

中建資訊科技的代表亦分享在其他項目操作 BIM 軟件 TEKLA 輔助鋼筋開料的經驗。TEKLA 具備鋼筋自動化配鐵模組,提供大量複雜的鋼筋模型,其模型優化功能降低建模難度。 TEKLA 內置的碰撞檢查功能,有助預見鋼筋碰撞處,避免施工時遇到阻滯,還可減少工料測量師重新量度鋼筋的次數,縮減預計成本的工作量及時間。在地盤運作方面,BIM 直接生成詳盡精準的電子檔傳送至工廠生產鋼筋,理順配鐵流程,串連 BIM 團隊、結構工程師、扎鐵師傅、開鐵工場四方的合作溝通。

扎鐵分判商寶興紥鐵代表亦有提及使用 AutoCAD 軟件製作拆鐵則優點。他解釋手繪圖纸難以準確的比例繪畫組合圖,而使用 AutoCAD 表達屈鐵角度,就能分毫不差。AutoCAD 的建模工具還備有曲面的的像真 3D 模型。各種比例的顏色圖表也能夠輕易輸出,便利與不同合作單位的專業人士溝通,加快施工速度。

智慧工地的平台集合多種功能和資訊,對於提高決策質素及控制風險,提升工業安全,節省成本及減碳等方面的優點,顯而易見。智慧化衍生新產品與新工作模式,從管理人員至前線工人,均需以新思維及新知識應對。

智慧工地採用的科技高可達數十種之多,要推動各種資訊科技在項目廣泛應用,業界宜多參考成功案例。智慧工地對於不少同業仍屬新概念,我期望更多項目未來選擇把工地智慧化,為不同崗位的從業員提供實踐場景,積累經驗,促進香港建造業數碼化升級轉型。

最後更新:2024-06-04 09: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