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建造與物管攜手提升安全 邁向懸空式竹棚架新世代

建造與物管攜手提升安全 邁向懸空式竹棚架新世代

建造業與物業管理業雖然看似出現在建築物的不同生命周期,但其實兩者工作環環相扣,亦有共同關心的議題和面對的挑戰,包括提升安全水平。較早前建造業議會(議會)與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協作推出《處理棚架工作的操守守則》與《處理棚架工作的良好作業指南》刊憲。身兼立法會議員的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謝偉銓先生早前亦到建造業議會旗下的香港建造業工藝測試中心參觀及了解懸空式竹棚架(俗稱飛棚)技術的最新發展。

守則及指南貼近業界需求 採納議會五個建議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稱讚物業管理業監管局製作的《處理棚架工作的操守守則》及《處理棚架工作的良好作業指南》時很高興局方採納了議會有關懸空式竹棚架的指引,貼近業界提供實務指引,相信有效阻止意外發生,建議包括:

  1. 懸空式竹棚架工程開始前五個工作天,向勞工處通報
  2. 確保負責工程人士有一定的訓練資歷(如平安卡/通過技能評核等);
  3. 檢查繫穩錨固裝置(羊眼圈)或流動式防墮裝置的使用
  4. 監察及確保搭建懸空式竹棚架工程人員進出窗戶前需配戴安全帶並繫穩
  5. 若發現違規情況需向勞工處舉報

五大新增建議得到物業管理界的支持,共同聯手提升搭建懸空式竹棚架工作的安全。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謝偉銓先生亦感謝建造業議會提供意見,指出工程發生意外往往是由於前線人員忽視安全措施,他強調物業管理業非常關注同業安全,局方希望盡力讓所有人安全、有效地完成工作,同時提升業界人士的專業水平。

九大檢查重點 助物管處跟進

議會作為業界牽頭人,經常向業界推廣安全人人有責的訊息。建議大廈如需要搭建懸空式竹棚架進行安裝空調、換水喉等工序時,要做足以下九大重點:

  1. 如要搭建懸空式竹棚架,需通報勞工處並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2. 開展工程前檢查工作人員資歷
  3. 圍封受影響區域,檢查及確認物料正確、工具/設備齊全及操作正常;
  4. 確認臨時防墮繫穩裝置或繫穩錨固裝置(羊眼圈)由合資格人士安裝及測試
  5. 搭棚工匠須佩帶全身式安全帶及妥善連接繫穩裝置,才開展於外牆的工作承托架(狗臂架),整個安裝過程須要由合資格人士全程監督工作安全;
  6. 物業管理業從業員可不定時觀察進度及安全,例如工匠們有否佩帶全身式安全帶及妥善連接繫穩裝置;
  7. 正確更換防墮繫穩裝置,工匠在外牆搭建竹棚企身圍欄、加設防火帆布和阻燃網及鋪設平台木板時,是否將安全帶由連接臨時防墮繫穩裝置,轉換到外牆的羊眼圈或獨立救生繩,並經常保持最少一個繫穩點;
  8. 工程完成時,物業管理處職員需與承建商負責人檢查已經完工的懸空式竹棚架有否殘留風險(如:易燃物或鬆脫物件);
  9. 最後便是確認由合資格人士檢查棚架結構安全及簽發法定報告(俗稱:表格五)

過程中,物業管理處的職員亦可以提供專業意見支援,以保障各人安全。

會議中,雙方亦談及有關保險的問題,議會已將保險資料納入通報機制內,並透過職安局的星級計劃鼓勵工程承辦商做足安全措施並提供保費優惠,確保工匠於保障覆蓋範圍內。本港多個大型屋苑亦已執行這些新建議,議會的安全部門於早前視察中,了解到勞工處收到通報時都會去巡視有關棚架搭建過程是否安全,可見計劃漸見成效。

放遠目光 從設計入手

高空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步驟是將安全帶繫穩於錨固裝置(俗稱:羊眼圈),做好安全措施隨時是救回一條性命的關鍵。現有樓宇可以在大維修時加裝相關裝置,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更建議新建樓宇可以更進一步,在設計時入則加上羊眼圈設計(例如:澆注錨固裝置等)。在設計階段加入永久羊眼圈設計可以讓工程人員預先把防水及結構計算好,為日後的進行維修保養工友提供錨固裝置,減低工作的風險,絕對能造福廣大業主及施工人士。

議會技能評核 確保質素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亦就懸空式竹棚架方面,分享議會在工藝訓練、評核測試及監管三方面都已進行改革提升。議會旗下的香港建造業工藝測試中心(測試中心)就如業界的考試局,提供獨立、公平及可靠的工藝測試及技能評核服務,為建造業界制定技術標準。測試中心即將推出的「懸空式竹棚工技能評核」要求非常嚴格,考生除了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及拆卸懸空式竹搭建棚架及其他相關程序外,在安全評核亦非常重要,只要安全評核不合格,如期間有任何東西跌到地上,均不會獲通過該評核。除了實務試之外,考生亦要掌握相關的法例及行為守則、建造安全知識及職業道德等,並通過筆試評核才可以獲發證明書,成為真師傅!議會希望日後每位負責飛棚的工匠,都必需經過培訓及取得議會發出技能評核證明書,確保所有施工搭建懸空式竹棚架的工匠都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才能,讓技術、建築質素及安全意識等各方面都有一定保證。

兩大界別聯手 以「零意外」為目標

建造業及物業管理業除了在懸空式竹棚架協作之外,兩大界別的團隊日後將會繼續在其他高空工作議題合作。議會希望不論是那個界別的持份者都可以多行一步,做到「生命第一,對危險說不,人人有責,各司其職」,大家攜手減少施工風險,一同向「零意外」的目標進發。

最後更新:2024-06-04 09: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