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業界精英齊集建造學院 宣揚工地安全人人有責

業界精英齊集建造學院 宣揚工地安全人人有責

保障工地安全為建造業首要大事,建造業議會(議會)一直致力建立業界安全文化,提升從業安全觸覺,從而減低意外機會。過去十年,本港每千名建造業工人的工業意外率,由2010年 前的52.1,十年間下降至2020年的26.1,情況已大幅改善。工業意外無人欲見,往事雖往但來者可追,議會鼓勵業界為不幸離世工友舉行默哀悼念活動,展現關愛並從中學習,實踐「生命第一」的精神。

今年四、五月業界不幸發生三宗建造業致命事故,香港建造學院(學院)5月的默哀會,請來政府、總承建商及不同的業界代表出席,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方學誠先生、議會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主席彭一邦博士工程師、協興建築董事總經理朱達慈先生及天和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兼香港建築扎鐵商會榮譽會長曾燈發先生到訪九龍灣院校,從各崗位、多角度向學員講述安全信息,並與後輩分享經驗,勉勵一眾學員他日投身職場,為己為人均須肩起安全重責,齊向危險說不。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將安全植根工友DNA 締造「零意外」工地

工業意外傷在工人身,痛在至親心,土木工程拓展署方學誠署長分享指每位職工背後皆有家庭,工人施工前要三思而後行,避免意外;他又表示未來為香港建造業黃金期,期望一眾學員能把安全意識植根於心。方署長指出:「未來為建造業黃金期,香港將開展很多基建項目,你們將成為業界中流砥柱。香港很多工地由開工至竣工旨為『零意外』,不難做到,期望工地安全能植根於大家的DNA,未來投身工地時能看顧自己,看顧身邊人。」

建造安全專責委員會:生命第一 向危險說不

彭一邦博士工程師訓勉學員必要實踐「工地安全、人人有責」格言,不能流於口號。他說:「大部分公司非常緊張安全議題,你願意提出問題,上司定會檢視。」他強調處於工地,人人各司其職,管理者有責任評估風險,前線工友也須了解現場危險,互相合作,切忌各家自掃門前雪,「自己要對安全負責、對家人、對工友都有責任,發現潛在危險別抱不關我事、怕麻煩的心態。」彭博士工程師重申生命永遠置於首位,提醒學員勿為趕工妄顧安全,並主動檢討安全問題。

總承建商:代入前線工人想法 思考危險之處

意外雖為意料之外,但事在人為,從業如跟隨程序,重視安全,意外盡可避免。協興建築董事總經理朱達慈先生叮囑學員將來均能夠成為工地的管理人員,日後工作時不能只顧進度,教導他們須代入前線工人工序,思考危險之處,提前計劃避險。朱先生指:「管理人員要先行一步,兼顧全局,因為意外不單影響一條生命,背後更是一個家庭。」相信工作與生命之間,大家都懂得選擇。

扎鐵商會會長:了解工地環境 養足精神上班

擁40多年前線經驗的香港建築扎鐵商會榮譽會長曾燈發先生提醒學生切勿只顧「炒散」,「出意外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夠了解地盤工地環境,東南西北都未分得清。」他寄語學員工作時要打醒十二分精神,而且要打好基礎,擴闊視野。

當日默哀環節後,學院安全訓練講師與學生為每宗意外作分析檢討,提醒學生須從「人、機、物、環境、時間」等因素檢視工地安全風險,施工前務必要制訂安全措施,透過安全講解教導前線工友,施工時亦要定時巡視檢查,並由合資格人士監督。導師再三教導學員要多問多研究,如預視危險必要尋求協助,向上司反映風險,妥善解決問題後才復工,以策安全。

議會素以促進業界安全意識為己任,除透過出版刊物、拍攝短片教育從業安全意識及守則,又舉辦不同安全訓練課程,向工友灌輸確保安全的重要。回顧早前三宗致命意外皆涉及高空人體下墮,議會除教育外,議會亦積極推動業界應用新科技,減低意外機會,例如「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中大部分工序皆於工廠內地盤外完成,工人毋須長期於高空工作,降低風險。議會期望能多管齊下,宣揚「生命第一」的概念,與業界攜手達致「工地零意外」的未來。

最後更新:2024-06-04 0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