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業議會(議會)一直相信研發創新對於本地建造業之發展至關重要。科研團隊不斷努力測試研究,建築科技亦需透過實踐獲得經驗,所以研究團隊和業界合作為雙方都可帶來進步。我們希望可以增強科研機構與業界合作,應用研究成果,以創科激發新思維,讓建造業大步走向前。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連同議會成員盧李愛蓮女士早前到訪同為議會成員鍾國輝教授管理的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了解其科研團隊如何將S690高強鋼科研技術,提升建築和焊接技能、改善建築物設計及施工。位於將軍澳的跨灣連接路雙拱鋼橋項目是全港、更是全國首次使用S690於鋼橋項目,令本港基建質素更上一層樓。
自1993年開始,中國鋼材生產量已是世界之首,現在每年生產約10億噸,佔全球市場產量超過一半,遠超美國及日本。國家近年製造鋼材的技術一日千里,其生產的S690高強鋼除了已符合歐盟及國際標準之外,亦可提供6至80毫米不同的厚度。2015年,國家科技部批准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分中心)成立,致力推動本地鋼結構工程先進技術進步及協助國家優質鋼材鋼出口至全球市場。鍾國輝教授指,S690的強度比通用鋼S355高,一般用於港口、採礦設備以及重型結構構件。雖然高強鋼生產成本比通用鋼高1.3倍,但其承載能力極高,同樣承載力只要用通用鋼一半份量,令總成本減少約三分一。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認為高強鋼本體較輕,運輸及處理都方便,亦有助減短工期,保護工友安全,令建築物「快、靚、正」。
議會一直希望有更多創新技術「落地」,外觀設計就如蝴蝶飛舞的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雙拱鋼橋便是全國首個應用S690高強鋼的前瞻性項目,是首次採用S690高強鋼建造,跨度為200米長的雙拱鋼橋。承建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香港地區)董事長兼議會成員闞軍工程師分享時表示,項目其中一個大難題是S690強度高,所以焊接技術要求特別嚴格,它不像通用鋼只要接駁好進行焊接就可以,高強鋼首先要預熱至120度才可進行焊接,亦要慢慢控制冷卻溫度下降速度,全程要謹慎監控。假若想提升燒焊精準度,機械人便是好幫手,使用laser scanner的準確度達 1/10毫米,除了可確保工友安全,亦減省人手,長期可舒緩建造業人手不足的問題。
整條鋼橋同時使用了裝配式設計(DfMA),體積小重量輕的組件更方便操作,於南涌廠房完成組裝後以船運方式於八天內運抵香港。整個項目正正體驗了創新科技的協同效應,帶動本地工程項目提升效率和生產力。多好的研發成果一定要有工程項目應用,業界才能受惠,很多本地公司可能不知而錯失增加生產力的機會,議會將來一定會支持及贊助更多大學的科研計劃,拉近建築商與學術研究的距離,讓議會、商、學三方齊合作,將科研落地,達至建築科技普及化。
可持續發展及碳中和是建造業議會近年著重推廣的發展方向,議會於2019年設立「建造業議會碳評估工具」,提供共用平台予業界評估建築物和基礎設施從開採原材料到施工結束的碳排放。鍾教授分享曾透過此平台計算出不同鋼材的使用如何影響工程及建築物的碳足跡,以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雙拱鋼橋為例,整座鋼橋的總重量在混合使用高強鋼及通用鋼的情況下,比起只使用通用鋼輕了4,400噸,而實體碳排放(carbon embodiment)方面同時減少了30%,在碳足跡上有顯著成果,達至減材減碳高效。
未來本港最少有10項先導項目採用S690高強鋼,除了橋樑,還包括文娛設施及隔音屏障等,為將來廣泛應用高強鋼做好準備。古人有一句說話叫「百煉成鋼」,意思是人經過長期反覆訓練就可以變得非常堅強,相信建造業都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達到今天的成就。我們透過越多研究及項目實踐獲得更多經驗,未來一定會使用出更高強度或更好的建材。現時香港分中心現正進行S960相關研究,嘗試使用更少材料達到同樣強度。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希望更多本地工程設計考慮嘗試將新建材應用到橋樑項目。闞軍工程師更期望在不久將來會有S1200出現,讓基建項目的設計及建造方法創造更多可能性,並將高強鋼用於其他建築物。
正因為S690的燒焊技術要求特別高,為了使科研成果更容易應用在現今工地上,議會及香港建造學院積極研究將新技術加入相關燒焊課程,教授有關專業知識、處理及焊接技術等,為未來高強鋼在本地應用提供相應技術人才。燒焊工匠掌握到這種技術定可升級為燒焊大師!同時議會在研究方面,亦會繼續探索新材料或新的應用方法,務求配合香港建造業工業化及數碼化的發展需要,未雨綢繆。
最後更新:2024-06-04 09: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