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建築科技的誕生不但提升建造業安全和生產力,更有助工程項目克服挑戰和限制,為建造業寫下新的篇章。位於香港邊境的沙頭角污水處理廠,自2018年尾起開展擴建工程,預料新廠將於2025年竣工,屆時污水處理量可比現時提升3倍,達到每日5,000立方米,藉以配合未來沙頭角區內的人口增長和發展。早前,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執行總監鄭定寕工程師及議會成員梁維健建築師到訪沙頭角污水處理廠,了解項目團隊如何引入新思維,活用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組裝合成建築法(MiC)以及裝配式設計(DfMA),一一克服土地使用的限制,建造一座安全有效的污水處理廠。
隨著建造業踏入2.0新時代,渠務署亦響應政府對「建造業2.0」的推動,在沙頭角污水處理廠項目中率先進行試驗,並將「創新」、「專業化」及「年輕化」三大元素納入工程當中。渠務署署長彭雅妮女士提到,是次擴建工程強調團隊互信和合作精神,顧問公司賓尼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以及承建商利基—金城聯營早於工程設計的階段已積極考慮應用各項創新建造技術,例如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場外建造,包括裝配式設計(DfMA)和「組裝合成」建築法(MiC)等,當中更有不少年輕工程師參與其中。
原本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的每日污水處理量約為1,660立方米,經處理後的淨化水會透過一條較短的海底排放管排放至沙頭角海。隨著污水處理量面臨飽和,急需大大提高污水處理量以及提升污水處理的標準。彭雅妮女士特別提到,由於工地現場環境擁擠,加上施工時間緊迫,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協調工作極具挑戰性。建築團隊在沒有加大原址土地面積的限制下,需要想方設法興建臨時污水處理廠維持正常污水處理,同時拆卸原有設施以騰出空間加建新廠。有見及此,團隊決定擴建工程中包括臨時污水處理廠和寫字樓等八成範圍均採用場外建造方法興建,在工廠內生產鋼筋預製組件和獨立的預製建築組件,然後把組件運送到工地安裝。此舉不但能減省工地施工程序和人手,更能減少意外發生。與傳統建造方法比較,場外建造方法絕對能提升建造工程的生產力、安全水平、質素和可持續性。
擴建工程的其中一大目標是將新廠污水的處理量比以往提升3倍,達至每日5,000立方米,為此項目團隊興建了一條更大和更長的新海底排放管。利基金城聯營見習工程師洪卓霆解釋,工程團隊採用了全港首創的無坑非浚挖方法 -「地對海雙向水平定向鑽挖技術」(Landsea two-way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或簡稱 HDD),建造一條長約 1.7 公里的全新海底排放管道。此創新技術有效減少施工時間以及工作範圍,同時有助風險管控,可謂集快捷、安全於一身,而海底排放管工程於2022年第一季經已順利完成。
為了不影響原有的污水處理廠的運作,工程團隊必須爭分奪秒於18個月內運用只有750平方米的空間完成興建整個臨時污水處理廠,當中涉及兩個重點設備 - 均衡缸(EQ Tank)以及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缸(MBBR Tank)。均衡缸有14米高,若採用傳統吊運及疊架方法,會有一定程度安全風險,因此團隊採用DfMA方法,將均衡缸分為150件鋼板並在工廠內進行精準切割,在工地使用過萬套螺絲連接。是次團隊更大膽顛覆建築固有的概念,選擇由頂至底安裝均衡缸。賓尼斯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駐工地助理工程師彭家健稱團隊首先完成均衡缸的底部,然後到頂層的外圈和最頂部的天台層,接著在地面使用九台千斤頂,以頂升方法升起缸頂部分後,再繼續安裝下一層,而每一層的安裝僅僅需時五分鐘。全程毋須高空工作和燒焊程序,確保工地安全零意外。
由於臨時污水處理廠的施工範圍只有約1.5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但為了應付每日2,5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量,工程團隊選用了新的污水處理技術 —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盡量利用較小的空間處理較大的污水量。為此,團隊應用了MiC技術興建臨時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污水處理設備,水缸分為上中下三層,每層由四個組件組合而成,而外面則由工字鐵包圍不鏽鋼板,外觀有如一塊塊威化餅般。工程人員先把在廠房預製的鋼板組件運抵工地,再以螺栓和螺母把組件連接。團隊成功於十天內完成一個MBBR水缸,整個過程無須燒焊工序,大大縮短施工時間,以及加強工地安全水平。
議會素來推動業界採用創新科技,提升工地安全和生產力,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特別欣賞是次項目團隊大膽應用不同新技術,願意放手讓一班年輕優秀的工程師嘗試,並將工程團隊之間的協同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工程自2018年開展至今,憑著各方齊心合力,完美實踐工地零意外的目標,實屬建築工程界的典範!
最後更新:2024-06-04 09: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