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未來大廈前瞻視野 引領未來建築路向

未來大廈前瞻視野 引領未來建築路向

建造業議會青年事務委員會早前舉辦「2024建造業青年大灣區交流計劃」,帶領110位學生前往大灣區多個標誌性建築項目參觀,當中包括建築科學研究院位於龍崗區的深圳國際低碳城核心啟動區內的未來大廈項目。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亦曾率領建造業界考察團參觀。

未來大廈項目由深圳建科院投資建設,總建築面積達6.29萬平方米,擁有辦公大樓、會展會議設施、實驗室、公寓等多種功能。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青女士指項目集未來建築、新技術應用、綠色建築設計及營運於一體,團隊希望未來大廈的設計規劃可以至少引領未來15年的建築規範。

鋼預製結構提質量  環保兼顧安全考量

未來大廈廣泛採用預製鋼結構組件建造,工程共使用約7,000噸鋼材。採用預製鋼結構可提升建造效率、環保等表現,項目團隊表示鋼結構材料可重用,比混凝土的碳排放量低三至五成。

比起傳統混凝土,鋼材韌性較高,所以鋼結構建築比傳統混凝土建築提供更大跨度,減少結構層柱距,令室內有更大的空間,亦可以建造更高的樓層,增加建築設計的靈活性,亦可提升建築物安全。葉青女士指鋼結構雖然防火層塗料成本較高,但鋼結構在發生地震等災難時可以提供可避難的三角空間,拯救生命。

區塊鏈建立透明建造過程 加強監督

建科院也希望透過未來大廈項目進行管理創新研究,所以為項目採用區塊鏈及建立「全過程透明建造管理系統」,記錄項目從2018年起到主體結構封頂的全個施工過程。為項目團隊建立透明的溝通及記錄系統,有助品質監管和工程量審計。區塊鏈技術將包括物流、修正、施工進度等所有資訊儲存,建立不可篡改的證據鏈,避免出現隱瞞情況,建立互信,亦提升工程安全水平。

使用區塊鏈建立透明的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不同範疇的工作人員協作,讓施工、監督、調整至審批都可以通過手機程式處理,讓參與項目不同公司,不同組織的工作人員隨時隨地使用,也讓每一個管理人員透過手機或電腦進行全方位管理。「全過程透明建造管理系統」可以協助管工在檢查後發出報告,通知工程團隊進行調整或修改,項目團隊亦可以在手機遙距檢查調整結果,加快工作效率。

未來大廈項目同時採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統,通過虛擬實境技術於線上360度監工,自動智能識別項目中危險區域的重型機械設備的分佈、類型、數量等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上傳至區塊鏈上,形成不可更改的監控記錄,結合虛擬實境巡邏檢查危險隱患、天氣情況、施工進度等並進行即時監控預警。

多管齊下  達至零碳運營

作為引領未來的建築,項目以綠色三星級建築和淨零能耗建築為目標。未來大廈就地區夏熱冬暖的特性,採用了大量環保設備,包括被動式節能技術如自然通風、自然採光、遮光與隔熱等,配合變頻多聯式空調、高效LED照明等主動式節能技術,並使用直流用電設備,建设「光儲直柔」系統,助力實現零碳建築和零碳電力系統。

未來大廈「光儲直柔」建設內容包括:建築光伏系統、儲能系統、直流配電系統、直流用電設備及柔性控制系統。

未來大廈將包括建築空調、室內照明、辦公插座、防盜設備、應急照明、監測展示設備及充電柱等納入直流用電設備,減少對變壓器容量的要求,比傳統交流配電系統變壓器容量降低了68%,有效降低建築對市政電源配電容量的需求。

葉青女士認為可持續建築不只是在建築上加載多少減碳設備,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所以必須合理調整生活規劃。她指建科院盡量為員工設計步行可抵的15分鐘生活圈,減少他們出行交通的碳排放。未來大廈更有設置綠化區域種植蔬果、水果,將生產、生活、生態三合一。

 未來大廈大量採用光伏建築一體化集成系統(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簡稱BIPV),葉青女士認為BIPV不僅僅是光伏與建築一體化的集成,更是與空間、生態、城市的集成,亦以「BIPV」形容未來大廈:建築(Building)、創新(Innovation)、人民(People)、價值和活力(Value and Vitality)。

最後更新:2025-01-07 18: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