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建造業議會 - CIC
採用MiC建將軍澳中醫醫院 場外模擬安裝 提升實際組裝效率

採用MiC建將軍澳中醫醫院 場外模擬安裝 提升實際組裝效率

「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應用範疇廣泛,無論住宅、學校、公共設施皆可見其蹤影,位於將軍澳的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更是全港首個採用MiC的多層式醫院項目。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工程師早前造訪該項目位處粉嶺的示範模組,了解工程團隊如何透過試裝MiC組件預視潛在挑戰,及早解難,提升實際組裝效率。

MiC內裝比率達八成

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位於將軍澳百勝角,兩所建築分別佔地4.29及1.72公頃,預期於2025年落成。在參與項目的團隊,從建築署到供應商的共同努力下,此項目突破過往樓高及運輸限制,將MiC大量應用於包括病房、診症房、手術室、洗手間等八類房間;同時,大部分的機電裝備將使用MiMEP(機電裝備合成法)技術安裝;MiC組件的內裝工作約八成可於預製工廠完成,現場僅需完成箱體間的連接及安裝電燈、穿線等工作。中國建築助理設計總監鍾明施表示應用MiC不僅令現場工序大大減少,縮短現場施工工程時間,更能減省人手,全面提升項目於時間、人力及綜合管理的表現。

箱體不屬主結構 方便日後改動

MiC應用於香港仍屬起步階段,工程團隊不諱言設計及施工期間遇上不少挑戰,一來醫院項目的MiC類型不如一般酒店及宿舍工程的「箱疊箱」形式,房間尺寸不一且分佈於大樓的不同位置,令考慮MiC分佈時更為複雜。建築設計以外,結構及機電設計亦須多花心思。結構方面,設計要確保風架及樓板的剛度,同時注意機房上下房間的隔音和抗震需求;機電方面,醫院項目淨空高度(Headroom)緊張,故團隊在工程早期便開始機電設計深化以確保方案的可行性。此外,團隊未雨籌繆,設計顧及醫院未來發展可能需要的小範圍靈活改建,MiC箱體的支柱與主結構分離,方便將來房間佈置及屋宇設備改建安裝。

實地試驗MiC安裝方案

工地現場施工環境多變,為確保安裝組件流程順暢,團隊於粉嶺安排組裝示範模組,試裝MiC及MiMEP組件,模擬建設時面對的設計、生產、運輸、安裝及後續裝修等場景。鍾明施指,示範模組特意挑選最具代表性及安裝難度較大的房型試驗,通過模擬安裝檢視潛在挑戰,並及早準備解決方案,以便未來正式安裝工作順利。本港MiC項目日漸增加,何安誠工程師讚揚中醫醫院項目既為先驅,策劃發展亦非常成熟,無論MiC、MiMEP皆經過細心設計盤算,立下本地Mi無限的標竿。

最後更新:2024-06-04 10:20:35